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毀掉孩子的父母,都把他們送進了豫章書院

2020-12-16 馬路青年

過去一周,豫章書院在各大平臺上都挺火的。馬路和大家差不多,是因為一條志願者自殺的微博再次看到豫章書院這四個字。

和大部分人一樣,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豫章書院的創始人吳軍豹幹的這事。

在事情的真相出來之前,我不敢妄下結論,但是有一件事讓我疑惑,像豫章書院這樣的民辦學校有很多,是誰在給他們的勇氣和權利肆意虐打孩子。

在看了四集《今日說法》後,我找到了答案。

豫章書院如何虐待孩子的事情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這裡就不再重複。

在《今日說法》的採訪中,豫章書院的負責人表示,他們用來管理「問題學生」的方式是有科學依據的,叫做森田療法,還是從日本引進的。

但是這個森田療法好像和厭學、早戀沒關係,倒是那些整天說自己是強迫症的可以考慮一下,去豫章書院待幾天。

實際上這些豫章書院的管理方式很簡單,就是「軍事化管理」加「傳統文化薰陶」。

他們不過是借這些華麗的外衣給家長的懶惰包了一塊遮羞布。

在眾多受害者中,有一位叫小偉的男生引起了我的注意。與其他大部分被送進去的孩子不同,他進去的時候已經20歲。

據他回憶,當時是有兩個穿警服的人來他家,以協助調查為名將小偉帶走了。而那兩個人正是書院的人,車是直接開到了書院。

即便是有父母的授權,將一個成年人騙進書院並限制自由,這已經違法了吧。

而且,他們連公檢法都敢冒充,小女子佩服。

在豫章書院的日子大家應該都能猜到。當他向家裡哭訴自己的委屈,表示要重新悔過的時候,他爸爸卻在跟他算養活一大家子的帳。

出來後小偉被鑑定為嚴重抑鬱症,心情壓抑、悲觀絕望、建議接受專業治療。然而小偉的父親卻在對他沒有履行出來後我養你的「承諾」感到失望。

小偉在從豫章書院出來後,雖然打了一些工,然而他還是想通過高考走出去。但是由於那段痛苦的經歷,小偉已經失去備考的能力。

來源:小偉外婆

家長總是把子女當作小孩子對待,想讓孩子往自己想的方向發展,將孩子視為自己的附屬品,這是很多家長難以和孩子溝通的原因。

2017年初,《今日說法》曾經報導過一起16歲少女弒母案。這起案件的起因,是女兒陳欣然用母親作人質逼父親給5萬塊錢。

她要錢的原因,不過是想拿這些錢作為自己去體校的學費和生活費。陳欣然之所以會採取這麼極端的方式,是因為對父母的極端不信任。

而這一切是從她被父親送到山東科技防衛學校開始的。

在她看來,自己能夠進入這樣的特殊專修學院,被教官虐待,全是拜父親所賜。

據她父親回憶,女兒發生改變是從上高中前的那個暑假開始的,事情的起因,只是女兒想剪個短髮。

女兒在採訪中說,父母覺得小姑娘就應該有個小姑娘樣,這是反對她剪短髮的原因。而父親則覺得,女兒會想著剪髮,完全是受到另一個短髮女生的影響,而那個女生,是他眼裡的「壞孩子」。

為了讓女兒遠離「壞孩子」,爸媽沒事就給她的朋友家裡打電話。在父母不斷地跟蹤和「騷擾」下,沒人願意再和她交朋友。

「沒一點隱私,沒一點空間,沒一點朋友」,這是女兒對自己高中生活的回憶。

當再也無法忍受父母的「監視」後,陳欣然選擇在寒假離家出走。

這段時間,她找了一個在KTV切果盤的工作。如果不是沒打任何招呼,他爸爸就帶人直接把她抓上車,並送到那所學校,父女的關係還可以緩和。

按照父親和山東科技防衛專修學院籤訂的相關協議,校方雖然可以自行選擇方式,但是不能對孩子造成傷害,然而女兒在上車後就被教官一巴掌打破了嘴角。

在這樣的學校待過後,表面上孩子是聽話了,不敢再忤逆父母了。家長滿意了,覺得這樣的學校真有用,教官滿意了,打人還能賺錢,學校滿意了,口碑上去了就會有更多的學生被送進來。

孩子們從中學會的只有隱藏。由隱藏憤怒,到隱藏仇恨。

該校牆上的一行字現在看來極為諷刺。幸福全家,但這個家不包括孩子。

根據警方的判斷,女兒作出這樣的過激行為一是想要學費,二是單純地想讓他媽嘗嘗挨打的滋味。

一個想通過高考走出去,一個想通過體育改變自己,比起身為「過來人」的家長,這些「問題孩子」更清楚什麼是更好的出路,耐人尋味。

當《今日說法》的記者前往停辦的豫章書院拍攝時,有學生家長前來阻攔。

對於體罰,他們又說:

