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親患癌對你也有影響,你的患病風險將會上升三倍!

2021-01-11 中國管科院康養中心

近日,馬裡蘭大學醫學院完成了一項有關肺癌家族史與肺癌患病風險的人群調研,相關論文發表於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雜誌。研究得出結論:肺癌風險與家族史密切相關,有肺癌家族史的人自身相對發病風險會明顯升高,且風險隨患肺癌親屬人數的增加而升高。

例如,家族中有一位或兩位一級親屬(父母、子女、同父母的兄弟姐妹)患肺癌的人,自身患肺癌的相對風險是無家族史者的2.57倍;若有3位或更多一級親屬患肺癌,自身相對風險會升高至4.24倍。

研究發表於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雜誌

研究具體得出了哪些結論?

關於肺癌家族史和患病風險的現有研究通常只關注了近親,而不是完整的家族史。這項研究基於美國猶他州癌症登記中心的綜合家族史數據,提供了廣泛而深入的完整家族史與相對發病風險的相關性數據。

研究者對猶他州內130餘萬人口(超過猶他州半數人口)進行了分析,鑑定出5048例肺癌。最後得出結論,家族史是肺癌發病的一個重要風險因素,會造成個體肺癌風險明顯升高,無論是一級親屬還是二級(祖父母、外祖父母、叔伯、姑、舅、姨等)或三級親屬(表/堂兄弟姐妹)。

具體風險根據家屬的親緣關係遠近略有不同:

家族中有一位或兩位一級親屬患肺癌的人,自身患肺癌的相對風險是無家族史者的2.57(2.39, 2.76)倍;若有3位或更多一級親屬患肺癌,自身相對風險會升高至4.24(1.56, 9.23)倍;若無一級親屬患肺癌,但有1~3位二級親屬患肺癌的話,個體相對風險為1.41(1.30, 1.52)倍,4位或以上二級親屬患肺癌則相對風險升至4.76(1.55, 11.11)倍;一/二級親屬都沒有肺癌的話,如有1~3位三級親屬患肺癌者,個體相對風險1.18(1.11, 1.24)倍,4位或以上三級親屬患肺癌者,相對風險為1.55(1.03, 2.24)倍。

此外,若家族中有較年輕時就確診肺癌的一級親屬,個體的肺癌相對風險會明顯升高;父系或母系病史對個體相對風險影響沒有區別。

研究的重要臨床意義

這是第一項根據先證者完整家族史提供的個體肺癌風險評估的研究。依據家族史對肺癌相對風險的評估是非常有臨床意義的,得出的相對風險估值可以用於指導個人臨床決策和肺癌篩查的資源利用,並在後續的治療、監測等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對於有肺癌家族史人群的更有針對性的篩查和預防計劃,可以降低這一最致命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尤其是對那些沒有發現相關基因突變或預測標誌物的人群,家族史是一種廉價、有效和強大的風險評估方法,應儘可能加以利用。

研究者指出,菸草使用始終是肺癌的最大風險因素,其次是氡暴露。儘管猶他州在美國有最低的吸菸率,但大多數肺癌病例依然與吸菸有關。肺癌家族史同樣是個重要風險因素,但其造成的發病風險上升也可能與類似的吸菸習慣或共同的家庭/工作環境相關。

複習下肺癌的其他危險因素!

肺癌是我國發病率、死亡率均排名第一的大癌種,年發病78.7/萬人,年死亡63.1/萬人,男性發病、死亡人數皆為女性近兩倍(2015年數據)。一個令人惋惜的事實是,如果不吸菸,80%的女性肺癌及90%的男性肺癌都是可以預防的。

美國疾控中心(CDC)認為,菸民比不吸菸者患肺癌或死於肺癌的風險要高15~30倍。除家族史外,其他高危因素包括暴露於二手菸、氡、石棉、砷、柴油廢氣和空氣汙染等。

規律鍛鍊、健康飲食、限制飲酒有益於降低肺癌風險。如果你每天一包煙、煙齡超過30年,無論現在是否已戒菸,指南建議每年做一次胸部低劑量CT掃描。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赫捷院士和陳萬青教授團隊最新發表於《柳葉刀-公共衛生》雜誌的研究,我國最常見的23種致癌因素中,與肺癌相關的包括吸菸、吸二手菸、水果攝入不足和PM2.5 。

史上最全致癌因素與相關癌症發病表在此!

