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歐陽詢,不止楷書天下第一,行書亦為中華十大名帖之一

2020-12-22 俊東說畫

導語:歐陽詢,唐代著名的書法家,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並稱為初唐四大家,同時歐陽詢也是「楷書四大家」之一代表作《九成宮醴泉銘碑》被譽為天下第一楷書

在書法史上,唐朝絕對是書法發展的一個輝煌時期,在唐朝出現了楷書四大家之中的三位,分別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除此之外,什麼草聖張旭、諸遂良、虞世南、薛稷……這簡直就是一個神仙打架的時代。

而歐陽詢在這群「神仙」之中,算是一位拔尖的人物,畢竟他可以被人們譽為「唐代書法第一人」的風流人物。

《皇甫誕碑》

01人生比字險,唐楷第一人

歐陽詢是初唐書法史上具有獨特書風的一代大家,然而,藝術家的審美追求往往深受其時代影響。歐陽詢歷經三朝,這些人生經歷與他美學思想的形成息息相關。

歐陽詢,字信本,潭州臨湘人。祖父歐陽頒曾為南梁直閣將軍,父歐陽紇曾任南陳廣州刺史和左衛將軍等職。在他12、3歲時,家裡突遭變故。其父歐陽紇因才高權重受到陳宣帝的猜忌,被逼起兵造反,結果兵敗被殺,並株連家族滿門抄斬。歐陽詢從一個富家公子轉瞬成為亡命之人。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父親有位朋友江總,也是位朝廷高官,他十分喜歡歐陽詢,偷偷將他藏於家中,撫育他成長。江總覺得歐陽詢孺子可教,便督促他學習經史書法。後來新皇登基大赦天下,他才逃過一劫。

陳滅亡,隋朝統一天下,歐陽詢來到北方,在朝廷任太常博士。太常博士是個掌管禮儀的官職,這使歐陽詢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北方的文化,也促成了他在書法藝術上有進一步有的成就。

後來歐陽詢結識了李淵,並成為了他的座上賓,唐高祖李淵稱帝後,即任命他為銀青光祿大夫、給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封渤海縣男,也稱「歐陽率更」。唐太宗時設弘文館,精選學生研究書法,他和虞世南以當時第一流的書法家的地位兼充學士,傳授書法。後封為勃海男。

歐陽詢以80多歲的高齡於貞觀年間逝世,身後傳世的墨跡有《卜商帖》、《張翰帖》等,碑刻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等,都堪稱書法藝術的瑰寶。

《竇娘子墓誌》

02翰墨之冠,法度嚴整

歐陽詢的書法熔鑄漢隸、魏晉楷書的特點,吸取王羲之書法的神髓、融會貫通,創出自家獨特的風貌,世稱為「歐體」。 在唐初的書法中以歐陽詢和虞世南二人享譽最高。

歐陽詢練習書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後獨闢蹊徑自成一家。尤其是他的歐體也因法度嚴謹,筆力險峻,無人能敵,被稱之為唐人楷書第一。歐體在工整平穩中不斷探索,卻又不拘泥於橫平豎直的呆板,而是在平正中尋求靈動的變化,力求從險中求生動,平正中求險絕。故被後代書家奉為圭臬。

《唐書》歐陽詢本傳中也說:「詢初學王羲之,後更漸變其體,筆力險勁」。《唐人書評》說歐體書「若草裡驚蛇,雲間電發。又如金剛瞋目、大士揮拳。」

張懷瓘在《書斷》中說:「詢八體盡能,筆力勁險,篆體尤精,飛自冠絕,峻於古人,操舉若神。真行之書,出於大令,另成一體,森森焉若武庫矛戟,風神嚴於智永,潤色寡於虞世南,其草書迭蕩流通,視之二王,可為動色。」由此我們可以知歐陽詢在楷書、隸書、草書等書體上均有造詣,其中尤以楷書為最。

歐陽詢的書法由於熔鑄了漢隸和晉代楷書的特點,又參合了六朝碑書。用筆介於圓方之間,方筆時寫得筆力雄厚、乾脆利落,用圓筆時寫得凝重多姿、醇厚而恰到好處,方圓兼施,以方為主,點畫勁挺,筆力凝聚。字形雖稍長,但分間布白,整齊嚴謹,中宮緊密,主筆伸長,顯得氣勢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備,八面玲瓏,氣韻生動,恰到好處。點畫配合,結構安排,則是平正中寓峭勁,字體大都向右擴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穩固,無欹斜傾側之感,而得寓險於正之趣。

