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篇題為《商人眼光看灣區:深圳勝出的七大理由》的文章廣為流傳,點燃了社交網絡,引發多位圈內專業人士熱議,曝光量已達10萬+。
本文將隨文章的原創作者老亨一起,走進深商的世界。
深圳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建設等一系列奇蹟,一躍成為國際化大都市。
37年來,深商馳騁中國的核心競爭力究竟是什麼?深商的下一個發展重點又是什麼?聽老亨揭開謎底。
深圳的實力、深圳的實績,是深商一步一步實幹出來的。每一步都很踏實,都很堅實,這才有深圳今天屹立不倒的江湖地位。
深圳城市影像
腳踏實地拼出一片天
今天的城市規模、城市人氣、城市地位,就是靠第一代深商原始積累下來的。這個階段的工貿經濟,是從蛇口和羅湖發端,由點到面不斷瀰漫,成就了「蛇口精神」和國貿大廈「深圳速度」的城市傳奇。
80年代鄧小平視察蛇口,90年代國貿大廈
第一代深商如拓荒牛一樣,腳踏實地,無私拼搏,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開墾成一個現代化大都市,用「拓荒牛」來形容深商的開拓精神再貼切不過了。
象徵深圳奮勇開拓,奔向改革開放的"拓荒牛"
勇立潮頭開闢新時代
可以說第二代深商吃的全是IT業的飯,挖的全是信息革命的角,而華強北正是這個時期群星燦爛的大舞臺。
深圳早期所謂的高新技術產業,都是IT技術的衍生和應用,上步工業區成建制地引進電子工業,形成了強大的電子產業配套。深圳電子產業產品迭代更新能力及市場輻射能力之強大,一舉實現對香港製造業的反超。
在初級加工業成效顯著的情況下,深商趁熱打鐵,再次開闢新的戰場,扛起高新技術產業大旗,也致使一批傳統製造企業,藉助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勇立潮頭,也是深商一直秉持的信念。
華強北:深圳早期高新技術產業造星場
骨子裡生長創新血液
第三代科創類深商幾乎都是先有技術專長、技術專利,然後才開設公司,融資發展。無論是基於IT技術,還是基於新材料、新能源、新生命科學,從混雜的華強北、到民營的天安數碼城、再到深圳官方扶持的南山科技園,科創類企業、科創企業服務體系,逐漸在南山聚合,南山最終成為深圳今天的科創高地。
深圳的創新企業集群發展備受關注,被其稱之為「矽洲」,這些企業在各自領域核心技術的創新能力位居世界前列,一大批深商正在成長為「掌握新經濟命脈的新力量」。
南山科技園
深商伴隨深圳一路走來,既在創造商業財富,也在錘鍊商業精神。深圳精神、深商精神,簡而言之,是創新、是敢為天下先,是他們造就了深圳今日屹立不倒的江湖地位。
華為、騰訊這樣具有集成研發能力的巨無霸企業畢竟是少數,中國跟隨型創新發展的道路已經走到轉折點,目前需要形成領先創新體系。
圖為深圳前海
集成研發,集成商用,這就是深圳發展第四階段的特點。深港合作,在深圳前海地區做商用集成,並非以前海為軸心引擎,擎動深港融合,帶動其他城市和製造環節、物流環節等產業鏈。這可能就是前海未來產業布局的大輪廓。
前海將利用其創新機制和人才政策,推動深港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新的更大的創新突破,為深圳的發展貢獻前海智慧。
前海的定位為高端商務區,吸納的是高端人才。在前海,最能滿足高端商務想像的代表性開發項目恐怕唯有世茂的前海中心。世茂·前海中心以世界第六、中國第二的旋轉藝術地標的定位,提升了深圳城市建築的藝術標準,點亮了前海商務的物理空間。
老亨如是寫到,將深圳創業推向高階,將深圳營商環境推向高端,這應該成為前海的使命。從這個意義上說,世茂·前海中心是深圳商務商辦未來趨勢的代表,為深商「再為天下先」提供極具國際化的平臺。
在此大環境的感召下,將創新、勇立潮頭的精神進行到底,將"深商"打造成深圳企業家的象徵,將"深商"打造成深圳甚至中國的名片。
圖為世茂·前海中心效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