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是一見利忘義,貪得無厭的的人,名聲更是遺臭萬年

2020-12-17 小文看王者

董卓真的是個很惡劣的人物嗎?董卓是一個非常有私慾和野心的人,他的種種行為造成了東漢末年各路諸侯群雄四起的極度混亂。東漢政權最終導致毀滅。雖然是由很多種原因造成的,但是董卓的進京也加速了東漢政權的滅亡。董卓進宮之後不僅僅亂了後宮,對於一些不聽話的人也隨意處置,整個朝廷人心慌慌,敢怒不敢言。之後也是由司徒王允說服了董卓義子答應刺殺董卓!

董卓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是一見利忘義,貪得無厭的人。他本是應何進等之邀,進京誅滅十常侍,勤王救駕的。可他卻乘此機會,擅權奪位,獨斷專行。先是隨意廢立,殺人立威。後又想篡位自立。足見其輕義重利,貪念十足。他是一個漠視民生,罔顧國勢的狂徒。他出生在西涼潁州,從未做過有益於鄉民的事。倒是靠著鎮壓農民起義而發跡的。

董卓字仲穎,陝西臨洮人,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十八路諸侯合作組成三十萬大軍就是為了擊敗在長安為非作歹的董卓。那按常理來說在那時遭到大部分世人反對的董卓應該就是個大反派,無惡不作了吧,那歷史上真實的董卓是否就真的是這樣一無是處了,一生就都在為非作歹了呢?我覺得不盡然,對於董卓的評價大概可以分成兩部分,其按時間來分,年輕時候的董卓與後期手握大權的董卓完全就是兩個人。

董卓如果僅僅說能力這一項的話,也是一個可以在亂世叱吒風雲的人物,董卓在剛剛開始的時候僅僅是東漢守護邊疆的一個低級的軍官,但是在戰亂的年代,董卓傑出的能力馬上就是顯現出來了。依靠自己的狡猾及其勇猛很快的在參加剿滅西北少數民族的戰爭中有了自己的戰功,很快地顯現出來了。在後期,董卓升到了鎮守西北的大將軍,甚至就是西涼的兵馬也是被董卓掌握了,這也就是前期的董卓,喜好結交豪傑,如果按照這個情況發展下去的話,那麼董卓也是止步於此了。

但是由於當時的皇帝劉宏死了,劉辯即位,當時何進為了把宮中的宦官清理乾淨,準備發兵殺死宦官,但是由於宦官提前下手,何進被殺。 這個時候,董卓看準了這個時間,就是把直接領兵,宦官那可能董卓的西涼大兵的對手,於是劉辯被殺,劉協即位,也就是漢獻帝。實際上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董卓還是非常的有眼光的,但是當他自立漢獻帝的時候。

