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個時間段,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最佳時期,錯過後再想彌補就晚了

2020-12-20 護芽媽媽

本文由 護芽媽媽 原創,感謝閱讀,歡迎轉發與分享。

現在的社會競爭壓力都非常大,媽媽在生下孩子之後,都不得不回到工作的崗位,而孩子就只能跟隨爺爺奶奶了。家長忙於工作,忽略了孩子性格成長的關鍵時期,等到某一天發現孩子性格出現問題想要糾正時,卻為時已晚。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老年人有一句話就是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這句話雖是老年人的經驗之談,但是按照孩子發展的情況來看,也是有一定的道理,尤其是在孩子的三個性格形成期,家長忽略對孩子的關心之後,孩子的有些性格就會根深蒂固,日後想要糾正都特別的難。

華華的爸爸媽媽平時工作都非常的忙,華華在一歲的時候媽媽和爸爸就外出打工了,華華留在家裡和爺爺奶奶呆在一起,爸爸媽媽定時的回來看看華華,給華華買點東西。從小不在父母庇護下的華華,本以為會特別的自卑,沒想到卻非常的調皮,爺爺奶奶表示自己也管不住了,不捨得打和罵,孩子又太熊。對此媽媽卻說,孩子小時候皮一點好,不要太過約束他,否則長大了之後,性格就比較內向,到時候更不利於人際交往,

聽完媽媽說的話,爺爺奶奶也覺得有道理,孩子長大之後就知道害羞了,現在也確實沒有必要太過束縛他,。但是沒想到現在華華已經十歲了,依舊很調皮,天天在學校搗蛋,不是把人家小女孩的書扔到地上,就是去摘人家小女孩的辮子繩,還經常打架,惹事兒。對此爺爺沒少教訓華華,但是華華還是不聽,不理,不管。最後沒有辦法,爺爺把外地的媽媽叫回來教育華華。教訓過華華之後,明顯有了改善,但是沒過幾天又恢復了原樣,這讓爺爺也很無奈。

涵涵和華華是兩個相反的性格,涵涵在小時候,都是媽媽帶大的,媽媽的性格比較強勢,對涵涵管理的也比較嚴格,在涵涵有任何錯誤的時候都會及時的指出,甚至強行要求涵涵按照媽媽的做法去做,在小時候媽媽就不讓涵涵和他人交朋友,覺得小時候的孩子應該以學習為主,交不交朋友並不重要,長大之後,自然就有朋友了。

因此涵涵從小就是特立獨行,性格也比較孤僻,現在涵涵已經上高中了,平時就是上班,下班。周圍沒有任何的朋友,公司聚會從不參加,即使周圍出現一些新人,在說話的時候明顯表現得有點膽怯,而且比較自卑,媽媽對此也非常的苦惱。

孩子性格形成的三個時期

有些孩子從小的身體素質比較好,很少生病,而家長對孩子的關注度就會減少,其實這對孩子而言非常的不好,因為有三個時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家長如若不關注,將會造成不可逆的情況。

1.嬰兒期

一歲之前是嬰兒時期,有些家長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缺乏正確的認知,尤其是嬰兒時期,大部分的家長認為這個時期的孩子根本不具備思想,所以沒有必要太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其實並不是這樣,因為在這個階段,嬰兒也有心理需求。比如說安全感,嬰兒和親人之間沒有建立這樣一種關係,在嬰兒的心裡就會產生一種不安全的因素。日後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緒問題,其實不是孩子本身的性格,而是在嬰兒時期隱藏的問題。

2.幼兒期

1-3歲是幼兒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有了一些自我意識,也會有一些羞愧感,但是在生活上還是要依賴成年人。這個時候的寶寶身上就會出現一種依賴性和執拗性,依賴性指的是生活上的依賴,執拗是指的是思想上的叛逆,家長想要這樣,但是孩子偏偏有自己獨立的想法。而這個時期,家長對孩子強勢,或者過於讓孩子獨立,都會讓孩子在日後的成長過程中出現問題。

3.學齡前期

學齡前期即是指孩子在上幼兒園的這個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生活的自理能力明顯比幼兒期的時候要提高很多。而且主動性也會更加的強大,但是這個時候孩子的主動行為遭遇失敗,就會出現失望和內疚夾雜的心情,而此時,家長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尤其是在失敗之後,要積極的去引導孩子,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成長方向。

