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如今很多年輕家長在面對小孩子戒尿布,實現自主如廁的事情上都會選擇順其自然,但是總免不了會碰到一些多管閒事,喜歡對別人家孩子指指點點或者用異樣的目光審視的人,就好像剛會走路的孩子穿尿不溼是多麼「丟人」的事情。
除此之外,不乏一些家裡的長輩,不厭其煩地勸說家長給孩子穿開襠褲或者把屎把尿,甚至還會說一些危言聳聽的話,比如:穿尿不溼會羅圈腿、紅屁股等等。
首先,開襠褲這種東西真的不建議,尤其是女寶寶,除非家長能保證孩子的活動範圍乾淨就沒有問題。可是有很多人會讓孩子穿開襠褲出現在公眾場合,這不僅不衛生還會讓孩子沒有隱私。
其次,就是現在市面上的尿不溼透氣性大多都是非常好的,而很多孩子紅屁股是因為沒有及時更換,或者是衣服穿的太多而捂出來了溼疹,這跟尿不溼是沒有關係的。
「勒令」讓剛滿一歲的孩子戒尿不溼是很難的,事實上,在一歲或者不滿一歲的時候,孩子的身體發育還未完全成熟。
尤其是膀胱、尿道以及肛門括約肌控制排便的能力都比較弱,這個時候強制對他們進行如廁訓練是違背身體發育的。
再加上一歲多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也比較弱,與其強制性戒尿布,不如等到孩子心理和生理上準備好再進行,反而事半功倍。
小楊原本對孩子戒尿布的事情並沒有多麼上心,總想著時候到了他自然就會自己如廁了。可是在看到同齡的小夥伴已經可以自己上廁所之後,小楊免不了產生了「攀比心」,開始焦慮起來。
回到家後,她就開始向親戚朋友尋求經驗,來制定自家孩子戒尿布的計劃,按照朋友提出的建議:直接換掉寶寶的尿不溼,讓他穿小內褲。
這個方法就是讓寶寶感覺到尿在身上是不舒服的,從而在有尿意的時候叫家長來帶他去上廁所,大概一周左右的時間就可以戒掉尿不溼。
於是小楊就按照這個辦法,讓孩子學會自主如廁從而戒掉尿不溼,可結果用了大半年才戒掉。
其實在訓練孩子自主如廁的過程中,家長需要考慮到個體差異,比如:小楊的孩子天生就比較敏感,對尿布比較依賴,甚至不願意接觸媽媽準備的小坐便器,寧可憋著屎尿,也不願意嘗試在陌生的地方上廁所。
所以家長一定要確定孩子心理上已經接受了戒尿布的事情,才可以開始訓練,否則會讓他感到不舒服甚至恐懼,結果也只會適得其反。當孩子能夠表達想上廁所的意願並且已經做好戒尿布的準備時,家長才可以幫助孩子進行如廁訓練。
1、寶寶專用小馬桶
小馬桶可以提前買回家多讓寶寶接觸,沒事就讓他坐一坐,和小馬桶培養感情。
2、訓練褲或者小內褲
訓練褲可以反覆清洗,相比較而言,小內褲可以吸收少量的尿液,裡面會浸溼但是外面可以保持乾燥,不致於弄髒外褲。
3、繪本
家長可以給孩子讀一些關於寶寶自己上廁所的繪本,圖片生動形象,能夠更加直觀地幫助他理解什麼是上廁所、為什麼要戒尿不溼等等。
一般情況下,男孩子跟著爸爸學,女孩子跟著媽媽學會更加方便,效果也能更好。
家長在陪伴孩子戒掉尿不溼的過程中,一定會碰到很多的難題,這時候家長千萬不要因為著急而訓斥和強迫他,儘量以鼓勵為主,這樣他才不會因害怕而不敢嘗試。
每一個寶寶最終都會學會自主如廁的,而早一天晚一天並不能說明孩子的能力大小,家長也不必和別人的孩子比較,儘量給予孩子更充分的時間準備,反而能讓他們更容易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