創事跡|開一家咖啡館,情懷和賺錢哪個更重要?

2020-12-18 Coffee研究所

雖然咖啡館的關店率越來越高,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但每年依然有很多咖啡新人進入這個行業,希望開一家咖啡館。

「為什麼你想開一家咖啡館?」問100個人,相信會有100種不同的答案。但總結起來,大部分想開咖啡館,有兩個直接動力,一是情懷,二是賺錢。

看過《就想開間小小咖啡館》的文藝青年們,想開一家咖啡館更多可能源於情懷。覺得開一間小小的咖啡館就可以守著過完這一生,每天拿本書,旁邊放一杯咖啡,坐在門口曬太陽,歲月靜好,畫面很美。

但大部分人的結果可能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也有一些人想開一家咖啡館的目標很明確,為了賺錢。

很多人認為咖啡行業是暴利的,一杯奶咖平均成本在3元左右,市面上均價卻在25元左右,看上去確實很暴利,所以,很多人就一頭扎進去了,覺得既可以擁有小資情調的生活方式,還可以順便賺點錢,何樂而不為呢?

但咖啡行業歸根結底還是餐飲行業,還是要按照經濟規律來做,要考慮單位坪效,還要考慮客單價和人流量。過程比結果艱難的多。開一家咖啡館,也許只是看上去很美。

那麼,想開一家咖啡館,情懷和賺錢到底哪個更重要呢?

01

因為熱愛,所以無悔

兩年前,我是一名投行分析師。那時,在大學同學眼中,我的職業被歸入最令人羨慕的那一檔。響亮的頭銜,光鮮的形象,再加上豐厚的薪水,讓畢業不算太久的我找不到對生活不滿的理由。而自己還算出色的業績以及上級的肯定和信任,更是讓我相信,只要能將狀態一直保持下去,升職加薪的前景並不遙遠。

如今,我是一家開在小巷子裡的咖啡廳的店長。儘管依然不時會有朋友表示羨慕我的生活方式,但我很確定,他們羨慕的不過是那種與咖啡廳相伴的文藝氛圍,而絕不是這份既不輕鬆,也不賺錢,還充滿了不確定性的工作。

儘管父母無條件地支持我,但親戚們在聚會時難免要向他們吹吹耳旁風,表示我放著大好的工作不幹,跑去和朋友開小店,實在太「可惜」。

回想起來,讓我決心走向這條「少有人走的路」的關鍵契機,正是兩年前的一次出差。那時,因為項目的緣故,我已經連續當了大半年「空中飛人」。剛工作時,向來喜歡旅行的我,一度對這樣的工作狀態樂在其中,但沒過太久,我便感到在永無止境的忙碌之中,自己的熱情被飛快地消磨。

儘管我無數次造訪那些人們耳熟能詳的國際都市,也探訪過不少地處偏遠的工業小城,卻幾乎沒有任何閒暇去流連風景,探索城市有趣的細節。我曾去過三次倫敦,卻無緣在白天踏進大英博物館半步;我是河南許昌最好的那家酒店的常客,卻一點也不知道本地人愛吃什麼早點……

因此,當我兩年前到義大利米蘭出差,領導告訴我可以自由休息半天的時候,心中實在太過驚喜,以至於覺得這不是真的。

於是,我利用那個難得的下午把市中心逛了一遍。自己就像是上大學時最不屑的跟團遊客,在知名景點之間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夕陽西下,當我走進一家咖啡店坐下休息時,相比於旅行的快樂,更多的竟然是一種比工作還要疲憊的頹然。就在我煩悶的當口,老闆為我端上了一杯充滿了堅果、香草與奶油香氣的咖啡,我一下子活過來了。

這杯咖啡讓我想起了當年在大學時參加咖啡愛好者社團的時光。大三暑假,社團裡的幾個朋友決定結伴去應聘實習咖啡師。正經學習的時候,我卻為了在一家證券公司實習推掉了這個邀約。我突然有些後悔,自己當年為什麼那麼功利——這杯咖啡澆滅了我心中無名升起的焦慮,也點燃了被塵封已久的少年意氣的火種。

