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得知雲姚一鳴:讓每個人更善於學習

2020-12-14 人民網

姚一鳴,畢業於西安交大少年班,原任漢得信息西南區總經理,擁有企業IT管理諮詢行業10餘年從業經驗。現任上海漢得知雲軟體有限公司CEO。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作為為教育行業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教育科技企業,由國內最大的IT諮詢公司上海漢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具有20年英語教學經驗的新加坡在線教育行業領先企業Knowledge Platform Pte. Ltd(簡稱KP)合資成立。

芝士網作為漢得知雲學科教育的核心品牌,通過布局連接線上、線下,貫穿備講練測教學全環節產品矩陣和定製服務,致力於成為人工智慧背景下的教師助手,賦能教學場景。在上海,通過內容、技術和服務的綜合解決方案,芝士網已持續為數百所學校教學場景有效賦能。

說到姚一鳴,就不得不提到少年班。在姚一鳴上學的那個年代,如果哪個孩子上了少年班,則意味著他可以免去初中、高中、大學的升學考。因此,自在一年級的一次家長會上聽到這個消息後,姚一鳴的母親便給他定下了目標——朝上少年班而努力。

姚一鳴解釋,少年班其實應該國家的一種嘗試。準確來說,1978年,在改革開放開始的時候就已經落地。最早是在中科大,當時的想法就是選拔一批智商超常,具有所謂天才潛質的一些少年。

天才潛質是民間大眾的看法,更多的看法則是所謂的智商超常。這個試點逐步全國推開,在大學領域,比如像中科大、姚一鳴所在的西安交大,或上海交大等大學,都建了少年班試點。與之匹配的,就是在中學建立少年班,業界稱之為「超常教育實驗班」。姚一鳴記得當時全國大概選了八所中學,他自進中學少年班就開始接受少年班這樣的一個體系的教育。

姚一鳴記得當時班上的同學智商平均比較高,他們在外人看來屬於天才,而對於內部的同學來講,大家都是一個鼻子兩個眼睛的人,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第二,當這些學生匯聚到一起以後,經歷了一種怎麼樣的教育呢?我倒是覺得和國家的因材施教是相關的。」姚一鳴提到,「教育部門都希望能夠給這些孩子最好的教育,看看能不能夠有一些豐碩的成果結出來。」

中學那會兒,姚一鳴班所配備的無論是教材,或是教師,還是教學模式,都區別於傳統的學校體制,有一種實驗的感覺。一直到了大學,學校在這樣的一個教育群體裡面,也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包括課程的設置、老師的配備,都經過精心地選擇。

姚一鳴認為,少年班只是一個縮影,它背後反映的是對各種各樣教育模式因材施教的一種嘗試,這種嘗試應該是改革開放以後,甚至改革開放以前就應該有的嘗試,直到現在一直沒有減弱,在增加。

姚一鳴坦言,雖然少年班孩子裡沒有不聰明的,但問題是有很多人的自理能力會有問題,尤其是自控和自製。「你想一個孩子14歲15歲上大學,大學老師不像中學老師那樣天天盯著你,」他舉例,「比如說有同學玩遊戲玩得很投入,會在網吧住上半個月,導致學習也下降。」

多年後,姚一鳴發現,不管是他的中學同學還是大學同學,專注幹一件事情的特別多,搞科研的特別多,但出來創業的特別少。「不僅是我們這一級,往上數很多級,都是搞科研的,大家一提少年班都能想到誰在某某大學當教授,拿了什麼獎,這部分人真的特別多。」

正因為自己有著這種特殊教育的經歷,也見證了很多人專注事業有所成就,姚一鳴覺得確實有途徑讓每個人都善於學習。

自2015年成立至今,姚一鳴帶領下,二十多人的初創團隊發展到了兩百多人,已和全國多省市千餘所學校達成實際合作,並得到校方和老師、學生和家長的認可和肯定。

高於同齡人的智商,在後面的創業當中發揮的作用大嗎?姚一鳴承認自己算是比較另類的,從小性子就比較跳脫,不太喜歡搞科研。「所以到現在為止,我認為什麼重要?智商不是那麼重要,情商很重要。」(實習生 竺嘉茹)

(責編:實習生、韓慶)

