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孩子欺負其他小朋友,父母應該怎麼辦?可以從這兩點考慮

2020-08-26 兔U育兒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是怎麼知道孩子「欺負」其他小朋友的呢?

信息渠道一般不外乎兩種:一被欺負小朋友的告狀,二我們親眼所見。

那麼這篇文章我就想順著上述的兩種信息渠道,去跟大家聊聊當我們的孩子不是老生常談的「受害者」,而是作為「加害方」,欺負其他小朋友時,父母們應該怎麼做呢?

圖/ 來源網絡,侵權刪

【被欺負小朋友向我們告狀】

父母們需要明確,「觀點」和「事實」是兩個概念,這就意味著孩子的所謂告狀其*可信度有待考量*。

(一)欺負與被欺負的感受很主觀

生活裡有一常見的場景是:

小朋友A長時間佔著幼兒園裡的玩具車不肯讓出,小朋友B看到他玩膩走開了才拿過去玩。

A後來看到了就指責B為什麼要搶他的玩具,B卻反駁說這個玩具車是幼兒園的,其他小朋友也可以玩且同樣不肯讓出玩具。

那麼一旦A對私有與公共物品的概念區別不明,也暫時還沒學會人際交往裡輪流分享的品質,那麼他可能會認為B是在搶他的玩具「欺負」他,反而跑去向老師、向B的家長告狀。

這就是說,小孩子對於「欺負」與「被欺負」的感受其實很主觀,他們有時候意識不到自己的言行會讓其他小朋友難過,有時候又將別人不順著自己心意的言行看得過分嚴重,因此父母在思考如何教育孩子不要「欺負」其他小朋友之前,應該先全面了解整件事發生的緣由,以及聽聽雙方孩子的想法。

圖/ 來源網絡,侵權刪

(二)男女性別言行有可能全反轉

在梳理欺負和被欺負對象的過程中,尤其要避免對男女道德感的偏見,這是大部分父母下意識的反應。

在《媽媽,他們欺負我——幫孩子解決社交難題》中就專設了一章節講述「女孩幫」的故事,這些「女孩幫」連續幾個月侮辱取笑一個男孩,直至這個男孩忍無可忍並在網上發布了涉及性侮辱這群女孩的言論,但結果是女孩幫被視作了無助可憐的受害者,而這個男孩反而是罪惡不赦的加害者,不僅被控性騷擾,還被判停課3個月。

雖然說確實大部分女生比較柔弱,而大部分男生享受成為力量控制者的角色,但這不是絕對的。不看事實只管主觀意識的偏見,尤其還是來自校方等對女孩的官方權威偏袒,很容易模糊混亂男孩的判斷力,不利於對男孩進行公平公正的意識教育。一旦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無論做什麼,都會被天然偏見放在不公平的位置上,就容易造成極端自卑,成為一輩子的「受害者」,或被壓抑得開始偏激反抗,從「受害者」變成「加害者」。

圖/ 來源網絡,侵權刪

【親眼所見孩子欺負其他小朋友】

如果確實是我們親眼所見孩子欺負其他小朋友,是我們自家孩子的錯,那麼父母本身要調整心態,同時父母也要幫助孩子培養社交情緒調整能力。

(一)致父母:調整自身心態

我們應該明白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不用操心孩子,但乖孩子也是父母教育出來的,從沒有由始至終的乖巧。父母們不要因此而灰心喪氣對孩子不管不問,不妨把孩子的這種欺負行為看作是對自己家庭教育的一場考驗。

這裡主要分享兒童心理學家D.W.溫尼科特在《媽媽的心靈課——孩子、家庭和大千世界》裡的一段話:

正常的孩子是什麼樣的?是每天都笑眯眯的,乖乖吃飯好好長大嗎?


