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 周丹 攝影記者蕭顥
新年將至,眼尖的市民發現,江城街頭巷尾的餐廳門口,已悄然掛起了「年夜飯預訂」的廣告條幅,來吸引人們預訂年夜飯。
12月10日,記者走訪發現,今年,受疫情影響,人們對餐廳年夜飯安全、衛生關注得更多了。而隨著厲行節約文明新風的不斷推行,外賣小份菜、半成品菜,也成為不少市民年夜飯的主要待選項之一。
不少商家已開始預訂年夜飯
「本來覺得今年過年晚,沒這麼早預訂年夜飯的,沒想到昨天聽朋友說,有不少餐廳已經可以預訂年夜飯了。」今天,家住漢口西北湖的市民黃女士告訴記者,對於今年的年夜飯,她有點猶豫。
「最近幾年,我們家幾乎都是在餐廳吃的年夜飯,但今年考慮到疫情,還沒想好究竟是繼續在餐廳預訂,還是在家自己做。出去吃方便,但有些顧慮,在家吃安全一些,但是一大家子,人太多了,做起來還是比較麻煩。」
記者隨機採訪發現,有類似顧慮的市民不在少數,大多數市民表示,想再觀望一下疫情防控情況,再決定是否在外預訂年夜飯。
今天,記者在武昌沙湖、漢口後湖等處看到,不少商家已經將預訂年夜飯的廣告條幅掛在了大門口,並附上了年夜飯預訂電話。
訂的人多嗎?記者走訪了解到,目前已經有顧客預訂了明年大年二十八至大年三十的年夜飯,但檔期選擇仍然比較富餘,與往年相比,預訂熱度有所減弱,消費者尚能從容預訂。
今年年夜飯市場有點不一樣
武昌沙湖路一家餐廳負責人陳先生告訴記者,按照慣例,一般在離過年還有2個月的時候,不少餐廳的年夜飯預訂就開始了,預訂高峰一般會在過年前一個月左右,「特別是如果人數比較多,對大包廂有要求的,還是建議早一點下手。」
不過,陳先生也坦言,今年因為疫情影響,餐飲業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的心理預判,「跟往年比有些落差也是正常的,我們可以理解。」不過,在讓市民安心吃年夜飯方面,餐廳也有了一些應對舉措。
漢口解放大道一家餐廳經理劉先生介紹,往年他們餐廳年夜飯人均消費都在200元以上,而今年為了吸引消費者,他們推出了人均150元的套餐,可以說是近五年來最低的。並且,餐廳有計劃屆時將大廳也簡單隔開,營造獨立化的就餐空間,讓消費者就餐更安心。同時,每一頓就餐完畢後,會立即安排工作人員消毒處理,將風險降至最低。
此外,推行分餐制、降低就餐密度,也是餐廳普遍採取的防控措施。
隨著春節小家庭就餐、朋友聚會差異化消費需求的增加,多家餐廳還增加了4—6人、6—8人的團購套餐,價格低至500元左右。
記者觀察這些「簡配」版套餐發現,有的是在原本十人套餐的基礎上減幾道菜,也有的是推出了「小份菜」,迎合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風尚。
外賣半成品成不少人新選擇
記者看到,一份售價為588元的6人套餐,依舊有10份菜品,不過標註了每份菜品份量為正常菜品的7成左右。
「我們聚餐人少,這樣的小份菜挺好的,種類多,我們可以多吃幾樣,份量少,也不浪費。」看過菜單後,準備給一家六口預訂年夜飯的市民王霞如是說。
疫情讓線上訂單猛增的趨勢,也蔓延到了外賣領域。對外賣服務的需求增加,也讓一些餐廳動起了年夜飯外賣的心思。
湖北一家老牌餐廳品牌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早在今年10月,年夜飯預訂就已經開始了,但考慮到今年的實際情況,特地設計了年夜飯外賣菜單,並正在考慮如何更加安全方便地包裝和配送。「如果這一塊設計合理的話,會成為今年年夜飯市場的一個增量。」
餐飲業內不少人士分析,因為疫情,很多家庭應該會為今年年夜飯做兩手準備,這時候年夜飯外賣可能就會成為補充。
不過,想法雖好,執行起來可能還存在一定的難度。記者採訪中了解到,目前餐廳的外賣配送,90%以上都依賴於第三方,而春節期間,考慮到返鄉過年等因素,外賣配送的運力可能會有些緊張,年夜飯的配送時效不好把握。
此外,一般十幾道菜起步的年夜飯,加上包裝,重量、體積可能會非常大,外賣員如何能夠將所有菜品完好無損地配送到位,也成為考驗餐廳外賣水平的關鍵因素。因此,有些餐廳也在考慮多推廣半成品年飯,價格雖然低一些,但顧客買回家可以自己加工,配送也更加方便。
在電商平臺上,記者搜索發現,通過冷鏈運輸,已經可以預訂全國各地知名酒樓的年夜飯半成品,銷量也持續走高。
疫情防控仍是重中之重
武漢大學經管學院吳先明教授表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活條件改善,近年來各大餐廳春節年夜飯預訂火爆已成為慣例。這對於拉動餐飲業發展、激發消費潛力當然是好事。
不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我們仍然應該更加謹慎對待。
「建議餐飲企業嚴格執行相關規定,落實消毒通風、查驗健康碼、使用公勺公筷等防控措施;有關部門要加強監督檢查,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吳先明稱,消費者也應該強化規則和防範意識,不給疫情傳播留下可乘之機。
隨著節約用餐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光碟行動」已成為習慣。「拒絕舌尖上的浪費,也應該從年夜飯做起。一些飯店推出小份菜、半成品外賣服務等,也值得肯定。」吳先明提醒,對於消費者來說,年夜飯固然講究豐盛,但也應根據具體就餐人數選購數量合適的飯菜,避免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