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梁永波,今年25歲了,是永樂鎮新民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的孩子,也是一名脫貧群眾,現在是新民村村委會的一名工作人員。
以前,我們家有5口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我,爺爺奶奶年紀大了幹不動活,老實本分的父母是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他們守著家裡不足兩畝的耕地,靠著種植農作物艱難地維持著一家人的生活。
2015年,我考上了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入學不久,母親突患腦梗住院了。母親高昂的醫藥費加上我的學費、生活費,這些成了家裡難以承擔的巨大開支,讓我有了棄學的念頭。
就在我糾結的時候,新民村村委會打來電話,給我家宣講了國家的精準扶貧政策,他們鼓勵我不要放棄學業,好好讀書,多學點知識,將來靠自己的雙手撐起這個家。
母親住院期間,村幹部和幫扶幹部經常打電話來安慰我,告訴我母親的狀況,讓我安心學習,不要有心裡負擔。
有了精準扶貧政策,母親的醫療費、我的學費都有了保障,後來我家還加入了村裡的合作社。這些年,我家的收入逐年增長,家裡破舊的房屋在政府的幫助下得到修繕。大學時,每次放假回家,我都會感受到家鄉的明顯變化:村裡荒廢的土地種上了紅辣椒,「泥巴路」變成了「水泥路」,大傢伙兒的「土院壩」變成了「水泥壩」,長期困擾我們村「吃水難」的問題也解決了。
2018年7月,我畢業了,在一家醫療器械公司上班;2019年,我成了家。
今年,我再次接到村委會打來的電話,他們問我願不願意作為村裡鄉村振興後備人才到村委會工作,我沒有猶豫就答應了。隨後,我辭去之前的工作,回到了生我養我的地方,決心投身到家鄉建設中。經過培訓和實習,我正式成為了村委會的一名工作人員。
現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幫扶對象,成為了別人的幫扶責任人,我告訴自己,要懷著感恩的心,堅定地走下去,服務家鄉發展,服務人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