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襄舊藏,上海博物館「明清家具館」

2020-12-23 騰訊網

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珍賞》一書中收錄的家具,你也許曾不止一次地感嘆書中的件件精美家具,你也許曾很好奇這些家具的細部結構和背面乃至整體感覺是怎樣的。

那麼在這裡——上海博物館「明清家具館」,你便可親眼目睹和感受真實而立體的它們。

一、展品的來源

上海博物館「明清家具館」開放於1996年,佔地700平方米,展品一百多件,基本上以紫檀和黃花梨家具為主。明代家具展品,大多數來自王世襄和陳夢家兩位著名學者的舊藏,清代家具展品為上海博物館原有館藏。

王世襄與陳夢家兩人從40年代後期就開始收集明式家具。陳夢家先生於生前共收藏家具26件,王世襄在1985年完成《明式家具珍賞》一書時,已蒐集79件。

《明式家具珍賞》王世襄

書中收錄的家具大多用珍貴的黃花梨木和紫檀木製作,其中部分更是傳世明式家具中的孤品,對中國古代家具的研究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新館落成之後,香港莊氏後人將所得王世襄舊藏之明清家具珍品79件,捐贈上海博物館。1999年上海博物館又斥資徵集陳夢家、趙蘿蕤夫婦舊藏家具26件充實館藏和陳列。

這兩批珍貴文物的入藏,是上海博物館「明清家具館」能夠以豐富的展品順利向公眾開放的前提。

上海博物館外景

二、展館的分區及特色

明清家具館以典藏為本,重視陳列,汲取古典園林建築中的粉牆、黛瓦、漏窗、掛落等中國元素營造氛圍,以此烘託明清家具獨有的風採。展館陳列分五部分:明代家具展廳、清代家具展廳、書房、廳堂和出土明器。

1、明代家具展廳

明代早期,家具繼承了宋元以來的傳統木作工藝,中後期由於商品經濟的繁榮、府邸和園林建築的大量出現、東南亞珍貴硬木的輸入,都為家具製造業的繁榮以及家具工藝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傳世實物可見,該時期家具品類齊全,藝術特色鮮明,主要表現為造型簡約、線條講究、比例勻稱、榫卯精密。

明代家具展廳的家具以簡約古雅為主旋律,裝飾注重服從和優化造型,並將雕刻和攢鬥的手法施於家具的醒目部位,有畫龍點睛之效,還能巧用木材紋理的自然美,做到此處無工勝有工。

2 、清代家具展廳

清代家具自雍正、乾隆至嘉慶時期,經濟繁榮,社會奢靡之風盛行。審美口味的劇變使家具的造型和裝飾產生了極大的變化,纖瑣繁縟的裝飾風格逐漸形成。

此時的家具,用料寬綽、體量厚重,裝飾元素求多求滿。自道光至清末,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衰落,家具工藝衰落,形式日趨庸俗粗陋,上乘之作少見。

清代家具展廳著重表現富麗華奢的皇家風範,利用多種材料、多種工藝的手法,追求富麗奢華的視覺效果。

3 、書房

書房陳設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以畫桌、書格、官帽椅的功能家具組合的讀書寫作環境;二是以床榻、櫃櫥、衣架等家具構成的休憩起居環境。

另外,明清文人對室內補壁及齋頭清玩興致頗濃,因此書房是古代文人讀書、作畫或休閒、會友的場所,諸如書畫、古琴、香爐、臂擱以及桌屏都是常備之物。

由書房可見古代文人注重精神享受、追求高潔雅逸的生活情趣。

4、廳堂

廳堂再現集多功能用途於一體的明式廳堂。凡家庭祭祀、婚喪禮儀、親朋交往大多在此舉行,家具則因事而設,並無固定模式。

屏門前所置黃花梨大條案極為罕見,案前設交椅和扶手椅。親朋聚話以長幼之序列座,盡顯儒家精神關懷之下秩序井然、端莊嚴正的氛圍。

▲明式廳堂

廳堂內的陳設擺放,折射出古人講究生活禮儀、恪敬民族傳統的道德操行。同時也見證了家具不僅是建築的附屬物品,更是建築功能的直觀表達。

5 、出土明器

在廳堂對面的壁櫃中陳列了明代潘允徴墓出土的部分家具模型和木俑。木俑中有文有武,神態各異,以墓主生前出巡的規模排列,氣勢壯觀,是墓主生前現實生活的縮影。

這批珍貴的木雕俑和家具模型,曾於1995年被美國波士頓美術館借展。雖是冥器,卻為明代晚期家具形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木俑和家具模型(明墓出土)

家具模型用當地的櫸木製作,種類較多,從其造型、比例和結構的細緻,猶見墓主生前所用家具之面目。

* 文章轉自:網際網路,侵權請告知!任何涉及版權權益問題請事先留言或加好友告知,我們第一時間說明或刪除並賠付版權費!

