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嚴肅的事,做有趣的人
文 | 女版程璐
寫在前面:本次維權歷時時間不算長,8月中旬被辭退,8月末得到書面辭退信,9月開始維權,到10月初有結果。但對於心理上的磨練,感謝在這段時間裡一直不離不棄的鐵汁們。
#你們一定遇到過不規範,但請不要助長這種不規範
正式寫我的經歷之前,先扯點別的。
在德國讀書,也許有的人一份兼職都不會做,其實我建議你做一點兼職,對認識這個國家的各個方面都有好處。
這裡就涉及到如何找一份正規的兼職:
18年的時候我在法蘭克福實習,當時有個小夥伴急需一份兼職,法蘭克福有很多進出口貿易公司,對語言要求也不高,甚至不報稅。
某免稅店面門口光明正大的招店員,兼職,學生也可以。非常簡單的描述,聽起來很輕鬆的樣子。陪小夥伴去面談,要求上只有時間比較硬性,一周必須最少來兩天,晚上能堅持到7點以後,但開口閉口不提工資。小夥伴也覺得不好意思,整個過程一直沒問,最後在我的眼色壓力下,問了工資,一聽傻眼了,比當時法定最低時薪還要低1.5歐!
我兩一時震驚,一來是沒想到這樣一份看起來挺正經的工作,居然是黑操作;二來是沒想到這份不規範就這樣被攤開在陽光下。
招聘的僱主眼神充滿鄙夷,仿佛我們如果能得到這份工作,是因他善心大發,我們不做,有的是人做。小夥伴急需工作,覺得天下烏鴉一般黑,我勸小夥伴三思。
我相信這樣的例子一定不是個例。
之前我找工作的時候也遇到某進出口貿易公司,只招學生工,面談下來的條件是,一周5天到崗,礙於學生身份,可以3天到崗,剩下兩天換成周末家庭辦(黑)公,需要開視頻。工資是一個月600歐,僱主覺得這份工資非常高!
簡單計算一下,你就知道這份工作有多麼扯,一周40小時,一周的工資是150歐,你一個小時的時薪都不夠一杯奶茶的。
從這兩個例子能夠部分說明,這樣的黑操作在一定範圍內是存在的,但它不是合理的。既然法律已經規定了最低時薪,那就要維持這個底線。
一個公司連底線都維持不住,又能對員工好到哪裡去。
#口頭承諾的蛋糕,永遠是紙蛋糕
德國大文豪歌德曾說過一句話,「白紙黑字,可以放心帶回家去。」 不管歌德在諷刺什麼,一定要記住,白紙黑字才為實。這次維權過程,讓我深有體會。
我維權的主要點就是老闆畫了太多的餅,最終都沒有兌現,這也是非常氣人的點。我舉其中我留下證據的點來說一下。
事件一:老闆某天安排我去給甲方當翻譯,要求早晨8點達到甲方指定地點。我住A地,要到達指定地點B地,單程就要1.5小時,還需購買火車票。
當天我5點便掙扎著起床,還要穿正裝,給甲方留下好印象。一個早晨忙活,在火車站匆匆墊了肚子,按時到達。
結果甲方說,人家要的是葡萄牙語翻譯。顯然老闆出錯了,我還不能讓甲方發現,卻也沒有好的辦法,致電老闆要怎麼處理,老闆在電話中承認自己弄錯了,表示抱歉,他來處理後面的事情。至於我,他承諾會支付當天工資,但是車票不能給報銷,我可以回家了。
但是,我對老闆一直有點不信任,我假裝自己在路上沒有聽完全明白,寫了whatsapp給他,希望能夠得到一個肯定的回覆,他回復了我的信息,表示支付工資,感到自己有了一個信息證據,才稍稍安心。
女人的第六感就是沒來由的可怕。當天是7月16號,到8月份我拿到工資單的時候看到前老闆並沒有支付當天工資,於是再次寫WhatsApp去問,他回復的是,oh,我來改!改什麼?怎麼改!
事件二:7月工作量突然多了起來,老闆時常突然問,明天能不能來工作。即使不是我工作的時間,他也會突然給我打電話,問能不能來一趟。
次數多了,我有點不滿,想要跟他談一談。但老闆其實根本不想浪費時間跟我談,於是就開始畫餅:他說給我按照半職來算,可以交保險,這樣對我來說當然很划算,加上我依然留了跟他的whatsapp對話作為一個憑證,我就沒多想。
時間到了8月中旬,老闆突然說,是的,就能這麼突然。因為疫情原因,暫時沒有工作了。但,他依然沒有說要辭退我的話,到了月末要結算工資了,我問他,我現在該怎麼辦,他才說,不好意思啊,我得辭退你了。
那拖這半個月又算啥?辭退就辭退吧,但是先前承諾的餅總該兌現吧?於是,我寫了信息去問,結果他像個渣男似得,已讀不回?!
看樣子老闆是不打算搭理我了。萬般無奈,只好維權。
合同又多又厚,我還得把它當作閱讀理解來做。而我作為外國人確實很多信息讀不懂,即使每個詞都認識,整句話還是可能不懂。
於是我求助了一位德國朋友給我逐條解釋。連德國朋友都不能十拿九穩,也需要不時去谷歌,查找一些相關條例的解釋,甚至要問學法律的朋友,我們兩個人弄了差不多兩天,才把逐條信息的意思弄懂。
朋友的朋友是學法律的,建議我們先不要直接進入法律流程,畢竟律師費用也是很高的,要是能夠私了也是不錯的。
他建議我們對工資單進行一個申訴,看老闆回不回,如何回復。
於是申訴的部分有三個:
一是缺少7月16日的工資
二是承諾的餅
三是辭退期限內工資(在德國處於對勞動者的保護,如果企業要辭退員工通常需要支付給被辭退員工工資,有點遣散費的意思吧,這個部分的規定差別蠻大,有的是兩周,有的是四周不等。)
如果前老闆還是跟whatsapp一樣已讀不回的話,那就去諮詢律師,正式進入法律流程。
申訴郵件要怎麼寫?