不是。


一個正常的孩子,只要他對父母足夠信任,就會不遺餘力地進行各種嘗試。他會打斷你的計劃,會搞破壞,會嚇唬你,讓你精疲力竭,會浪費,會耍賴,會亂扔東西。他以這些方式來檢驗自己的力量。人們經歷的各種挑戰、折磨,各種令人崩潰的經歷,在童年(乃至青春期)同樣會發生,在孩子與其家庭的關係中也同樣存在。如果我們的家庭能夠經受住孩子各種破壞式的考驗,他最終會平靜下來,安心玩耍。


但在此之前,考驗是不可避免的。


圖/ 來源網絡,侵權刪

(二)對孩子:培養社交情緒調整能力

不知道父母們發現了麼?孩子欺負其他小朋友並不總是無理取鬧的,他們自有一套欺負別人的正當理由,即使這些理由在大人們看來也許有些幼稚和無聊。這裡面其實就關涉孩子的社交技能缺陷問題。有時候孩子並不是惡意去欺負其他小朋友,而是他們還沒學會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去處理不那麼順心的經歷,去平衡保障自主權和維護與其他小朋友的友誼兩者之間的關係。

那麼我們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情緒調整能力呢?這需要具體情境具體引導:

如果孩子總是因為別人「拿了」、「佔了」自己的東西,而跟別人產生爭執,那就需要多些向孩子們灌輸輪流分享才能使物品價值翻倍的理念,同時也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樂於分享的榜樣作用,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分享。

如果孩子是因為想要跟別人一起玩,結果小圈子不喜歡她加入,或者孩子跟圈子裡的朋友相處不融洽才生氣想要反過來欺負圈子裡的人,那就教孩子一些交往技巧。《媽媽,他們欺負我——幫孩子解決社交難題》裡就給出了一個常見而鮮知的互動錯誤,值得父母們注意:「童年期的核心技能與成人的技能並不完全一樣。有時候,父母們懷著良好的心願,告訴孩子應該直接走到其他孩子身旁,詢問『我能一起玩嗎?』,但我總是教孩子們不要這麼說,因為這相當於明確給了對方一個拒絕的機會。這種拒絕並非出於惡意,只是因為那些孩子自己也缺乏社交技巧。我會建議孩子站近一些,聽對方說什麼,然後也聊幾句相關的話題,給對方積極的關注,並提供幫助。」

圖/ 來源網絡,侵權刪

如果孩子是因為曾經受過其他人的欺負,而處於報復心理去欺負別人,那麼陪伴、傾聽、引導這三個步驟是基本且不可少的。我們需要引導孩子保持強大的道德良知,讓孩子明白「這個世界不是只有欺凌和受害兩種選擇」,受害後欺凌只能讓恨意傳遞並加深,不以同樣的作惡方式對待別人,走到陽光下才能真正擺脫過去黑暗的經歷。


當我們的孩子是受害方時,恐怕很少會有父母認為孩子自作自受,肯定以偏袒愛護為多。但如果孩子是加害方,是欺負其他小朋友的人,作為父母,我們的態度想必會是百感交集的。而我上述所寫主要是提醒父母兩點:別急,聽到告狀時先考量可信度;別怕,孩子的欺凌行為可調整。

孩子在某個階段是小惡魔,不代表他永遠都要讓我們操心。日本小說家伊坂幸太郎說過,「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事實上,為人父母哪裡不需要考試啊,我們處處都在受到來自孩子的考驗,時時都在擔憂著自己能否做好父母的角色,不過血濃於水本身就讓一些考驗和擔憂無論如何都有著那麼一絲幸福的感受。

