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俗稱地方話。我們這裡也把民族語言包括進入去,雖然民族語言有獨立的語言文字系統。語言是人類為了交流溝通創造的工具,也是一種文化。因受地理、社會、歷史,人口遷移,山川阻隔因素形成多樣化。只是漢語就有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贛方言七大方言,印歐語系語言方言有三百多種之多。
人類多樣性的語言,是人類豐富多彩的多樣文化的重要成分,但多樣化同時也為不同區域的人的交流形成了障礙。
隨著交通和通信的不斷發展,世界仿佛變得越來越小,人們為了交流方便,不斷有小語種被淘汰。
僅從經濟的角度來說,經濟越發達的地方,方言的生命力越低。不是政府要求你說普通話,而是你不說普通話不行。你隨便到一家十幾人的小公司,十幾個人來自十幾個不同的省份,如果不用普通話,請問他們怎麼交流?
因此,經濟越發達,方言越沒市場。
為了順應人們的需求,讓社會更快進步,法國教育部長曾一聲令下,全國推廣巴黎法語,消滅邊遠地區方言。因為法國只有幾千萬人,所以很容易就實現了。
我們中國也在努力地推廣普通話,但同時我們為了保護各民族多樣的文化,也在努力挽救方言和各民族語言不被消亡。
根據聯合國有關部門統計,進入21世紀後,隨著經濟的發展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方言在世界範圍內都在不斷消失。
這是人類社會的進步,同時也是一場文化的殘酷競爭。
由於上幾個世紀英美的全面領先,使英語在地域上的佔據形成絕對優勢,連華人為主體的新加坡說漢語的都少了,改說英語了。好在我們人多,使用漢語的人口世界佔比還是最多。
隨著中國崛起,漢語在世界的推廣也越來越快,學漢語的人也越來越多。
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將來5g網絡的應用,未來網絡牆的開放,我們普通人日常有和外國人交流的需求就成為可能。到那時,我想我們肯定是不會用方言和外國人交流了。
最終我們和外國人雙方是用英語交流呢還是用普通話交流呢?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