歐體書法的面貌,溶南北派書風於一爐,也反映了漢字形體變遷過程中,隸楷階段即將完結而楷體進入成熟定型階段的一種書體現象。從現在見到的楷書碑版看,真正成熟的楷書到唐初才正式形成而逐漸臻於極至,歐陽詢的楷書正好在這個時期大放異彩!而且對後世書法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李譽墓誌》

03老而彌堅,孜孜以求

據說歐陽詢曾從北齊劉珉學書法。他那戈戟森嚴的筆意,正是北方書風的餘韻。

歐陽詢書法用筆方整,筆力剛勁,一絲不苟。清包世臣曾說歐字強調指力,寫出的筆畫結實有力,骨氣內含,既不過分瘦勁,又不過分豐滿。每一筆畫都是增一分太長,減一分太短,輕重得體,長短適宜,恰到好處。

《九成宮醴泉銘》

歐陽詢76歲時的作品,也是他的稱心得意之作。碑上之書筆法瘦硬通神,結字雍容婉麗,寓險絕於平正之中,法度森嚴,雅俗共賞,結體較歐陽詢其它碑寫得開張,能擒能縱,轉彎處一提一按, 隨勢抽鋒,又寫得似方非方似圓非圓, 大有「黃庭經」、 「樂毅論」的遺意。被後世喻為「天下第一楷書」或「天下第一正書」,享有「楷書之極則」的美譽。

《化度寺邕禪師碑》

結字精妙,神韻獨超,純乎含蓄,具有超塵絕世之概,饒神明規矩之奇,可惜字口稍小,拓本大多模糊,不宜作初學範本。

《虞恭公溫彥博碑》

歐陽詢八十一歲時書,碑石在陝西醴泉,是歐陽詢書寫的碑刻中有紀年的最晚的一件,這通碑的字較其它碑字形為小,結構用筆都更平實,謹嚴精勁,甚為可愛,只惜殘闕太甚,全碑約二千八百字,現僅存八百多字。

《仲尼夢奠帖》

用墨淡不濃,側鋒入紙,轉折刻厲,體方筆圓,在結構上大造險絕之境,多以一點之力支撐整字的重量,造險成勢,結構緊密,鋒芒畢露。它上承二王之風,往下影響「米」書,在行書發展史上佔據非常重要的作用,代表了歐陽詢行書成就的頂峰,被列為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

書法史給予評價非常高:筆力蒼勁古樸,用墨淡而不濃,以禿筆疾書,轉折自如,無一筆不妥,無一筆凝滯,上下脈絡映帶清晰,結構穩重沉實,運筆從容,氣韻流暢,體方而筆圓,嫵媚而剛勁,為歐陽詢晚年所書,清勁絕塵,誠屬稀世之珍。

《千字文》

結語:

歐陽詢不僅是一代書法大家,而且是一位書法理論家,他在長期的書法實踐中總結出練書習字的八法,即:「如高峰之墜石,如長空之新月,如千裡之陣雲,如萬歲之枯藤,如勁松倒折、如落掛之石崖,如萬鈞之弩發,如利劍斷犀角,如一波之過筆」。

歐陽詢所撰《傳授訣》、《用筆論》、《八訣》、《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學書的經驗總結,比較具體地總結了書法用筆、結體、章法等書法形式技巧和美學要求,是我國書法理論的珍貴遺產。