相關焦點

  • 你的孩子被其他孩子欺負了怎麼辦?
    如果你的孩子在外面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了你會怎麼辦?我們也肯定會遇到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不知所措的時候,是該教育孩子」打回去「還是讓孩子」忍一忍「成了一個讓無數家長頭痛的問題,那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了應該怎麼辦呢?
  • 孩子被小朋友欺負該怎麼辦?「小燕子」李晟給出了教科書答案!
    孩子無疑是每一對父母的心頭肉,家長們無時無刻不在關注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問題,為孩子們的未來操著心。九月將近,孩子們慢慢地也要迎來入園的熱潮,為此很多家長會為孩子在園區的生活而感到擔憂。其中爸爸媽媽們最為關注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在園區被其他小朋友欺負該怎麼辦,別的小朋友過來打他該怎麼辦?」
  • 育兒教育:孩子因為喜歡打小報告而被其他小朋友排擠,怎麼辦?
    這段時間總是會在後臺收到很多寶媽們的留言說:我家孩子在小區裡面玩就會被其他小朋友攆出他們的活動區域,作為一個成人也不好意思去責怪小朋友,就只好灰溜溜的帶著自家小孩離開;我家孩子在遊樂園玩沙子,本來四個人玩得好好的,這時候來了一個小朋友我家孩子就被排擠在外,不讓一起玩了...其實當媽的難免會發現這些孩子在成長中的揪心問題
  • 孩子被人欺負了,父母應該怎麼辦?
    當次我受了欺負回家訴苦的時候,父母總是讓我忍讓,告誡我以後遠離那些熊孩子。長大後開始懷疑:這樣的方式到底是不是正確的?因為我發現,像我這種人性格總是內向懦弱,而那些當初敢於反抗的人卻一直都是自信陽光。雖說大家態度不同,但目的卻是一致的,那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避免更大的傷害。但在很多時候,是父母自己過於緊張而已。只要一聽到孩子被欺負了,父母心裡的第一反應便是:孩子有沒有受傷?有沒有吃虧?會不會發生第二次?
  • 孩子幼兒園遭欺負,父母該如何應對?4個妙招搞定「幼兒園暴力」
    寶寶在沒有上學之前,在家裡受到父母的百般愛護,但是這種情況在孩子進入幼兒園後就不同了,上學以後孩子首次踏入一個"小社會"裡,那裡有其他小朋友,面臨著不同的人際關係,如果寶寶在幼兒園裡被小朋友欺負了怎麼辦?細心的寶媽一定不會忽略這個問題,尤其對於比較內向的孩子來說,在幼兒園裡被人欺負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 孩子幼兒園被欺負,父母如何處理?4個妙招解決"幼兒園暴力"
    對於每個孩子來講,他都需要面臨跟父母短暫分離的考驗。或許有些孩子在家中被父母寵愛慣了,過於依賴父母。可能就容易受到別人的欺負,那麼家長在面對孩子被欺負時,正確的做法又應該是什麼呢?鄰居家的孩子冰冰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冰冰性格溫和,在家裡也是乖乖巧巧,但對於去幼兒園上學這件事情,孩子卻反常地表現出了明顯的抗拒。
  •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了怎麼辦?這幾招一定要知道
    前段時間寫了一篇《幼兒園高清錄像告訴你,什麼樣的孩子容易受排擠,什麼樣的孩子更受歡迎》,引起了媽媽們的熱議,其中有一部分媽媽表示,文中提到的問題自家娃都沒有,但有一點特別苦惱,就是孩子被打或搶了東西之後不懂反抗,甚至有的娃膽子比較小,哪怕對方是比自己矮一頭的孩子,也只會哭,家長覺得很無助,不知道該怎麼辦。
  •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了怎麼辦?這幾招一定要知道!
    很多父母都會擔心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被欺負來怎麼辦?有一點特別苦惱,就是孩子被打或搶了東西之後不懂反抗,甚至有的娃膽子比較小,哪怕對方是比自己矮一頭的孩子,也只會哭,家長覺得很無助,不知道該怎麼辦。
  • 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
    今天群裡的媽媽們提出的場景問題:1.孩子在幼兒園跟小朋友有衝突了,推搡了別人怎麼辦?2.孩子才兩歲多,被鄰居家的大人嚇唬要剁手怎麼辦?2.有一個小朋友應該是用剪刀劃到了另一個小朋友,爸爸就直接在家長群裡,說的特別難聽,另外一個就是在道歉,說不好意思,我回家看看,我當時就想,這樣家庭,孩子會是這樣的呢?
  •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怎麼辦?高情商父母這樣做比教娃打回去更有效