相關焦點

  • 王世襄舊藏:從芳嘉園到上海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明清家具館展示的部分王世襄舊藏(莊氏捐贈),圖中分別為:明黃花梨木夾頭榫大平頭案(後),明黃花梨木小座屏風(案上),明黃花梨木四足八方香幾(右後),明黃花梨木圓後背交椅因了這批王世襄舊藏的明清家具補充入館,使得上海博物館成為當時國內唯一一家闢有專館陳列古典家具的國家級博物館。陳若茜 在上海博物館四樓,有一間以香港實業家莊貴侖的父親及其叔父命名的展廳——莊志宸、莊志剛明清家具館,裡邊展出了王世襄歷經半個世紀收攏的明清家具。在展館進門處擺放的便是王世襄自己言明的那件傳世重器——「明紫檀大畫案」。
  • 香港實業家百萬美元購王世襄79件明式家具捐上博?
    今年5月25日是一代收藏大家王世襄先生百年誕辰,京滬兩地均有紀念活動。澎湃記者走進上海博物館,追溯王氏舊藏80件明式家具入藏上海博物館的前後因緣。        上世紀90年代初,香港實業家莊貴侖從王世襄手上購得79件明式家俱捐贈給上博;另有一件黃花梨小馬扎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由王世襄託人帶到上海捐給上博的。因了這批王世襄舊藏的明清家具補充入館,使得上海博物館成為當時國內唯一一家闢有專館陳列古典家具的國家級博物館。
  • 訪上海博物館中國明清家具館
    明清古典家具在我國一直是個略顯尷尬的藝術門類,它在歐美各國極受追捧熱愛,幾乎各大博物館都專設陳列館,研究著作也非常多。西方人將中國明清家具提升到了與中國其它文物等同的地位。但在我國僅上海博物館一家有專室。此展室是收藏大師王世襄先生將自己數十年購藏的79件明清家具。
  • 為何王世襄不把畢生收藏的79件家具留在北京,而給了上海博物館呢
    王世襄,我國著名的文物專家,曾任故宮博物院古物館科長,因精通北京玩家的各種遊藝,故被許多人稱為「京城第一玩家」。在他的眾多收藏品中,高端明式家具尤為吸引人。1993年,王世襄決定將畢生收藏的79件家具入藏上海博物館,這在家具圈中可是一件轟動的事。當時王世襄先生住在北京,但他為何想要把家具長途跋涉運到上海呢?這對於老家具來說,無疑也是一種風險挑戰。
  • 王世襄款明清家具典籍
    明 黃花梨有踏床交杌尺寸:長55.7釐米,寬41.4釐米,高49.5釐米來源:上海博物館館藏參閱書籍: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明式家具珍賞》交杌俗稱「馬扎」,原系北方少數民族所用清 黃花梨木小座屏風尺寸:長73.5釐米,寬39.5釐米,高70.5釐米來源:上海博物館館藏參閱書籍: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明式家具珍賞》這件作為案頭陳設的小屏風原裝有大理石板
  • 明清家具資料庫:85張凳子
    文 | 明清家具研習社 研習君語 明清家具資料庫,主要精選各類有代表的古典家具 Ming and Qing furniture database 明清家具資料庫 在明清家具中,椅凳類可以說是最龐大的一個家族
  • 上海博物館裡的明代家具來源
    明代是我國古代家具製造的鼎盛期。明代家具風格簡約、文雅,其藝術成就深受人們讚許。在上海博物館有一個專門放明代家具的地方,佔地700平方的展廳內陳列了明代中國家具精華100多件。這個展廳裡以典藏為本,在潛心研究的基礎上重視了陳列,汲取古典園林建築中的粉牆、黛瓦以及漏窗和掛落等中國元素營造氣氛,以此來烘託明式家具獨有的風採。其實,中國古典家具的發展源遠流長。早在漢代之前,古人就能製造精美的漆木家具。南北朝以後,「垂足坐」的生活方式更是促進了高型家具的發展。
  • 「王世襄舊藏」:拍賣場上的名家效應
    在市場上,「王世襄舊藏」已成為藏界符號,每次出現王世襄舊藏藏品時,都會引發市場的熱烈追捧,王世襄舊藏帶來的品牌效應和市場效應便在情理之中。在2003年的專場拍賣中,王世襄舊藏唐代「大聖遺音」伏羲式琴,以891萬元的成交價開創當時古琴拍賣世界紀錄;2011年,在中國嘉德「儷松最珍—唐琴大聖遺音」伏羲式琴專場中,「大聖遺音」最終以1.15億元成交。
  • 明清家具資料庫:50隻香幾
    | 明清家具研習社 | 研習君語 明清家具資料庫,主要精選各類有代表的古典家具 「瓷器怕方,木器怕圓」,王世襄一直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將泥土塑成挺拔的「方」不容易,用木頭造出渾潤的「圓」也是件難事,各種家具都是方形的比圓形的省工省料,因而多作方形。
  • 盤點海外珍藏的明清家具—納爾遜藝術博物館