於是,在那天深夜,我決心辭職,回去和好友合夥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咖啡廳。經過半年的調研籌備,我正式遞出了辭呈,和好友共同辦理了前往義大利學習咖啡烘焙的手續。學成歸來以後,歷經了許多之前想過或想像不到的辛苦,終於開起了這家不算起眼的小店。

在旁人眼中,投行分析師與咖啡店長這兩份工作,最大的差異大概是工作節奏和薪酬待遇,前者緊張而待遇豐厚,後者自由而收入普通。我體會到的最大差異,卻是自己在應對兩份工作時截然不同的心態。

當年畢業應聘,我之所以一門心思奔著投行而去,完全是為了賺錢這個現實目標。因此,我的工作動力並非出於對職業本身的熱愛。對我而言,上級交給的工作就像是電子遊戲裡的任務,只要我能夠按「系統」的要求做完做好,就能拿到約定好的報酬。不管我幹得有多麼出色,在上級和客戶眼中多有「工作熱情」,都不過是應付差事的工作機器。

當我真正開起這家小店時,我感受到的卻是一種非常真實的對工作本身的喜愛。當自己親手製作一杯咖啡時,體會到一種內心的寧靜和滿足,而這樣的工作心境,是在任何一份金融專業相關的工作裡都很難體會到的。

人們常說,幹一行,愛一行。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實踐起來卻遠不簡單。我們就像是人海裡的浮萍,被名為「生活」的水流推送到工作崗位上。

也正是因為看透了這層關係,我才做出了這個看起來有些離經叛道的選擇,選擇「愛一行,幹一行」的生活方式。這條路或許也不好走,但至少此時的我,願意為此嘗試。

02

夢想需要舞臺,更需要好的營銷

我們常說,產品不行,再好的模式,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今天,所說的案例是如何不花錢開一家咖啡店,並且3個月收款100萬!

深圳的黃老闆,前幾年參加過咖啡店的培訓,發現咖啡店的利潤和前景不錯,想要開一家咖啡店,苦於手上的資金不足。因為他深知賣東西,做生意都有三個不同的層面,賣產品、賣商機和賣股權,於是他想搞了眾籌開店。

手上沒錢,但是自己有技術和行業知識,他可以出技術。於是就招呼身邊的朋友以及讓他們幫忙在朋友圈幫他宣傳一下。

開店地址為某一辦公區域大樓首層。

方案如下:

只需要2萬元即可成為本咖啡店的股東,可以享受一下權益:

1.一年內本人每天均可免費品嘗一杯價值38元的咖啡一杯,價值2萬元;

2.一年內如果需要使用本店會議室或者投影設備,全部免費,按預約先後安排。

3.所有的產品均可以享受8折優惠。

4.享受本店1%分紅股權;

5.如果一年內,沒有消費和分紅,可以全額退款2W。

因為咖啡店周圍都是那些辦公樓,上班白領人數佔比比較多,由於現在的壓力劇增,很多白領都選擇在咖啡店放鬆一下,第一心情放鬆了,第二投資的金額也不是很多,還有分紅,如果沒有消費還可以全額退款。就這樣,開店的費用很快就出來了。

店開起來了,但是競爭還是有的,客戶都是漂浮不定,哪裡有優惠就去哪裡,所以黃老闆在開業的時候,顧客結帳的時候都會這樣介紹:

你好,現在我們有一個活動,只要辦理一張1000元一年的會員卡,每次來都可以喝一杯價值38元的某某咖啡,平均下來也就是4塊錢左右。我們店鋪雖然剛開業,但是我們的老闆都有某某樓的老闆參與,你可以放心。