影響孩子性格形成的因素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性格形成的因素受很多個方面的綜合影響,其中大概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家庭因素

家庭原因是影響孩子性格的一個重要因素,一般家庭中父母比較和睦,且彼此之間互相尊重,互相理解,這樣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對孩子性格的塑造都會有一定的積極影響,相反,離異家庭,父母地位不平等,父母經常吵架等等,這種關係都會導致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過於的叛逆,性格出現孤僻,極端,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2.教育方式

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性格的成長也有很大的影響,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過於的強勢,或者溺愛都是阻礙孩子形成良好性格的原因,太過強勢的父母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和思想,讓孩子成為一個木偶人,從而長大之後自卑,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

3.社會因素

社會環境對孩子的性格形成也佔有一定的比例,在孩子的性格形成期,周圍環境是好是壞,都會將孩子帶入另外一個世界,比如孩子的身邊出現的都是一些地痞,相對於孩子而言,受其影響,性格也會變得蠻橫,而孩子的身邊都是一些樂觀,積極向上,樂於學習的人,在孩子性格形成的時候也會受之影響,變得更加的優秀。

4.生理因素

孩子生理因素也會影響還孩子的性格。有些孩子天生在身體上患有先天性的某些疾病,特別是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從而也會導致孩子的情緒不夠穩定,性格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性格塑造的時候,家長應注意哪些

在孩子性格塑造的時期,家長應該多多關注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發展,根據事實情況,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

1、直面情緒

人生的道路中沒有一帆風順的,對孩子而言也是一樣,跌跌撞撞才是人生。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緒,比如開心,難過,悲傷。在面對一些負面情緒的時候,家長不要強行的讓孩子收回這些情緒,需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比如幫助孩子將情緒釋放出來,這樣孩子的身心都會得到放鬆,性格自然也會越來越開朗。

2、學會控制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欲求不滿,就會大發牢騷,而且不分時間,場合和地點。因此,家長必須教會孩子在某些場合適當的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比如,當孩子想要一件玩具時,家長可以讓孩子先等一等,一個星期之後給孩子買兩件玩具,通過這種延遲的心理來緩解孩子當時的情緒。從而讓孩子學會在成長的過程中控制自己。

3、避免壓抑

學生目前的任務就是學習,但是學習的壓力之大,大多數父母都知道的,有不少孩子在學習中不知道如何釋放自己,養成了一種壓抑的情緒,壓抑在心中的情緒就會形成了一種抑鬱,孤僻的性格,對此家長可以給孩子減壓,經常帶孩子出去鍛鍊身體,注重勞逸結合,帶孩子出去看看世界,了解外面的美好。

4、提防自私

現在的家庭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這樣對孩子而言,有好也有不好,好處在於孩子得到了全部的愛,不好在於孩子非常容易養成自私的性格,因此父母對待孩子也要把握好度,進行正確的引導,從小教會孩子尊敬師長,關心同伴。

5、正視挫折

培養孩子的逆商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時候,非常容易一蹶不振,往往都會選擇逃避。這個時候家長就要正確的引導孩子面對挫折,並戰勝挫折。

孩子6歲之前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作為父母的你們,不知道關心過沒有?如果沒有,孩子還處於這個階段,趕緊行動起來吧,經常陪陪孩子,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對孩子而言也受用終身。

孩子就像一株嫩芽,需要父母的呵護,也需要雷霆和雨露。我是護芽媽媽,伴您在育兒路上,給孩子和自己更多的可能。若您有什麼煩惱,需要傾訴和解決,歡迎發來私信,望我能給您帶去靈感和寬慰。

