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書法史,著名的書法家無一不是博覽群書、知識淵博。歐陽詢也是如此。他聰明好學,不但精通歷史,還非常喜好書法,日日勤學苦練。
歐陽詢在研習書法時,並不固定於一家,多種書體共同學習。因此,他擅長8種字體的寫作。他推崇王羲之楷法,他在王羲之的基礎上再變其體,筆力奇險,創造出了自己的書體,被世人稱之為歐體。
歐陽詢一生創作的書法作品眾多,而且有大量的優秀作品被流傳至今,楷書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行書有《仲尼夢奠帖》《行書千字文》等。
楷書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九成宮醴泉銘》,這塊石刻是由魏徵撰文,歐陽詢書寫的,主要講述的是唐太宗在發成宮避暑時的所有遭遇。其文字用筆極為方整,字一之間安排得緊湊勻稱,字與字之間的間架也十分開闊穩健。稱得上是楷書中的妙品。
以下是歐陽詢部分作品欣賞,他所創作出來的字體可謂勁險刻厲,平淡之中又可以營造出一種險絕的氛圍。歐陽詢的書法水平達到頂峰時,他的名氣也名氣世界。不僅大唐王朝的人紛紛想要得到他的書法作品,連當時的高句麗人也希望能得到他的作品。
歐陽詢除了為世人留下了許多傑出的書法作品外,他最大的貢獻還在於整理了楷書的結構。通過對楷書字體結構進行整理,歐陽詢總結出了楷書結構的36條方法,也就是書法史上所記載的「歐陽詢三十六法」。這三十六法的出現標誌著我國書法結構的觀念已經成熟,對書法的發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還為書法愛好者學習楷書提供了參考。以下圖片表達出了歐陽詢36法的要領:
相關文章:
東漢著名書法家蔡邕的書法成就及代表作品
漫談古代著名書法家及其作品之三:顏真卿
寸紙不遺之草聖張芝,為中國書法的發展注入了無限活力與生機
漫談古代著名書法家及其作品之一:初唐四家
毛筆書法中行楷基本筆畫的寫法詳細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