顧客一聽,感覺不錯,反正以後還會經常喝,這樣一年下來能省下幾萬塊。有的人聽到自己老闆也參與了,就沒有顧慮地參加了。

收穫了一批初始的年會員後,就要繼續售賣產品了,畢竟這個才是主要經濟來源。後面為了能夠賣商機,黃老闆又設計了兩個主張。

一:會員打折卡

這樣的好處是什麼呢?就是提高了顧客的消費金額,本來顧客只想喝一杯38元的咖啡,100個顧客就是3800元,每一杯的咖啡成本在5元左右,也就是500元,假設有50人辦卡,那麼收入就是50*88+50*38=4400+1900=6300元,卡大概是2元,成本也就是120元,利潤是6300-120-500=5680元。

如果不辦這個活動,利潤就是3800-500=3300元。這樣一看,是不是提高了利潤?而且顧客還是覺得是自己佔了便宜,因為顧客不知道他多付出的62元是建立在第二次消費的基礎上使用的。而且辦理這張卡後,還有效地鎖著顧客以後的消費去向。

二:卡片升級

當打折卡成為一種習慣之後,遇到低價競爭,我們還是會丟失客戶,那麼我們就需要升級一下這個卡,這卡呢,也是需要花錢購買,或者是到店消費滿99元贈送一張。

這卡有三個權限:第一,三張親友咖啡券,一張是升杯兌換券,一張是日禮物劵。這不僅能裂變三個客戶,而且還能以中杯的價格購買大杯的咖啡,生日的回饋,讓顧客覺得又優惠了九十多。這裡面其實運用的是遊戲升級原理,讓顧客一步一步的跟著體驗和探索。

當經營的比較火爆的時候,黃老闆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了,他就將這一套的模式打包起來,作為一個項目賣出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加盟或者連鎖店。他們只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學習整套的銷售流程和產品的技術培訓,總部提供運營指導和門店裝修,最終形成口碑銷售。

通過本案例,相信很多人都已經深度思考自己店鋪的未來發展戰略。

如果開一家咖啡館是你的夢想,那營銷就是夢想的翅膀。而一個好的營銷活動執行,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團隊。成功是與細節、執行環環相扣。夢想可以始於情懷,但要照進現實,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樣的夢想可以飛得更遠。

