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見的書法老字帖,歐陽詢楷書《千字文》,你見過嗎?

2020-12-09 沐石陪您學書法

大家熟悉的歐陽詢楷書名帖,楷書方面有《九成宮》、《化度寺碑》、《皇甫誕碑》等,行書方面有《行書千字文》、《夢奠帖》、《張翰帖》、《卜商帖》等。這些經典法帖,無論是楷書還是行書,都體現出了歐陽詢挺拔險絕的個人風格。

今天呢,上面這些帖咱們都不說,給大家欣賞一份少見的書法老字帖,歐陽詢的楷書《千字文》,各位朋友們看一下,這種風格的歐陽詢,你見過嗎?

我在第一眼看到這本字帖的時候,還曾懷疑過這本字帖的真實性。看慣了《九成宮》那種凌厲的風格,很難將這種《千字文》的味道和歐陽詢聯繫在一起。查詢資料之後,才確定,這確實是歐陽詢所書,只不過屬於小字楷書,所以風格略有不同。

單從風格上來講,這種楷書風格更像誰?如果您熟悉初唐那些楷書名家的話,你肯定能想到虞世南。和歐陽詢一樣,虞世南也是初唐時期的楷書名家。他的楷書內斂溫潤,生動自然,少了一些方硬,缺了一些鋒芒,卻體現出了別家沒有的神韻。下圖就是,虞世南的楷書《演連珠》的片段,大家仔細比較一下,這種風格,是不是和歐陽詢的這篇《千字文》很像呢?

虞世南楷書《演連珠》

同是初唐時期的楷書高手,歐陽詢和虞世南怎麼會寫出如此類似的風格呢?他們之間,到底是誰影響了誰呢?其實,最主要的,並不是他們之間互相影響,而是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老師,名叫王羲之。

虞世南和歐陽詢都屬於王羲之的後世門生,書法深受王氏風格的影響。特別是虞世南,他直接取法自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算是得到了王氏筆法的真傳。有評論家說,初唐時期虞世南的那種內斂書風,就是深受智永的影響。大家看虞世南的楷書和歐陽詢的這篇《千字文》,在下方出鉤處,都是特別低委婉含蓄,並沒有盡力挑出。這些,都是從智永那裡學來的。

很多人都喜歡歐陽詢的楷書,不少喜歡書法的朋友,也經常臨寫歐陽詢的《九成宮》。在大家的印象裡,《九成宮》就是歐體楷書的全部。這種想法,真的是有些片面。拋開這篇《千字文》不說,單看《化度寺碑》和《皇甫君碑》等作品,歐陽詢的楷書面貌也並非一成不變。在這裡要說的是,學習歐陽詢當然很好,但是我們一定要全面認識歐陽詢,不要把目光只局限在《九成宮》的嚴謹和險絕上,活學活用,寫出神韻,才能寫出歐體的精髓。

