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悅寶大咖說》第二季微課直播第六期中,悅寶園金牌講師Becky老師針對3歲左右寶寶常見的情緒問題,指導家長如何通過有效的方法以及一些美國老師常用的小訣竅,來幫寶寶做好「情緒管理」,培養高情商的寶寶。小編特意整理了這篇回顧文,帶大家了解下本次課程的重點吧~
在講座最開始,Becky老師首先提醒家長們情緒本身沒有對錯,孩子出現不良情緒很正常。而家長要先對情緒有著正確的認知並學習個人情緒管理的方法,這樣才能以正確方式指導孩子管理他們的情緒~
當一個人處在全新的體驗之中,感官就會發送與外在世界相應的大量訊息到大腦,所以說情緒與記憶和過往經歷有著重要的關聯作用。舉例來說,孩子表現出不合群、害怕社交有時是因為以前被別的小朋友搶過東西,或者一群小朋友不願意帶ta玩等等。所以當孩子面對某件事情緒不佳時,家長可以回憶一下孩子有沒有過不愉快的經歷,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籤。
管理情緒的第一步,就是能識別自己的各種情緒。情緒大致分為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積極情緒包括:興奮、好奇、喜愛、開心等等。而消極情緒則包括:恐懼,孤獨,氣憤,自我否定、嫉妒等等。消極情緒如果不能及時處理而長期積壓,就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
當孩子能識別出的情緒越多,ta就越能清晰地表達出來。而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就是處理情緒的開端。能表達,ta才能溝通,才能想辦法。有時候,只需表達出來,情緒問題就解決了。
想要為孩子創造更多的積極情緒,就需要掌握一些技巧了。Becky老師特別總結出了五個小妙招,包括:
track positive emotions追蹤積極情緒的行為
find positive meanings尋找積極情緒的意義
increase specific positive emotion多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孩子的優點上
create a positive treasure chest or activities和孩子一起製作寶貝箱或帶孩子參與ta喜歡的運動或遊戲
enhance positive emotions(practicing gratitude)增強積極情緒練習並培養感恩思維
為了加深家長們的理解,Becky老師還結合自己教育孩子的經歷,以及孩子在美國上學時老師一些值得借鑑的方法進行了分析,讓家長們能更好滴把這些妙招學以致用。
Becky老師講到,在美國的幼兒教育中,更注重孩子對情緒的認知與理解。並不是當孩子一出現情緒時就讓ta去安靜的角落裡冷靜一下,因為這樣其實很多時候孩子並不理解自己到底經歷了什麼或表現出了什麼。
當然光用語言去解釋孩子會難以理解,而美國的幼兒園老師會用到「噴火龍、聞花吹蠟燭、學烏龜」這3個生動形象的小遊戲來幫助孩子學會管理情緒,Becky老師也細緻講解了這些遊戲的實施步驟。
▲Becky老師摘錄的一段美國幼兒園老師教授孩子管理情緒的圖片
比如老師先為孩子們展示一隻噴火龍,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發火時會看著很不友好,接著會拿出小花讓孩子們去聞,然後拿出生日蠟燭讓孩子們去吹,通過反覆練習孩子很快就能掌握聞花+吹蠟燭的情緒管理方式,而通過在課堂中反覆應用孩子們還可以得到很多小獎勵。
這種積極鼓勵的方式會引導孩子越來越喜歡去嘗試這些方法,孩子們不但學到了情緒管理的技巧,還會為未來的成長以及高情商的構建打下良好的基礎。
如何管理好情緒,是我們和孩子要用一生去學習的功課。而在孩子的成長初期,我們只要用恰當的方法去引導ta建立良好的情緒管理模式,就會讓孩子的情商發展得更好。而發展好情商,比學習知識和技能更能給孩子帶來幸福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