那些把孩子送進去的家長不是不知道孩子挨打,他們就是想找個人替自己打。小偉的外婆轉述女婿的這句話說明了一切。

不得不說,像豫章書院和山東科技防衛專修學院這樣的「學校」很會「做人」,出了事,家長將怒火宣洩在孩子和那些試圖拯救孩子的人身上,自己還可以繼續靠打學生賺錢。

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之前說的那個13歲的殺人少年如果被送進豫章書院會怎樣?那可是個貨真價實的問題少年啊。

事實是這種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因為他們不收有嚴重暴力傾向的學生。

青春期的孩子難免叛逆,不喜歡大人們的說教。

如果孩子的青春期剛好碰到父母的更年期,那麼爭吵是在所難免的。

當第一家網吧在中國落地之後,中國家長就又和網絡對立了起來。為了讓孩子戒網癮,不少家長開始尋找外界的幫助。

想讓孩子走上正軌,這個初衷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想通過外界介入的方式,讓孩子一勞永逸地戒網癮,這本身就有問題。

前些年很火的楊永信就是抓住了家長的這一心態,搞什麼電擊療法,在孩子被電擊的過程中,不斷地向孩子洗腦,在其精神極不穩定的情況下強行誘導。

誰躺那都不敢再上網了。這麼看來傳銷組織的洗腦方式似乎還高級一點。

對於孩子是否有網癮這件事,大部分家長本可以不用擔心,因為您家孩子充其量只是喜歡上網。

從楊永信到吳軍豹,他們不過是在消費這些問題家長的病態心理。還有很多女德班和男子漢訓練營,打著傳統文化的幌子,表面上在培養孩子的賢良淑德或男子漢氣概,實際上是在壓抑孩子的天性,使他們成為乖巧懂事的機器。

兢兢業業教書育人的教師被當作衣冠禽獸,坑蒙拐騙的衣冠禽獸卻被當作拯救孩子的救星,這個邏輯我理解不了。

兢兢業業教書育人的教師罰個站都要被舉報得家破人亡,肆意摧殘未成年人身體和心理的衣冠禽獸卻逍遙自在,這個邏輯我更理解不了!

在深圳市南山區第二外國語學校的運動會上,一群孩子打出了這樣的口號。

如果這口號是學生提出來的,那麼這個班的老師實在是太開明了;如果是老師提出來的,估計又是一個曾受父母摧殘的90後吧。

不得不說,豫章書院這樣的學校就是被這些家長一手建立起來的,無論是曾經的楊永信還是現在的吳軍豹,都是抓住了家長們的這些病態心理賺錢。

一是家長認定他們什麼都不懂,將孩子看作自己的所有物。大部分有關「問題孩子」都有過同樣的經歷:父母包辦一切。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大人們只想著自己如何被生活和工作壓迫,卻沒想過自己也是壓迫別人的人。

二是將孩子看作自己的對立面,認定他是壞孩子,壞孩子的話自然不會聽。在陳欣然的案子中,她原本只是想將母親關在房間裡。真正激怒她的,是她發現母親同時給自己和父親寫紙條,一方面在穩定自己,一方面把自己當作小孩來糊弄。

三是他們自認為已經被這些壞孩子折磨慘了,終於在這些特殊學校找到了知音,將他們看作自己的救世主。所以當豫章書院關停後,很多家長在書院前拉起了橫幅,力挺豫章書院。

《民辦教育促進法》第六章第四十一條規定:「教育行政部門及有關部門依法對民辦學校實行督導,建立民辦學校信息公示和信用檔案制度,促進提高辦學質量;組織或者委託社會中介組織評估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並將評估結果向社會公布。」

但無論是教育行政部門,還是社會中介組織,都怕學生家長來門前拉橫幅。

四是只需花點錢,他們就能還你一個聽話順從的乖孩子,省時省力見效快。這也是吳軍豹們敢於無視法律和倫理道德,玷汙千年書院的名聲,大辦豫章書院修身教育專修學校的原因。

因為有太多自己懶得管,又急功近利地想把孩子改造成無腦聽話的乖孩子的家長在給他們撐腰。

像豫章書院這樣的特殊學校必須受到嚴懲,但是如果家長們不能重新認識到自己在教育過程中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只會有更多的豫章書院出現。

*小偉、陳欣然均為《今日說法》中的化名

*本文參考資料

[1]深淵(上).今日說法20170106

[2]深淵(下).今日說法20170107

[3]書院漩渦.今日說法20180107

[4]問題學校系列之裂痕.今日說法20180108

馬路有話說:

