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心童伴:幼小銜接必知必會30問,家長老師必讀

2020-09-10 愛吃草莓的老仙女

最近,幼小銜接成為許多老師、家長熱議的話題。但其實,幼小銜接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其中有許多問題需要各位家長、老師去了解並踐行。


今天,慧心童伴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幼小銜接,你必須知道的30個問題」,根據內容分為了理念基礎、誤區糾正、習慣養成、情緒準備幾個方面,很適合家長、老師閱讀哦。


理念基礎篇


◇ 為什麼要進行幼小銜接?


從幼兒園教育轉向小學教育的過程稱之為幼小銜接,因為教育條件和生活環境的轉變,幼兒會面臨許多新的問題,必須學會適應。如果進行了適宜的幼小銜接工作,這個適應過程會更加順利,幼兒今後的學習、生活、健康、社交等方面也會發展地更好。


◇ 幼小銜接銜接什麼?


對小學的嚮往與對學習的興趣是幼小銜接的關鍵,而並非很多人認為的習慣或技能。幼小銜接要以幼兒為主體,遵循幼兒年齡特點,以興趣為主,知識、習慣為輔。


◇ 什麼時候開始幼小銜接?


狹義的幼小銜接主要集中在大班下學期,但廣義的幼小銜接貫穿於整個幼兒園學習之中。可以說,從幼兒進入幼兒園開始,就應該注重習慣的培養,為小學入學做好準備。



◇ 誰應該負責幼小銜接工作?


幼兒園、家庭、社區三方應當通力協作,與小學相互銜接,利用各種資源來創造幼小銜接的條件。


◇ 小學與幼兒園課程設置有何不同?


幼兒園的課程從五大領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出發,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小學的課程是分學科的學科教學,有語文、數學、英語、體育、科學等。


◇ 小學與幼兒園的教師配置有何不同?


幼兒園的教師配置是「兩教一保」,即每個班2名教師、1名保育員;而小學每班會有1名班主任(部分小學還會有1名副班主任),每個學科會配有1名老師。



誤區糾正篇


◇ 每個幼兒園適應小學的速度一樣嗎?


不一樣,孩子的身心發展具有個體差異性,在幼兒園向小學的過渡中也是如此。成人切忌忽略這點,拿幼兒與別人進行橫向比較。


◇ 幼兒園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就可以嗎?


不可以。幼小銜接應該是一個雙向的過渡,不僅幼兒園老師要幫助幼兒園做好適應小學的準備;小學老師也應該了解大班至一年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以便孩子進入小學後能夠幫助他們適應新學段的生活。


◇ 幼兒園可以開展哪些幼小銜接活動?


1)教師培訓活動,組織教師學習相關理論知識、政策文件。

2)家園共育活動,召開專題家長會、家長座談會向家長傳遞正確的幼小銜接理念。

3)小學參觀活動,組織幼兒參觀小學、走進小學課堂、參加升旗儀式等。

4)幼兒園畢業活動,用有儀式感的畢業活動向幼兒園階段的學習生活告別。



◇ 「超前教育」能為幼兒獲取優勢嗎?


可以,但僅能持續一小段時間。同時,超前教育會讓孩子在一年級時誤認為「學習是一件簡單、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的事情」。這會嚴重影響學習態度與學習習慣的養成,這類孩子往往升入三年級後成績會斷崖式下降。


◇ 提前上學對孩子有好處嗎?


沒有,年齡小的幼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全,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難適應小學一節課的時間。對於提前上學的幼兒來說,適應小學的生活更難,很容易受到挫折從而打擊自信心。會逐漸變得自卑、厭惡上學,對學習乃至與人格的發展都有消極影響。


◇ 一定要上幼小銜接班嗎?


