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沒有收就沒有送。堵脈脈含情糖衣炮彈,受千裡鴻毛禮輕意重

2020-09-09 虎爸熊腰

今天是9月9日,我問兩個孩子是什麼節日,兒子說不知道,只知道明天是教師節。女兒答今天是毛主席逝世紀念日。我問女兒誰說的?你怎麼知道?結果女兒以為說錯了,差點兒哭了。我表揚了女兒,說要勇於肯定自己的回答,要自信,不要怕人質疑,怎麼想就怎麼答!

言歸正傳。明天是教師節,第36個教師節!感謝師恩!教師節來臨了,祝福是真心意,不用千言,不用萬語,默默唱著心曲,祝教師節日歡樂!祝所有教師們身體康健!萬事如意!

早幾天就有人在群裡討論教師節給老師送什麼禮物了?還有老師利用學生班費強烈要求過節買禮物的、也有老師明確要禮物的新聞,這就不好了,強制與自願還是要區別對待的。

其實,送禮這個東西,人之常情,古已有之,中國本就是個禮儀之邦,禮尚往來沒有收就沒有送。關鍵看我們是送什麼禮,送什麼人。我覺得,人情往來必須有節有度,對於那種借人情之名肆意而為的&34;是不可取的。老師用心教,學生認真學,學生送禮表尊敬,老師不昧良心傾全身,真心實意!

比如,孔子收弟子要收10條肉乾。這對於當時來說,並不算是什麼厚禮,否則孔門就不會有那麼多出身寒門家道貧微的學生了。而且在當時來看,孔子是辦的私學,總要有學費來維持,簡單說就是酬勞。再者,孔子說:&34;孔子這句話的意思說:事君及有事求人的人,都應該送禮來盡禮儀,但是人們卻往往以為是在獻媚巴結。

可見,收禮送禮不過只是等閒之事罷了,只要以平常心來對待即可。送禮多少不重要,主要是為表現學生對老師的尊重,重點不是禮物本身而是敬師、尊師的這個心。

教師,是值得尊敬的,尊師重教是傳統美德。所以可以送禮,但是這個禮不是脈脈含情的&34;,不是商家從中尋找商機大肆宣傳兜售的&34;,而是禮輕意重的情義:尊重與感恩!是敬意!

唐朝某地方官為表達對皇帝的敬意,派緬伯高給皇上進貢一隻天鵝。緬伯高爬山涉水,經過沔陽湖(今湖北仙桃排湖)時給天鵝洗澡,天鵝逃跑,只剩下一根鵝毛,只好寫詩&34;然而皇帝沒有怪罪反而獎賞了他。

所以說,對於聖賢者,對於君王者,乃至對於今日之教師,都是可以送禮的。對於今之教師,如果實在想送,一定是發自內心的,重在真誠。這個禮可以是學生自己動手做的卡片、折的千紙鶴、畫的畫、寫的字、書信、想說的感謝的話等,當然了如果自己不會做,一束兩三元的康乃馨也未嘗不可,我相信老師絕對不會嫌棄。如果是金錢等就變味了,也會讓孩子另眼看家長、看老師,這就是真的在敗壞社會風氣了。

有人說,社會在進步,可古時的風氣為什麼就一定要迎上。這其實是一直存在的問題,一個潛規則,實是社會功利與諂媚之術在作怪,因為凡事都有兩面性,有人唱興就有人唱衰,我們必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家長給老師送禮目的是啥?希望老師格外關照自己孩子、怕老師沒收到孩子禮物對孩子另眼相看,對家長不理不睬、怕孩子吃虧老師給穿小鞋……

有這種心思的家長,就算送了禮,恐怕也不是出於真心感謝老師、尊重老師,說不定心裡還在罵老師不該收禮呢,這完全是在玷汙老師的人格。我相信大部分老師都有師德,只有好少的老師作風有點兒問題。所以反而送了禮的才會讓老師尷尬。

我的兩個娃,每年教師節也都送,送什麼?很簡單,我跟他們說,這個要送,而且每個老師都要送到,無非就是孩子自己製作的賀卡、紙折的玩具裡面寫上的話、明信片、一幅畫、自己和老師的照片等,有時甚至叫孩子當面跟老師說句辛苦的話,估計最貴的也就幾塊子錢。孩子也跟我說班上誰誰誰送了巧克力、一大束鮮花、保溫杯、鋼筆,還有的是紅包等,說我們的太簡單,我就告訴他們不要跟他們攀比,我們聊表寸心重要的是真正尊敬老師,不是爸媽摳門,而是不能助長攀比送禮之不良風氣。

既如此,為什麼大家又一棍子打死所有人呢?為什麼一定要抵制老師不收禮呢?再說句難聽點的,就是因為某些家長私心作怪,某些老師師德有問題,才導致了現在的局面。有送就有收,有收就有送。老師和家長沒有引導孩子正確尊師重道,家長自己送錢送禮&34;換一時的&34;幻想&34;,又助力了老師的&34;,導致不良之風盛行,社會公平才被破壞。

要我說,這樣的家長這樣的老師,得批、得鬥。下次這樣的事別總拿教師說話,也要說一下這樣的家長,這是助紂為虐!因為這樣的負面影響也無形中助推了一些好家長好老師被逼&34;,久而久之,不良之風越吹越狂!