其實已經註定了他的結局,這也是董卓的眼光的巨響之處,不會縱觀歷史大勢,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缺少歷史的格局。後期董卓被自己的愛將王允和自己的乾兒子殺死,也算是董卓的性格的悲哀吧,殘殺忠臣,自立皇帝,這些都是古代的大臣難以接受的。董卓就是一個性格豪放小於殘暴,缺乏歷史格局,有戰略眼光,但是缺少王者胸襟,會整治兵馬,但是不會用馭將,也就是一個不太合格的奸雄。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中,董卓是什麼樣的人?為什麼都說他是三國最噁心的人?
    小人得志 董卓是為數不多從一開始出場,就給人印象很差的人物,上來被黃巾軍打得大敗,幸好有劉備出面救了他的性命 如果非要說董卓的特點,那就只有他的奸詐了,正面打丁原幹不過,就只有靠著反間計找了呂布這麼一個見利忘義的小人。 偏偏他還真就把呂布當做義子,估計也只有董卓這樣奸詐的小人,才會和呂布意氣相投,不過不得不說,董卓的西涼軍確實非常強悍,能控制朝廷這麼長時間,甚至面對十八路諸侯打得也不算太糟糕,好歹還能全身而退。
  • 除了董卓之外,還有一名女子經歷過
    在行刑之前,行刑者會將犯人用繩索五花大綁,再找來一個足以容納一人的大缸,行刑者會在大缸內盛上一整缸的燃油,將犯人扔在油缸之中,頭部用一塊類似於枷鎖的木板固定。整個浸泡過程持續至少一天一夜,等到浸泡後足夠的時間之後,行刑者就會將犯人打撈出來,此時的犯人渾身的皮膚都已經吸收滿了油脂,無需其他的助燃物,一點就燃。
  • 為什麼潘金蓮出軌名聲就遺臭萬年,而露絲出軌就是好美愛情故事?
    潘金蓮在大家的印象裡是一個可以說是沒有道德的女人,她的名聲也是遺臭萬年。但是還有一個和她經歷差不多的女人,兩個人簡直在人們的印象裡是天壤之別,那就是鐵達尼號裡的女主角露絲,直到現在有多人都羨慕傑克和露絲的愛情。那麼潘金蓮和露絲的的差別為什麼這麼大呢?下邊小狼就自己的感覺來分析一下。
  • 孫堅打敗董卓進入洛陽,董卓這麼評價孫堅,他們昔日是戰友
    孫堅打敗董卓進入洛陽,董卓這麼評價孫堅,他們昔日是戰友董卓聽從何進的命令帶領著幾千的兵馬進入洛陽,在廢立皇帝的問題上和袁紹爭吵起來,而後袁紹逃離洛陽,董卓也廢立了皇帝,重新確立了一個他心儀的皇帝。這一舉動引發天下震動,各地紛紛舉兵反對董卓,而之前的袁紹也被他們確立成了這次反對董卓的聯盟的首領。這群人主要的兵力在山東,因此他們也被叫做關東軍。面對關東軍的來襲,董卓決定把首都改到長安,在皇帝前往長安之後,他放火燒了洛陽,還挖掘了歷代皇陵,之後,他更是一直帶兵駐守洛陽,直到他被孫堅打敗,洛陽終於失守,而洛陽城內的呂布也不能成功打贏孫堅,孫堅成功進入洛陽。
  • 真實的董卓真如《三國演義》所說?
    尤其是在《三國演義》中,董卓更是被刻畫成了一名愚蠢的軍閥、殘忍的暴君和好色之徒。但是眾所周知,《三國演義》是藝術作品,是小說,其中對歷史有著一定的改動和誇大,那麼,歷史上真實的董卓,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根據《後漢書·董卓傳》對董卓本人進行了一些還原。
  • 睚眥必報的董卓,連三公都不放過,為何能夠容忍這個唱反調的人
    東漢末年的又一至黑時刻降臨。《三國志董卓傳》:卓性殘忍不仁,遂以嚴刑脅眾,睚眥之隙必報。這是陳壽對於董卓的簡述,董卓為人殘暴不仁,而且睚眥必報。但凡和董卓作對的人,無論是行動上還是言語上的,基本都會遭受到董卓的打擊。並且,這種打擊無視官職高低,無視地位、民望。我們可以從如下事跡中,可以窺知一二。
  • 世間有三種人,一種淳樸善良,一種貪得無厭,一種與世無爭
    最可怕的不是鬼神,是人心,我們常說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內心欲望是無法滿足的,有些人外表看似光鮮,其實誰也不知道他背後經歷怎樣的千瘡百孔,有些人看似六畜無害,其實誰也不知道他雙手沾滿了多少的生靈塗炭。世間角色千千萬,有一種人天生善良,人活著,做事就要實實在在,做人就要乾乾淨淨,善良的人,總是想別人比想自己多,真心誠意的對待別人,善良的人,不為錢財坑害別人,不為利益謀害別人,不為名聲糟踐別人
  • 人心不足貪得無厭
    這樣的所謂商業銀行,不說多如過江之卿,卻也一抓一把。難能可貴的是,一己之身,為著一己之私,竟然貪了11個億。幾乎按照人口普查,收了個人頭稅。用貪得無厭來形容,都簡直詞不達意,應該加上罄竹難書。罄竹難書的貪得無厭,基本上可以恰如其分了。
  • 歷史上真正當面刺殺董卓的人,比曹操有勇氣多了!
    在前面幾天老福說到董卓進京後做了一系列的動作,把那些反對派該殺的殺,該貶的貶,處理完這一切以後,他就正式廢除劉辯立劉協為皇帝,再後來就乾脆派李儒把劉辯和何太后一起殺死在永安宮內。殺了劉辯以後,京城的一切就真正是董卓的了,這董卓也不想再裝模作樣了,直接收了劉辯的皇宮美女,這還不夠,他還派軍隊四處打劫,魚肉百姓,謀財害命,種種罪行令人髮指。對於董卓殺了劉辯以後的所作所為,《三國演義》裡是這樣記載的:自此每夜入宮,姦淫宮女,夜宿龍床。嘗引軍出城,行到陽城地方,時當二月,村民社賽,男女皆集。
  • FC吞食天地1,第二章討伐董卓,當年的大賭場讓人莫名其妙