    ▲納爾遜藝術博物館二樓中國藝術品展區的平面圖美國堪薩斯的納爾遜美術館所藏明清家具的規模和等級,就連已經不復存在的加州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都無法超越。▲南海觀音彩繪木雕 遼金時期(907-1234年)王世襄先生著述《明式家具研究》,收錄該館所藏明式家具十五件,無一不是代表性的明式家具類型。其中包括方凳1件、交椅1件、炕桌3件、各式案類4件、羅漢床兩件、拔步床1件、圓角櫃1件、燈臺2件。
  • 經典家具欣賞:王世襄明式家具十六品之凝重!
    說起明式家具,外面不能不提到一個舉足輕重的先鋒代表——著名文物鑑賞家、收藏家王世襄先生。他不僅是「京城第一玩家」,還對文物研究和鑑定有著非常精深的造詣,其中最權威的是明式家具研究專家。其經典名作《明式家具珍賞》和《明式家具研究》,開創性地對明式家具進行了系統詳盡的介紹,精選的100多件明式家具珍品,圖文並茂地對明式家具的源流、用材、造型、品種、榫卯、裝飾等進行了詳實的講解,奠定了他在明清家具學術界裡程碑式人物的地位。
  • 上海博物館裡王世襄舊藏的兩件黃花梨無束腰方凳
    每次去上海博物館,都會特別留意一件無束腰直足直棖凳子。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珍賞》中詳細介紹過它。還把它與另一件小黃花梨無束腰直足直棖小方凳放一起做了介紹。我覺得把它們放在一起更顯「人情味兒」。怎麼這麼說呢?
  • 再現明清家具風華——吉盛偉邦明清家具博物館開幕(組圖)
    2014年4月26日,位於青浦趙巷的吉盛偉邦國際家具村又推力作,籌備許久的明清家具博物館正式開幕,為世人再現明清家具風華。
  • 故宮「家具館」將展出2000件明清家具
    據悉,家具館完全建成後,將容納約2000件故宮院藏家具文物。故宮將在家具館首次嘗試倉儲式展陳,將更多家具展示給公眾。此外,位於海澱北部的故宮北院區拆遷、市政建設等工作已基本結束,有望10月開工。明清兩代家具分列兩館展出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故宮共藏有6200餘件明清家具,但這些家具長期堆放在庫房中,除了原狀陳列展館中的家具,其他都無法對公眾開放。為此,故宮將南大庫和南薰殿改造為明清家具館,位於南城牆下,武英殿前。
  • 明清家具資料庫:50個架子
    文 | 明清家具研習社 研習君語 明清家具資料庫,主要精選各類有代表的古典家具、案、椅、凳、床、櫃、幾、屏風,這是明清家具中的主要類別,也是最常見與我們生活最密切的家具。
  • 文人的理想國:王世襄與他的明式書房!
    書房是中國歷代文人私密的理想國,作為明式家具研究的執牛耳者,當代文人王世襄的書房為何模樣? 讓我們一起跟隨前美國加州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策展人莎拉·韓蕙(Sarah Handler)女士重憶往事,從那件著名的紫檀插肩榫大畫案談起,共敘文房清樂。
  • 曇花一現的傳奇:世界上第一所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
    曇花一現的傳奇:世界上第一所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全球首次明清家具拍賣會」、「全場107件中國明清古典家具,皆以高於估價數倍的價格成交!」文玩界大家王世襄先生曾前後三次應邀造訪該博物館,並在文章中稱讚這個博物館:僅僅用了七八年的時間,已佔了幾個世界第一。建立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一百多件精品明式家具的收羅、關於明式家具的學術研究和發刊、舉辦展覽以及這場轟動世界的拍賣會,都離不開一個名叫羅伯特·伯頓的老外。
  • 明清家具資料庫:100件屏風
    文 | 明清家具研習社 研習君語 明清家具資料庫,主要精選各類有代表的古典家具 明清兩代,大量圍屏出現,表明當時社會的富足程度,因為屏風在當時是非常貴重的家具。
  • 明清家具資料庫:100張桌子
    | 明清家具研習社 | 研習君語 經常有粉絲來找研習君要圖 清 紫檀裹腿羅鍋棖長條桌 上海博物館藏
  • 王世襄自評:始終玩物喪志 業荒於嬉
    由於王世襄的努力,使得類似漆器、匏器、銅爐及竹木牙雕等小眾的傳統藝術品逐漸登上了大雅之堂,在明清家具領域的研究更是貢獻卓著。著有《中國古代音樂書目》《竹刻藝術》《髹飾錄解說》《明式家具研究》等著作。從小當「玩主」​​王世襄,1914年5月25日出生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