——END

讓我們靜下心來,向大師學習藝術生活和人生態度。記得關注我的百家號:俊東說畫

相關焦點

  • 歐陽詢的78個字,無一筆不妥,乃「稀世之珍」,為十大名帖之一
    對於這位德高望重的書法前輩,我非常尊敬,其中一句「學歐體,容易把行書寫僵化」,暫且不敢認同!行書有公認的「中華十大名帖」,其中前三名是都是熟知的「三大行書」: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文稿》、蘇軾《黃州寒食帖》!
  • 少見的書法老字帖,歐陽詢楷書《千字文》,你見過嗎?
    大家熟悉的歐陽詢楷書名帖,楷書方面有《九成宮》、《化度寺碑》、《皇甫誕碑》等,行書方面有《行書千字文》、《夢奠帖》、《張翰帖》、《卜商帖》等。這些經典法帖,無論是楷書還是行書,都體現出了歐陽詢挺拔險絕的個人風格。
  • 10幅中華書法傳世名帖,不可不知!
    中華書法留下了無數名作,讓後人嘆為觀止,這10幅中華書法傳世名帖,帶你走進博大精深的中國書法文化。   一、現存最為古老的法書真跡——《三希寶帖》   此帖為晉代真跡,王珣書,故列希珍之寶。此帖行書,筆力遒勁,態致蕭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書風,是帖明末在新安吳新宇處,後歸吳廷,曾刻入《餘清齋帖》。   釋文:「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群從之寶。自以羸患,志在優遊。始獲此出意不克申。分別如昨永為疇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
  • 《蘭亭序》是天下第一行書,那麼天下第一楷書應該是什麼作品呢?
    我國書法史上名家眾多,書法流派紛呈,篆、隸、真(楷書)、行、草各種字體都有很多經典作品傳世,我們知道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是定論,顏真卿《祭侄文稿》與蘇軾《寒食帖》分別被稱為天下第二與天下第三行書,現在網絡上有不少爭論哪幅楷書作品可稱為天下第一楷書呢?
  • 名家法帖:天下第七行書——歐陽詢《季鷹帖》
    《季鷹帖》 《季鷹帖》又稱《張翰帖》,是歐陽詢為張翰寫的小傳
  • 歐陽詢的《行書千字文》可不可以學習臨摹?是不是贗品?
    歐陽詢一生與魯公一樣高產,楷書墓志銘很多,近百年內新出土的也有將近十部,只可惜時風為有利可圖的人所推,大家紛紛投向《九成宮》。其實在歐書系列裡,離歐體的主流風格最遠的就是這《九成宮》。如同魯公的《多寶塔》,《九成宮》有著明確的經書體風格,雖然傑出,卻也難逃點畫程式化、結字一律滿滿方塊字之譏。
  • 書法譽滿天下的歐陽詢與他的楷書字體結構36法
    歐陽詢也是如此。他聰明好學,不但精通歷史,還非常喜好書法,日日勤學苦練。歐陽詢在研習書法時,並不固定於一家,多種書體共同學習。因此,他擅長8種字體的寫作。他推崇王羲之楷法,他在王羲之的基礎上再變其體,筆力奇險,創造出了自己的書體,被世人稱之為歐體。
  • 天下第一楷書是誰寫的?
    天下第一楷書是顏真卿的《自書告身貼》。歷史上被尊為「聖」的書法家只有5人,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張芝、張旭,還有一個就是亞聖顏真卿。顏真卿既有繼承二王,又有開拓性的發展,顏真卿的書法代表了整個大唐。二張二王百分之九十九的作品是草書,顏真卿卻主要是楷書行書。歐陽詢等初唐4大書法家主要是繼承了王羲之的楷書風格,沒有突出的發展,所以,成就遠遠不如顏真卿。而且唐代、宋代的書法評論家都認為歐陽詢是3流書法家。宋代大書法家米芾更是直接批評歐陽詢的字是「寒酸沒精神」是「大病快死的人寫的」。
  • 學歐陽詢楷書,可以從田氏入門嗎?
    但有1名思友認為文章過於「偏激「,不該模糊否定「田歐入門」,認為這是一種「誤導」。書思看到此批評,誠惶誠恐,生怕「誤導」思友,於是集體回看原文,以負責任的態度決定對昨日此文再作補充:學歐陽詢楷書,千萬別從田氏歐體入門!這下不「模糊」了吧?為什麼不能從田氏歐體入門?
  • 米芾最高境界的作品,瀟灑自如、清勁風動,被譽「中華十大名帖」
    元朝書法大家趙子昂曾經說過:「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功,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歷來人們把用筆作為書法最關鍵、最神秘的部分,它最能體現出書法家的功力和素養。米芾的《蜀素貼》這裡為大家推薦一位書法家——米芾。
  • 唐太宗挖了口泉,魏徵撰了篇文,歐陽詢把它寫成了楷書的經典作
