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公布—新聞—科學網

2020-12-16 科學網

 

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近日宣布,將2012年度的麥克阿瑟獎(MacArthur Fellows)授予23位獲獎者。他們中包括科學家、攝影師、作家、記者等,每人將在未來5年獲得50萬美元的資助,且沒有任何附加條件。

 

本年度的23位獲獎者中包括10名科學家,分別是:

 

Maria Chudnovsky,哥倫比亞大學數學家;

 

Eric Coleman,科羅拉多大學老年病學家;

 

Olivier Guyon,亞利桑那大學光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

 

Elissa Hallem,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神經生物學家;

 

Sarkis Mazmanian,加州理工學院醫學微生物學家;

 

Terry Plank,哥倫比亞大學地球化學家;

 

Nancy Rabalais,路易斯安那大學海事協會海洋生態學家;

 

Daniel Spielman,耶魯大學理論計算機學家;

 

Melody Swartz,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生物工程學家;

 

Benjamin Warf,波士頓兒童醫院小兒神經外科醫生。

 

麥克阿瑟獎俗稱「天才」獎,創設於1981年,旨在表彰社會各領域最富創造力的傑出人才。獲獎者需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具有非凡的創造力;二是承諾基於已有系列成就,將來取得重大進展;三是具有促進日後創造性工作的潛力。獲獎者將得到可完全自由支配使用的50萬美元獎金。(科學網 梅進/編譯)

 

更多閱讀

 

