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一寺廟出土了一截骨頭,為何成為了一級文物?

2020-12-20 稗史候說

1981年8月24日,位於陝西扶風縣城北邊的明代法門寺塔,在歷經了402年的風雨之後坍塌了。法門寺塔半壁坍塌,殘磚碎瓦堆積如山,幾十尊銅佛像和大批珍貴的宋元版積沙藏經善本被壓在了下面。

寺廟和尚立刻將情況上報,省考古隊聞訊而動,對塔基外圍進行了清理和發掘。經過發掘,發現了兩層塔基,最下層為唐代塔基。

法門寺地宮入口

1987年2月,陝西省計劃對法門寺塔進行重修。重修前要對古塔進行清理,省考古專家進駐法門寺之前,扶風縣已經將殘存的半壁殘存的塔磚進行了清理,結果沒有什麼重要發現。

4月3日這天,文物專家對塔基進行第二次清理。工人們開始撬動巨大石塊,搬掉土礫。經過仔細看沒有發現什麼異常,在挪動第二塊石板時,專家發現了一塊漢白玉石板,一隻威風凜凜的漢白玉獅子銜著鐵環雕刻在石板之上。在漢白玉石板上,發現了一條裂縫。

法門寺地宮石門

考古隊員立刻拿來電筒往裂縫裡照去,這一看不打緊,漢白玉石板後面有一個隔層,裡面堆滿了密密麻麻的金銀器物。就在眾人發現金子不久,又有考古隊員在20米處發現了甬道,法門寺地宮的入口找到了!

4月6日上午十點鐘,專家懷著興奮的心情走下了地宮20級臺階,每一層臺階之上都堆滿了銅錢。地宮門上的大鐵鎖歷經1100多年已經沒有全部損毀,還保持著當初掛上去的樣子。專家取下鐵鎖打開大門之後,發現這座地宮的精美不下於一個帝王陵。

地宮甬道被石頭封住

法門寺地宮仿照帝王陵建造,坐南朝北呈「甲」字形,為頂窯洞式石質建成。整個地宮由踏步臺階、平臺、甬道、前室、中室、後室、秘龕七個部分組成,全長21.2米。

經過地宮臺階,又下到第二層,第二層有一石門,石門被兩塊石碑堵住。其中一塊石碑是修建地宮情況的《志文碑》,一塊是記錄地宮供奉情況的《物帳碑》。

地宮中的寶物

打開第二道石門,專家便進入了前室、中室、後室之中。在地宮的前、中、後室內沉寂了1100多年的唐代2000多件精美文物第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一時間震驚了考古人員、震驚了所有人。大唐盛世的光華,一下子在法門寺地宮中得到彰顯。

在法門寺地宮中,共發現了被唐朝幾個皇帝頂禮膜拜的佛骨舍利4枚,其中1枚是「靈骨」,3枚是「影骨」。還有唐朝皇室供奉的121件金銀器,其中唐懿宗、唐僖宗父子供奉的有100餘件。

地宮之中發現了唐代秘色瓷器,為中國陶瓷考古最重要的發現,地宮中發現的來自羅馬的玻璃器物,是世界琉璃器考古史上的重大發現。

地宮中的珍寶

地宮中有上千件唐代絲織工藝的絲織物,其中包括武則天的金繡裙。還有400多件珠寶玉石及數百件漆木器,還有水晶棺槨及代表法身佛大日如來、釋迦牟尼最高權威的大金錫杖。這些東西都是絕世珍品,似乎是天上之物。

當然,最令人轟動的發現還是4枚佛骨舍利子。按照發現的順序來看,在地宮前室發現的阿育王塔裡的是第4枚舍利,中室漢白玉靈帳內的是第二枚舍利,後室八重寶函裡的是第一枚舍利,後室五重寶函裡的是第三枚舍利。

四枚舍利之中,只有一枚是佛祖釋迦摩尼的真身舍利,這枚舍利稱之為真身舍利或靈骨,其餘三枚稱之為「影骨」,三枚「影骨」也被當成真身舍利供奉。真身舍利是手指頭指骨,是釋迦摩尼的手指。

出土的寶物

5月10日,真身舍利被發掘出來,包裹在五重寶函之中。五重寶函第一層為鐵質,出土時已經鏽跡斑斑,第二重是銀質鎏金函,有45尊精美造像,因此又被稱之為「四十五尊造像頂函」。在寶函之下,鐫刻著「奉皇帝敕造釋迦牟尼真身寶函」。

第三重為檀香木寶函,出土時檀香木已經腐朽。第四重寶函是水晶槨,槨頂上鑲嵌有黃藍寶石各一顆。第五重寶函是一個壺門座玉棺,玉棺放在玉雕棺床上,玉棺之內供奉的就是釋迦摩尼真身舍利。

地宮中的金寶函

這一段釋迦摩尼真身佛骨舍利,為釋迦摩尼左手的中指,乃唐朝時期皇帝及無數信徒頂禮膜拜的聖物。1994年,佛骨舍利赴泰國瞻奉。2002年,臺灣星雲大師迎請真身舍利赴臺瞻禮,共有500萬人進行瞻禮。

