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你的孩子嗎?溝通三部曲讓你讀懂孩子情緒背後隱藏的小秘密

2020-09-15 藝林玉語

很多家長告訴我,他的孩子總是不聽他的話,讓他很苦惱。有沒有好的方法去​解決?

孩子回家以後不想寫作業,只想看動畫片,當你催促的時候,有的孩子會說:「我都累了一天了,能不寫作業嗎?煩死了。」有的孩子垂頭喪氣,一言不發,乾脆躺在床上叫也叫不動。甚至有的孩子,回家以後就跑到遊戲室玩遊戲。

這都是我們家長每天要面對的事情。

每天上演「狼追」教育方式,用提醒、催促,甚至用吼叫、責罵的來解決問題,讓我們的家長身心俱疲。

這時你是不是要想一想存在這樣的問題的根源是什麼?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去解決?

如果我們能聽懂孩子說得話背後的意思,我想這個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聽懂孩子說的話是第1步,溝通是第2步。當孩子跟你說完一件事情之後,我們家長應該冷靜下來想一想,孩子為什麼會這樣說,然後再作出決定和採取行動。

那接下來就說說和孩子溝通過程當中,我們需要注意的問題。

孩子出現問題一定是帶著情緒的,在這個過程當中,你跟孩子講再多的道理,孩子都是聽不進去的。

當孩子情緒低落,尤其在傷心、難過、沮喪、害怕等負向情緒出現的時候,如果家長能夠暫時停止對事情的關注,把精力轉移到孩子當前的情緒狀態上,幫助孩子調整好情緒,再跟他談他現在要去做的事情,相對就會容易很多。孩子才能積極性去做他需要做的事情。

不管是在學習中、寫作業、閱讀、彈琴這件事情上,一旦孩子出現情緒的問題,先要平復孩子的情緒,再去讓孩子做事,這都是我們平時忽略的地方。

共情能力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有很大的幫助,這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共情」之後,「共事」就容易了,孩子能更合作、更主動地完成他們的事情,也就是我們說的通情才能達理。

解決完孩子情緒方面的問題以後,那接下來就是我們和孩子溝通需要做的事情了。

在親子溝通中,這三部曲是接納、反饋和討論。

1、先接納孩子

當孩子做錯事情,還有就是考試成績不好時,接受事實,然後鼓勵孩子說出孩子當下的感受、情緒和想法。

做到了這一步,你才能真正懂得孩子。

接納本身就是一種態度,是一種不帶任何價值判斷和評價的包容心態。

我們需要用包容的心態來接受孩子成長過程當中遇到的所有的問題。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幫助他們更好的成長。

2、表達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把他的感受告訴你的時候,我們的父母需要把孩子的感覺、情緒和想法用語言描述出來,要注意不帶有任何的價值判斷和評價。

比如父母可以說:「孩子,你這次考試沒考好,很難過,而且還擔心爸爸媽媽批評你,是嗎?」當父母用語言描述孩子的情緒時,要用問句反覆向孩子提問和求證,力求找到最恰當的語言,清晰、準確地描述孩子的感覺、情緒和想法,不一定一次說對,但要說出來。

3、和孩子討論

在我們的父母做完以上兩件事情以後,平心靜氣的和孩子去討論他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們的孩子才會願意和你溝通,當他願意和你溝通的時候。我們給孩子提的建議和解決辦法,孩子才更願意去接受。