相關焦點

  • 張益唐獲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新聞—科學網
    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John D. and Catherine T.
  • 王男栿入圍「麥克阿瑟天才」獎,美國疫情紀錄片明日首發
    影展採用公開徵集的形式,面向海峽兩岸高校學生徵集2018年1月1日之後完成的劇情短片、非劇情短片(時長15分鐘以上,40分鐘以下)。 來源:金馬影展官方訊息 IDFA公布非競賽單元名單 眾多優秀紀錄片脫穎而出 「麥克阿瑟天才」獎公布獲獎名單
  • 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揭曉24名獲獎者,沒有華人
    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揭曉24名獲獎者,沒有華人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 2017-10-12 09:55 來源:澎湃新聞
  • 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華裔科學家餘金權——從山村裡走出的世界...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會員、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教授、中科院上海有機所特聘研究員、2016年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與比利時科學家盧克·塔爾維共同獲頒2019年度「上海市國際科技合作獎」。來自官方新聞發布受疫情影響,身在美國加州的餘金權教授無法親自來滬參與頒獎,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第一時間聯繫到了餘教授並送上了祝賀。餘金權教授所在的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剛剛部分復工,「大家還是很緊張,工作耽誤很多」,餘教授快人快語,「疫苗上市前,不能大意!」
  • 獨家丨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華人科學家餘金權獲百萬美金捐助
    本周二(12月8日),跨國製藥公司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宣布,捐贈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三百萬美金建立永久Bristol-Myers Squibb冠名講座教授席位,希望能夠提供穩定、不受限制的資金幫助科學家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 麥克阿瑟:最崇敬中國一位軍事天才,他的兵法讓美國軍官黯然失色
    而要說眾多二戰名將裡最突出的一個,當屬美國十大五星上將之一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作為一個老將,他先後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也是美國歷史上海陸空三軍獲得勳章最多的將軍。1880年,麥克阿瑟出生於阿肯色州小石城。
  • 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楊培東:人工光合作用進入應用還需要很長時間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興彩)在31日於上海臨港舉行的「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莫比烏斯論壇」上,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楊培東接受上證報採訪時表示,人工光合作用現階段還是停在基礎科學的階段,進入到技術轉移層面還需要二三十年。  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水、太陽能轉化為碳水化合物和氧氣。
  • 美國科學院院士莊小威:莊家有女是奇才—新聞—科學網
    隨便搜索一下「莊小威」三個字,人們大多會被她金光閃閃的履歷震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畢業生,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物理學雙聘教授,「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風光履歷的背後並不是一路坦途,在史丹福大學師從美國華裔物理學家朱棣文進行博士後研究時,莊小威也經歷過整整一年什麼都做不出來的困境。
  • 2012年度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公布—新聞—科學網
    2012-088 自然科學獎 2 以重組腺病毒為載體的基因療法對惡性腫瘤治療的臨床前期研究電子科技大學 2012-116 技術發明獎
  • 諾獎自然科學三大獎項對中國科學界的四個啟示—新聞—科學網
    跳出三大獎項的科學貢獻來看,今年的諾獎自然科學獎項或許能給中國科學界帶來一些啟示。 啟示一:師徒同心,其利斷金 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後,科學網博主郭曉強在博文中提到了「貝爾彌補效應」。Buck)分享;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伊莉莎白·布萊克本(Elizabeth H. Blackburn)和卡羅爾·格雷德(Carol W. Greider)分享。 這些年來,國內關於師生爭端的新聞常見報端,但願諾獎中「師徒同心,其利斷金」的美好結局可以為國內重塑合作共贏、相互尊重的師生關係提供一些啟示。
  • 中國科學家獲2020年度「洪堡研究獎」—新聞—科學網
    俞飈研究員在實驗室 近日,德國亞歷山大·馮·洪堡基金會正式通知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祝賀該所研究員俞飈榮獲2020年度「洪堡研究獎」。 洪堡研究獎由德國亞歷山大·洪堡基金會於1972年設立,面向德國以外的全球傑出科學家,專門授予在基礎研究、理論創新、學科引領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並在未來有希望取得尖端成就的外國傑出學者。要求候選人必須是在其研究領域做出過原創性理論、重大發現或發明,對該領域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科學家。是該基金會所頒贈給外國學者的最高榮譽,旨在表彰獲獎者的終身學術成就,享有很高的國際聲譽。
  • 天才科學家之莊小威
    2014年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因為當年獲獎者引用了她的成果。哈佛大學物理,化學兩院雙聘教授,美國科學院,工程院,人文藝術院三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莊小威1972年出生於江蘇省如皋市,5歲多被父母接到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直接上了科大附小二年級。初中時曾獲得全國中學生數理化競賽第一名。
  • 科學網—2012年生命科學領域博士後最佳僱主排名公布
    美國《科學家》(The Scientist)雜誌近日評出了2012年生命科學領域博士後最佳工作地點排行榜。
  • 全世界最牛夏校—約翰·霍普金斯天才夏令營 CTY
    著名的約翰·霍普金斯天才青少年中心(CTY)成立於1979年,是一家非營利組織,是天才教育的全球領導者,致力於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和培養學術先進的天才青少年。CTY在世界各地有超過165,000名校友,包括Facebook和Google的創始人,2012年麥克阿瑟神經科學天才獎獲得者Elissa Hallem、2014年麥克阿瑟數學天才獎獲得者Jacob Lurie,還有無數中學生科技大獎賽
  • 美國的「麥克阿瑟獎」,常給獲獎者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
    ·麥克阿瑟(John Donald MacArthur)命名的,俗稱「麥克阿瑟天才獎」。妻子凱薩琳為·T·麥克阿瑟(Catherine T. MacArthur),出生於1908年,從愛爾蘭移民到芝加哥,1928年成為約翰·唐納德·麥克阿瑟的第二任妻子,1981年去世。為了表示對他們夫婦的紀念,由1970年成立的約翰·唐納德·麥克阿瑟夫婦基金會(John D. and Catherine T.
  • 14歲考上中科大少年班,麻省理工的天才,中國最年輕的諾獎潛力股
    什麼是天才?1年時間上完小學課程,2年時間上完中學課程,14歲參加高考理科成績669分,被中科大少年班錄取,還被中科大選入最好的班「嚴濟慈物理英才班」,獲得郭沫若獎學金。本科階段,先後去過密西根大學和牛津大學交流學習,目前在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 北京大學校友惲之瑋獲2012年「拉馬努金」獎
    2012年8月12日,印度SASTRA大學宣布北京大學校友惲之瑋被授予2012年度「拉馬努金」獎(SASTRA Ramanujan Prize),頒獎儀式將於12月22日在新德裡舉行。拉馬努金獎是為了紀念印度的天才數學家斯力瓦薩•拉馬努金(Srinivasa Aiyangar Ramanujan)而設立,每年頒發一次。
  • 麥克阿瑟為何堅持擴大韓戰,背後有何目的?看美國人怎麼說!
    1951年3月20日,麥克阿瑟收到華盛頓發來的2封絕密電報,內容是:「由於李奇微的勝利,「聯合國軍」已在朝鮮戰場取得主動,目前是與中國展開談判的最佳時機,使雙方最終穩定在『三八線』上……」然而,麥克阿瑟卻堅決要與中國鬥到底。
  • 蒲慕明獲2016年度Gruber神經科學獎—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6月8日上海訊(記者黃辛)美國時間6月7日,Gruber基金會宣布2016年度Gruber
  • 2013年美國生命科學博士後最佳僱主排名公布—新聞—科學網
    美國《科學家》(The Scientist)雜誌近日發布了2013年美國生命科學領域博士後最佳工作地點排名,共有25家研究機構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