不一定,家長如果能配合好幼兒園的幼小銜接工作,幫助幼兒做好進入小學的準備,沒有必要額外上幼小銜接班。


而如果覺得幼兒需要通過幼小銜接班來培養學習習慣、興趣,應該慎重選擇,避免那些以教授知識為主要目的的急功近利的幼小銜接班。

相關焦點

  • 幼小銜接必知必會30問,家長老師必讀!
    但其實,幼小銜接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其中有許多問題需要各位家長、老師去了解並踐行。今天,我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幼小銜接,你必須知道的30個問題」,根據內容分為了理念基礎、誤區糾正、習慣養成、情緒準備幾個方面,很適合家長、老師閱讀哦。◇ 為什麼要進行幼小銜接?
  • 慧心童伴:面對幼兒園小學都不管的「幼小銜接」,家長應該怎麼辦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在孩子即將步入小學的前一年或者半年左右,身邊同齡的孩子有一部分會放棄大班的學習,轉而去幼小銜接班了。比如說會將小學一年級的知識集體過一遍啊,真正上了一年級知識點老師都會一帶而過之類。
  • 慧心童伴 | 幼小銜接只是大班的事兒?這些好習慣更要從小養成
    也有很多家長認為幼小銜接對孩子過渡到小學很有必要,但總覺得那也是大班之後的事情了,可實際上幼小銜接,從小班就開始了。那究竟幼小銜接,大、中、小班的孩子為順利適應小學生活,家長和孩子又需要做哪些準備呢?除了在幼兒園老師會增加上課時間之外,家長在家也要做好工作。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小學生作息,嘗試按照小學作息生活、學習;縮短孩子午睡時間。
  • 慧心童伴乾貨:如果你的孩子正面臨幼升小,請你一定要收藏
    距幼兒園開學已過去兩天了,不少大班孩子家長有些焦慮——幼小銜接怎麼做?孩子該學些什麼?如何幫助孩子適應小學生活?,因為每個小朋友被老師被家長這樣教育和嚇唬之後,他也要去看他周圍的孩子是怎麼樣的。孩子會明顯地感覺到老師和家長的要求發生了變化,會感到約束太多、不夠自由、學習負擔重,容易產生怕吃苦、不想上學的壓力和厭倦心理。
  • 幼小銜接數學怎麼教?保姆級攻略,99%家長會忽略這幾點!!
    最近剛開學,一大波大班孩子升入了小學,家長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焦慮。又有另外的一大波大班孩子即將升入小學,幼小銜接又成為了一大難題。我時常收到家長們對於幼小銜接的各種問題,「幼小銜接有必要嗎?」、「幼小銜接到底是什麼?」、「該如何給孩子做幼小銜接?」
  • 不容錯過的「幼小銜接」書單
    我們都知道幼兒園和小學有很大的差異,無論是孩子在學習知識方面,還是家長跟老師溝通方面,那麼具體會有哪些不同,家長又該如何面對呢?這本書精選了幼小銜接階段家長最關心的63個問題,用表格、圖片和文字相機和的方式,幫助家長解決孩子專注力、學科能力、學習習慣、與老師溝通等各方面的問題,是家長和孩子順利度過幼小銜接關鍵期的好幫手。讀完這本書,你會對幼小銜接階段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內心的焦慮也會有所緩解,非常適合大班的家長閱讀。
  • 「幼小銜接」焦慮
    近半個月來,到底送不送孩子去幼小銜接班的問題,一直困擾著長清區居民郝麗。「孩子幼兒園大班裡的孩子明顯減少,據說大多轉到培訓機構去上幼小銜接班了。」她不確定自己讓孩子繼續留在幼兒園是否正確,猶豫著要不要也給孩子報個班。 17日16:30,在無影山東路一家教育培訓機構,多名家長排隊等待接孩子。
  • 卓越巧問教育發布幼小銜接白皮書2.0,深度探究幼小銜接行業趨勢
    亞洲幼教年會主席楊文澤先生在致辭中表示,幼小銜接行業快速發展,但對行業的研究卻始終不足。卓越巧問教育能主動承擔起責任,肩負起行業研究任務,讓行業和家長正視和重視幼小銜接。、北京成功速道教育技術研究所所長張巨河先生、巧問教育創始人成君霞老師,圍繞"從中國家長的焦慮與困境,發現符合中國特色的幼小銜接教育模式"展開了深入的研討。
  • 慧心童伴乾貨 | 幼小銜接暑假要準備點什麼?這十條比較重要
    幼小銜接,是孩子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重大的轉折期,利用暑假給孩子做好充分的準備真的很重要。6將學習與遊戲巧妙結合 很多家長認為幼小銜接就是讓孩子多學點小學的知識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方式不對,會讓孩子喪失學習興趣,反而得不償失。
  • 幼小銜接完全靠家長,您這樣做一年級老師會感激不盡
    可是,有很多家長發現,孩子讀了三年幼兒園進入一年級,完全跟不上老師的節奏。這邊還不懂得握筆姿勢呢,一年級老師就開始讓教作業了;這邊5以內的加減法還搞不定呢,那邊數學老師就教10以內的加減法了。於是孩子哭鬧,大人著急,一放學家裡就人仰馬翻,一家人都圍繞著孩子的家庭作業團團轉。
  • 寶寶幼小銜接心裡苦?專家:家長也要幼小銜接