相關焦點

  • 漢得知雲籤署人工智慧助力教育健康發展倡議書,貫徹AI賦能教學
    論壇舉行前,漢得知雲(芝士網)CEO姚一鳴先生受邀接受了上海市電化教育館的視頻專訪,對公司產品內容、服務等方面的合規性、科學性進行了詳細的闡述。2018年12月底,教育部發布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嚴禁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的通知》之後,漢得知雲嚴格對照文件進行自查,嚴控服務內容。品牌下所包含的芝士網智能學習空間、口語測評系統等產品所有基礎項目免費,所有增值需要收費的項目不向學生收費或由學生支付相關費用,切實防控未成年人的學習、消費環境。
  • 漢得知雲成為民辦教育協會培訓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單位
    漢得知雲(芝士網)成為民辦教育協會培訓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單位 為民辦教育健康持續發展助力中國教育產業正處於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其中各大資本對民辦教育事業更是不斷助力,據了解,自 2000 年 1 月以來,整個教育培訓行業共計投融資事件 1914
  • 共研英語教學改革 漢得知雲致力推動英語教育現代化
    為了共同探討諸如此類的問題,2019年8月7日-8日,上海漢得知雲軟體有限公司在武漢舉辦了「AI 賦能教師」——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的英語教學改革研討會。漢得知雲CEO姚一鳴先生致開幕詞此次會議邀請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劉道義、上海市教育考試院的英語學科專家馮豫、湖北教育科學研究院初中英語教研員羅之慧、浙江省外國語學校聯盟常務副秘書長邵豔紅
  • 漢得知雲旗下品牌「知雲AI」榮獲「2020企業創新實踐大獎」
    在本次峰會的創新型企業分論壇上,邀請了上海地區今年取得重大突破的創新型企業、新興企業、高科技企業代表參加,漢得知雲受邀出席,與米其林、紐仕蘭、歐萊雅等全球知名企業以及上海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東軟雲科技、上海百聯等國內知名企業共享成功經驗、展望未來發展。
  • 漢得知雲與高校共建產學研共同體 助力產教融合
    上海漢得知雲軟體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為教育行業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教育科技企業,也正在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結合高校科研優勢和一線資深教師教學經驗為加快推進教育綜合改革,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
  • 共促上海民辦教育事業發展 漢得知雲成為民辦教育協會會員
    作為一家深耕K12教育的教育科技企業,上海漢得知雲軟體有限公司於2019年6月18日正式加入上海市民辦教育協會,為民辦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公司成立四年以來,始終秉持為教育行業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目標,將不斷拓寬業務範圍以及產品線,覆蓋K12全學段、全學科。
  • 為何善於索取的人反而比善於給予的人更受歡迎?
    善於索取的人,助長了別人的付出,會讓彼此更近一步,自然受歡迎;善於付出的人,助長了別人「受惠」的習慣。如果有一天恢復了常態,會令對方心生不滿,造成矛盾,就別提說歡迎了。善於索取的人會讓別人知道他,認可他,同情他,這樣別人才會心甘情願幫助他,而他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從人性真實的角度考量,人們往往會更重視自己的付出。給比拿愉快,被需要是一種幸福。善於索取的人滿足了人們的某種心理需求,讓那些付出的人也得到了一種存在感,成就感和優越感。
  • 心理學揭秘:為什麼善於索取的人比善於付出的人更受歡迎?
    為什麼我們生活中那些善於索取的人會比付出的人更受歡迎,其實這裡面隱藏了這三大要素與秘密:還記得《白雪公主》的童話故事嗎,漂亮溫柔的白雪公主曾經闖到七個小矮人的房屋,她可憐兮兮的問道,我能住在這裡嗎?心理學:人際 關係技巧2、懂得索取者,也是洞察力與目標導向性強善於索取的人之所以會成為受歡迎的人,往往在人際關係中