其他致癌風險因素與相關惡性腫瘤發病詳見下表:

表1 與行為相關的風險因素

表2 與飲食相關的風險因素

表3 與代謝相關的風險因素

表4 與環境相關的風險因素

表5 與感染相關的風險因素

你中了幾槍?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哦~

圖文整合自網絡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人最不容易患癌呢?專家揭秘,這幾類人患癌風險確實低
    有些人患癌機率會更低!很多人說癌症的發生從科學角度出發就是基因突變造成的,沒錯,但導致突變的原因其實才是患癌真正的元兇!你是否也知道一兩個抗癌成功的患者呢?他們似乎都有一種特別的感覺,你會發現,似乎他們身上有一種能量,才讓他們能夠戰勝腫瘤,沒錯,其實很多的腫瘤的研究協會都曾公布過防癌抗癌的秘訣,有些人患癌的風險就是會更低。1.
  • 45歲以上男性生育 孩子患病風險高影響智力
    45歲以上男性生育 孩子患病風險高1/3 研究人員對近三百萬名兒童進行了這項研究,結果這些發現表明,不僅僅只是女性有基因突變的「生物鐘」,同樣的,隨著年齡增加,男性的風險同樣增加。 國際研究發現, 相比於男性25 - 29歲的後代。父親45歲或以上的孩子患精神疾病的風險要高出34%。
  • 每個人患癌概率都是22%,但這8類人風險比別人還高很多倍!
    不過這只是平均粗略計算,對於這8類人來說,患癌風險卻比別人高出很多倍,典型的「癌症候選人」! 這8類人患癌風險更高! 1. 腰臀比大於0.9的男性 「成年男子腰臀比例如果超過0.9,患直結腸癌的患病風險也會大大增加。」
  • 兩千萬人研究數據:個子越高患癌風險越大,你是癌症高危人群嗎?
    癌症病因複雜,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比如年齡越大越容易得癌症,遺傳突變基因或是長期接觸致癌物質等,但是,你想過嗎?原來癌症的發生與我們人類的身高也有關係! 身高越高,越容易得癌症?
  • 不同血型患癌風險對比,若是兩種血型之一,該恭喜你了
    早在60年代柳葉刀雜誌就已經發表過一篇文章,裡面有所提到血型與患癌機率並沒有什麼聯繫,但是經過後期的學者繼續研究,終於發現了一些端倪,研究者對100554個癌症患者進行深入研究,數據表明A型血的女性患者患癌的風險明顯比其他血型加12%,其中胃癌的比率是18%,
  • 禁止近親結婚的科學依據是什麼?近親三代又是指什麼?
    在生物學上,近親生育的後代患上遺傳病的風險大大增加,中國古代的傳統觀念是反對近親結婚的,現在法律上也禁止三代以內的近親結婚。近親三代三代是指自己(以及自己的兄弟姐妹)為一代,父母(以及父母的兄弟姐妹)為二代,爺爺奶奶(以及爺爺奶奶的兄弟姐妹)為三代。
  • 喝熱茶患癌風險增加90%?中國人注意了
    研究調查了942個食管鱗癌患者患病前的生活習慣,比如飲食、吸菸和飲酒等。 具體採訪了他們怎么喝茶,並測量他們每天喝茶的數量,茶水的溫度。
  • 20-39歲患癌人數上升 肥皂牙膏或致癌
    老年人的許多癌症除了與生活方式有關,例如吸菸、超重、缺乏身體活動等,也與其他環境因素有關,還有一小部分人受到遺傳的影響。不過,根據最新的統計,癌症已經顯現出了年輕化的趨勢,20歲至39歲群體患癌的人數有所上升,而這是患者和醫生此前都不曾預料到的情況。另外,現在結腸直腸癌的年輕人發病率也在直線上升,不僅源於肥胖和不良飲食的流行,還有肥皂、牙膏等中的化學物質「助推」。
  • 這兩種血型患癌風險高!如果你是這兩種血型,那要留意了
    一項涵蓋30個國家過去60年、納入100554例癌症患者和30個患癌部位的大樣本量研究顯示,A血型的整體患癌風險是非A血型的1.12倍,即前者患癌風險增加了12%。O血型的整體患癌風險是非O血型的0.84倍,即前者患癌風險降低16%。
  • 含糖飲料即使沒有增加你的體重也可能增加你的患癌機率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含糖飲料的消費量在世界範圍內有所增加,它與肥胖風險增加之間的關係為人所知,而肥胖也被公認為是致癌的重要風險因素,但對含糖飲料和癌症風險的研究仍然有限。每天100毫升含糖飲料就能增加18%總體患癌風險一個法國研究小組開始評估含糖飲料(含糖飲料和100%果汁),人工加糖(飲食)飲料的消費與整體癌症以及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結直腸癌風險之間的關係。
  • 一人患癌5名親屬查出基因突變 專家:兩種婦科癌症有遺傳