    在幼小銜接階段,軒軒並不是一個人。因為擔心孩子一上小學就掉隊,不少家長把起跑線設在了幼兒園大班甚至更早。專家表示,幼小銜接更重要的習慣的培養,這一點大多數父母都懂了。而在學科方面,幼兒園階段再早的搶跑,一般也只能管到小學二年級。幼小銜接適當進行一些知識儲備是可以的,但不要硬灌,可以採取浸潤的方式,讓孩子入個門,就能更順利地完成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
  • 現在幼小銜接的市場有多大?什麼是幼小銜接?
    關於幼小銜接市場,當然是很大了。 一方面,小學課程進度快,拼音一個月教完,孩子掌握有難度。解釋下,並不是老師不願意好好教。很多孩子提前學,教學是根據孩子掌握情況調整,速度自然會有所提高。結果就是,家長們都給孩子報幼小銜接班,你一家不報孩子跟不上。 另一方面,父母基本都雙職工,暑假一個多月孩子沒人看。
  • 「幼兒園不讓教,小學又跟不上」,家長:幼小銜接到底該怎麼辦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幼小銜接都特別擔憂,所以在給孩子選擇幼兒園時,會儘量選擇一些會進行幼小銜接教育的幼兒園,但是由於教育局出臺新的規定,禁止幼兒園「小學化」,這讓許多父母非常擔憂。教育局發布的規定中明確指出,對幼兒園進行的拼音、漢字、英語等課程要堅決禁止,社會上的任何機構也不得以幼小銜接的名義開設任何的課程,小學的教育必須從零開始。
  • 卓越巧問發布幼小銜接教材,將向培訓機構輸出內容
    多知網1月11日消息,今日,卓越巧問與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聯合發布了幼小銜接教材。  據官方介紹,本次發布的幼小銜接系列教材由巧問教育歷時兩年半研發,由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並推廣。該教材分為三個系列,學習周期分別為1年、半年和2個月,教材注重內容場景化,主要包括拼音、閱讀、數學、注意力和英語五個方面。
  • 中國家長的焦慮:「幼小銜接」與「零基礎」上小學之爭
    對此,中新網記者近日來到河北省會石家莊市,就家長們普遍關心的「零基礎」上小學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採訪。  家長:上與不上各有利弊  根據卓越巧問教育與亞洲幼教年會聯合發布的《2018年中國幼小銜接調研白皮書》顯示,94%的家長都意識到「幼小銜接」階段的重要性。同時,超過半數的家長對孩子進入小學存在擔憂。
  • 家長的「幼小銜接」學習手冊
    「幼小銜接」這個詞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尤其是對於家有即將升入一年級的小朋友家庭來說。更多的這個詞我們聽到的,理解到的都是關於孩子如何做好「幼小銜接」,要不要報個班學習下,也因著這樣關於幼小銜接是關於孩子的,在於學科知識方面的適應和提升。今天我分享到這個是關於家長的「幼小銜接」手冊。
  • 幼小銜接家長必看圖書推薦
    不要焦慮,今天給大家推薦九本適合幼小銜接家長學習的圖書,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特別提醒:家長如有需要,可以加關注,私信索要相關電子書。在探討進入小學之前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班、家長要做哪些入學準備的基礎上,提出一年級是規範學習的起跑點。學習是孩子終生的樂趣,還是苦惱的負擔?在這一年裡,可以初見端倪。這一年裡,孩子們需要做些什麼?老師們會為我們的孩子們做什麼?家長們又需要為我們的孩子們做什麼?
  • 杭州博文智星幼小銜接,家長放心,孩子開心
    孩子要成為一名小學生站在人生的起點上,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作為家長必須得重視幼小銜接工作,給孩子提供正確的引導幫助。根據多年經驗總結,杭州博文智星發現孩子在幼小銜接過程中出現不適應的現象,往往是由以下兩個問題引發的:
  • 卓越巧問教育發布行業首個白皮書報告,做理性幼小銜接先行者
    2018年11月10日,卓越巧問教育與亞洲幼教年會聯合發布了《2018幼小銜接調研白皮書(下簡稱白皮書),對「幼小銜接」概念與內涵進行梳理和重新定義,直接深入家長、學生痛點,系統化、數據化的調研結果,為幼教行業提供科學有效的指導。
  • 幼小銜接這樣做,孩子平穩過渡(內附幼小銜接家長指南)
    這樣的「怪現象」並不是今年獨有的,每一年都會有家長提前將孩子送到學前班或者是市場上的其他輔導機構參加幼小銜接課程。今天,我們就來對這些家長的焦慮點進行抽絲剝繭,為你解開這些幼小銜接的誤區。事實上幼兒園的課程是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以遊戲為課程載體,傳遞知識和培養習慣。孩子從進入幼兒園開始就已經在進行幼小銜接的綜合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