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的話讓人願聽,又能達到自己的目的,看張道士是怎麼做的

2020-12-23 未晶說紅樓

第二十九回,賈母帶賈府眾人去清虛觀打醮,榮國公的出家替身張道士為了在小道士們面前顯得自己面子大,把寶玉的通靈寶玉拿出去讓他們看了看,回來的時候,盤子裡託了一些金銀珠寶,說是小道士們的心意,其實,還是張道士巴結賈母的一種方式。

賈母本來不肯收下,張道士說:「這是他們一點敬心,小道也不能阻擋。老太太若不留下,豈不叫他們看著小道微薄,不像是門下出身了。」於是,只好收下。

張道士能言

這時寶玉提出把這些東西給了窮人,張道士又說:「哥兒雖要行好,但這些東西雖說不甚希奇,到底也是幾件器皿。若給了乞丐,一則與他們無益,二則反倒遭塌了這些東西。要舍窮人,何不就散錢與他們。」於是,只好真的收下。

張道士的這兩番說辭都像是提前就準備好了的現成話,讓人沒有辦法拒絕。

其一,若不收下張道士拿來的東西,別人會覺得他在賈母面前沒有面子,「不像是門下出身」。——送禮,也須得送禮的人值得信任,人家才會肯收,否則,就算你送的東西新鮮奇特,人家也不一定願意收下。不管你送什麼,人家都會收下,這真的是一個極大的面子呢!賈母願意當著眾人的面給張道士面子,而張道士必然也是算準了的,知道他這樣一說,賈母也就不會拒絕了。

張道士善辯

其二,若將這些金銀珠寶白白地給了乞丐,對於他們來說還真的未必就是好事。他們不一定懂得這些東西的價值,就算是託給別人換到了錢,也不一定懂得如何支配這些突然而有的錢財,如果不謹慎小心,還有可能因為突然發了財而招來災禍。——只有自己掙來的錢才能證明你有掙錢的能力,並且可以用這種方法繼續掙下去,同樣的數目,要是別人平白給你,就沒有相應的價值,雖然,花出去能買到一樣多的東西。張道士說的這句話倒也是事實,顯然,賈母等人也同意他的說法。

請對方收下自己的禮物,並說這樣給自己面子;不把東西給某些人,並說給了他們並不是對他們好。這張道士,實在也是能世態人情琢磨得十分精熟了!

張道士得以了賈母的信任

當然,表面上看,是張道士的能言巧辯打動了大家,本質上,還是因為張道士是榮國公的出家替身,輩分大,又一直跟賈府眾人保持著良好的關係。換了別人,哪裡會有機會去賈母等人面前打轉,也不會有說話的機會,就算說,賈母等人也不會聽得進去。

這就是張道士之所以能成為張道士的原因,當命運給了一個人某種機會,也就能讓他修煉出某種能力,至於後來的成功或通達,是機會起了主要作用,還是能力決定了更多的東西,就很難說了。

賈府願意給張道士面子,是因為賈府從張道士那裡有所得到,不只是他作為榮國公的替身出家,更是因為張道士這裡承擔賈府的信仰:給巧奶換寄名符,在寶玉生日時做法事,當賈府中有所祈求時安排打醮……賈母等人既信佛也信道,這種相信,能使他們獲得心靈上的安寧。而這,是張道士能在賈母那裡有面子、說話管用的根源。

