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特寫|油墩子重又飄香,阿婆小店的煙火氣回來了

2020-12-17 新民晚報

呲啦呲啦,伴隨著一陣陣油爆聲,麵糊快速定型。阿婆拿著勺子輕敲鍋沿,油墩子在鍋中翻滾,不一會兒一隻外脆裡嫩的油墩子就被放在濾油網上了。「油伐好太熱,否則油墩子會炸得太老,油太冷了,油墩子會散掉,油不能用得時間太長,否則會把油墩子炸黑。」阿婆經常會跟等候的顧客講起炸油墩子的秘訣。

圖說:阿婆的油墩子店。方翔 攝

位於局門路的「阿婆油墩子」,是一家名副其實的網紅店。口味地道、價格實惠,曾經讓許多人慕名而來。雖然阿婆姓胡,但是大家更願意親切地直接叫她「阿婆」。因為有30多年在食堂燒飯的經驗,阿婆做油墩子有著自己的一套「絕活」。在一些美食網站,甚至百度地圖上,都能查到阿婆這家店。阿婆不做外賣,但是這裡經常可以看到外賣員來排隊幫客人買油墩子。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阿婆的生意還好嗎?

阿婆油墩子曾經一年365天,天天都在營業。然而此次受到疫情影響,也停業了一段時間,好在不久前又恢復了營業。雖然目前的顧客相比之前少了很多,但是在雙休日依然可以看到長長的隊伍,還時不時可以看到開著豪車過來排隊的顧客,大家還會和阿婆聊上幾句,用自己的方式來鼓勵阿婆。

「這段時間,生意明顯好起來了,特別是周邊不少辦公室的白領復工之後,下午快下班的時候,會一下子買個二三十個。」阿婆一邊說一邊把濾好油的油墩子交給老伴。老伴則熟練地將這幾個油墩子分裝入兩個袋子,交給一位白領。

這位白領拿起其中一個還冒著熱氣的油墩子,迫不及待地嘗了起來,「我是在附近八號橋2期創意園區上班的,阿拉上海小囡從小就喜歡吃油墩子,阿婆這裡的油墩子外脆內軟。我們復工之後,經常來買油墩子做下午茶點心,兩隻油墩子加上一根面拖火腿腸,基本上是阿拉這裡的標配。」

已經80多歲的阿婆和90歲的老伴,每天上午開始就要刨蘿蔔絲、和麵糊,下午2點到7點一起在店裡賣油墩子。當問起開這家小店累不累時,阿婆回答倒是很直接:「當然累了,我們兩個人都有養老金的,如果不是因為給兒子還債,誰不想舒舒服服安享晚年。」

過去,阿婆做的油墩子非常熱銷,每天很快就賣完了,可以說是生意非常不錯。但是受到疫情的影響,外地遊客大幅減少,「阿婆油墩子」的生意下降了大約三分之一。「現在雙休日的生意還可以的,排隊的人數比疫情剛開始的時候增加了很多。這段時間,我們這條街上開了不少的新店,像我們對面就要新開一家熟食店。店多了,消費者也會多,我們的生意也會越來越好的。」阿婆說。

與其憂慮明天,不如把今天過好,這是阿婆給其他小店做出最好的表率。雖然其中的心酸和辛苦也只有阿婆自己知道,但是為了自己的目標,她一直在堅持。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或許會讓一些小店退出我們這座城市,但是更多像「阿婆油墩子」這樣的小店,憑藉著店主們的執著以及各方的鼎力相助,會逐漸走出難關。申城的街頭小巷,熟悉的煙火氣正在一點點回歸,而這正是人們愛上這座城市的理由之一。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方翔