佛指舍利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屬於稀世珍寶。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珍寶,見證了1000多年前唐朝的輝煌氣象,地宮出土的文物精美無比,大多數為國寶級文物。

出土的佛指舍利

法門寺地宮珍寶,讓後人瞥見了盛唐的榮光,這就是文明的魅力。這就是法門寺出土的佛指舍利如此珍貴的原因。

相關焦點

  • 專家從廢棄泥土中挖出一截骨頭,意外發現了震驚世界的中華第一笛
    專家從廢棄的泥土中挖出一截骨頭,意外發現了震驚世界的中華第一笛!上世紀70年代,河南省舞陽縣的一個名叫賈湖村的小山村裡面,一個中學裡面的老師正領著一個班的同學在校外的農田裡面去耕種土地。在挖掘泥土的時候,有不少學生向老師反映,挖出了許多繪製有各種圖案的陶片,有可能是文物!
  • 鹹陽秦墓出土半鼎骨頭湯,湯色呈現綠色,專家鑑定後直呼:狗骨頭
    考古中出土了許多非常有意思的東西,比如古代的千年美酒,還有2000多年前的蓮藕湯,甚至還發現了古代貴族服用的「神仙水」等等,確實一件比一件有趣。下面這篇文章中我們要來介紹的這件考古出土非常的有趣,它是半鼎綠色的骨頭湯,很奇怪吧,為什麼骨頭湯是綠色的呢,而且2000多年前的骨頭湯怎麼保存到現在還能看到裡面的骨頭,確實是很令人驚奇!
  • 汨羅江流域再次出土國家一級文物商代青銅鐃
    嶽陽廣電全媒體訊(汨羅臺 張為 胡清)近日,汨羅長樂鎮出土一件獸面紋青銅鐃【náo】,省文物專家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這是汨羅江流域出土的又一件「青銅重器」。因獸面紋銅鐃器型完整、紋飾精美且南方地區發現大型青銅鐃總體數量較少,經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湖南省博物館研究館員高至喜,湖南省博物館研究館員劉彬徽鑑定,獸面紋銅鐃年代為商代
  • 河南信陽城陽城址18號楚墓出土2300多年前寶劍 猶帶寒光
    河南信陽城陽城址18號楚墓出土2300多年前寶劍 猶帶寒光河南信陽城陽城址18號楚墓出土2300多年前寶劍 猶帶寒光(2)  備受矚目的信陽城陽城址18號戰國楚墓發掘在歲末年初取得新進展,內棺2016年12月30日被打開後發現一把古劍,雖然劍鞘沾滿泥土,但當它被小心翼翼地拔開後立刻顯出凜凜寒光,跨越2000多年仍然鋥亮無比,十分鋒利,讓現場考古人員無比震撼。這段只有短短12秒的「亮劍」視頻被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官方微博發布後,迅速引發關注,截至1月2日下午5時,視頻播放已近900萬次。
  • 三星堆遺址為何被禁止挖掘?專家:看看出土的文物,不敢研究了
    其規模非常宏大,其中出土的大量的文物與其它地方亦是略有不同,所以才獨自形成了一個三星堆文化。這一發現也將就四川地區的文明史往前推了兩千多年,也為古老的蜀國存在提供了特別的證據。 然而,最終卻停止了對三星堆遺址的挖掘,又是為何呢?或許還得從挖出來的東西裡面找原因。
  • 土城子出土「普通」的古劍,經過研究,專家說:這是國家一級文物
    1986年,考古專家去土城子考察時,意外地發現一把「普通」的古劍,但經過研究後,專家卻說:這是國家一級文物。這把看似普通的古劍,究竟有何神奇之處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揭秘一下:(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歷史教材為何把扁鵲刪除?四川出土的文物,透露出一切!
    歷史教材為何把扁鵲刪除?四川出土的文物,透露出一切!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中醫受到很大的挑戰。越來越多的人不相信中醫,認為中醫只能作為養生,並不能治病。甚至有專家直接挑明,歷史上中醫沒有治好過任何一次瘟疫和大規模的疾病。中醫本身受到質疑,讓很多古代的神醫的真實性也受到了質疑。在四川出土的文物中,有證據證實扁鵲這個人物很可能是虛構的,是根本不存在的。
  • 出土的這3件文物,全都印證了神話傳說
    這個並不亞於國內外任何的古遺址的三星堆,為何如此神秘呢,為何會被某些人認為是外星人遺留的古代文明呢? 經過數十年的考古挖掘,三星堆遺址僅僅挖掘不到十分之一就不再進行考古挖掘。因為人人都知道三星堆遺址太重要了,其地下的文物尤其是上古歷史文物非常之多,若是輕易的全部考古挖掘,出土的文物存在被破壞的風險。事實上,因為三星堆的種種神秘事件而被認為是外星人遺留、瑪雅文明、西方文明。不過,三星堆博物館都曾直接反駁,認為其中可能會有很多未解之謎,但這絕對是不同於中原文明的中華文明遺址。
  • 新疆出土一古代「高富帥」乾屍,屍體成國家級文物,衣服禁止出國
    也正是因為如此,一具完整的乾屍就變得更有考古價值。比如我國就曾經出土了兩具完整的乾屍,分別是「辛追夫人」和「營盤美男」。辛追夫人是秦朝的一位宰相夫人,距今已經2100多年了,但是當她出土時,屍身卻並沒有腐爛,皮膚紋理也清晰可見,甚至部分關節還能夠活動,非常神奇,因而它後來被保存在了博物館裡。