我也在網上搜所了一番,試圖找一些模版,或者是表達模式。網上沒有現成的模版,我最後拼湊了一份,洋洋灑灑的寫了好幾百字。
官方流程需要將這封信列印出來,籤好名,以信的形式郵寄到公司總部。因為負責我的就是公司大老闆,因此申訴郵件也是可以的。
可能老闆之前一直都是這麼處理的,並且沒人找他申訴。
當晚他收到我洋洋灑灑,有條有據的郵件之後,幾乎是立刻給我寫了WhatsApp回復,表示我工作中也有令他不滿意的地方,他依然做了最好的調配工作。
但是,還是沒有回覆我提到關於工資的部分。仿佛在考驗我的心理素質似的。
過了一晚,第二天早晨,老闆發來了一段語音解釋了我的第二點和第三點申訴。概括來說,whatsapp的信息不能作為正式的證據,也就是說他畫的餅,不會兌現了。
關於第三點遣散費,這個他願意支付。
是的,這種口頭的,甚至是WhatsApp承諾的蛋糕,都是紙蛋糕。我後來諮詢了那位學法律的朋友,這種情況除非有白紙黑字的證據,否則維護起來是非常困難的。
除非金額特別大,值得請一個律師。
所以,無論什麼情況下一定要儘可能的收集能保護自己的證據。老闆開口頭支票時,要儘快兌現,免得它就是一個紙蛋糕。
#維權不是你不善良
其實大家在外都不喜歡惹事,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會走這一步。但是現在回頭看看整個過程,也有歡喜也有憂。
我的維權不算真正的維權吧,還是權衡了很多,同意跟老闆私了了。但是,當時跟我一起工作的同事,沒有一個選擇跟老闆兌現承諾的。
而我,如果不是被老闆激到,被他的大餅吸引到,可能也就跟我的那些同事一樣算了。
還是挺慶幸自己申訴了一把的。總結了一點點算不上經驗的感慨。
找工作跟找對象在錢上是一樣的。跟你談錢的戀人,大概率是好的戀人。談過了最敏感的話題,那戀人之間還有什麼不能談的呢。我也曾臉皮很薄過,跟公司,跟對象都不好意思談錢。如果你遇到的是「霸總」,那Ta會主動給你麵包,你就走運了,錢不是問題。而如果你遇到了喜歡「白嫖」的,那你可能要傷心太平洋了。
公司也一樣,來工作的首要目的就是為了麵包。如果你都不告訴我麵包多大多香,在那空描述,對不起,空想主義我也會,畢竟我初高中就學過這個東西了。
合同是保護你最重要的東西。先籤合同,再上崗,千萬不要「無證駕駛」。我知道某些公司會用各種藉口拖延,但是一定不要糊塗,沒有合同,就是給了對方「白嫖」你的機會。
像我開頭舉的那兩個例子,也都沒有提籤合同一事。我自己的合同由於當時又多又厚,我也是挑著讀,看到了關於度假方面和工資的描述都沒有錯,感到還可以,其實這樣是不行的。
如果公司或者老闆覺得你是好員工的話,一定會立刻給你提供一份滿意的合同。得到合同以後,一定看清楚,哪些是自己的權益,比如休假天數,生病請假規定,保險等等,即使你只是一個mini-job,你也有享有的權益。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立刻要問清楚,千萬不能糊塗。
當你的權益受到侵害時,一定要保護自己。還記得國歌歌詞怎麼寫的,「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你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員工。
我承認維權不容易。甚至,我中二的時候想,頭系白帶,手舉大旗獨,自去遊行示威,但是我畢竟也是個玩筆桿子的,我不要面子的啊。所以,我選擇了入鄉隨俗,像德國人一樣去維護自己的權益。
在各種信息查詢中,還查到一條:勞工局可以幫你打官司,但是勞工局不是律師事務所,不能絕對負責幫你打贏。也就是說,贏了你就不用付費了,輸了的話你要付給勞工局費用。像我的情況,我認為自己絕對有理,就打算「僱傭」勞工局幫忙,萬一不幸敗了,費用不算太高。
好在,我一篇洋洋灑灑的小論文發出去之後,前老闆還算有點法制意識,做出了回復,打算跟我私了,而我的訴求基本得到滿足,我也就同意了。
雖然整個過程耗費的心力最大,但是從這個事情上,我學習到了很珍貴的一課,那就是一定不要容忍和姑息那些無良老闆,當權益受到侵害時,儘可能的收集好證據,尤其是郵件和白紙黑字的證據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
最後,送給那些無良公司,遇到對你們善良的員工,你才要感恩戴德。了解一下物價水平,再來定時薪行不行!你們才不是大善人呢,你們讓成年人的善良變得寶貴,讓這個人間變得不值得!
微信的推送規則改了。能不能收到我們的文章,全看與我們的互動。
所以,你的轉發,標星,點讚和點「在看」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我大概是疫情下的第一批失業青年
疫情期間上班,你需要知道的權利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