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是初中數學中重要的內容,應用廣泛,可以證明線段的比例式;也可證明線段相等、平行、垂直等;還可計算線段的長、比值,圖形面積及比值。
1.
相似三角形常見的基本類型
相似三角形常見的基本類型有:平行型、斜交型、旋轉型和垂直型等。
1.平行型
條件中若有平行線,可直接得兩三角形相似;如果沒有平行線,可添加平行線,構造平行型相似三角形,如下圖(1)、圖(2)所示:
若DE∥BC,則△ABC∽△ADE.其中圖(1)又叫做A字型,圖2又叫做X字型。
2.斜交型
條件中若有一對角相等,可考慮再找一對角相等,應用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兩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相似);
或找夾等角的邊對應成比例,應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兩邊對應成比例且夾角相等的兩個三角形相似)。如下圖(3)、圖(4)所示:
若∠1=∠B(或∠2=∠ACB),則△ABC∽△ACD(或△ABC∽ADE).
其中,圖3又叫做母子相似型,圖4又叫做反A字型相似。
3.垂直型
若有一對直角出現在條件中,可考慮再找一對角相等,使用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兩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相似);或者證明斜邊、直角邊對應成比例。
如下圖5所示:
若AB⊥AC,AD⊥BC,則△ABD∽△CBA∽△CAD。
如圖6所示:
若AB⊥AC,ED⊥BC,則△ABC∽△DEC
4.旋轉型
由於旋轉型較難,也是中考的壓軸題型之一。我們將做專題講解,敬請關注。
2.
相似三角形解題常見思路
針對不同的類型,在解答時應掌握以下幾種常見思路:
(1)在判別兩個三角形相似時,應該注意利用圖中已有的公共角、對頂角、公共邊等隱含條件,以充分發揮基本圖形的作用。
(2)尋找相似三角形的一般方法:
①通過作平行線構造相似三角形或構造成比例的線段;
②利用圖形特徵(如有公共邊、公共角的兩個三角形)趙相似三角形;
③依據基本圖形對圖形進行分解、組合;
④做輔助線構造相似三角形;
⑤利用分別等於中間比的兩個比相等實現對等比進行轉移。
以上判別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有時單獨使用,有時需要綜合運用,使其具備應有的判定條件。
而識別(或構造)A字型、X字型、母子相似型、垂直型等基本圖形是解題和證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