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城子出土「普通」的古劍,經過研究,專家說:這是國家一級文物

2020-12-20 歷史大解秘

「寶劍配英雄,紅粉送佳人。」我國古代是冷兵器時代,在眾多武器中,「劍」是最受歡迎的,因為它不僅可以上陣殺敵,還可以佩戴在腰間當飾物。1986年,考古專家去土城子考察時,意外地發現一把「普通」的古劍,但經過研究後,專家卻說:這是國家一級文物。這把看似普通的古劍,究竟有何神奇之處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揭秘一下: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1986年8月,內蒙古呼爾浩特市的考古專家接到消息,準備對和林格爾縣土城子村北狄墓葬區進行考察。當專家帶著專業的工具抵達北狄墓葬區後,他們立即展開考古清理工作。

在清理的過程中,專家們卻面露失望之色,因為墓葬內只出土一些玉器、石器以及青銅古兵器,這些器物都是很常見的隨葬品,完全沒有太大的研究價值。緊接著,專家將出土的器物裝進文物保護箱內,帶回研究所。

專家回到研究會後,開始對出土的文物進行分類,在清理青銅古兵器時,一把長滿土鏽的青銅劍,卻吸引專家的目光,這把劍長49.2釐米,做工樸實無華,從造型上看,應該是春秋時期的青銅劍。最令專家們感到驚訝的是,這把看似「普通」的青銅劍,劍身上竟刻著四個篆字銘文。

文物是傳承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有一些文物被製作得十分精美,但它的收藏價值並不高,因為身份不明,有一些文物看似普通,卻因被歷史名人使用過,它自帶極大的升值空間。

工作人員為弄清劍身上的四個字,立即請來專家進行分析,可惜的是,當時竟無人能完整地將其解讀出來。在後期召開研討會時,我國著名的歷史系李教授,終於為大家破解了劍身上文字之謎,劍身的四個字是:耳鑄公劍,也就是說,這把青銅劍是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重耳所用的劍。

晉文公是春秋時期晉國的第二十二任君主,為人謙虛好學,治國有方,深受百姓愛戴。

「耳鑄公劍」是在內蒙古胡爾浩特地區被發現的,從地理位置上看,該地區屬於晉國勢力範圍的邊緣,此時,專家們非常好奇,為何晉文公的貼身劍會出現在土城子墓葬中,難道這把青銅劍被偷盜了?

晉文公的出身很高貴,但他卻有一段「流亡在外」的不堪回首的經歷。根據《史記晉世家》記載,晉文公曾受到父親晉獻公寵妾驪姬,因為驪姬想讓自己的兒子登上皇位,當驪姬的詭計得逞後,晉文公過上外出流亡的生活,而晉文公的主要生活地點就在呼爾浩特地區,這是她母親的家鄉。

晉文公有一個十分忠心的屬下,名為介子推。流亡期間,晉文公的生活非常艱苦,介子推竟偷偷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給晉文公煮肉湯,並謊稱是麻雀湯。當晉文公得知真相後,他握著介子推的手說:今後我若當上君主,必定重重賞賜你。不料,晉文公真的當上君主,想要實現自己的諾言時,介子推卻不想要任何賞賜,並帶其母親躲進綿山。

朝中的奸臣嫉妒介子推,便給晉文公出餿主意,讓其火燒綿山,逼著介子推下山。萬萬沒想想到,介子推和其母親被活活燒死。晉文公得知消息痛苦不已,並下令這一天全國不允許開燈,煮飯,只能吃冷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也就是清明節。

專家推測,「耳鑄公劍」應該是晉文公故意留下土城子地區的,為的是記住19年的屈辱,正因如此,這把青銅劍才會被深埋地下。雖然,「耳鑄公劍」沒有「越王勾踐劍」珍貴,但這把劍的主人卻是一個有故事的人,更是一個創造歷史的人,如果大家對「耳鑄公劍」感興趣,可以去烏蘭察布市博物館看一看,近距離感受它獨有的魅力。