    如果孩子挨打了還不還手,只會一味地忍讓哭泣,我相信大多數父母在這個時候內心是激動的。近幾年校園暴力事件頻發,父母總擔心自己的孩子成為被欺負的對象,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幼兒的世界不同於大孩子的世界,他們還沒有形成真正的「欺凌」意識,更不會在欺負小朋友的時候獲得所謂的「快感」。更多的時候,孩子上一秒被別的小朋友欺負,下一秒也可能成了欺負人的那個「熊孩子」。
  • 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這是我聽過最硬核的回答
    要不要教他打回去?這一直是個有爭議的話題,也是讓很多爸爸媽媽都覺得兩難的問題。孩子被欺負了,如果一味忍讓,會不會讓他們變得懦弱膽小;但如果教他打回去,又擔心他們把暴力當成是一件正確的事情。另外就是孩子之間常見的衝突算不算是欺負?今天的這篇文章從多個角度去幫助孩子分清衝突與欺負的區別,並給父母和孩子支招,如何應對欺負,幫助孩子建立更好的社交關係。
  • 孩子被欺負後,應該讓孩子「打回去」嗎?聰明的父母會做這3件事
    執筆:橘媽定稿:橘媽昨天,一位寶媽在群裡提出了一個問題: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應該怎麼辦?她說,自己的女兒今年3歲半,已經上幼兒園了,最近她發現原本活潑開朗的女兒,突然變得很膽小,話也變少了。經過媽媽再三的詢問,孩子終於說出了原因,她說班級裡有個長得比她大的孩子,總是欺負她,已經打她好幾次了,她很害怕。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老師:為什麼只欺負你?家長應該怎麼辦
    家長應該怎麼辦隨著社會的進步,很多人都發現現在的學校似乎也不是那麼單純了,低年級的年級,班裡總會有幾個比較厲害的孩子去欺負別的孩子,而高年級的孩子這種現象更突出,眾所周知,孩子們到了青春期,會變得比較叛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最容易發生霸凌事件。
  • 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媽媽應該做到這3點
    沒想到他很生氣地說:「是啊,可是他們欺負我!他們拿車撞我的車,還叫我臭顧(註:我兒子姓顧)!」我說:「我知道他們撞到了你,你很生氣。不過他們是不是跟你開玩笑,鬧著玩的?」他說:「不是的,他們是故意的!」我說:「哦,那你怎麼對他們的呀?」他說:「我只是氣得要炸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 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這是我聽過最硬核的回答!
    ,你會怎麼辦呢?#的視頻在熱傳,覺得挺有意思的: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讓孩子自己去討回公道?畢竟,很多時候她需要自己面對這樣的情況。陪她一起去討回公道?其他媽媽會不會覺得我太小題大做?安慰安慰女兒,勸她算了?小朋友之間相處總會鬧些不愉快。」最後,我選擇了和女兒一起去找那位小朋友,要求一個道歉。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父母應該怎麼做?要及時出現給孩子「安全感」
    而在孩子進入了適學年齡後,無法再像小時候有父母或者長輩一直照顧和看護,從孩子與人接觸,再到上學,很多家長都要面臨孩子可能會被打或者被欺負的問題。幼兒時期的孩子們有時候會嬉戲打鬧,這種情形下因為孩子年幼還無法控制自己的力度和動作的分寸,往往有可能會打到其他小朋友,當遇到這種情形時,打人的小孩其實沒有惡意欺負的意願,被打的小孩往往也不會有恐懼不安的情緒,可能會因為疼痛而有一點委屈。
  • 中國式禮貌正在一步步讓孩子變得軟弱好欺負,父母別進入教育誤區
    晚上在寶媽群裡面,大家聊起了孩子軟弱被欺負這一件事情,他們表示自家孩子在上學,或者平時和其他小朋友相處的時候,總是會被欺負。最重要的是孩子還不知道回擊,看的真是讓人氣憤,怎麼自己性格這麼強勢,就是生了這樣一個軟弱的孩子呢?
  • 孩子在幼兒園不受欺負就行?這3種「冷暴力」更傷人,父母要警惕
    上幼兒園是每個寶寶都要面對的大事,因為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這將是他們第一次離開父母,也是他們接觸社會的第一步。尤其現在的小孩各個都是家裡的寶貝,父母們總擔心孩子在學校過的好不好,會不會被欺負等等。為此,還有很多家長會託朋友找關係,或者找老師,只為自家寶寶能被多照顧。但是,孩子在幼兒園不受欺負就行了嗎?
  • 孩子總愛欺負同學怎麼辦?
    有些孩子家長三天兩頭接到班主任「告狀」,不是拿了同學的學習用品,就是去抓女同學的辮子,有時候還會和男同學打架……父母因此苦惱,但是寶寶卻振振有詞:我並沒有欺負同學呀,我只是和他們在玩耍呀!我們做家長該怎麼辦?
  • 「半夜撞開兒子的臥室門,我泣不成聲...」孩子被欺負怎麼辦?
    閨蜜邊哭邊說:「萬萬沒想到,一向老實的兒子,在學校這麼被人欺負。關鍵是,自己不還手,還什麼都不說......」 生活中也常常遇到類似的事情,小朋友之間打鬧,自己家的孩子無端端被欺負。 家長往往很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