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情懷變成生意——咖啡館營銷全方位評估與分析

2021-01-10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館;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前往咖啡館的路上」,年輕白領、文藝青年雲集的咖啡館,每天都在接受著苛刻的審視。

消費30+換一杯摻了水的飲品和一下午的休閒時光,我們仍在考量這筆買賣是否合算。隨著網際網路+的出現,實體咖啡館們更是花樣百出,想要線上線下討好顧客,競爭也更加激烈。曾經小眾的咖啡館,已經湧現在城市各個角落,並且呈多樣化的發展。

作為一名咖啡重度患者、一個偽小資青年,我想試著從產品思維和營銷的角度,輸出這篇第一線的觀察吐槽。對每一個夢想開一家自己咖啡館的人來說,多多少少也提供點視角吧。

一、大V咖啡館體驗評估

1. 太平洋咖啡

亮點:

使用一款質量極好的塑膠袋打包咖啡。要知道,在星巴克,打包紙袋一般不會給,除非購買多杯。在這一細節方面,太平洋咖啡可以給外帶的客戶更多好感。在菜單方面,太平洋做了很多本土化的嘗試,例如推出了果茶、冰淇淋等,給予了顧客更多的選擇。不足:

官方公眾號上公開的優惠套餐,到店使用卻有諸多限制。例如在華南地區,46元可以選購任意一款飲品+食品,店員卻說食品只能在三款蛋糕中選一,且不可以選擇其他食品。這暴露了人員培訓上的不系統、不一致。

2. 瑞幸咖啡

亮點:

新零售咖啡的基因突出。手機點餐完善,可以到店點餐,優惠券通用,優惠力度極大。反觀別家,不明白為什麼咖啡店巨頭都還未實現到店手機點餐功能?線上營銷給線下帶來了強大的引流,不論是聖誕杯套的創作比賽,還是與半程馬拉松、大小展會的合作聯動,瑞幸都是最會「搞事」的那一個。它抓住了目標人群新一代年輕人的心理,在各個方面凸顯品牌的年輕感、geek感。不足:

作為一家主打外送咖啡的品牌,瑞幸的店內服務顯然仍舊很欠缺。沒有wifi,沒有足夠的座位,沒有洗手間。瑞幸雖然頻出奇招打擊老牌咖啡連鎖,但實體店的空間感、歸屬感卻不完善;這會使得瑞幸在門店部分的補充仍失力道。

3. 星巴克

亮點:

「第三空間」的發起者也是維護得最好的品牌,尤其是在聖誕節這樣的節慶,同時也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時間點,星巴克非常注重營造店內的氣氛,打造出很強的社區感。平日裡,星巴克也被親切地稱為「加班狗聖地」。凡有上班族,必有星巴克,門店覆蓋的範圍之廣之密集,始終是財大氣粗的優勢。不足:

打包、外送,始終是這家昔日的業界之王放不下的架子。開放外送服務的店面不夠、覆蓋範圍不廣。打包服務不提供紙袋和完備的包裝。這使得星巴克不夠接地氣,也難怪會被瑞幸等殺個回馬槍。沒有圖書,或是其他能幫助kill time的娛樂設備。試想,擁有快速wifi、充足冷氣,又有豐富圖書的星巴克,會否成為人們更加流連忘返的空間?而現在,像我這樣的許多人都不得不選擇去書店的自營咖啡館看書,儘管那裡出品的咖啡口味不盡人意,但星巴克讓我沒有讀書這個選項。這也是我的長期以來的一點小私心。

二、出奇制勝的小眾咖啡館招數

Seesaw:上海的網紅咖啡店,在咖啡豆上下了很多工夫,將自己的飲品定位為優質、高檔的。店內裝潢也充滿網紅店的元素,ins風,植物眾多,亮堂通透,因此引得各種公眾號、網頁上的自來水。

Line cafe:藉助Line Friends這個大IP,Line cafe靠賣萌就可以紅紅火火;在飲品包裝和烘培造型上,咖啡館都融合了卡通形象的元素,很好地滿足了消費者拍照分享的欲望。雖然價格小貴,仍不妨礙人們前來打卡;IP借力這一招,是線上向線下的延伸,也是線下的良好嘗試。

凱魯亞克咖啡:一家來自重慶的小眾咖啡館。整個主題圍繞《在路上》這本書,衍生出周邊產品和文化,同時售賣杯子、T恤等。同時,經常組織觀影、借書、創業路演活動。整個咖啡館就像一家小型的書店。值得一提的是:這家咖啡館的線上營銷是一個個人微信號,每日在朋友圈裡更新日籤,包括產品圖片、活動信息、文藝插圖等等,形成了一種較為私人的親切的連接感。這與名氣斐然的大品牌不同,也不失為線上運營的一種省時、觸達效果好的方法。