相關焦點

  • 上海82歲阿婆賣油墩子成中外聞名的網紅小吃,9年替兒還債惹人淚
    上海黃浦區局門路406號,有個小店,面積不大,但是遠近聞名的網紅小店,賣的炸油墩子很好吃!他們背後的故事更是感人!店主是82歲的阿婆和90歲的阿公,這樣高齡的老人應該在家裡享清福,但他們卻在為生計和債務忙碌。
  • 上海80歲阿婆靠賣油墩子,為孩子還90萬外債,出攤4小時全賣光
    下面這位老奶奶就是在自己73歲高齡的情況下,為了幫孩子還投資失敗欠下的90萬外債,而開啟了賣油墩子的歷程。阿婆今年已經80歲了,其他80歲高齡的老頭老太太都在家裡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頤養天年。而她在這個年紀,還守在小小的店裡面為顧客做油墩子,臭豆腐等小吃。
  • 上海79歲阿婆,路邊賣「油墩子」替兒子還債
    幾日前,看到這樣一則消息,上海一位79歲的阿婆,路邊賣小吃替兒子還債,看到新聞的第一眼,瞬間被鎖定,主要是高齡的阿婆,本該是頤養天年的時間,卻為了兒子的債,依舊從事著辛苦的勞動,一時間網上評論飛滿天,各種觀點
  • 魔都快要絕跡的油墩子,還在老式做法的蔥油餅,都是記憶裡的味道!
    記憶中上海的老味道是飄散在一個個弄堂裡、一座座小攤位上的,煙火氣十足。 阿婆油墩子 地址:局門路406號 油墩子:4元/個
  • 80歲上海阿婆賣油墩子為兒還債!全上海都在擴散……
    ——對,油墩子!  前不久,  「阿婆賣油墩子為兒還債」消息傳遍,  42°C的高溫天,  魔菌來到阿婆的攤頭,  看到了眼前的這一幕……  1  42°C高溫天,  耄耋老人堅持出攤賣油墩子!  79歲高齡的阿婆, 耄耋之年,本該安享晚年, 卻頂著高溫堅持出攤!87歲的老伴則在一旁打下手。
  • 上海80歲阿婆賣油墩子為孩子還債!3塊錢一個,出攤4小時全賣光
    油墩子是上海的一道特色小吃,是很多上海人童年中最溫暖的記憶之一。外表炸得酥脆油墩子,煎好晾在架子上,金燦燦的顏色,看著就很誘人。不過現在,上海做油墩子的店鋪越來越少了,但每一家都是經典,阿婆油墩子就是其中之一。因為兒子投資失敗,當時64歲的阿婆出來擺攤靠賣油墩子替孩子還債。
  • 上海閒話|牽記一隻油墩子
    老早仔,一到西北風辣弄堂裡竄來竄去個辰光,下半天三四點鐘,鳳陽路上,迭只弄堂口一隻油墩子攤頭就擺出來了。迭條弄堂蠻闊,朝南,走過幾排石庫門房子,可以穿到南京西路;朝北,穿出一片石庫門房子,就是北京西路。弄堂一頭是只幼兒園,一頭是南京路上海電視臺,還有一條賣牛仔褲個青海路。
  • 癱瘓兒子欠債90萬,82歲老太用「油墩子」來撐起一片天
    ,賣起了油墩子(即白蘿蔔絲煎餅)。 阿婆堅持每天營業賣油墩子到傍晚,一直賣到了今天。 她做的油墩子,料非常的實在,價格也很穩定。 雖然物價一直在漲,但阿婆的油墩子在這十年裡僅上漲了2元。
  • 這家復古小店每天只做100個油墩子,藏著上海人才懂的老味道!
    小儂立馬就懷念起了油墩子、香酥雞、裡脊肉、年糕串……那時候,每天放學不知道有多少學生簇擁著老闆,大部分零花錢也都揮霍在吃的上面了。店裡的人氣美食當屬老上海小吃、老弄堂砂鍋、放學後炸串~香酥雞、童年小肉、綠豆刨冰、小年糕、老上海油墩子都是點擊率很高的美食。
  • 82歲的母親替兒子還債9年,到現在還在街頭賣油墩子
    上海黃浦區局門路406號,82歲的阿婆和90歲的阿公9年一直通過炸油墩子替兒還債。因為油和煤氣漲價,阿婆油墩子漲了一塊錢,食客稱很少見只收現金的,也理解老人年紀大了不會使用行動支付。 油墩子有什麼好吃的,怎麼老有人來?阿婆不認為人家是來吃油墩子的,「都是來看我幫我的」。我承認自己年紀大了,沒心沒肺的年紀過去了,現在看到這些新聞都想哭。
  • 上海沒煙火味?一看儂就不是上海人
    之前老藝術家想帶朋友嘗一嘗上海油墩子,走遍了好幾處老店都已經不賣了。但是別慌,所謂市井氣最終是要落在生活化的場景中。忽然一天,在長壽路一家拐角的小攤,我們又見到了還在滋滋作響的油墩子和臭豆腐。△躲到了弄堂深處的油墩子上海的煙火味不會消失,只是退回了弄堂深處。