相關焦點

  • 怎樣開一家賺錢的咖啡館
    近年來咖啡館成了文青創業的瞄準目標,然而開家盈利的咖啡館並非易事,「文藝咖啡」鼻祖雕刻時光聯合創始人趙珂僮日前在新書《咖啡館的夢想和現實》中,分享自己經營咖啡館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和針對性建議。12月17日,由中信出版集團主辦,藍旗營文化、晨畫廊、房米露營、匯書房承辦的「怎樣開一家賺錢的咖啡館?—— 咖啡女王給你答案暨《咖啡館的夢想與現實》新書線下分享會」在北京藝天橋咖啡館舉行。
  • 如何開一家咖啡館?
    如何開一家咖啡館?書的內容包括,你該挑哪個品牌的咖啡機,選哪種淨水系統,吧檯的深度與高度等問題;在咖啡館,水電應該怎麼考慮,選用哪一種燈能有更好的氣氛和顯色性,欲開硬派教學書之先河。完全不是那些咖啡教科書,永遠只跟你說哪兒的豆子更好,怎麼拉花這種偏科到極點的教學方式。後來慢慢能持平了,這心思也就淡了。100個叫囂要開咖啡館的人,最後會有5個人開成一個咖啡館。
  • 開咖啡館只賺情懷不賺錢?這輛咖啡車表示嚴重不服
    三高一低&低頻非剛需,   困死傳統咖啡館?   人人都有一個咖啡夢,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很多計劃從事咖啡業的人發現:想開一家咖啡館賣咖啡,其實一點都不簡單。那麼多前赴後繼的轉讓信息背後,是咖啡館一路走高的倒閉率。
  • 怎樣開一家有情懷的咖啡館?雕刻時光原CEO趙珂僮新書發布
    近年來咖啡館越來越多走進人們的生活。先是「全民創業」熱帶來的咖啡館熱,繼而是閱讀領域,在一片「書店寒冬」的恐慌中,許多連鎖書店藉助商場門店加咖啡館的模式,成功獲得了市場與讀者的認可,國內書店也因此進入一個重新定義和擴張的時期。 也因此,開咖啡館或書店,成了許多文藝青年的創業夢想。
  • 如何開一家INS風的網紅咖啡館?
    在這個創意和新意層出不窮的時代裡,要想吸引消費者的挑剔眼光,一定要不一樣,標新立異才能獨攬眾山小。前有喜茶,後有喪茶,有眼光的人永遠能發現不一樣的商機。當然這種眼光的鍛鍊需要知識的積累和對當下形勢的清醒預判。
  • 孫儷悄悄開了一家咖啡館,讓人看到另一面
    論喝咖啡還是孫儷喝得最有範的,坐在異國他鄉的咖啡館上,手裡端著咖啡,隨意攪拌,望著遠處車水馬龍,靜靜的享受,靜靜的聞著咖啡香。去年,孫儷[微博]微博更新一張咖啡照片,並配文:「朋友送了一個可以媲美專業咖啡店的咖啡機,早上學了一下。做的拿鐵,是不是感覺還不錯?」
  • 你不要輕易開一家咖啡館
    似乎每個男人都在生命中的某個階段想過開一家小酒館。交通方便但是又相對安靜,最好有個小院兒或者露臺,至少有些茂盛的植物,桌椅舒服而乾淨,菜品簡單、新鮮、常吃不厭,當然要有酒,酒的來路清楚、加價合理,當然要有老闆娘,老闆娘的來路不明,醉眼看上去手腕子很白、脖子很白、瞳孔很黑、頭髮很黑。
  • 開咖啡館到底賺不賺錢?該怎麼賺?
    3.瑞幸真的是開咖啡館?到底賠了多少錢?不是迷局是敗局。4.為什麼說瑞幸真正的對手是像7-11這樣的便利店?5.咖啡陪你怎麼死的?同類型的漫咖啡、動物園咖啡有多慘?6.自助咖啡機消費場景是偽需求?能賺錢?7.大多數獨立咖啡館怎麼賺錢?
  • 怎麼才能開一家貓咪咖啡館?每月收入怎樣呢?
    很多人可能都會把想法打到貓咪主題咖啡館身上,近兩年這種帶有特色的咖啡館也是越來越受到人的歡迎了。對於那些毛茸茸的可愛小動物,相信不管是誰都沒有任何的抵抗力吧,那麼開一家貓咪咖啡館成本需要多少呢?又需要注意什麼呢?
  • 開咖啡館到底賺不賺錢?該怎麼賺?-虎嗅網
    據說90%女生都夢想開一間咖啡館,有陽光花房、書本貓咪、咖啡甜點——優雅地賺錢。創業這些年,碰到不少做咖啡生意的,幾乎所有人都搖著腦袋跟我說會賠得很慘。但我們身邊有那麼多朋友想有這樣一個空間去交流,又有那麼多網紅咖啡館,怎麼可能不賺錢?
  • 2個臺灣設計師,在北京胡同裡開了一家最不賺錢的咖啡館