  • 姚一鳴:廣汽本田理念S1價格比飛度低20%
    姚一鳴表示,SUV已經在計劃當中,至於「引入什麼樣級量的SUV,在探討之中。」第一年5萬輛,是明年理念S1的銷量目標。  信息時報記者 馬海燕
  • 5種方法讓你變成更善於學習的騎手
    成為一名善於學習的學生並不意味著你擁有最好的馬,甚至不必懷有達到世界最高水平的雄心壯志。但是成為一名好學生,意味著你能從課程中學到更多,並且教練樂於與你分享他們的智慧。如果你花了很多錢進行學習,那麼儘可能從中學到更多知識才是有意義的。
  • 善於學習的人一定也是時間管理的能手
    善於學習的人一定也是時間管理的能手。時間,是世界上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是記錄太陽與地球相對位置關係與生命成長變化的工具。善於學習的人就是在相同的時間裡習得更多的生活技能,讓自己生命的成長軌跡向前邁進的更多。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
  • 張勇重回母校寄語新生:面對變化 善於學習的人更能向前走
    在新生開學典禮上,張勇分享了他對學習在不同階段的理解。張勇說,隨著技術的發展,世界變化越來越快,新知識、新經驗、新專業也層出不窮,這中間唯有一點是不變的,就是學習能力。一個善於學習的人面對一個變化的世界時,永遠都可以及時跟進,並且創造性地往前走。張勇以阿里巴巴的倒立文化舉例,要訓練換個角度看世界的能力。
  • 領導者要善於「從後排把人往前撥」
    ⚪ 文:楊軒⚪ 來源:36氪(ID:wow36kr)⚪ 管理諮詢業務合作:17319452996(微信同手機)⚪ 文末點擊「閱讀原文」加入 質量人部落(通訊錄)「領導要善於從後排把人往前撥,領導者有一些基因是天生的,但是大量訓練是可以後天培養的
  • 【微觀點】善於學習,就是善於進步
    實踐證明,黨員幹部如果沒有好學的精神,把學習當成負擔或者感到可有可無,時間久了,知識就會老化,思想就會僵化,能力就會退化,就會渾渾噩噩,無所作為,就無法推進黨和人民的事業,無法肩負起重任。  「善於學習,就是善於進步。」本領不是天生的,必須通過不斷學習才會有所長進、有所提高。
  • 什麼人善於「覺照」
    許多事都是學會的、慢慢觀察到的;沒有一個人不觀察、不學習就會幹事的。會幹事的人必然是一個細心的人,不細心,怎麼可能會幹事呢?正因為細心,所以才善於觀察人、事、物...能觀察事物,就能善於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如果不善於觀察事物,內在的起心動念,也也定觀察不到,發覺不了,覺照不到。用一顆很細的心來做事,就會做得很好。
  • 不斷學習,讓人生更充實,善於總結,不斷完善自我,突破自我!
    那該如何讓自己改變這種狀態呢,讓自己重新邁入活躍的思想軌跡中去,重拾信心,以更加積極的心態投入學習或工作中去呢?給自己制定一個詳細的目標,並為之努力奮鬥。善於總結,不斷完善自我,突破以我!對於善於總結經驗,反思自己的人,在工作或生活中肯定會表現出不一樣的精神狀態!
  • 樂於學習善於學習終身學習的「大家」
    ——張伯禮院士即使病倒對工作也不懈怠「張伯禮校長樂於學習、善於學習、終身學習。其實,在我們眼中,他是一位被院士『耽誤』了的詩人和攝影家。」這是「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多位同事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的話。
  • 鬼谷子:不善言辭的人,要記住這幾句話,讓你更善於溝通
    鬼谷子曾有一句經典的話語叫做縱橫捭闔,冷心為上,鬼谷子和他的弟子口才很高,而且還懂得用人識人,他們懂得揣測人心,見人說人話,可能在當今社會我們覺得這樣的人太巧言令色了,但其實他們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對象,他們懂得說一些讓對方心裡高興和揣測對方的心意,然後從而達成自己的目標,可以見得說話是一門學問
  • 勤於學習知識,善於思考問題
    為了讓自己的能力出眾,只有堅持學習,勤於學習,博學多識,才能讓自己在人生的路上越走越穩、越走越遠。學習是人生的指明燈,學習新的知識,讓自己的思想開明增長智慧。成功的人士都善於學習,在學習中吸取養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所謂活到老學到老樂到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業務技能水平,來適應工作環境的變化,跟上創新發展的步伐,才能讓自己所學的知識發揮出應有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