牢記親子溝通三部曲,當出現問題時,先共情,再共事,你們的親子關係會越來越健康。

我們現在做的所有的努力,都是在幫助孩子去成長。當你用這樣的視角去看待問題的時候。相信你在處理孩子的問題的時候,會更加的從容。

分享越多,收穫越大,歡迎轉載。

註:原創作品,嚴禁抄襲,轉載請註明出處(藝林玉語),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你和你的孩子為什麼會彼此互相抱怨?價值觀不同才是根本
    上一篇我寫的是父母的情緒,很多人會有疑問這和孩子有什麼關係?那你就需要知道兒童的情緒波動會受到家庭的影響。你焦慮,你的孩子必然焦慮,你多疑,你孩子孩子必然多疑。物理當中物體受力都是相互的,何況情緒。我們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矛盾大多來自學習,來看看我們父母眼中的孩子:為什麼這個孩子越大越不聽話?你剛跟他說幾句話他扭頭就走,還顯得特別不耐煩。
  • 和你聊聊如何讀懂孩子的情緒
    其實就是讀懂這件事,我也是一個媽媽,而且還是一個青春期男孩的媽媽,但是我懂他,這個「懂」會提醒我,青春期孩子是需要尊重的,他是要自主性的,我觸碰到了青春期孩子的自主性。書裡Amy也寫了有效的溝通模型,與孩子溝通的一個方式,適合很多孩,這裡面有情感聯結、讀懂需求、積極引導、正面強化,大家可以買來這本書來研讀,關於孩子的磨蹭、青春期、叛逆,書中都會講到。
  • 愛發脾氣的孩子,才不是被慣壞了,背後隱藏的小秘密父母要懂
    但其實,孩子發脾氣的背後,隱藏著許多你可能並未察覺的小秘密......但是,由於語言表達和控制能力較差,他們很難用言語與父母溝通,動作比語言發展快,發脾氣成為這個階段寶寶表達情緒的常用方式。「不教」是指父母別急著說教試想一下,你剛剛冷靜下來,就有一個人就在你身邊不停地講道理,你會覺得舒服嗎?不會!你會認為他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指責你!他說的話你很難聽進去。想要和孩子溝通,要先製造你和他的共同點,你可以說:「我小時候也和你一樣,記得有一次,因為一個玩具...」
  • 你知道嗎 孩子說話暗藏小秘密
    >你知道嗎 孩子說話暗藏小秘密2012-05-03 15:09:48出處:PCbaby作者:鄭欣欣他們在與父母的交談中,聲音、語調、語速都透露了其內心,如果是有心的父母,只要用心傾聽就能猜出個差不多,因為孩子會明顯表現出言外之意。  孩子是單純的,當父母和孩子交流時,從孩子說話這個動作就可以找到很多反映孩子真實內心的細節。觀察孩子說話是迅速了解孩子心理的一大法寶,也是父母讀懂孩子心理的重要方式,當你和孩子交流時,需要設法從這些因素中來了解孩子的心理,以便對其有一個直觀的認識。
  • 讀懂孩子的情緒,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感受和需求
    孩子放學,你興致勃勃的去接他,孩子見到你之後特別開心。突然孩子說了一句「媽媽,我想喝酸奶」,你輕聲地跟他說「不行哦!快吃晚飯了,我們晚點再喝好嗎?」。這個時候,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孩子生氣了,他大吼大叫地說:「我就要喝!我現在就要喝!」幼兒園的其他家長和老師小朋友全都看著你。你心想:奇怪了,我又不是不給你喝,就是晚點等吃飽飯再喝,發什麼神經。
  • 《孩子,你的情緒我能懂》:兒童情緒百科
    【書籍信息】書名:孩子,你的情緒我能懂書號:978-7-5086-3423-4作者: 伊莎貝爾?在生活中、在這個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會讓你感覺到幸福,讓你感到生活有意思,有意義,有方向。【內容簡介】情緒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是人們真實心理的反映。《孩子,你的情緒我能懂》的作者伊莎貝爾是法國知名的心理學家,長期從事幼兒教育的研究,結合自身的育兒經驗和長期的科學研究,伊莎貝爾在《孩子,你的情緒我能懂》中,嚴謹風趣地為父母們揭開了孩子喜怒哀樂各種情緒背後的真相。
  • 你能讀懂孩子言行背後的真意嗎
    其行為背後的動機,大多數是為了滿足歸屬感的需求。為此,他們常常會不惜一切去爭取自己在團體中的一席之地。而所有的偏差行為都是孩子們為了要確知或獲得自己的地位而產生的錯誤結果,我們家長朋友們卻往往不能了解他們這些行為的意義而做出可能增強其行為目的的反應,為了有效解決孩童們的這些問題,我們做父母的應該清楚孩子可能產生哪些類型的偏差行為及其隱含的目的,而且所隱含的行為目的可能不止一個。
  • 孩子偶爾有莫名的情緒?行為學「ABC觀察法」,能幫你讀懂孩子
    孩子有時莫名其妙就發脾氣,怎麼勸導也不聽,逼急了又哭又鬧。如果碰上帶孩子外出辦事或是見朋友,孩子莫名其妙的脾氣上來,不僅耽誤辦事情,還在同事朋友面前十分尷尬,不知該如何是好。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如何利用行為學中的&34;讀懂孩子莫名其妙的小情緒,對症下藥,更高效地解決孩子莫名的情緒問題。
  • 孩子叛逆怎麼辦?特級教師梅潔教你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有效溝通
    對此,梅潔分析說,這是家長與孩子兩代人因生活經歷閱歷價值觀的差異而產生的代際衝突。不少青春期孩子喜歡說:「跟你說了也白說,反正你也不關心」「說了你也不懂,沒有共同語言」,實際上,青春期孩子內心傳遞的聲音是「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