歐陽詢楷書《皇甫誕碑》
歐陽詢楷書《化度寺碑》

歐陽詢的這本楷書《千字文》,說實話,我也是第一次見。與眾不同的歐陽詢,再加上老版字帖的古香古色,真的是別有一番味道。

相關焦點

  • 書法譽滿天下的歐陽詢與他的楷書字體結構36法
    縱觀中國書法史,著名的書法家無一不是博覽群書、知識淵博。歐陽詢也是如此。他聰明好學,不但精通歷史,還非常喜好書法,日日勤學苦練。歐陽詢在研習書法時,並不固定於一家,多種書體共同學習。因此,他擅長8種字體的寫作。
  • 經典碑帖:歐陽詢《草書千字文》
    歐陽詢的草書《千字文》(殘卷),拓本從「比兒」起至全文結束,每行10字,計65行,650字,前文缺失。沈鵬先生在自書《草書千字文》後跋曰:「千文內容蕪雜,有不入眼處,歷代名家所書,餘最服膺者歐陽詢、懷素、趙佶數家,曾揣摩筆意,約取所長。」
  • 歐陽詢的《行書千字文》可不可以學習臨摹?是不是贗品?
    歐陽詢一生與魯公一樣高產,楷書墓志銘很多,近百年內新出土的也有將近十部,只可惜時風為有利可圖的人所推,大家紛紛投向《九成宮》。其實在歐書系列裡,離歐體的主流風格最遠的就是這《九成宮》。如同魯公的《多寶塔》,《九成宮》有著明確的經書體風格,雖然傑出,卻也難逃點畫程式化、結字一律滿滿方塊字之譏。
  • 學歐陽詢楷書,可以從田氏入門嗎?
    書思看到此批評,誠惶誠恐,生怕「誤導」思友,於是集體回看原文,以負責任的態度決定對昨日此文再作補充:學歐陽詢楷書,千萬別從田氏歐體入門!這下不「模糊」了吧?為什麼不能從田氏歐體入門?如下,我們引用中國書法報刊文進行詳解:書法君:引述文中一段話,來自書法思考:現在很多人學習書法,一上手就學歐體,還不溯源學歐陽詢,而是學田式歐體,這是不對的,甚至是危險的。這可不是危言聳聽,舊習入髓,長此以往,日久積患,等於自殺。我先回答網友,文章裡說的對。
  • 八大山人楷書寫《千字文》,看著有點笨,好在哪呢?
    咱們都熟悉的《千字文》,作者是誰你知道嗎?其實,這也和王羲之有關。南朝的梁武帝蕭衍,喜歡書法,並且非常鍾情王羲之。在梁武帝的大力倡導下,那時的梁朝興起了第一波學習王羲之的熱潮。他曾命人從王羲之的作品中選取1000個不重複的漢字,然後讓當時的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編纂成文,這才產生了我們熟悉的《千字文》。也就是說,最早的《千字文》和《聖教序》一樣,都是集王羲之的字而成的。《千字文》誕生後,歷史上的很多書家都用來進行書法學習和個人創作。咱們熟悉的,有智永的《真草千字文》、歐陽詢和趙子昂的行書《千字文》,以及懷素的草書《千字文》等等。
  • 你不知道的歐陽詢,不止楷書天下第一,行書亦為中華十大名帖之一
    在書法史上,唐朝絕對是書法發展的一個輝煌時期,在唐朝出現了楷書四大家之中的三位,分別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除此之外,什麼草聖張旭、諸遂良、虞世南、薛稷……這簡直就是一個神仙打架的時代。在唐初的書法中以歐陽詢和虞世南二人享譽最高。歐陽詢練習書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後獨闢蹊徑自成一家。尤其是他的歐體也因法度嚴謹,筆力險峻,無人能敵,被稱之為唐人楷書第一。歐體在工整平穩中不斷探索,卻又不拘泥於橫平豎直的呆板,而是在平正中尋求靈動的變化,力求從險中求生動,平正中求險絕。故被後代書家奉為圭臬。
  • 楷書技法一字一講:歐陽詢「九」字書寫要領解析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九」是一個只有兩筆的漢字,筆畫簡單,但是寫起來並不容易。歐體楷書中的「九」字出現在《九成宮醴泉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等碑刻之中,當然,我認為寫得最經典的還是《九成宮醴泉銘》中的這個「九」字。
  • 集王羲之楷書字帖,比歐陽詢顏真卿還美,用來練硬筆書法都沒問題
    書聖王羲之,你還以為他只是會寫行書嗎?其實,王羲之在楷書和草書方面的造詣也是頂級的。草書暫且不說,今天我們主要來欣賞一下王羲之的楷書,比歐陽詢顏真卿還美,用來練硬筆書法都沒問題。不過,這份集字的楷書字帖,同原帖相比,更加的規律平整,更加適合初學者去領悟其中的用筆和結體。看了這份王羲之的楷書後,你肯定會發現,整體的面貌和我們熟悉的唐楷還是有些區別的。到底有哪些不同呢?小編個人認為,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我們來說說用筆。
  • 啟功的草書,你見過嗎?他的草書《千字文》,美的一塌糊塗
    那麼,啟功的草書你見過嗎?他的草書《千字文》,美的一塌糊塗。《千字文》憑藉其優美的文筆和華麗的辭藻成為歷代知名書法家創作書法的經典文本,智永、懷素、歐陽詢、趙孟、文徵明等大家都有極為優美的《千字文》法帖傳世。其他名家在這裡不多介紹,今天我們主要來領略一下啟功先生的草書「千字文」的獨特魅力。
  • 中國版達文西畫雞蛋,楷書大家歐陽詢,在古人的碑前坐臥了三天
