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微熱的早晨,在一個文創咖啡廳,書香和咖啡的香味悄悄沁入心脾,這是一個安放內心的自在空間。
我們7人圍座桌前,在葉老師提前準備好的圖片中,選擇一張動心的、有連結感的、當下困擾的或未來可期的畫面,作為一個媒介或鑰匙。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自己的困惑。
我選擇了一張圖,在小夥伴們信任的傾聽中,說了自己上一季度的成長、困惑以及未來的可能路徑,從中我看到或者更準確說,自己給了自己許多的隱喻。
畫面很簡單,一個小女孩,小手輕輕安放在一隻黑白小狗背上。她蹲在一個小山坡上,放眼望著廣闊的自然和世界。當下很清晰,遠方模糊卻依稀可見非常寧靜而廣闊。
02
這是一個小女孩,她的力量可能還很小,但是非常純淨。誰又沒有一個內心小孩呢?關鍵在於敢於正視和面對。
整個畫面焦點是在右下角,而並沒有居中。我害怕成為人群的焦點嗎?是的,我害怕,不相信自己。過往,常常把自己安放在角落、靠後或旁觀的位置。佩服人群中耀眼的人物,卻害怕被眾人注視。
看到這一點,很好。
現階段來說,成不成為焦點無所謂,我並不需要這樣的存在感。我知道自己處於什麼樣的位置就好了,有我人生的價值觀和重心,沒有偏離,就很好。
1至3月,每個月或者逢21天周期,我都有進行小結,似乎都做到了不少事情,效率不錯。比如做到了天天寫一點;看了一些書、電影和採訪視頻,記錄了思考。有一沓筆記,收穫比較大,思考也深入。
這三個月來,主要表現在寫作練習上進行了持續。問題在於想突破,卻陷入一個瓶頸。寫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寫得更有深度,達到另一個質量高度。
家庭關係上發生一些問題,但也有一些良性的發展。相信自己包容的能量,都會好的。
那麼從這張圖上,基於困惑的啟示是:
第一 站到更高一點,比如山坡或者高山上,或者藉助更有力量的人的視野和思維。比如我在3月已經為自己選擇了一個進階路徑,也是縮小寫作的範圍,能系統學習。經過三四輪的申請,已經報名成功,只待4月正式開課。
比如這場活動的引導者葉老師提示說,你選擇的是小孩,還站在畫面的一角。你可以站起來,還會長大;而且你可以走到中央,是不是也可以爬得更高,看到更廣的風景。
是的,我覺得,都是可能的。
第二 家庭關係外,在個人成長上有一點小小的不滿意,如圖所示,於個人是一個寧靜的世界,但是與外界的連結比較少,期待與人群中更深入的溝通。比如今天的這場第1季度復盤沙龍,就非常享受。
03
葉老師、海燕、今昭、慶華、映君、邸淵,每一位都講了許多,這幾個月來的狀態,當下的困惑,對未來的期許。
隨著聊天的進行,信任越深,表達越多,越認識自己,生命就這麼影響著生命。
心靠得更近。
這其實是一場自證預言,你相信什麼,你就是什麼,你總是對的。
最近在學習和體會李欣頻老師的人類木馬程式的課程,兩點印象很深:第一找到一直困住自己的木馬,固定模式,心結,先是看到,然後破解重構。第二每當遇到一件事情時,觀察自己是用愛的頻率,還是焦慮害怕的頻率。只有愛會幫助你走得更遠,而恐懼正是一直困住你的原因。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將恐懼轉換為愛,將不安全感轉換為我心自在。
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自己的人性,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被我們感知到了,我們才會了解自己。所以,要去找那些很強、很可怕、水準很高的東西相碰撞,然後才知道「自己」是什麼。——山本耀司
說到底,你想要的,你一直擁有。秘密在於:做自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