教師節本身的目的是提醒家長、提醒學生要尊師重教,要知道自己今天的成功有老師的一份功勞。這個禮可以送也可以不送,全在有心,全在自願。不送老師也不會怪,送即由學生來送,由他自己來表達,由家長來引導,老師來選擇收,什麼樣的該收什麼樣不該收,不要變了味道讓教師節變得世故庸俗。

完全杜絕不收不送其實也沒必要,重要的還是要提倡尊師重教的風氣,主要靠引導,發自內心的發揚優良的傳統。

我是兩個娃兒的父親,喜歡在頭條裡看一些教育相關的文章,學習一些家長的教育之法、教育之道,向老師們學習教育孩子知識的技巧及方法、教育之道等。

我也有自己的見解,有時也會寫寫東西發發牢騷,文章或評論中若有不當或言語偏激,還請各位多多包涵,歡迎各位家長朋友們加我關注一起交流!

相關焦點

  • 給老師送禮到底有沒有用? 投一票看別人送不送禮?
    新學期伊始,中秋節﹑教師節雙節接踵而至,中國的不少家長已經開始謀劃今年要給老師送什麼禮?送禮的報導也迅速佔領各大媒體版面,讓我們回放一下精彩標題:  ●中小學老師收禮成風 有家長送iphone、名牌化妝品  ●成都某小學生上學時公然提著古馳的名包送給班主任  ●教師節中秋節接踵而至 武漢家長犯難:你送禮了嗎?
  • 今年過節,送(收)不送(收)禮啊?
    9月10日又是一年教師節,對於很多學生家長來說,要不要給老師送禮、送什麼程度的禮,成了一件讓人糾結和焦慮的事情。送不送令家長心煩,收不收讓老師為難。對家長來講,送什麼禮、如何別出心裁送禮並引起老師對孩子的「照顧有加」需要精心設計,更有甚者還焦灼於長遠考慮,操心教師節送了,那麼往後的中秋節、春節還送不送?要是說不送禮吧,心裡又不踏實,害怕大家都送了,只有自己不送,擔心孩子會不會被老師忽視。
  • 你給孩子老師送過禮嗎?別再給老師送禮了,可能沒有什麼用!
    常常聽到人們吐槽,說現在城市裡小學老師收紅包現象很普遍,我弟弟在上海生活,他也抱怨我侄子才上幼兒園,每學期老師要來家家訪兩次,每次都要給老師1000塊錢的紅包,還說這在當地是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弟弟說,學費不算,每年光給老師紅包都要4000塊錢。他和弟媳兩個人靠水電工生活,維持一家四口人在上海生活已經拼盡全力,每一筆錢當然都要計算著花,也難怪弟弟給老師紅包時心疼無比。
  • 教師節送禮:是家長不該送還是老師不該收?守住底線方能行穩致遠
    現在的孩子都嬌貴,加上家長又都非常重視教育,所以有些家長們就既希望孩子學習成績好,也希望孩子在學校受到老師的特殊關照,儘量不受委屈。這樣一來,家長就想著法兒地巴結老師,形式更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而層出不窮、多種多樣:現金、紅包、禮品、購物卡、宴請……總之,只要能用的招都用,目的就一個:用糖衣炮彈把老師拿下。
  • 教師節,要不要送禮?不送不踏實——我的「打臉」送禮經歷
    贊同送禮的家長,會覺得送禮了,老師會優待,會安排孩子坐在前面,會多點名回答問題,會多和家長交流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總之會比其他孩子重視一些。不贊同送禮的家長,覺得孩子優秀是最重要的,孩子優秀了,老師自然都喜歡,送禮根本沒必要;孩子調皮搗蛋成績差,不是靠送個禮就能解決問題的,所以送不送都一樣。
  • 別給老師送禮了,可能沒有什麼用
    常常聽到人們吐槽,說現在城市裡小學老師收紅包現象很普遍,我弟弟在上海生活,他也抱怨我侄子才上幼兒園,送禮也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禮多人不怪」嘛,放眼看如今的各行各業,哪個不想背後運作一下,讓自己的願望能夠儘快實現?筆者是一名教師,站在教師的立場上來看待教師收紅包的事情,我覺得家長們這錢花得不太值。