西西弗矢量咖啡:紮根在書店裡的咖啡館。西西弗書店已經開遍了全國各地,藉助書店的名氣,矢量咖啡也迎來不少顧客。供人們看書學習,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場所。但是缺點在於味道要比專業做飲品的咖啡館遜色不少。

三、誰動了我的咖啡——顧客需求心理簡析

用經典的馬斯洛需求層次,我畫出了以下這幅咖啡館顧客需求圖。長期驅動人們到咖啡館消費,並且推薦更多人來的心理需求,往往是更深層次的社交、尊嚴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實體咖啡館需要從不同層次的需求中找到突破口,從而形成穩定的顧客群體。

四、咖啡館營銷點總結

1. 產品為王

消費者的印象始終來源於,並且回歸到產品本身。味道不佳的咖啡飲品或烘培糕點最終都不能贏得回頭客。對咖啡館來說,對產品口味的研發與改進,是至關重要的。

同時,產品本身也可以成為營銷點,比如萬聖節的「殭屍」星冰樂,又比如在網絡上收集UGC對新飲品的idea,都是自帶流量的事情。

2. 線上引流玩法眾多,是對實體服務的重要補充

許多人現在是因為搜尋「網紅咖啡」,而發現、來到一家門店,可見線上的種草有多麼重要。除了咖啡館自身社交媒體的運營,還應考慮到與其他品牌IP的合作、與社區型APP的合作以及對KOL資源和粉絲資源的利用。從線上營銷到顧客反饋評估,都可以給實體咖啡店補充一個良好閉環,使這種溝通成為雙向的。

3. 門店是實體咖啡館的門面,每個細節合力,構成品牌印象

大到工作人員的服務、店內的裝修風格,小到洗手間的設置、網速,都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舉個慄子,在美國的時候,我特別喜歡咖啡館的一點是店內的調味臺,提供了不同種類的牛奶(全脂、low fat、non-fat、soy milk)和糖包,給了消費者很大的自主權,也讓產品有了更多可能性。

國內卻幾乎沒有咖啡館做到這一點,這可能跟市場習慣有關。但這樣的細節往往能成為門店的一個優勢點。同時,將技術元素加入門店服務,完善點餐、外帶、反饋等環節,比如二維碼點餐、店內電子屏點餐等等,能夠提升門店的效率,也能夠對用戶體驗和大數據更加清楚。

4. 增值服務是打開品牌差異化的鑰匙,讓cafe變成「社交貨幣」

在飲品趨於同質化時,增值服務是各家咖啡館凸顯個性化的王牌,包括各種類型的文化活動、配套的會員體系,都可以幫助增加顧客黏性。

作為小資咖啡館的主要到店顧客,年輕、善用社交媒體、喜歡分享的城市青年,往往消費的不僅是一杯咖啡本身,還有消磨時間的利器,更是拍照發朋友圈、分享的愉悅感。因此,讓咖啡館成為人們心中的「社交貨幣」,方能滿足消費者的深層次需求。

結語

做好一家咖啡館的方式有很多,毀掉顧客印象的也有許多微小的因素。站在消費者體驗的角度考慮,才能捋清經營中每個環節的獨特之道。讓情懷落地成為生意,並非不可能的事情,找準市場需求,恰恰這種情懷能成為一家咖啡館獨特的標識。