相關焦點

  • 鍛鍊孩子專注力的最佳時期,父母需要抓緊,錯過將很難彌補
    雖然,不是所有孩子都是天才,但是專注力的重要性卻是非常重要的,可是,當孩子在鍛鍊專注力最佳時期裡,父母若是錯過或者沒重視,那麼錯過將很難彌補。案例1爽爽是一家早教中心的老師,她會專門準備出一節課,給孩子講繪本,而每次這節課也是孩子們最乖巧的時候。
  • 寶寶形成安全感的最佳時間你真的知道嗎?錯過了真的很難彌補回來
    導讀:寶寶形成安全感的最佳時間你真的知道嗎?錯過了真的很難彌補回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形成安全感的最佳時間你真的知道嗎?錯過了真的很難彌補回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和誰睡就跟誰親?錯過最寶貴的一年半,再想彌補就難了
    」,說這句話的時候,小慧滿面憂傷。不過,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教授曾多次指出,孩子出生的頭一年再苦再累媽媽都一定要自己撫養,懷孕10個月還不如第一年的撫養,早年孩子跟誰睡,他就跟誰親。孩子和誰睡就跟誰親,這句話有依據可循。
  • 一天之中,孩子這四個時間段記憶力最佳,家長們不要錯過
    對於正在上學讀書的孩子來說,記憶力好,背課文、單詞就快,學習起來也更加輕鬆。但是每個人的天資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天生記憶力好,有的孩子天生邏輯思維強。作為父母的,雖然改變不了孩子的天資,但是通過後天的培養還是可以彌補的。
  • 青春期孩子難管?錯過「立規矩」最佳時期,孩子以後只會更難管
    結果5秒後,坐在後排的男孩便突然衝出車,並迅速跑向橋邊,接著便跳了下去,沒有絲毫猶豫。看到兒子跑出來時,母親也趕緊從車裡衝出,並緊緊追了上去,然而終究還是晚了一步。青春期的孩子難管?那是錯過了立規矩的最佳時期家長權威不足以壓制青春期孩子的叛逆青春期叛逆引發的悲劇雖然多,可很多家長卻從來沒有重視過,甚至不覺得這種悲劇會落在自己或者孩子的頭上。
  • 這四個年齡段是給孩子立規「黃金期」,錯過很難彌補,立規要趁早
    ,孩子竟說「我不會掉下去的」。這些孩子都是缺乏家長父母的管教,才會養成「橫行霸道」的性格,一時好奇就隨意觸碰毀別人的東西,面對善意的提醒不予理睬,將來很容易發展成社會的「毒瘤」,糾正孩子的壞毛病應該從小開始,錯過最佳教育時間很難彌補。
  • 孩子是非觀的形成是3-6歲,家長教育錯過這個時期,孩子易上當
    很多育兒專家都在不停的強調3-6歲這個時期,很多孩子的習慣和性格的形成都是在這個年齡段,一旦錯過再想糾正便會很困難。幾個小時之後,芬芬便不喜歡玩其他玩具了,她想要跟自己最喜歡的一刻也不想分開的毛絨機器人玩耍,但是怎麼也找不到它。
  • 孩子有這4種行為別慣著,6歲後再想要改正就晚了
    4種行為別慣著,6歲後再想要改正就晚了李玫瑾是公安大學很有權威的一位教授,主修兒童犯罪心理學,對孩子的心理很有研究。李玫瑾教授覺得:人在成長過程中要形成一些東西,除了愛還有敬和畏,如果孩子違法了,懲罰實際上是一種保護,讓他知道怕,知道後悔,以後再也不敢了,才是真的保護他。而3-6歲就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
  • 孩子教育的關鍵期,錯過了就很難彌補
    所謂教育的「關鍵期」(也叫關鍵年齡、最佳年齡、臨界期、敏感期),是指人生學習的最佳時期。在這個年齡段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成效最大。 如果在這個年齡段對孩子實施某種教育,可以事半功倍,而一旦錯過了這個年齡段,再進行這種教育,效果就明顯差多了,有時不只是事倍功半的問題,甚至終身難以彌補。
  • 6歲前是性格形成的黃金時期,這3個方面要使勁管,家長要注意
    多數的家長都非常注重孩子的思想教育,為了孩子將來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很多家長便從小就讓孩子學習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小的時候可塑性非常高。三至六歲是孩子行為養成的黃金時期,這時培養孩子養成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將會讓其受益終身,家長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幫助孩子正確的成長發育。小文今年快6歲了,其父母就非常重視孩子行為習慣,對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都努力加以改正。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個階段的孩子很容易就可以養成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
  • 這三個時期是胎兒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孕媽要長點兒心,錯過就晚了
    相信很多孕媽自從懷孕之後,就會忍不住幻想自己孩子將來的模樣、生活狀況、學習狀況等。在寶寶整個的發育過程中,尤其重視的是寶寶的智力發育,這也是寶寶之後能更好發展的重要條件。其實根據科學研究發現寶寶的大腦發育有三個不同的黃金期,這就啟示各位孕媽一定要抓住這三個黃金期
