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都知道外面的飯不如自己做的乾淨衛生,但在實際生活中,因為工作忙等原因,很多人不得不買著吃。
近日,南京一家湯圓店被人舉報了,理由是店主把顧客吃剩下的湯圓,進行二次售賣。據悉,這家湯圓店是老字號"沈記湯圓"店,爆料者龔女士,已經不是第一次舉報這家店了,龔女士是做麻辣燙生意的,和湯圓店店主沈女士是鄰居且有過節,所以才在各自的店裡安裝了兩部監控。
龔女士此次提供的視頻可以清晰看到,沈女士是如何把吃剩下的湯圓回鍋,再重新出售的,但在證據面前,沈女士不僅矢口否認,竟然還反咬舉報者一口,稱龔女士此舉目的是想把自己趕走。
在記者的再三追問下,沈女士說,視頻裡的內容純屬巧合,當時剛好有顧客只喝兩口湯,湯圓一口都沒動就走了,所以她才沒把碗中的湯圓倒掉。此說法不僅沒能讓網友買帳,反而還引起了不小的憤怒。
據了解,這家店售賣的湯圓,五塊錢一碗。因屬於小作坊範疇,所以該湯圓店並未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據知情人爆料,由於是大廠老牌子,且價格低廉,客源量一直都不間斷。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已介入調查,若情況屬實,他們會嚴懲相關責任人。
眼不見為淨,經常在外面吃飯的人,總是會用這句話來自我安慰,可是每當看到那些不良商家製作食物的過程時,很少有人還能再繼續淡定了,因為實在是難以讓人接受。有記者曾去華萊士臥底,發現後廚蟑螂隨處可見,雞翅掉地上直接賣,以及大量的過期食物等;外婆家南京某分店,存在蔬菜不洗直接到鍋裡炒,在洗菜池裡洗拖把,廚師踩著案板走等現象,也是讓人作嘔。
此外還有不少品牌餐飲店均上過黑榜,對於涉事的企業,輕則依規警告、罰款,重則吊銷營業執照。只為貪一時小利的商家,目光短淺,遲早會被發現。多數商家是明知故犯,不僅直接損害了所在店的形象,也使得苦心經營多年積累起的品牌受到影響。
拿二次銷售來說,這種現象絕非個例,店家既想著節約成本,最主要是心存僥倖,以為不會被人發現。同時,也與監管部門的處罰力度太輕有關,建議把這些不良商家列入黑名單。
民以食為天,當下的食品安全狀況的確不容樂觀。消費者對商家的衛生狀況是極不信任的,日常一些小舉動可見,比如,我們在外邊吃飯的時候,一般都習慣把店裡提供的碗筷,用熱水燙一下,用紙巾擦一下,或者直接選用一次性餐具。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經營者講誠信,掙良心錢才能走的更長遠。目前我國的食品安全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相信總有一天可以把"眼不見為淨"變為"不用看也相信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