願所有熱愛都能被愛。

本文由 @吐槽大薇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創事跡|開一家咖啡館,情懷和賺錢哪個更重要?
    雖然咖啡館的關店率越來越高,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但每年依然有很多咖啡新人進入這個行業,希望開一家咖啡館。「為什麼你想開一家咖啡館?」問100個人,相信會有100種不同的答案。但總結起來,大部分想開咖啡館,有兩個直接動力,一是情懷,二是賺錢。
  • 開咖啡館只賺情懷不賺錢?這輛咖啡車表示嚴重不服
    多少老闆帶著情懷和小資開始創業,最後又被房租和人力沉重壓垮。傳統模式的咖啡館看起來逼格情調滿滿,但其實背後運營起來困難重重,主要受制於三大要素——   市場雖大但分杯羹太難。   傳統咖啡館「三高一低」的共同困境,僅靠隔靴搔癢式不痛不癢的微調是無濟於事的。房租、人力是死的,沒法壓縮,而在產品上壓縮成本的做法,往往會讓自己自食其果。   那有沒有想過,去重構一種新場景?比如,把咖啡車推進寫字樓,租一小塊地,專做白領的生意。
  • 跟風建的咖啡館 轉眼成了一陣風?
    「除了眾籌這種商業模式本身弊端的顯露,歸根結底還是生意不好。」「很多人」一位前股東如是說。「多股東的情況下,信息的上傳下達就是問題。『很多人』的轉手是個案,問題出在管理上,但大部分咖啡館關門,歸根結底是生意不好。」與「很多人」在同一寫字樓的阿布阿布咖啡館負責人也如此認為。
  • 怎樣開一家有情懷的咖啡館?雕刻時光原CEO趙珂僮新書發布
    然而開家盈利的咖啡館並非易事,「文藝咖啡」鼻祖雕刻時光聯合創始人趙珂僮日前在新書《咖啡館的夢想和現實》中,分享自己經營咖啡館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和針對性建議。1月14日,由中信出版集團主辦「怎樣開一家情懷與鈔票齊飛的咖啡館?——《咖啡館的夢想與現實》新書分享會」在中信書店·僑福芳草地店舉行。本次活動吸引了眾多咖啡愛好者及創業管理者。
  • 動不動辭職開花店咖啡館的姑娘,後來賺錢了嗎?
    聽起來真是非常理想和美好,所以這樣的夢吸引著一批又一批滿腔文藝情懷的姑娘不顧一切地追夢。然後,她們真的過上理想中逗貓遛狗曬太陽的悠閒生活了嗎?1.先說開咖啡館你想開個咖啡館,多少預算?地理位置?賣什麼咖啡?咖啡師找了嗎?用什麼餐具?裝修什麼風格?如何定價?怎麼營銷?每一個都是需要調查,需要斟酌思考的問題。
  • 品牌營銷邪術的數位化分析系統——三大數據系統之接受度評估系統
    目標群體接受度評估系統目標群體接受度評估系統是「邪術」三大數據系統中繼目標群體綜合價值評估系統後的一個重要數據系統,是幫助解決與目標群體連結程度的評估系統,它與目標群體綜合價值評估系統有本質上的區別,目標群體綜合價值評估系統是對客觀存在加以主觀評價分析,客觀存在和主觀評價都會發生變化,但這個變化相對來說較小,並且也很難通過主觀的操作就使客觀存在快速的發生變化,
  • 他花10年開了4種咖啡館,總結出一套選址秘籍
    如果是要實現個人的情懷和夢想,開專業精品小館最好不過;但從盈利角度來說,外帶型咖啡館和複合型咖啡館存活率更高一些。外帶咖啡館對租金和人員成本要求相對較低,對於既沒有人脈背景又沒有經濟實力的小本經營者,這種模式更合適。如果資金實力好一些,複合型咖啡館時下正熱,雖然面積大租金高,但是銷售文創家具家居等用品,客單價也大大提高。
  • 汽車品牌營銷七大維度分析模型及案列展示
    遠離「井噴」時代的理性市場,必然對汽車廠商的營銷活動方法論和營銷效果評價提出更高要求。尤其在網絡媒體時代,汽車行業客戶對營銷效果及評估的需求在不斷升級,面對更為複雜的媒體環境、競爭環境、用戶行為環境,汽車品牌客戶迫切需要一套更科學量化、客觀公正、體系全面的營銷方法來幫助品牌營銷決策。
  • 無法被人山寨的連鎖咖啡館
    一年多的時間,再回到白兔糖咖啡第一家店,同樣的露臺,創始人闞婷婷給出了我們一張驚訝的成績單:20家咖啡館,50家冰淇淋店,正在籌備線上白兔市集。名字是義大利語的白色,當時咖啡館的流行風格是極簡性冷淡風,但闞婷婷認為空間總是要給人情感的,得讓人待得住,那麼白色,也得是暖暖的拿鐵一樣的奶白色。彼時澳大利亞的精品咖啡文化還沒有發展到現在這麼成熟,但整個社會對咖啡西餐的包容已經比較飽和了。學到了咖啡館經營的先進理念、小賺了一筆,回國的時候,婷婷就把店爽快的賣了。品牌倒是保留下來了,現在還在雪梨。
  • 青年的咖啡館消費文化
    咖啡館,這一最初在歐洲和美國被視為「去階層化」的消費空間,在中國臺灣、大陸和日本變成具有差異性的象徵符號[6][10]180-187。咖啡館被符號化為「中產階級」「白領」和「精英」的去處之後,去咖啡館這一消費行為變成一種身份表達的媒介[10]180-187,它能夠彰顯出個人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和對咖啡館標榜的文化觀念的認同[11]。