相關焦點

  • 汨羅江流域再次出土國家一級文物商代青銅鐃
    嶽陽廣電全媒體訊(汨羅臺 張為 胡清)近日,汨羅長樂鎮出土一件獸面紋青銅鐃【náo】,省文物專家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這是汨羅江流域出土的又一件「青銅重器」。因獸面紋銅鐃器型完整、紋飾精美且南方地區發現大型青銅鐃總體數量較少,經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湖南省博物館研究館員高至喜,湖南省博物館研究館員劉彬徽鑑定,獸面紋銅鐃年代為商代
  • 九龍山漢墓出土一個無名文物,專家經過研究,它的名字叫鎏金軛角
    從考古發現來看,漢代古墓也總能出土一些十分獨特的文物,比如考古專家就曾在九龍山漢墓中出土一件怪物青銅器,經過研究後對其作用大吃一驚……究竟是什麼樣的文物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遼寧喀左土城子遺址 出土約3500年前青銅時代古城
    原標題:遼寧喀左土城子遺址 出土約3500年前青銅時代古城  據新華社瀋陽3月23日電(記者 趙洪南)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完成了對朝陽喀左土城子遺址的首次發掘,一座距今約3500年的青銅時代古城被發掘出土。
  • 嘉峪關博物館中珍藏的「神秘」骨尺,因這三個原因成國家一級文物
    其文物價值在眾多歷史瑰寶中並不突出。也因此在眾多文物中並不出彩。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把來自嘉峪關博物館中珍藏的「神秘」骨尺,卻能夠在一眾珍貴寶藏中脫穎而出,是因這三個原因成為國家的一級文物。那麼大家一定會有疑問了,為什麼這把神秘「骨尺」能夠獲得典藏呢?那麼這三個原因到底是什麼呢?下面,就跟隨小編的解說,來一探究竟吧!
  • 「摸金校尉」盜竊國家一級文物,法院這樣判
    只有小學和初中文化的閒散人員在河北盜得國家一級文物元青花蓋罐等瓷器8件,喊出了5000萬元高價,在出售過程中落網。近日,阜新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認定,姚某等5人構成盜掘古文化遺址罪、2人構成倒賣文物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11年至緩刑不等的刑罰,並各處罰金。
  • 30多年前,一寺廟出土了一截骨頭,為何成為了一級文物?
    重修前要對古塔進行清理,省考古專家進駐法門寺之前,扶風縣已經將殘存的半壁殘存的塔磚進行了清理,結果沒有什麼重要發現。4月3日這天,文物專家對塔基進行第二次清理。工人們開始撬動巨大石塊,搬掉土礫。經過仔細看沒有發現什麼異常,在挪動第二塊石板時,專家發現了一塊漢白玉石板,一隻威風凜凜的漢白玉獅子銜著鐵環雕刻在石板之上。在漢白玉石板上,發現了一條裂縫。
  • 陝西師範大學博物館,花了550塊錢,買到一件國家一級文物
    這座博物館裡面,有一件國家一級文物,是陝西師範大學臧振教授花了550塊錢買來的連城國寶。筆者今天就根據陝西師範大學歷史繫於賡哲教授視頻公開課的講述,給大家說一說這件連城國寶的來歷。眾所周知,西安就是歷史上的古都長安。從先秦時期到隋唐時期,長安及其周邊地區,就是中國的首都或者別都。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使得西安到處都是國寶級別的文物。
  • 出土的這3件文物,全都印證了神話傳說
    經過數十年的考古挖掘,三星堆遺址僅僅挖掘不到十分之一就不再進行考古挖掘。因為人人都知道三星堆遺址太重要了,其地下的文物尤其是上古歷史文物非常之多,若是輕易的全部考古挖掘,出土的文物存在被破壞的風險。事實上,因為三星堆的種種神秘事件而被認為是外星人遺留、瑪雅文明、西方文明。不過,三星堆博物館都曾直接反駁,認為其中可能會有很多未解之謎,但這絕對是不同於中原文明的中華文明遺址。
  • 戰國古墓出土現代水杯,被當廢品隨手扔掉,後被認定為國家一級保護...
    隨著《國家寶藏》的熱播,人們越來越能感受到來自地下的魅力,諸多國寶經過考古人員的努力而重見天日。眾所周知每個地方的博物館都有一個鎮館之寶,杭州作為六大古都之一,當然也不例外。在杭州博物館陳列著一個「玻璃杯」,這個杯子跟咱們經常用的玻璃水杯很相像,但卻是杭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這是為什麼呢?時間還得回到上世紀九十年代,那時候全國都在搞建設,對磚的需求量非常大,杭州市半山鎮石塘村有一個磚瓦廠裡,此時正在趕任務,工人忙於取土燒磚。但是突然有人發現一個缺口,大概有一米多長,因為本地之前就有過古墓存在,於是趕緊給文物局打電話。
  • 專家:看看出土的文物,不敢研究了
    而兩大祭祀坑的相繼出土則是使得海內外學術界開始對其十分重視。 在三星堆出土的很多文物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其中,最多也重要的,還當屬青銅器。 《山海經》中所述「神樹」或成真實 在三星堆中出土的青銅器造型各異,與同時期的中原文化大為不同。而這裡面最讓人注目的便是兩棵非常大的青銅樹了。