  • 潘君諾先生的油墩子
    潘君諾先生的油墩子 2020-04-15 14: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油墩子的製作過程
    油墩子是江浙滬地區的街頭小吃,又叫油端子或油墩兒。油墩子分為兩種,素菜餡又稱蘿蔔絲餅,甜味的用豆沙餡。葷菜餡是用肉餡。將調稀的麵糊,少許倒入橢圓形鐵勺中,加蔥花和白蘿蔔絲、鮮肉做成的園團,再覆以麵糊入油鍋炸。由於屬油炸食品,外表呈黃褐色,吃起來香脆有味。
  • 新潮又有煙火氣,這些「特色小店」給你想要的成都味兒
    、繡藝坊、九哥鐵匠鋪、成都舊時光等歷史餘韻蜀都味,同時兼備如思臺北甜品店、心儀鮮花店、石橋青春照相館、青紅染裁縫鋪等「生活氣」的小店和泰喜歡 清邁餐廳、祖坦叔叔Uncle Z『s披薩意面、蘇坦中東料理等「國際範」的小店。
  • 奶茶阿姨「單身宣言」,蘭花阿婆「永失我愛」,鏡頭記錄上海故事
    帳號「主人」,25歲的陳真是上海師範大學哲學專業研二學生,個子嬌小的陳真閒暇時背著攝影器材滿上海跑,用鏡頭為平凡人、為這濃濃煙火氣留下影像詩。失去老伴的賣花阿婆今生賣花,來世漂亮。賣花阿婆在淮海中路地鐵站附近賣了七年的白蘭花。那一天那個轉角,拉著拍攝箱的陳真與這位賣花阿婆偶然相遇了。「阿婆,這是白蘭花嗎?我可以拍拍你嗎?」阿婆點了頭,三腳架架著相機在旁邊記錄,陳真和阿婆從上午十點多一直聊到下午三四點,兩人幾乎都忘記了相機的存在。
  • 油墩子、酸梅粉和糖紙背後的範師母
    兒時上學讀書是輕鬆、快樂的,尤其是圍繞著學校門口賣小吃的範師母身旁油墩子、酸梅粉和糖紙學校門口有兩顆高大的梧桐樹:把大的鐵勺敲成圓柱狀的模具,澆入拌好的麵粉糊糊,中間放入白蘿蔔絲餡,放在油鍋裡直接炸,等到外殼基本硬化成形後,把油墩子從模具中取出,任由它在油鍋中「遨遊」,然後那個鐵模具又去做第二、第三個,那口鍋仿佛最多能容下4、5個油墩子的樣子。
  • 湯包,油條,豆漿,晨間煙火氣回來了!
    煙火氣回來了。一個包子,一根油條,一杯豆漿,一個雞蛋餅……這是一個普通而匆忙的早晨,也是春光裡最美的上海。小楊生煎上海門店的復工率達到80%;珍鼎餐飲的復工率達90%,成交額恢復到原來的80%;上海虹口糕團食品廠已全面復工,銷售額恢復約七成;清美綠色食品從春節到現在一天末停,滿負荷生產,營業額還有所上升……一份上海市早餐工程產業聯盟提供的最新數據,把充滿煙火氣的早餐帶到消費者面前。早餐豐富了起來,晚餐的選擇也多了。
  • 滋味|時光一別許多年,油墩子的味道卻難忘卻!
    原標題:【滋味】時光一別許多年,油墩子的味道卻難忘卻!  據上海發布官方微信,對很多人來說,油墩子是抹不去的童年記憶。放學後校門口的那個油墩子攤頭,總是圍著很多人,一個油墩子沾一點小販阿姨自製的醬,鹹中帶甜,油而不膩,物廉價美,格外好吃。想知道TA是怎麼做的嗎?一起來看↓
  • 蘿蔔絲餅,油墩子,清新美味,簡單易學
    【蘿蔔絲餅】我今天的做法借鑑了江浙滬一帶的油墩子,原因是剛買了一個準備炸浮粿的勺子,浮粿是泉州泉港地區的特色美食,喜歡的就請關注我,過幾天做起來。蘿蔔絲油墩子的做法很簡單,但要有一個油炸勺子,這樣炸出來的款式才會好看,但你也可以用常我們家常的炒勺,我曾經做過泉州人很喜歡的煎堆,一樣用普通的勺子,也做得很漂亮,可以參考我的文章《端午煎堆補天,泉州老阿姨教你如何煎出美味的蠔堆》。
  • 江門臺山:「三件法寶」留住文明城市「煙火氣」
    近年來,針對佔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等管理,臺山推出了一系列人性化管理服務措施,以劃定「黃實線」、張貼「責任牌」、設立「臨時擺賣區」三件法寶,疏堵結合引導臨街商戶和流動攤販文明經營,有效改善市場周邊環境的同時留住城市「煙火氣」,受到百姓群眾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