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充足的鐵對於媽媽和寶寶的發育都是至關重要的,貧血會導致準媽媽容易發生感染性疾病,而且康復的速度也較慢。同時準媽媽由於缺鐵也會導致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增加寶寶早產以及低出生體重的危險。準媽媽如果孕期出現貧血,還容易造成寶寶的鐵儲備減少,使寶寶發生貧血的機率相對較大。
當準媽媽們在孕期檢測中發現貧血時,除了要遵醫囑進行適當地藥物治療之外,日常中飲食的合理搭配也是十分重要的。那麼百姓口中經常說到的紅糖補鐵、紅棗補鐵、雞蛋補鐵.......
究竟這些食物真的能為孕媽媽提供充足的鐵元素嗎?今天我們就為大家詳細說一下孕期補鐵有哪些誤區:
誤區一:紅糖、紅棗可以補血
認為紅糖、紅棗可以起到補血的作用,我想古人大概是以形補形的原理吧,因為紅糖和紅棗也是紅色啊,和血液的顏色不正好吻合?這裡可能讓大家有所失望了,紅糖和紅棗中所含的鐵不是血紅素鐵,含量也比較低,並不是補鐵的主要食材。同時紅糖和紅棗由於糖分含量較高,孕期如果食用過多,反而會造成體重超標、血糖異常的情況發生。所以想要紅糖和紅棗來補鐵,最後可能鐵沒補上去,血糖和體重往上走了,適得其反。
誤區二:菠菜可以補鐵
關於菠菜能夠補鐵的說法也深入人心,其實相對來說菠菜真的是孕期的一款好食材,菠菜的葉酸、維生素B2、維生素K含量都比較豐富,這是孕期必不可少的營養素。但是非要把菠菜和鐵拉到一起,估計有點牽強了。因為菠菜中的鐵是非血紅素鐵,並不能直接被人體消化吸收。而且菠菜中的草酸含量比較多,對於鐵的吸收也有妨礙性。
誤區三:雞蛋、牛奶可以補鐵?
雞蛋蛋黃中的鐵含量比較豐富,但由於蛋黃中富含的卵黃高磷蛋白,對鐵的吸收有幹擾作用,所以蛋黃中鐵的吸收率比較低,僅為3%左右。
再來說下牛奶,牛奶主要為我們提供的是優質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素,我們知道過多的鈣攝入會降低鐵的吸收率,所以大量喝奶並不可以補鐵。相反,我們平時還要把喝奶和補鐵的時間錯開,以免引起鐵和鈣的幹擾性。
知道了科學補鐵的重要性,孕媽媽也要積極地改變生活方式,那具體食用哪些食物對於孕期的鐵缺乏有緩解呢?
日常中富含血紅素鐵的食物有:動物的肝、心臟、紅色肉類(牛、羊、豬)、動物血等含量相對豐富,這些動物性食品在人體的消化利用率特別高,而且也不容易受到其他食物的相對幹擾因素。孕期每天可食用100克左右的肉類,對於補鐵特別有幫助。每周食用2次動物肝臟,每次50克左右即可。
當然除了合理的飲食,日常中像濃茶、巧克力等富含單寧的物質,也會影響鐵的吸收。補鐵期間儘量減少飲用。
孕期補鐵,您補對了嗎?歡迎留言區評論、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