  • 錯過了孩子學習語言的黃金期,你需要用十年彌補
    現在大部分的虎爸虎媽們對於孩子第二語言的學習,已經從胎教就開始了。但還是有一部分家長認為什麼時候開始學習都不晚,並且年齡越大自制力越強,學習的時候才更好管理。這種想法甚至在家長當中大有市場,只不過如果真的錯過了孩子學習語言的黃金期,你至少需要用十年的時間去彌補。
  •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這5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有出息
    當孩子到了3歲時,自我意識已經逐漸逐漸清晰,就會變得更加過分,家長說什麼也不聽,這主要是因為孩子進入了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此時的孩子已經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有著自己的主見和想法,所以才會反抗父母。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3-6歲時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此時孩子出現一些問題家長不盡興管教,那麼孩子12歲之後,父母的話就是垃圾,他聽不進去。3歲的時候你管他,他可能會哭鬧一場,等到15歲再想管他,他能跳樓、能服藥自殺,因此3-6歲是管教孩子的最佳時期,尤其是這5個方面一定要「使勁管」。
  • 3~6歲的陪伴教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
    孩子的成長就像有保質期的食物一樣,錯過了就不會再來。心理學家武志紅說:在嬰幼兒時期,愛和陪伴比教育更重要,一個健康和諧而親密的關係是一個孩子人格關係的基石,也是人格的內容。當孩子被抱出門,第一次被抱到一個陌生人手中時孩子會莫名其妙的哭鬧和睡覺,這是他們在用哭鬧來抗議,用睡眠來逃避突如其來的不安全感。所以,在嬰幼兒時期,父母的陪伴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關鍵時期,父母要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是愛孩子的,這樣孩子有了安全感孩子才會形成健康樂觀的性格。
  • 3-6歲是大腦開發的「最佳時期」,做好這5件事,孩子越來越聰明
    父母都希望自己家孩子能夠高人一等,從小就聰明伶俐,既然父母有這樣的想法,為什麼不在孩子大腦開發的最佳時期對孩子進行潛能的培養訓練呢?
  • 這三個「時間段」出生的孩子,算是很有福氣了,趕上就偷著樂吧
    迷信思想不足為信,但其實孩子出生的時間段還真是可以數出來一些「吉時」,在這些時間段出生的孩子確實有福氣。在這三個時間段出生的孩子,算是很有福氣了,趕上了就偷著樂吧。1、父母年富力強時出生的孩子男女都有所謂的最佳生育年齡段,具體年齡有所差別,男性在30歲上下,女性在25歲上下,但都是在年富力強時肯定是沒錯的。這時候,夫妻倆的精子和卵子都處於巔峰時期,結合而成的胚胎質量高,寶寶先天條件就會比較好。
  • 這2件事寶寶到了三歲就要開始教,錯過關鍵期就晚了
    導讀:這2件事寶寶到了三歲就要開始教,錯過關鍵期就晚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2件事寶寶到了三歲就要開始教,錯過關鍵期就晚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3個過來人的真心話:男人錯過了這個年齡,再想結婚就難了
    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什麼時候結婚,結婚時間這個問題啊,有的人想結婚早,原因是早點兒要孩子,然後趁著年輕趕快奮鬥,給孩子一個好的生活。而有的人就想的是遲點兒結婚,等工作都穩定了,再結婚,這樣對家庭對孩子都好。那麼問題來了:錯過了哪個年齡,再想結婚就難了?下來聽聽這三個男人的真心話吧!王先生 23歲 單身 我覺得如果錯過了二十七八的年齡,再想結婚就難了。
  • 孩子如果正值性格形成關鍵期,這三個方面,家長要狠抓
    中國有句老話叫:「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恰恰說明了一個人的性格一旦成型,若想改變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成年人尤其能感受到,性格對於工作、生活的影響非常大,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尤其很多家長非常注重孩子的性格教育。那想要孩子形成好性格,就要在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好好幫娃塑造一番。
  • 千萬不要忽視孩子智力發育關鍵時期!錯過影響孩子一生!
    ,將來的智商水平、行為習慣、運動能力、性格品質全都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這期間是人的大腦結構形成時期,也是大腦從經驗中學習能力的巔峰時期。1.優質兒童早期發展計劃賦予兒童學習的能力。0-3歲,生命伊始前一千天的營養、健康和刺激將為兒童大腦發育奠定更加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