    其實在中國也有類似的故事,出自楷書大家歐陽詢。歐陽詢年少時聰敏好學,博古覽今,尤其對書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一天,歐陽詢騎著馬兒在郊外遊蕩,藍天白雲讓他情不自禁唱起了小調:藍藍的天空,靜靜地湖水……突然,歐陽詢發現了一個石碑,他便下馬看了一看,只見北上是晉代大書法家索靖的字跡。
  • 陸啟成楷書欣賞:盧中南的徒弟,這才是寫歐陽詢的高手
    當代書壇,如果要推選幾位學歐陽詢楷書的高手的話,自然要數盧中南、田英章、田蘊章等人功力最深,名氣也最大。這幾位老師的作品我們都熟悉,也經常看到,在這裡就不過多描述了。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位名氣不那麼大,但功力同樣深厚的楷書高手,他就是陸啟成,盧中南的徒弟,很多朋友看了之後說:這才是寫歐陽詢的高手。在介紹陸啟成的楷書之前,我們先來熟悉一下他師父盧中南的楷書風貌。上圖就是盧中南的楷書片段,從中可以看出,無論是用筆還是結體,應該說90%以上的東西都是從歐陽詢那裡學過來的。
  • 歐陽詢:這一碑一帖,不是我寫的...
    墓誌記事遠較史書為詳,但新增信息不多,最可稱道的是書法。丘師卒於貞觀十四年(六四〇)冬,夫人閻氏先卒,乃於貞觀十五年(六四一)二月合葬,墓誌即當時所刻。歐陽詢亦卒於同年,雖然不乏好事之徒將此墓誌標舉為歐陽詢最晚年的作品,理性研究者仍只稱其為學歐上乘之作。
  • 你若能寫好這1000個字,書法就基本不用愁了!
    說到楷書,歐陽詢在中國書法史上有著無人能撼動的影響力,他是「楷書四大家」之一,與顏真卿、柳公權、趙子昂齊名,他比顏真卿年長52歲,是隋末唐初的巔峰書法家。《歐陽詢行書千字文》宣紙長卷歐陽詢還是「初唐四大家」之一,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並稱,此外,唐太宗當年辦了一個書法班,讓一些皇親貴胄都來學書法,擔任教授的就是歐陽詢和虞世南。
  • 智永《楷書千字文》網絡課程試聽連結
    曼殊門下76年生人,書法從家學,幼學顏魯公,後學歐陽詢,近年專攻寫經小楷及蘇軾行楷。
  • 古今書法字體大合集、古代碑刻書法拓本殘本古籍421本約8.7G
    從我自己的觀點來淺淺說一下我認為的書法。古代有多少個書法大家,就能有多少種筆法,每個人寫同一個字的筆法不同,字表現形態也就不同,你能把這些筆法統統給背下來嗎?名人名言名家鋼筆規範字帖名臣法帖.第1-10啟功 古代字體論稿啟功書法大全啟功書法選啟功楷書千字文啟功給你講書法
  • 顏柳歐趙,楷書四大家書法風格
    顏柳歐趙被稱為楷書四大家,分別指的是唐代的顏真卿、歐陽詢、柳公權和元代的趙孟的楷書。古人喜歡用「面貌」這個詞來形容書法家的風格,這種擬人化的比喻讓我們能夠更好的了解,如何更好的分辨這四位書法家的書法也可以從面貌這個詞得到一點啟示。
  • 田蘊章楷書,非常研美!他的啟蒙老師,功力深厚,盡得歐陽詢真傳
    這點和田英章要求弟子只能學習自己楷書有很大區別,深受廣大學習楷書的人尊重,大家尊稱他為「蘊老」。關于田蘊章的書法老師,他在《每日一題,每日一字》節目中,多次提到受伯父田蔭亭影響,對書法產生興趣,而他和田英章的歐楷啟蒙老師是王維賢、陳益椿師徒二人。
  • 陸潤癢楷書《西湖風景記》從老字帖選字和選文上談學校書法教育
    看老字帖時,特別是民國時期的老字帖,陸潤癢的字帖較多,單不論誰的字好差,從字體的選擇上就可以看出一種引導方向。最近一些時期,書法熱有興起的勢頭,網絡書法也炒得熱火朝天,在一些人士的大力倡導下,書法也得到有關部門的認可,把書法教育列入學生課堂。那麼書法教育如何開展,教育教材如何審定,都要有一個標準。不要開了個口子什麼書法思想都進入了課堂。
  • 歐陽詢楷書入門,首選《九成宮醴泉銘》字帖,初學者的經典作品
    初學書法選擇字體字帖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步驟,很多人建議學習先學顏體,也有人建議學習歐體,各有各的優勢在這裡不多解釋,如果我們選擇歐陽詢的楷體學習的話,入門臨摹字帖首先應該是《九成宮醴泉銘》。歐陽詢是楷書四大家之一,痴迷書法曾經有就一個發生在他身上《歐陽詢觀古碑》的故事,因為趕路,看到古碑,前行後又返回連看三天的故事。可見歐楷被認可不是隨便的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被書法人認可稱為天下第一銘,九成宮醴泉顧名思義講述的記錄的在九成宮發現了醴泉的這麼一個故事。故事是發生在唐太宗麟遊縣避暑的時候發生的故事。
  • 唐太宗挖了口泉,魏徵撰了篇文,歐陽詢把它寫成了楷書的經典作
    好了,還是言歸正傳,按照計劃,今天該說說歐陽詢的代表作品了。學歐體的人,90%都是從《九成宮醴泉銘》開始學起。為什麼?1、《九成宮醴泉銘》作於公元632年,此時,歐陽詢已經75歲高齡,其書法藝術正是爐火純青之時,「歐體」已經完全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