相關焦點

  • 思念大賢山上的張道士
    鄭經理把我介紹給張道士,鄭經理與張道士曾經是鄰居,兩人相熟。張道士俗名張守安,沂源燕崖村人。年幼家貧,8歲時在此地的迎仙觀出家,道名明北。那時迎仙觀剛被日本鬼子洗劫不久,年少的張道士與一名年老道長相依為命,維持著迎仙觀的香火。16歲時,張道士感念眾生深受戰火之苦,毅然還俗參軍。先後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戰役……解放後又奔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軍旅生涯二十七年,以副營長身份退伍還鄉。
  • 淨空法師:「聽經目的,加強自己的信願」
    「福慧始聞第四十七」說:如來深廣智慧海,唯佛與佛乃能知,聲聞億劫思佛智,盡其神力莫能測。只有佛能夠知道,證明。這部經絕待圓融,一乘當中的一乘,大乘當中的大乘,了義當中的了義,實在不可思議。佛說這部經,是從自性自自然然流露出來,妙不可言。
  • 鬼故事::古董商不聽道士勸誡 七月十五招惹鬼魂報復
    四毛家裡,猴子說道:「四毛,這幅畫保存完好,能值不少錢的,你那些朋友能不能找到合適的買家呢?」四毛說道:「依你看,這畫要賣多少錢呢?」猴子想了一會兒:「雖然真正值多少錢我不知道,但我們就賣180萬就行,反正這東西又不是收來的,所以賣多少就賺多少,你說是不?」四毛想了想,覺得猴子所說的有些道理,便開始四處打聽、散布消息。
  • 道士的一天怎麼過?看看道士的生活與修道!
    《功課經》不但要求道士天天念誦、領會經義,而且要依經義行持,以達到修身養性之目的。「功課者,課功也,課自己之功,修自身之道。」道教的「功課」,是對道士自身修持的考核和檢查。道士熟讀道教經典尤其是《功課經》,有助於理解經義,體道悟道,有益於道眾加強自身修養,純正道風、俱足正信。
  • 道士每日如何修煉悟道!
    《功課經》不但要求道士天天念誦、領會經義,而且要依經義行持,以達到修身養性之目的。「功課者,課功也,課自己之功,修自身之道。」道教的「功課」,是對道士自身修持的考核和檢查。道士熟讀道教經典尤其是《功課經》,有助於理解經義,體道悟道,有益於道眾加強自身修養,純正道風、俱足正信。
  • 道士自稱菩提祖師下凡,能幫人加壽十年,全村都上當了
    一日,村中來了一個道士,那道士自稱菩提祖師下凡,村中的平靜被打破。初次見到神仙,村民都爭搶著想把道士請到自己家裡,都想討好這位「菩提祖師」由此從他那裡得到一點好處。俗話說的好,官大一級壓死人,村民怎麼搶也搶不過保長,道士被保長吳起請進了家裡。那一日,保長家中殺雞宰羊,香味飄得滿村都是,人們都道保長有福了,下此血本,菩提祖師肯定會好好報答他。
  • 道士如何在單挑中贏
    玩像神途這樣角色扮演類的遊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選對職業,每個職業的技能是不一樣的,而且也擁有自己的優劣勢。玩家要能夠結合自己的性格跟喜好,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才能體驗到遊戲的樂趣。我一直覺得道士是一個有趣的職業,那道士在跟其他職業單挑的時候,怎麼做才能贏。
  • 寶釵為何願拿自己的新衣,給死人做壽衣?箇中原因,看懂的人不多
    薛寶釵被名利場注意到的時候,已經錯過了在當時那個社會價值觀所認可的一個女孩最黃金的時期,乃至於賈母在清虛觀打醮讓張道士給寶玉留心對象時,曾含沙射影譏諷寶釵已經是老姑娘了,說寶玉命中不能早娶,你寶釵覺得自己還不夠老,你願意等下去那就是你的事了,直截了當在名利場注意到寶釵時,給寶釵潑冷水。
  • 根據婚姻法的規定,要怎麼做才能最快達到離婚目的?
    但實際上,總是有那麼一些人,看不開、想不透,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總是辦理不了離婚手續,無奈走上訴訟之路。但同樣,離婚訴訟,耗費了雙方大量的時間、金錢、精力,往往是得不償失。根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辦理離婚有兩個去處,一個是民政局辦理離婚登記手續,另一個就是法院。那麼,想儘快達到離婚的目的,怎麼做才好呢?
  • 掏心的話,說給知心的人聽
    掏心的話,說給知心的人聽 文 | 一禪·聲音 | 一禪 這是一禪第1091次和你說晚安 師父說 活著每個人都不容易 不過是願不願意說出來 一個人哭久了
  • 民間故事:父母正常,兒子卻是侏儒,道士看了還說恭喜了