消滅問題孩子,先治治家長的疑心病吧。

這裡是馬路青年,老不正經青年人聚集地,也是一本面向青年群體的電子雜誌。用獨特的角度去挖掘當下流行的文化和現象,並從社會學、心理學等多元化視角進行解讀,擅長用犀利的角度、一針見血的言辭戳破表相。

如果你覺得有點意思,歡迎來公眾號找我嘮嗑。

相關焦點

  • 豫章書院一審宣判,但暴力仍在:為何父母會親手將孩子送進地獄?
    最近,備受社會關注的網癮機構「豫章書院」非法拘禁案一審宣判。豫章書院案宣判結果:創始人吳軍豹、校長任偉強、張順、屈文寬犯非法拘禁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2年10個月、2年7個月、1年10個月、11個月,法院駁回民事賠償請求。
  • 豫章書院倒了,但噩夢還在繼續,他們已無法治癒
    首先,他們想辦法混進受害者群,收集志願者的相關信息。接著,通過各種手段人肉志願者,竊取他們的個人信息。最後,再進行不斷地威脅與騷擾。有個志願者叫子沫,她是一個非常溫柔與熱心的女生。很多參與過這件事的記者和學生們,都知道她。
  • 體罰、監禁學生,為啥「豫章書院」如此肆無忌憚?家長才是助力者
    01、家長為什麼要把孩子送進豫章書院根據B站up主「溫柔JUNZ」所說,絕大多數被送進豫章書院的孩子(其中包括成年人),精神上都是處於完全健康的狀態,他們可能是因為同性戀,早戀,或者單純的不聽話被冒充的警察綁進來。
  • 豫章書院事件中,孩子的父母既是受害者也是造成悲劇的推手
    豫章書院修身教育專修學校(以下簡稱「豫章書院」)是位於江西省南昌市的一所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全稱為南昌市青山湖區豫章書院修身教育專修學校,該校成立於2013年5月16日。2014年1月,經有關部門批覆,增加一般不良行為青少年轉化工作職能(像幫助孩子「戒網癮」等)。
  • 豫章書院案終於判了,但正義並沒到來
    即使事情已經鬧得全世界沸沸揚揚,上了好幾家外國媒體,無數與這些孩子不相干的社會人士都為「豫章書院」的累累暴行義憤填膺時,家長們表現出的卻往往並不是憤怒,而是慌亂和尷尬。畢竟這些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孩子,其中一大部分都是被自己的父母騙來,或者在父母的幫助下被書院的人抓來的。
  • 為什麼有些家長支持豫章書院?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還不能判斷拉橫幅都是家長自發行為,因為現實中,偽造民意的事太多了。但從校門口有數十位家長籤名的請願書來看,部分家長支持豫章書院辦學很可能是真的。輿論對豫章書院強烈譴責,有關部門也對學校進行處罰,部分家長卻支持學校,讓人尷尬。  為什麼會有家長支持豫章書院,難道他們不知道這所學校體罰學生,甚至讓一些學生想自殺嗎?
  • 話題| 是誰把「問題孩子」送進豫章學院?
    編前語近期,有網友曝光江西豫章學院存在非法體罰,拘禁,虐待孩子和高額收費等問題,引起輿論的軒然大波。今天一起來聊一聊豫章書院。Q:從楊永信到豫章書院,這些機構打著教育的名義,但實際上並不像一個教育機構,更像一個暴力機構,他們對待那些問題少年,用的那些方法都非常暴力,但是卻能長期存在,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豫章書院是救贖孩子的「聖地」?不,那是人間煉獄!
    01、豫章書院再次引熱議上個月,知乎大V @溫柔發表了一篇文章《因為曝光豫章書院,我朋友被報復到自殺》,稱曝光豫章書院惡行的志願者受到了死亡威脅,這志願者一度想自殺。沒想到,時隔兩年後,豫章書院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 從網戒中心到豫章書院,我看到的,是中國家長的不作為
    最近豫章書院這個事情,火爆的不得了,虎臣一直在猶豫,到底要不要寫一篇稿子。同行基本上都不願意寫,害怕。有的呢,認為這件事情現在還沒有定性,寫出來容易出事。虎臣認為,該寫,凡是錯的,就應該被指出來,否則,連錯誤都不能被指正,何談改錯?
  • 豫章書院事件是怎麼回事?豫章書院最終處理結果
    在「豫章書院事件」發生兩年後,因近期有舉報豫章書院的志願者稱遭到了死亡威脅,並收到一些恐怖圖片,使已關閉近2年的豫章書院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2019年11月1日,原豫章書院山長吳軍豹對界面新聞回應稱,其從來沒有授意誰去威脅過志願者,並稱其已心力憔悴,後面的事與其無關。