  • 福州地鐵站考古出土上千件文物(圖)
    昨日雨停後,市考古隊隊員抓緊時間,繼續對屏山地鐵考古進行發掘  N本報記者 李熙慧/文 包華/圖  關注理由  撥開層層泥土,福州2200多年文明史的起點顯露真容,短短50天,從西漢至清代,上千件文物出土
  • 依託出土漢簡,甘肅簡牘博物館、中西書局等翻譯2000多年前的「檔案...
    因為該書依託的是懸泉置遺址中出土的有字漢簡。  懸泉置遺址位於甘肅省敦煌市以東60公裡的戈壁裡,於1990年至1992年間被發現,出土的2.3萬枚有字漢簡相當於2000多年前的檔案文件。  歷經30年研究首次公開  「甘肅是簡牘大省,自1907年以來,共有8萬多枚簡牘出土,其中又以漢簡為最,總量達7萬多枚,佔中國出土漢簡總數的80%以上,素有『漢簡之鄉』的美譽。懸泉置漢簡的出土應該說是對古絲綢之路的研究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一個百科書式的史料。」
  • 安鄉這個老地方(三)----走向世界的安鄉出土文物
    經過多次考古發掘和出土文物證明:安鄉已經是全省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影響重大並走向世界的文物大縣,豐富的地下文物還原了一個真實的安鄉歷史。到目前為止,全縣境內已經確定文物保護單位108處,平均每十平方公裡就有一處。
  • 英國文物強盜斯坦因劫掠了敦煌、樓蘭,卻為何錯過了北海萬座漢墓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從夏朝算起有近4100年;從中國第一個統一的秦朝算起約有2240年,每個朝代都為我們留下了許多代表時代記憶的文物瑰寶,而這些也恰恰成為一些盜墓者垂涎的目標,只要有半絲線索,就會吸引盜墓者蜂擁而至,大肆盜取。
  • 江西德興一古寺出土200顆塵封千年佛舍利子
    華山 攝中新網南昌10月5日電 題:江西一古寺出土200顆塵封千年佛舍利子作者 王成前 華山 張文新國慶假期,秋風漸起,位於江西省德興市,始建於唐宋的靜住寺傳出陣陣香燭之氣,遠遠望去雖規模不大卻禪意悠悠。
  • 嘉峪關博物館中珍藏的「神秘」骨尺,因這三個原因成國家一級文物
    經常採用大象,猛獸等珍稀動物的骨頭而做成具有一定精準度的測量工具。在古代是一個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常見東西,等同於我們今天每家必備的盒尺。其文物價值在眾多歷史瑰寶中並不突出。也因此在眾多文物中並不出彩。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把來自嘉峪關博物館中珍藏的「神秘」骨尺,卻能夠在一眾珍貴寶藏中脫穎而出,是因這三個原因成為國家的一級文物。
  • 南陽市博物館館藏文物的故事③: 4000多年前的獨山玉,竟用來...
    南陽市博物館館藏文物的故事③: 4000多年前的獨山玉,竟用來...... 2020-06-12 0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挖掘一戰國墓,出土了一鼎「牛骨湯」,考古家:不能喝了
    現代考古研究表明陽城建於約公元前2070年,陽城發展到春秋時期成為了鄭國城邑,考古家挖掘的這第18號墓正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古墓。但在挖掘過程中,出土最著名的文物除了前文提到的青銅劍之外,還有一個大鼎,這個大鼎裡面還有著「牛骨湯」。
  • 古墓出土2600多年前的文物,推斷出事實,張騫培育黑米是千古誤傳
    而且據當地百姓口口相傳,洋縣黑米是西漢張騫培養出來的,究竟這一傳說是真是假呢?如果您也想知道歷史的真相,那就讓小編來從頭揭秘吧。(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摸金校尉」盜竊國家一級文物,法院這樣判
    只有小學和初中文化的閒散人員在河北盜得國家一級文物元青花蓋罐等瓷器8件,喊出了5000萬元高價,在出售過程中落網。近日,阜新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認定,姚某等5人構成盜掘古文化遺址罪、2人構成倒賣文物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11年至緩刑不等的刑罰,並各處罰金。
  • 陝西人頭陶壺外觀平平無奇,為何是一級國寶?專家:倒點兒水再看
    而公元前5400到前5100年這一時期,磁山文化中的陶器中已經可以發現捏塑法,顏色也不再限於紅陶,新加入了灰褐色,還出現了支架、盂等全新形狀。在新石器晚期至秦漢的遺址中,也出土了大量陶器,可見大量彩陶、印紋陶等。可見古人對於器物的要求也在經歷從「實用」到「好看」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