    童年的經典智力卡遊戲有很多,被玩家熟悉的包括封神榜,重裝機兵,最終幻想,勇者鬥惡龍等等,其中吞食天地2更是被許多玩家奉為神作,但是吞食天地系列的第一部作品就沒有那麼高的知名度了,當年的日文版更是勸退了絕大多數玩家,一直到外星科技整出了一部三國志英傑傳,這就是吞食天地1的漢化版,但是連名字都改了,當年有部分玩家玩過卻不知道這就是吞食天地1
  • 董卓進京就掌握了漢朝政權,他有什麼過人之處?
    剛剛經歷了黃巾之亂,漢室威信受挫,加上宮內皇上身邊的宦官在作亂,宦官在那個時候已經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了。所以引起了皇族外戚的不滿和顧慮,外戚想盡辦法要滅掉這些作亂的宦官,於是外戚和宦官之間的明爭暗鬥就不可開交了。身為外戚之首的大將軍何進,想要要置這些作亂的宦官於死地,於是聽從了袁紹的建議召集外部兵力到京師洛陽來威脅震懾這些宦官,董卓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招來洛陽的。
  • 同為三國霸主可為何孫權的名聲卻差曹操劉備這麼多?只因這兩個字
    同為三國霸主可為何孫權的名聲卻差曹操劉備這麼多?只因這兩個字話說東漢末年,由於皇室日益衰落,導致朝綱不振,不但被董卓獨攬大權,就連一向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成了擺設,於是乎,天下就此大亂,各路諸侯紛紛打著討 伐董卓的旗號割據一方。
  • 三國:此人是曹操手下得力戰將,逍遙津戰役讓他名聲威震江東
    張遼字文遠,出生於并州,初出茅廬的他和呂布同在并州刺史丁原手下共事,東漢末期宦官幹擾朝政,董卓收到命令,帶領軍隊將宦官除掉,之後董卓開始幹預朝綱,董卓手下的軍師給了呂布一匹好馬,將呂布收為部下,後來因為貂蟬,呂布將董卓殺害,朝廷封呂布為將軍,張遼也成為呂布手下的大將。
  • 董卓:千裡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董卓,字仲穎,東漢隴西臨洮人。漢桓帝永康初年,董卓官拜羽林郎,「六郡良家子為羽林郎」,統管元郡羽林軍黃巾軍舉事時,東漢朝廷任命董卓為中郎將、河東太守,可是,董卓打不過黃巾軍,兵敗後被東漢朝廷革去了職務,回家務農。後來,西涼韓遂起兵反叛,東漢朝廷急著用人,董卓在洛陽受到中郎將張奐推薦,以軍司馬的職位參加了對羌族的徵討。
  • 董卓有多麼殘暴?喜歡吃人肉,喝鮮血
    據史書記載,有一次,他的一位羌人首領朋友路過他家遊玩,他非常大方地將家裡用來耕地的牛殺了,來招待客人。要知道古代的牛可是家裡一項非常重要的財產,有的朝代還不能擅自宰殺耕牛。羌人首領見到董卓如此熱心,就非常感激,回去之後,便把部落裡的上千隻牛羊送了過來。
  • 貪得無厭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成語知識
    貪得無厭,貪:求多;得:獲取;厭:滿足。追求財物沒有滿足的時候。出自:《四遊記 三至嶽陽飛度》:「洞賓嘆曰:『人心貪得無厭,一至於此!』」 成語出處:《四遊記 三至嶽陽飛度》:「洞賓嘆曰:『人心貪得無厭,一至於此!』」
  • 貪得無厭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貪得無厭,貪:求多;得:獲取;厭:滿足。追求財物沒有滿足的時候。出自:《四遊記 三至嶽陽飛度》:「洞賓嘆曰:『人心貪得無厭,一至於此!』」成語出處:《四遊記 三至嶽陽飛度》:「洞賓嘆曰:『人心貪得無厭,一至於此!』」
  • 董卓喜歡美女,原來達到這種地步,後宮女人都成他的「發洩對象」
    當年天下大亂,黃巾軍在全國各地挑起個戰火,這就讓處在京城的人都感到恐懼了,別看當時的京城城高牆深,但是守衛京城的都是一群常年沒有經歷過戰鬥的人,面對著蜂擁而至的叛軍根本沒有抵抗下去的可能。於是當時的大將軍就向皇帝提了一個建議,咱們讓在邊關常年和外族徵戰的董卓進京吧,畢竟他帶領的軍隊還是很強悍的!皇帝一想也是啊,別看自己是皇帝,但是現在的情況還是很危險的啊。於是就親自下詔,讓董卓帶領一部分的精銳過來京城保護自己。董卓來了,卻跟大家想的不一樣,他不是來保護皇帝的,反而藉助自己強大的實力把整個朝廷給佔據了,誰敢多說一句話的話,直接就被董卓給殺了。
  • 董卓實力到底如何?只有五萬兵馬,為何要十八路諸侯一起討伐?
    董卓就是當時的一個大軍閥,殘暴血腥。仗著自己手握重兵,目中無人在朝堂之上更是排擠他人,殘害忠良。也正因為他的種種暴政,導致了民間百姓苦不堪言,同時也讓很多人對他產生了反叛之心。最終十八路諸侯結成聯盟,集體討伐董卓。
  • 《列子》:既然人固有一死,為什麼我們還要拼命地活著?
    在世上,壽命短的人和因意外而死的人佔了「十有六」——能活下來已是如此的艱難。對此,楊朱也說「壽之大齊,得百年者千無一焉」,人生在世,能活到百歲的寥寥無幾。對於一個百歲的人來說,夜晚睡覺要佔去一半時間,疾病痛苦、亡失憂懼又佔據了四分之一,因此人生真正能用來享受的時光只有十幾年而已。那麼在這十幾年中,人們究竟該怎麼度過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