  • 新世代《書院來信》藏頭暗諷豫章書院,全網對這位選手肅然起敬!
    高三的時候做小組演講就向全班介紹和總結了一整節課的豫章書院一事,自認為是在高中做的最好的一次課堂演講。直到今天,其實熱度已經有很大消退了,但聖代這首歌的出現我和他也一樣希望大家不要忘卻豫章書院的醜惡,或許還有很多孩子仍然在遭受著惡魔的折磨,很多家長還義無反顧的將孩子送進這人間地獄……《書院來信》讓大家足足等了一個多月,今天一聽果然不同凡響。
  • 豫章書院陰影裡的年輕人:離開六年總是在夢裡回來
    砸門的當天,父母親去考察了豫章書院,劉淑珍看到豫章書院的孩子們都彬彬有禮,遇到長輩,點頭、鞠躬、問好,這是她在兒子身上從沒見過的。這裡提倡國學,正合了陸天升的意,他崇尚一切仿古的東西。在他們的觀念裡,這才是孩子該有的樣子。每次看到電視上給媽媽洗腳的公益廣告,他們得把兒子叫過來,教導一番,要尊敬長輩。兩天後,他們把兒子送進了豫章學院,期待在一年後收穫一個全新的兒子。
  • 豫章書院是什麼在驅使?如此輕的處罰背後的原因你知道嗎?
    後來網絡上的又一篇文章《因為曝光豫章書院,我朋友被報復到自殺》將豫章書院事件重新翻出。文章講述了豫章書院曝光至該文章發布的兩年時間裡,志願者們受到的各種報復事件。使得豫章書院事件再一次回到了人們的視線當中。2020年7月7日,「豫章書院」非法拘禁案一審宣判。
  • 被豫章書院「改造」的人生
    每日晚飯,等到父母吃完,她一個人坐到飯桌前,先心裡默念一遍《感恩餐誦》——豫章書院裡規定的餐前儀式。她也怕父母過問,「不講又不好,講了我又累。」創傷陳予開始整夜地失眠。一閉眼,都是關於豫章書院的夢,白天又睡眠癱瘓,怎麼都醒不來。
  • 《書院來信》:三年了,你還在關注豫章書院嗎?
    因為孩子沉迷遊戲,因為孩子叛逆,因為孩子不聽話,因為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不一樣,等等等等諸如此類,有一些父母選擇了豫章書院,希望這個地方能把自家不成器的孩子稍微扯回到「正道」上。《書院來信》便是在《說唱新世代》中,rapper聖代在8小時內以豫章書院為題創作的歌曲。
  • 聖代新歌《書院來信》,關於豫章書院,壓抑又爆發
    溫順的孩子只是學會了如何與大人相處,只是明白了再不自由的年齡應該怎麼避免被送入豫章書院。豫章書院,一個斯文敗類一般的名字。散發著循循善誘的假面,做著比武僧還累的暗黑工作,像極了一個微笑黑洞。多不屑一顧的孩子被送進去,出來的時候都只有顫抖的陰影下,被固定後的樣子。這個將遺臭萬年的教條機構,討好的是家長,像小朋友左膀右臂後面的兩隻手,扭送著,強制的管理者。
  • 豫章書院庭審結果出來了,壞人終究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
    2020年7月7日,廣受社會輿論關注的豫章書院一案宣判,判決結果如下:吳軍豹、任偉強、張順、屈文寬犯非法拘禁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2年10個月、2年7個月、1年10個月、11個月,並且法院駁回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訴訟請求。
  • 豫章書院案還無法劃上「句號」
    不過,該案都遠未到劃上「句號」的時候。從司法程序上看,據媒體披露,被告和原告放均存在異議,均有人表示要上訴。案件的最終結果,在進入二審後才能敲定。另一方面,即便司法追責完成,也只不過算是懲治了部分作惡者。另一半作惡者——家長,若不能自省其過,司法懲治變會陷入揚湯止沸的困局。復盤豫章書院一案,其遵循的仍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的邏輯。
  • ...有「豫章書院」後有「大愛無疆」,暴力「矯治」機構為何久禁不絕?
    然而,就在「豫章書院」事件即將塵埃落定之時,5月底,我接到一個電話,一位被父母逼迫去參加「大愛無疆」遊學營的小姑娘,向朋友留下遺囑後失聯。在我報警後,小姑娘父親告訴我女兒安全了,他也承認要把女兒送進「大愛無疆」。
  • 【小嗨時評】豫章書院「龍鞭」體罰學生,家長需求為其助力!
    他在自己的戒網癮學校裡,通過電擊的方式給孩子治療網癮,其治療過程殘暴、冷酷、喪心病狂。時隔一年,一所叫做豫章書院的地方,再次把問題少年學校推入了公眾的視野。那些學習不好、早戀、打架、逃課、沉迷網遊的孩子,被父母送進這樣的學校。整個書院被三米多高的牆圍著,到處都是鐵絲網、鐵柵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