    ——等會,歐陽詢的字我們知道,九成宮「三絕」另外兩個是啥?這就要說到九成宮的來歷。唐的國都長安夏季很熱,按慣例是該建個避暑山莊啥的,可唐太宗為了不勞民傷財,一直沒同意。直到有人提出隋文帝曾經在麟遊建過一座仁壽宮,那地方涼快,只要修葺一下就成了,這才讓唐太宗點頭。
  • 歐陽詢楷書入門,首選《九成宮醴泉銘》字帖,初學者的經典作品
    初學書法選擇字體字帖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步驟,很多人建議學習先學顏體,也有人建議學習歐體,各有各的優勢在這裡不多解釋,如果我們選擇歐陽詢的楷體學習的話,入門臨摹字帖首先應該是《九成宮醴泉銘》。歐陽詢是楷書四大家之一,痴迷書法曾經有就一個發生在他身上《歐陽詢觀古碑》的故事,因為趕路,看到古碑,前行後又返回連看三天的故事。可見歐楷被認可不是隨便的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被書法人認可稱為天下第一銘,九成宮醴泉顧名思義講述的記錄的在九成宮發現了醴泉的這麼一個故事。故事是發生在唐太宗麟遊縣避暑的時候發生的故事。
  • 真正要學寫毛筆字就應當從臨摹楷書開始
    如果你真想認真學書法,甚至想有所成就,你就必須從正楷開始,沒有紮實的楷書基本功是不行的。社會上不少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喜歡從行楷甚至行書開始,見效快,寫出來龍飛鳳舞的,感覺很漂亮。這個也就是玩玩畫毛筆字,稱不上書法。
  • 集王羲之楷書字帖,比歐陽詢顏真卿還美,用來練硬筆書法都沒問題
    書聖王羲之,你還以為他只是會寫行書嗎?其實,王羲之在楷書和草書方面的造詣也是頂級的。草書暫且不說,今天我們主要來欣賞一下王羲之的楷書,比歐陽詢顏真卿還美,用來練硬筆書法都沒問題。王羲之傳世的楷書數量並不多,以《黃庭經》、《樂毅論》、《東方朔畫贊》最為出名。需要說明的是,今天我們主要來欣賞字跡,不多探討真偽的問題。那也不是一般人能說明白的。現在我們看到的王羲之楷書都是刻版,包括下面給大家介紹的這份集王羲之楷書字帖,也是前人匯總之後刻石而成。
  • 顏真卿楷書作品字帖欣賞和楷書的速成教程
    關於顏真卿的稱謂最多的是「楷書四大家」了,他們分別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注意一下,這裡的「歐陽詢」同時也是「初唐四大家」之一的,可見歐陽詢在楷書上算是「老資格」的,同時擁有「初唐四大家」之一和「楷書四大家」之一的盛名,對比了一下初唐四大家,楷書最強的要算歐陽詢和褚遂良二人,另外二人虞世南和薛稷中,薛稷是擅長畫畫的,特別是擅長畫仙鶴的,傳世作品又很少,所以在日本學界把他直接給剔除出了「唐初四大家
  •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賞析,從蘭亭序悟出書法創新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 歐陽詢楷書筆畫結構解析,點畫運筆用墨技巧放送,學楷書的真教程
    前言: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 中國楷書四大家之趙松雪,精品行書春聯欣賞,筆墨生動,勁健秀逸
    前言: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書法的墨法表現技巧十分豐富,用水是表現各種墨法的關鍵-《畫譚》說:「墨法在用水,以墨為形,水為氣,氣行,形乃活矣。佔入水墨並稱,實有至理」。另外,用墨的技巧還與筆法的提按輕重,紙質的優劣密切相關。一幅書法作品的墨色變化,會增強作品的韻律美。當然,墨法的運用貴在自然,切不可盲目為追求某種墨法效果而墮入俗境。
  • 唐朝三大楷書字體識別方法
    對於初學楷書的人來說,識別碑帖中的書體很關鍵,如果這些字體是哪個書法家的字都分辨不出,那還學什麼!不過,有心學習書法的人,或多或少知道古代的一些著名書法家。比如,楷書代表人物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行書代表王羲之、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等,草書代表張旭、懷素等。
  • 精解「三點水」——歐陽詢有哪幾種寫法?
    可能有這麼一個含義,也許是我的曲解,但是無論如何,在寫這個楷書的時候,這一點應該是最後一點遙指首點之駐,應該是這樣。行書草書怎麼樣呢?一會我們再講,它的方法不一樣.我們再寫一遍「澤」字的楷書寫法。比如說,我一定要寫兩橫的,那也不難寫,三橫能寫好,兩橫就不成問題。我們再來解釋一下這個三點水,這個三點水歐陽詢寫的時候經常是這樣的,注意看,一小短撇,一個豎筆,再一挑,他是這樣,這是歐體字寫三點水的一個基本的風格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