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尺寸:長55.7釐米,寬41.4釐米,高49.5釐米
來源:上海博物館館藏
參閱書籍: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明式家具珍賞》
交杌俗稱「馬扎」,原系北方少數民族所用,是最早傳入漢地供垂足坐的高型家具之一,故又稱「胡床」。胡床在兩晉至隋唐時期屬家具中等級較高的品種,見於記載者多為家中男主人或貴客享用。不但在居室使用,出行時也攜帶左右以備休息。明代交杌傳世不多,此件保存完好,製作極精。座面用絲絨編成,為數十年以前穿織。交杌下方的踏床也稱「腳踏」,交杌在摺疊時,踏床可取下或翻轉以便於攜帶

尺寸:長73.5釐米,寬39.5釐米,高70.5釐米
來源:上海博物館館藏
參閱書籍: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明式家具珍賞》
這件作為案頭陳設的小屏風原裝有大理石板,因破碎而撤去。它如實地仿照了大座屏風的造型、結構和裝飾,與故宮景仁宮大門內大如照壁的明代白石大座屏風頗為相似。在邊框內的分隔中,把屏面上、下各橫分為絛環板三塊,兩側各豎分為兩塊。在墩座上做出如意雲頭,抱鼓上刻蕖花,安站牙。這件小座屏風形制合乎規範,精緻的紋飾點綴其間,與黃花梨若隱若現的紋理相互映襯,散發著幽幽古意,具有明式家具的典型風格。

尺寸:長56釐米,寬43.2釐米,高85.5釐米
來源:上海博物館館藏
參閱書籍: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明式家具珍賞》
「玫瑰椅」是北方的叫法,南方則稱為「文椅」,據說因文人喜歡而得名。其椅背較低,適用於規範坐姿,而非休息靠坐。該椅四腿穿過座面,直接與搭腦和扶手連接。搭腦兩端與後腿連接處、扶手前端與前腿連接處都做成悶榫,外形類似菸袋鍋子。椅子尺寸不大,造型端莊,木質溫潤,顯現出一種纖柔婉約的氣韻。

尺寸:長141釐米,寬47釐米,高83釐米
來源:上海博物館館藏
參閱書籍: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明式家具珍賞》
案面兩端帶翹頭,稱之為翹頭案。該翹頭案採用夾頭榫結構,造型簡潔,線條明快。正面輪廓直角四方,沒有裝飾,只在側面飾有兩處壺門曲線,一處在案頭下腿足間,一處在足底端託子兩邊,都很隱蔽,不易發現,讓人回味於隱與顯之間,內斂而不外露。俯視該案面板,木材紋縷流轉迴蕩,如行雲飄曳、澗水急湍,令人百看不厭。

尺寸:徑43.3釐米,高89.3釐米
來源:上海博物館館藏
參閱書籍: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明式家具珍賞》
香幾一般用來陳放香爐,多為圓形和方形。這件香幾的幾面用四段弧形大邊攢成圓框,打槽裝面心板,立面做成冰盤沿線腳。再往下,腿足向內收斂然後又向外翻出,細而且長,所以在明清小說裡有「蜻蜓腿」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