    宋元這家也是如此,從來沒有過這麼矮的人,怎麼會出現侏儒的呢?找了不少的大夫,其中還有些頗有名氣的名醫,但是見了之後,紛紛搖頭嘆氣,說不出來什麼。夫妻臉整日看著自己的兒子,感到了絲絲的絕望。宋家唯一的骨血,竟然是個侏儒!這話被傳了何止是千百遍,稚童與同齡人玩耍的時候,也會被人嘲笑。小矮子!你一輩子就是個侏儒的命!
  • 熱血傳奇:盤點入門道士到頂級道士的升階攻略—道士篇
    不過道士在沒神獸之前,比其他兩個職業升級稍慢,性子急的小夥伴甚至覺得傳奇世界新區開服計劃很墨跡,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情況呢?道士屬於平衡性職業,能近戰,能遠攻,還能防守,是一個全能型選手,玩起來花樣比較多。但從練級打寶的角度來說,道士只能墊底,雖然生存能力三職業排第一,但輸出能力不敢恭維,因此打怪的效率跟不上其他兩個職業。
  • 徐文昌偷偷見張乘乘,房似錦大吃飛醋,說出的話太撩人!
    徐文昌偷偷見張乘乘,房似錦大吃飛醋,說出的話太撩人!在最近這段時間,《安家》這部電視劇正在熱映中,有很多人都認為,這部劇中的徐文昌真的是非常完美的角色,他不僅長相帥氣,而且心地善良,做事大氣公道,更是財力雄厚,對待女性也是尊重溫柔,會做飯有情調,簡直就是最適合戀愛結婚的人設。在最新的劇集中,張乘乘終於生下孩子,徐文昌也不用和她糾纏。
  • 賈母的話是什麼意思又是說給誰聽的?
    書裡第二十九回寫賈母率領賈家眾兒女來清虛觀打蘸,在這裡張道士向賈母提到了賈寶玉的婚事,並且送了賈寶玉一個金麒麟,這一節是真正正面描寫賈寶玉婚配方面的事,張道士說:「前日在一個人家兒,看見位小姐,今年十五歲了,長的倒也好個模樣兒。我想著哥兒也該提親了。
  • 道士修煉方式
    道士的外丹修煉貫穿了整個道教史,即使在唐末趨衰之後,習煉外丹者仍不絕如縷,時至清代後期,還有金火大成之類的外丹著作出世。古代社會巫醫不分,巫師又兼醫師的角色,他們除以種種巫術為人消災除病外,同時也以藥物為人治病,比如《山海經·海內西經》中即有巫彭、巫鹹等巫師「皆操不死之藥」的說法。到了秦漢時期,在眾多神仙方土中更不乏掌握一定醫藥知識之人,我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著作《神農本草經》,據說很可能即為秦漢以來的神仙方土整理彙編而成。
  • 你說的話孩子願意聽嗎?如果不是讓這本書告訴你該怎麼做
    九年前,我剛剛開始當幼兒園老師的時候,讀到了這本書,當時我還沒有孩子,並不清楚孩子的心理,也不會和孩子怎麼溝通,往往說的話孩子不聽,孩子也不願意和我聊天。直到讀了這本書,這本書不僅幫助我從容面對幼兒園的孩子,還讓我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 民間故事:破廟之中,竟有人向道士化緣,書生卻是看不下去了
    道士也沒有脫衣服,坐在火堆旁,開始烤火。張柳看得清楚,道士的衣服都溼透了。就在一炷香之後,雨中竟然再次有著聲響,一個光頭漢子走了進來。書生張柳看了過去,心中卻是有著疑惑,因為這漢子,長相有些兇惡,臉上有著橫肉,眼中有著兇芒。
  • 道士和郎中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南宋年間,臨安城突遇怪病侵襲,百姓上吐下瀉,找郎中醫治雖能暫時克制,可沒過幾天病又復發,總是無法根除。一時間臨安城內人心惶惶,臨安知府也是憂心忡忡。知府聽了,不由心中一驚,內侍總管陳敏賢是當今皇上身邊的太監,他派人邀請這道士,莫非是皇上之意?道士見知府不吭聲,便冷冷地說:「大人還有事嗎?若沒事就請下壇,不要耽誤了貧道布施神水。」知府只得強壓怒火,走了。一路上,知府見到百姓就問他們神水是否管用,得到的答案幾乎都是:「管用,真治好怪病了。」知府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 道士給人看面相,剛進門掉頭就走:不算了,這家人都不是凡人
    陳摶卻回答道:「陛下為四海之主,當以使國家達到大治為己任,又怎麼能夠迷戀黃白之術呢?」聽了陳摶的話後,周世宗非但沒有怪罪他,反而給他加官為諫議大夫。而早已拋開世俗名利的陳摶堅決推辭。就這樣耗了一個多月,周世宗又把他放回原處去了。
  • 一組百年前道士的實拍老照片:道骨仙風,圖七道士正打坐「入定」
    今天我們很多人對於道教的認識大多來源於影視劇,不過真實的道士與影視劇中表現的想像還是有很大的區別,今天我們就通過這組老照片帶著大家看看百年前的道士長什麼樣。這張照片就是清末民初的道士。道教發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興於漢代,到南北朝時期基本完善。在魏晉時期道教分化為士族丹鼎道教和民間符水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