    在北京開一家布爾喬亞式的咖啡館,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房租、人員、食材成本皆高,市場小眾,叫好不叫座。而這裡的臺版書,無添加的食品,教授繁體字的私塾課,學習繁體字便可打折的服務,還有一個不善經濟又溫厚的文人老闆,能維繫著如舊的模樣,著實是件不易的事兒。
  • 開一家咖啡館,能賺多少錢
    開一間咖啡館、在午後溫暖的陽光下讀書聊天,是不少人的理想。有人挖苦這種創業思路,覺得咖啡館創業過於輕浮,只看到咖啡館的陽春白雪、沒看到實體店背後的焦頭爛額。 其實,咖啡館也是生意,只要是生意,就有賺錢的機會;如果能讓這個生意持續獲得可觀的盈利,就是相當不錯的創業項目,比日復一日的搬磚強。
  • 讓情懷變成生意——咖啡館營銷全方位評估與分析
    作為一名咖啡重度患者、一個偽小資青年,我想試著從產品思維和營銷的角度,輸出這篇第一線的觀察吐槽。對每一個夢想開一家自己咖啡館的人來說,多多少少也提供點視角吧。一、大V咖啡館體驗評估1. 太平洋咖啡亮點:使用一款質量極好的塑膠袋打包咖啡。要知道,在星巴克,打包紙袋一般不會給,除非購買多杯。
  • 動不動辭職開花店咖啡館的姑娘,後來賺錢了嗎?
    或者開一家咖啡館,養一大群貓,每天早上逗逗貓,下午曬著太陽看書,晚上10點睡美容覺,不求賺多少錢,不求開分店,只想有一個靈魂棲息的角落,交朋友,聽故事。聽起來真是非常理想和美好,所以這樣的夢吸引著一批又一批滿腔文藝情懷的姑娘不顧一切地追夢。然後,她們真的過上理想中逗貓遛狗曬太陽的悠閒生活了嗎?
  • 從澳洲回國後,我在桂林開了一家咖啡館
    中國人口基數和社會發展速度讓人覺得繁忙,更有壓力,中國人很勤勞。在澳大利亞遇到過各種各樣的人,雖然說不上印象深刻,但很多人和事都會深深記在心裡,包括在澳大利亞的紐西蘭人,印度人等等。 PART3 回國過年遇上新冠疫情 在桂林開了一家咖啡館 年初的時候想回國過春節,沒想到遇到新冠疫情。
  • 沙縣咖啡成名記:如何開出一家年營收400萬的咖啡館?
    開咖啡館難賺錢,已是共識。 但在杭州,有一個叫「沙縣咖啡」的小店,卻「倔強」地實現了日出400杯,年營業額突破400萬,還登上了《三聯生活周刊》,成為杭州文藝咖啡的代表。 「沙縣咖啡」,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 2021年,還有人夢想開一家咖啡館嗎
    前幾年,全國掀起了一陣開咖啡館的熱潮。一直到現在,還不斷有人想要進入這個行業。中國咖啡行業每年都在增長,可是競爭也愈發激烈。很多人懷揣夢想而來,血本無歸離開。現在到底還適不適合開一個咖啡館?這篇文章從3點來分析。
  • 為什麼韓國人開咖啡館如此成功?
    今天就來分享一下為神馬韓國人開的咖啡館如此成功:市面上常見的咖啡館的「派系」:以法式和義大利咖啡為代表的歐式咖啡店:特別強調咖啡豆的品質及口味,用最近流行的一句話總結就是:有工匠精神的私家小店;以星巴克為代表的美系咖啡館:主要強調專業、快捷,商務氛圍極濃,慢慢演化成為都市人的第二辦公室;以上島咖啡
  • 如何開家政公司更賺錢?
    很多人都知道家政行業業務很好發展,隨便哪個小區簡單宣傳都會有客戶,家政行業需求是不斷的攀升,而對於家政公司來說如何開家政公司更賺錢才是王道,對於不懂行的創業者其實覺得現在的生意是越來越不好做了,但事實並非如此。
  • 對於學生來講賺錢和學業,究竟哪個更重要?
    老公和家長談,誰知道家長竟然非常支持孩子,說學習不也是為了賺錢嗎?早賺不更好?賺錢和學業,究竟哪個更重要呢?知識永遠不會過時,更不會辜負你。人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是非常迫切地想變現,總以為今天學了什麼,明天就會有大把的鈔票,這本身就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