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這就是人生吧。」日前,針對媒體指出「在美國有錢有名的人更有可能接受檢測」,美國總統川普的回應更是印證了,貧窮限制你的不只是想像,還有你生存的希望。
疫情之下,未雨綢繆的富豪不會憨憨地搶購衛生紙,他們會選擇逃離,他們要麼坐上私人飛機來到某個島嶼避險,要麼躲進了他們昂貴的「末日地堡」中。
正如《紐約時報》刊文指出的那樣,「1%的有錢人正在恐慌中湧向他們的第二個家」。儘管一小部分精英最初認為「新冠疫情只不過是一種流感」,但這還是嚇壞了大多數富人。「疫情之下眾生平等,但不等於社會地位界限不存在。」
25萬美元的「末日地堡」30秒賣了兩套
與大多數家庭預算可以支付洗手液和一般食物儲備不同,富人們修建個人庇護所已成為當下的「剛需」。
紐約時報前幾天就以《地堡賣家,生意火爆》為題報導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名地下庇護所經銷商的故事,這名叫羅恩·哈伯德(Ron Hubbard)的地下庇護所經銷商說,過去幾周那些一直在猶豫購買「末日地堡」的人,紛紛下了訂單。
哈伯德的地下庇護所
而他的大多數客戶多是當地名人,按哈伯德的話來說,這些人就是「那些你幾乎每周都能在雜誌上看到的人。」
哈伯德的地堡從2.5萬美元到25萬美元的價格不等。地堡建在地下約13米處,內部設施齊全,大約100平方英尺,包括一間臥室一張大沙發和電視機,不像冷戰時的避難所,「裡面更像一個小型公寓」
哈伯德的地下庇護所外景
哈伯德說,他上周賣掉了大部分存貨,只剩了「幾件小的」。「今天我在30秒內賣出了兩套,都是25萬美元一套的那種。」
哈伯德的地下庇護所建成後整體埋入地下。
而與矽谷一些科技精英重金打造的地堡相比,哈伯德的地堡只算得上乞丐版。
近年來美國矽谷不少富豪因為擔心「世界末日」即將到來,紛紛湧到位於太平洋南部的紐西蘭購地建「避難所」。
一旦有跡象顯示「世界末日」即將到來,這些矽谷富豪就會乘坐私人飛機前往紐西蘭,躲進這些埋在地底下的「避難所」。
這些「地堡」的製造商Rising S公司的總經理林奇說,過去幾年,已經有多名矽谷企業家購買他們的「地堡」。
豪華地堡內的客廳
地堡內的廚房
豪華地堡臥室內景
林奇稱,修建「地堡」需要大約2周的時間,這些行動都是秘密進行的,所以當地居民並不知道。他說:「我們不會留下任何線索,甚至連門都沒有。」而唯一能透露的是「這些掩體適合非常有錢人。地堡裝有負壓系統,酒吧和休息室,遊泳池和水療中心,數字氣象站以及室內射擊場。」
地堡裡的防爆門
紐西蘭前總理約翰基曾表示:「在到達南極洲之前,紐西蘭是地球上最後一個巴士站。很多人對我說,如果世界面臨末日,他們願意在紐西蘭擁有一處房產。」
約翰基還說,紐西蘭人會覺得這種想法既瘋狂又有趣,但對地球上許多富豪而言,這是有道理的。他說:「我們生活在少數人擁有巨額財富的世界裡,當你有這麼多錢的時候,將其中非常少的一部分用於『B計劃』,並不像聽起來那麼瘋狂。」
末日食物包、末日工具包熱銷
相對於有錢人的大手筆,最近美國一些大型連鎖超市開始推出「末日食物包」,這些食物包的價格從幾百美元到幾千美元不等。雖然看起不可思議,但各大網購平臺上的「末日食物包」在推出的幾天內就已售罄。
據《環球時報》報導一款售價157美元的食品包,上面寫著「兩周應急食品補給(每天1500卡路裡)」。食物裝在一個黑色的塑料桶裡,裡面按照不同的食材分為一個個黑色密封袋,商家的描述顯示這些食物的保質期為25年,黑色密封袋一共四層,並且建議在斷電、自然災害、疫病流行期間食用。食物的內容包括奶酪通心粉、炒飯、薄煎餅、燕麥粥、土豆濃湯等。
「末日食物包」
最讓人驚訝的是那些價格高達四五千美元的超大食品套裝,裡面的內容可謂包羅萬象——不僅有真空包裝的糧食、肉類,還有脫水的蔬菜水果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纖維素等搭配齊全,能夠滿足全面的營養需求,這五六百罐食品的體積也蔚為壯觀,放在一起堪比一個貨櫃,商家宣稱可以供四五個人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吃上一年,保質期也有二三十年之久,可以瞬間把家裡變成一個「食物銀行」。
而據《洛杉磯時報》報導:「在加州,一種生存工具包的銷量也隨著新冠疫情的擴散水漲船高,銷量增加了300%到500%,而這種工具包一個的價格也是達到了5千美金。工具包裡包括濾水袋、N-95面罩、抗菌空氣淨化器、手電筒、藥品和急救材料、摺疊太陽能電池板、無線電通訊器、兩個睡袋,雨衣(是用來防新冠病毒嗎?)對於這樣的裝備和如此不菲的性價比,你可能會說,裡面還應該有牙刷、牙膏和潤膚霜。據美國媒體報導,這些不可思議的、或許毫無用處的(當對於病毒遏制)生存工具包有數千個已經售出。
生存工具包
美國生存產品市場營業額達45億美元
早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英美等國家就已產生了對「世界末日」的憂慮,主要的恐懼來源於核戰爭、宗教衝突、經濟崩潰等,那時候的人們就有修建防空洞、避難所、儲備生活物資的習慣。「冷戰」和「大蕭條」的出現更是堅定了人們應該隨時為意外事件做好準備的心理。上世紀60年代,「生存主義」一詞誕生,主要是指用儲備生存物資、學習生存技能等方式來防備以後可能會出現的災難。
許多人認為這是因為美國這個國家從立國至今,並未在本土遭受過太大的災難,因此美國人普遍認為自己對大型危機的承受能力並不是很強。另外,出於對政府的不信任感,許多人也有一種「與其等待救助,不如依靠自己」的思想。
根據調查有20%的美國人相信全球會爆發大災難,其中大部分人願意把大把鈔票花費在這種「未雨綢繆」上。而在新冠疫情爆發後,僅在美國,生存產品市場營業額就達45億美元。富人正在囤積這些世界末日用品,就像其他人囤積衛生紙一樣。
封面新聞記者 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