  • 古墓出土「尿壺」文物,被遺棄20年後,專家:都怪我們水平太低了
    但是由於時間太過於遠久,很多珍貴的文物專家們都不敢確認他的真實用處。在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在被譽為六朝古都的南京有一座三國時期的古墓被人發現,後來這件事情傳出去之後越來越多的盜墓賊想要盜取這座古墓之中的文物,為了盜取文物這些盜墓在蜂擁而至,瘋狂的進行挖掘。當地的政府得到消息之後立馬聯繫文物局對這座古墓進行考古研究。
  • 安鄉這個老地方(三)----走向世界的安鄉出土文物
    經過多次考古發掘和出土文物證明:安鄉已經是全省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影響重大並走向世界的文物大縣,豐富的地下文物還原了一個真實的安鄉歷史。到目前為止,全縣境內已經確定文物保護單位108處,平均每十平方公裡就有一處。
  • 這件文物一出土,專家就斷定是古人的夜壺,看到其刻字後才知錯了
    這兩種瓷器在我國歷史上有著重要地位,特別是越窯產出的青瓷,其制窯技術在經過幾個朝代的沉澱後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在唐朝時,更是達到了頂峰。越窯生產過不少稀奇古怪的瓷器,有些已經失傳,有些則成功出土了,其中就包括這件「青釉虎子」,這是一個很特別的文物,它和其他精美瓷器不同的是,它並非產自唐朝,而是在三國時期。
  • 河南信陽城陽城址18號楚墓出土2300多年前寶劍 猶帶寒光
    12月19日,其保存相對完好的內棺被整體打包,移入城陽城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博物館的實驗室內,考古專家和科技人員進行X光整體掃描等前期準備後,30日內棺被打開,發現男性屍骨一具,其左下肢外側隨葬一張弓,左上肢外側隱約可見古劍一把,棺內另有幾支箭杆和鞋底等物品。
  • 老司城博物館新增3件國家一級文物 為研究遺址提供直接證物
    老司城博物館新增3件國家一級文物為研究老司城遺址及土司文化提供直接證物華聲在線5月29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王洪)記者今天從湘西永順老司城博物館獲悉,經過我省文物鑑定專家組鑑定定級,該館明嘉靖十年鐵鐘、「皇明誥封昭毅將軍升授雲南右布政使北江彭公墓志銘」石碑、「明故龍虎將軍上護軍彭公諱世麒字天祥之志」石碑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 毛澤東座機等106架老飛機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新京報訊 據《解放軍報》報導,近日中國航空博物館106架老飛機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這其中包括毛澤東曾乘坐過的裡-2運輸機、戰鬥英雄王海在抗美援朝戰場駕駛過的米格-15殲擊機、中國完全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種超音速殲擊機殲-12等飛機。  中國航空博物館館長周宏亮說,這是該博物館自組建以來首次,也是國家航空類博物館首次開展的文物飛機定級鑑定。
  • 唐墓出土特殊「玻璃杯」,曾被認為是仿製品,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但隨著研究的深入,專家們才發現,這其實就是一個戰國時的水晶杯,由一整塊水晶泥打磨而成。由於熟練的技術和優良的材料,它看起來就像現在的杯子。現在已經成為國家一級文物,禁止到國外展出。而且除了水晶杯,我們國家還出土了很多「奇怪」的文物,比如在唐朝公主墓裡,竟然出土了一個「異形」頭骨,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國家一級文物被盜,盜竊人員出售中落網
    上圖為被盜的國家一級文物元青花蓋罐等瓷器只有小學和初中文化的閒散人員盯上了古墓,他們買來文物地圖集,按圖索驥,尋找盜掘遼金時期及元代古遺址。他們在河北盜得國家一級文物元青花蓋罐等瓷器8件,喊出了5000萬元的高價,在出售過程中落網。他們還在吉林、遼寧等地多次作案,盜得大量古錢幣,獲利豐厚。
  • 新疆出土一古代「高富帥」乾屍,屍體成國家級文物,衣服禁止出國
    當它出土時,起初看起來並不特別,但是當考古隊仔細觀察後,發現這具乾屍的臉上帶著一個面具,身上穿的衣物也極其華美,一看便是出身不凡的人。這具乾屍獨自葬在了一具彩繪的木棺中,棺木上還覆蓋著一張極為絢麗多彩的毛毯,看起來價值不菲。但真正能夠看出這具乾屍身份不凡的還是他身上穿的衣服,那是一件紅地對人獸樹紋罽袍,衣服主要由紅色和黃色構成,分為了上下兩層。
  • 沙漠隱藏傳奇漢墓:出土一幅畫,專家研究後:這是脫氧核苷酸結構
    文/附熙沙漠隱藏傳奇漢墓:出土一幅畫,專家研究後:這就是DNA啊!1965年,我國的考古學家在挖了一處十分隱蔽的古墓後,出土了一件令人十分驚異的作品。驚是因為這件古物特別詭異,其實就是一張女媧伏羲的絹像,但其中隱藏的秘密卻在幾十年後才被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