  • 有人認為做生意最重要的是利潤,沒錯,可那不是我們想要的咖啡館
    有人認為咖啡館提供什麼樣的吃食不重要,他們說只要地段好,就算只有劣質的咖啡豆和乾癟的三明治,也會人流如潮。他們還說,你想要提供儘可能優質的食材原料無非痴人說夢,做生意最重要的是利潤最大化。他們說得都對,可那不是我想要的咖啡館。
  • 維也納的咖啡館!
    維也納咖啡館崛起18世紀中葉,維也納城裡已有超過十家裝修精美的咖啡館,除了售賣品種繁多的各式咖啡飲品外,經營桌球生意往往也是收入來源之一——難怪今天很多咖啡館老闆喜歡在店裡某個角落擺放撞球桌呢!進入19世紀初,拿破崙在歐洲大陸強勢崛起,兩次軍事徵服給維也納帶來了空前災難,物價上漲和自由人文精神退化使得奧地利維也納的咖啡館進入蕭條期。1815年,拿破崙時代宣告結束後,咖啡館生意才重新升溫。到了19世紀末期,維也納有著多達600家咖啡館。
  • 怎樣開一家賺錢的咖啡館
    社群形成的載體是伴隨著西方的中產階級和公民社會形成的,只是後來星巴克把它變成了所謂現在一個偉大的商業模式。  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社群的模式又在咖啡館裡復甦了,我將它稱之為咖啡館的文藝復興,其實它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 咖啡館的經營之道與經營模式分析
    咖啡館經營的在這幾年是很有浪漫和高端氣息的行業,很受各界人士們的青睞,由個人經濟實力的提升,也在逐步的提升自身的生活品味,目前各地方對咖啡館的經營之道很是關注和喜愛。如果你準備想開一家咖啡店,你要想到一點,我要怎樣去做,怎樣去管理,讓它成為一家不失特色與品位的咖啡館呢?又怎樣經營才能算得上創意與特色及經營一體的咖啡館呢?四川古蘭裝飾公司給你分享咖啡館的運營之道與運營模式分析。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這間咖啡館期待「無聲」回歸
    原先只看作是普通的生意,可隨著身邊的聽障員工越來越多,張志強逐漸意識到,這家咖啡館已不是簡單的生意,它已成為一群人、一個特殊群體的創業夢想。  「我想教給他們一門咖啡手藝,即使以後到了別處,依然能憑手藝吃飯。」張志強原先以為,把聽障員工叫到一起,每天上一堂培訓課就行。可實際上,交流和溝通成了最大的難題。「簡單的手語已經不夠用,很難進行深入地交流。」
  • 如何開一家INS風的網紅咖啡館?
    如何開一家INS風的網紅咖啡館:第一,是咖啡館的裝修,所謂人靠衣裝,一家咖啡館的裝修體現一個咖啡館的老闆追求和個人審美。INS風的網紅咖啡館,一定要夠美,夠好看,夠少女心、文藝範,暖黃色的燈光必不可少。第二,是咖啡館的故事。有的時候吃喝不僅僅是吃喝,更是一種情懷的販賣。我有咖啡,你有故事麼?咖啡在等一個人是愛情的故事,咖啡總是與愛情、浪漫有關。
  • 立陶宛首都要將老城變成一座城市咖啡館,允許餐飲業免費在戶外搭餐桌
    對於立陶宛維爾紐斯老城的餐館、咖啡館和酒吧來說,能夠擁有一兩張擺放在人行道邊上的桌子,作為其整體業務的一部分曾經是一件幸運的事情。維爾紐斯將變成一座大咖啡館為了讓這樣的餐飲企業能夠繼續生存下去,維爾紐斯市長雷米吉尤斯·西馬修斯對該市的戶外餐飲環境進行了大力宣傳。西馬修斯在最近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在城市的廣場和街道附近的咖啡館將可以免費設置戶外餐桌,從而在新冠肺炎疫情隔離期間開展經營。
  • 開店8年我發現:小咖啡館的生存法則,和星巴克沒有差別
    把關係維繫在人文情感上喜歡喝咖啡的,大多講情懷。要培養回頭客,除了硬功夫,得加點人文情感。在這方面,星巴克靠「第三空間」理念,靠令很多人覺得「高逼格」的追崇心態,靠發自內心的微笑等人文細節做連結。小咖啡館就要靠老闆個人魅力,靠打造KOC。
  • 外貿營銷人員必知的Facebook營銷工具:OneSight營銷雲
    首先我們來看OneSight營銷雲有哪些功能:1) 內容運營我們知道如何向Facebook提供源源不斷且有趣的內容,關乎我們在Facebook營銷推廣的成敗。所以對Facebook營銷內容的管理,也是一款優秀的Facebook營銷工具的核心功能。
  • 餐飲管理玩轉會員營銷,讓生意蹭蹭往上漲
    真的是店鋪店鋪的食材用的不夠好,還是店鋪裝修沒檔次或者服務不到位導致生意不好的?其實不然餐飲管理只要玩轉這幾步營銷,拓客引流生意輕鬆往上漲:有了會員才會有回頭客一說,會員管理很重要微信即會員告別傳統會員,只需一個二維碼就可做會員識別,避免了傳統會員卡硬體可能出現的問題(比如卡號重複衝突、卡片消磁、讀卡器接口鬆動等等);消費便捷會員進店消費不需隨身攜帶會員卡,降低了顧客消費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