  • 叛逆不是天生的,孩子叛逆的背後是你沒「讀懂」他
    行為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孩子的每一個行為,背後都隱藏著一個訴求。孩子叛逆的背後,父母真的讀懂了嗎?對於少年期和青春期的叛逆,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曾經歷過,只是身為家長的我們已經無法真正地理解一個孩子當時的感受。
  • 幸福習習社:懂比愛更重要!今天,你讀懂你的孩子了嗎?
    幸福習習社:懂比愛更重要!今天,你讀懂你的孩子了嗎? 做了2年多的線下諮詢後,我跟袁先生決定成立生命密碼幸福習習社,最初的初心是想要把生命密碼真正的落地,真正的幫助到別人。 不僅讓大家了解自己,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後,怎麼去調整。
  • 溝通三部曲,照顧父母的情緒,照顧孩子的情緒
    「跟你說多少遍了,就是不改,你什麼時候能把我說的記在心裡?」「學習不進步還退步了,你對得起我的一片苦心嗎?臉?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那麼爭氣。」」上網課,老師天天表揚作業做得好的同學。我從來沒看見表揚你。你到底有沒有學進去?」......反正每天聽到的就是媽媽的斥責,數落,催促。真的不想在家裡住。其實,鄰居王姨的家庭教育意識還是有的,也很想跟孩子好好相處。參加了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學習。
  • 幫你讀懂孩子的畫中「話」:一張簡筆畫,竟隱藏了孩子這樣的心理
    從這幅再普通不過的簡筆畫裡你們能看出作者的心理狀態嗎?這幅畫真的隱藏了這麼多背後的故事?孩子的社交和表達有問題?孩子總是容易情緒極端?......你一定迫不及待想讓孩子來試一試吧快把你們的簡筆畫發給我們一起來傾聽孩子的「畫中話」畫作收集時間: 即日起——2020年9月24日徵集對象:
  • 孩子的哭只是一種無理取鬧嗎?讀懂孩子的哭聲,不阻止孩子哭泣
    還有的父母會說:「叫你別哭了,你聽不見嗎,給我忍住,憋回去」威脅孩子的父母會說:「再哭,我就打你了,整天就知道哭哭」真是什麼性格的父母說什麼樣的話,但出發點就是為了,不要孩子再哭了,但孩子還是一聽到這樣的話,就會哭的越來越厲害,越來越大聲。
  • 孩子叛逆、不好管、情緒波動大……超實用青春期親子溝通法來了!
    小編說 一提到「青春期」三個字,很多人自然就會和「叛逆」「不好管」「情緒波動」等詞語關聯起來。青春期作為人生成長的一個特殊階段,的確有特殊性。但青春期一定會如此艱難嗎?如何讓中學生順利度過青春期?今天我們與您分享兩位專家的實用建議。
  • 非暴力溝通 | 你與孩子的溝通方式,決定了你與孩子的距離
    生活中,人們的語言常常隱藏著許多暴力,父母、夥伴與他人的暴力語言常常會令孩子在不經意間受傷,同時孩子們也會耳濡目染,同樣以暴力語言傷害身邊的人。「非暴力溝通中心」成立五十多年以來,已協助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成年人處理情緒反應與人際溝通的難題,義大利分社更是應學員們的要求,進一步將幫助對象擴大到了兒童。
  • 想讀懂孩子的情緒,請家長先從自己的情緒脫離出來
    你如果了解應該早已止損了,為什麼還讓你焦頭爛額呢?2.和你小的時候一樣,那麼你小時候承受的各種情緒鬱結解決了嗎?如果解決了,為什麼還是和你小時候一樣呢?3.他就是個孩子,他不懂的事情,你是解釋性地教給孩子,還是把自己的思想意志直接稼接給了孩子呢?結果是:最終在孩子心裡要變成,你說的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 孩子有壞情緒怎麼辦?掌握4個方法,孩子再也不和你對著幹
    面對困於情緒之中的孩子,要先讀懂情緒,準確知道情緒背後真正的需求,才能由內而外的解決孩子的情緒問題。因此,當孩子有壞脾氣時,父母不要去強行制止孩子們的負面情緒,不如先學會如何去疏導孩子的情緒。然而,這並不代表他們不要跟父母溝通,而是他們跟父母溝通的方式很特別。因為,往往他們都是通過「做」一些行為,或者表達一些情緒來與父母溝通。例如,不給買東西就哭,其實哭就是在告訴你「我一定要買!」。所以,父母千萬別忽略這些,認為孩子的行為和情緒問題都是不好的,其實這是孩子打開的一扇與父母溝通的窗戶。
  • 學會這一招,讓你成為懂孩子的父母
    孩子感受到的愛才是真愛。有沒有教會你,透過孩子的行為,看到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真正的去懂孩子。但是,它的內核是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教你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信念,內心的真正需求,教你去懂孩子。這裡面,最關鍵的一個線索,就是,你的感受,你的情緒。
  • 孩子總是故意氣你?讀不懂他的潛臺詞,你永遠成為不了好父母
    孩子每一個行為的背後,都隱藏著他真正的訴求。你真的讀懂了那個故意氣你的孩子嗎?02 那個故意氣你的孩子,其實是在向你求助兒童教育專家金伯莉·布雷恩說:「孩子任性、發脾氣是因為他們的生理和情感的發育,超過了自身的溝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