    一人患癌,5名親屬竟查出基因突變 專家:乳腺癌、卵巢癌兩種婦科癌症有遺傳,男性也不能「逃脫」 華聲在線10月9日訊 61歲的朱女士患了卵巢癌,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進行了手術,並接受了基因檢測,被發現存在BRCA1突變。
  • 長期喝果汁增加患癌風險!癌症患者該喝什麼?
    圖源於:BMJ官網 研究人員發現近幾十年來,全球範圍內含糖飲料的消費一直在不斷增加;與此同時,肥胖的風險也在快速上升,而肥胖被認為是導致許多癌症的一個顯著影響因素
  • 法媒:喝含糖飲料增患癌風險 喝純果汁風險相同
    新華社北京7月15日新媒體專電 法媒稱,一項研究顯示,經常性地喝少量含糖飲料(也就是每天一小杯左右的汽水或果汁)可能就會增加患癌風險。據法新社7月10日報導,最近幾十年來,全球含糖飲料飲用量在增加。它同肥胖風險增加之間的關係為人所知。
  • 原來這種血型的人患癌風險最高
    都市裡一直流行著一種說法:通過你的血型,就可以預測你的患癌風險。不少小夥伴一聽肯定狐疑,這種說法靠譜嗎?有科學依據嗎?    哪種血型患癌風險更高   目前,我們常見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O型,不同血型的人在性格上有所差異,同樣在疾病發生方面,也有著不一樣的概率。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地「對號入座」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患癌風險更高的是哪種血型吧!
  • 真不是玩笑,這兩種血型患癌風險就是高!
    只要知道你的ABO血型,就能預測患癌風險。看到這裡,你可能覺得這是江湖郎中在佔卜看相,然而非也!早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就有研究人員注意到ABO血型與癌症可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A血型患癌風險是非A血型的1.12倍一項涵蓋30個國家過去60年、納入100554例癌症患者和30個患癌部位的大樣本量研究顯示,A血型的整體患癌風險是非A血型的1.12倍,即前者患癌風險增加了12%。
  • AACR:準爸爸的生育年齡會影響女兒的患癌風險
    導讀:一項新研究發現,準爸爸的生育年齡會對女兒成年期的患癌風險產生影響  《每日健康》(HealthDay)2014年4月8日報導,準父親的年齡有可能會對女兒成年期患癌風險產生影響。早期研究結果表明,年輕的爸爸生育的女兒患乳腺癌、卵巢腫瘤機率更高,而年長的爸爸生育的女兒患子宮疾病的風險增加。但是,最新的研究結果更為「精確」地表明,女兒出生時父親的年齡,對其成年期患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的可能風險有影響。
  • 你可能不知道,男性也有乳腺癌風險!死亡率更高
    乳腺癌在男性中很少見,據美國癌症協會的數據,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是男性的100倍,男性在所有乳腺癌病例中所佔比例不到1%。男性體內也有雌性激素,而且雌性激素水平最高的男性與水平最低的男性相比,前者乳腺癌的發病率是後者的2.5倍。英國癌症研究人員稱,人體內的脂肪細胞會提高男性和女性體內雌性激素的含量。胸部有腫塊不一定是乳腺癌
  • 加拿大研究發現:酗酒增加多種癌症患病機率
    影響明顯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醫學院流行病學家和癌症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大量飲用啤酒和烈性酒的人患食道癌的機率比普通人高7倍,患肝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9倍,患結腸癌的機率增加80%,患肺癌機率增加50%。
  • 阿爾茨海默症 來自於旁系血親的患病警告
    眾所周知,如果直系親屬,即父母或者親兄弟姐妹患上阿爾茨海默症,那麼自己在老年時也有病發可能。因此許多人會因為自己的父母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而憂心忡忡,擔心自己也會遺傳上這種疾病。最近一項研究表明,阿爾茨海默症,對於該疾病,除了來自直系血親的影響,即便患病的是旁系血親,依舊有可能增加我們的患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