  • 周圍家長都給老師送禮了,我也要送嗎?
    廣州受訪家長有 52 .24%表示會給老師送禮; 而佛山問卷調查的這一數字僅 25.57%,接近一半的佛山受訪者表示 不會給老師送禮。另一方面,62%的廣州教師對家長送禮有點糾結, 表示收不收都兩難。家長冼女士表示,「其實送 禮也很煩,送多少、怎麼送都是問題。」冼女士孩子讀小學五年級, 從幼兒園開始就一直給老師送禮,一般是 200-500 元不等的購物卡。 冼女士說一來想表達對老師的心意,二來也希望跟老師走近些,以後比較容易交流。「剛開始是親手交給老師,後來是包好放在孩子書包裡,讓孩子去送,最近這一兩年風聲很緊,改成 ems 送了。」
  • 開學了,到底要不要給老師送禮?我送過禮,當時就尷尬了
    一個朋友昨天私信我,問我她家女兒剛上幼兒園,到底要不要給老師塞東西送禮?朋友的女兒平時比較嬌氣,也愛哭,進入新的環境怕孩子不適應,希望老師多照顧一點。我笑著說:「我呀,原來也送過,但是老師拒絕了呢!」在現在社會,一到節日給老師送禮的風氣是越來越厲害了,不論是幼兒園,小學還是中學,甚至大學我都知道有人給老師送禮。
  • 王億人際關係:送了10年禮,終於知道了為何領導不收
    當問到他為什麼只收現金,沒有字畫玉石之類時,趙德漢說:「這些東西真偽難辨,很容易被騙,還是現金最安全。」所以,在縣領導心裡,你一個農夫說要給我送玉,我是不相信真的,所以不好意思,我不收。2、動機不良你給我送玉,有沒有什麼要求?沒有的話,為什麼要送禮物?你的動機是什麼?
  • 該不該給老師送禮?怎麼送?(下篇)
    禮怎麼送?首先對於送禮的一個時機。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裡面,一般對長輩和領導送禮集中在三節兩壽。三節就是端午,中秋和春節。兩壽是指老師的生日和老師愛人的生日。這個是傳統意義上我們給領導給長輩送禮的這樣一個時機。
  • 教師節到底送不送禮?從小培養孩子的送禮意識真的好嗎?
    從小培養孩子的送禮意識真的好嗎?教師節臨近,近日一則新聞引發熱議。教育部發文設立6條「紅線」。近日網傳福建福州一中學班主任在群內要求學生投票,是否同意用班費為各科共12名老師各準備一份禮物,並聲稱不準備教師節禮物請轉班。目前該班主任已被停職。教師節要不要送禮?如果送,送什麼?怎麼送?送多少?這是每逢9·10教師節,最讓家長腦殼疼的難題。其實老師們也有滿肚子委屈要吐槽:感覺像架在火上烤。
  • 彭壯說社群:給群主送禮的藝術 (附:送禮72絕技)
    就不要收。如果收了,這輩子會擁有無數的垃圾。如果這個禮物是你想要的,收了,記住:一定要給予回報率。 人家給我們送禮,要是禮物價值100元,我們回禮,至少要回個200或300元。人家送禮,是100%求回報率的。5看完《李蓮英傳》,才知道他是一個多麼厲害的人。尤其是在大舍大得這塊兒,更是牛逼哄哄。
  • 家長送禮,受傷害的終究是孩子
    她以為是上帝吹了一口氣送她站上了最高的舞臺。其實,送她上青雲的,根本不是自然風。餘周周憑自己的努力獲得特等獎,得到全省「故事大王」的稱號,卻被同學告知,因為送禮才得到機會,餘周周的努力不被認可,對她傷害太大。
  • 磚論壇說「禮」 送與不送說法多
    ……國人一向把過年看成是送禮的最佳時機,然而,對於送禮,人們的看法和觀念卻不盡相同:有人認為禮尚往來是國人的傳統美德,禮物越重越能表達誠意;有人認為禮輕情意重,哪怕一張賀卡,也能表達綿綿情意;但也有人覺得過年送禮是一種陋習,有些禮物華而不實,是一種無端的浪費;更有人對送禮深惡痛絕,認為送禮滋生腐敗……對此,您怎麼看?過年非要送禮嗎?如果送禮的話,您認為送點兒什麼好?
  • 發紅包又舉報,如此送禮太絕情,家長給老師送禮值得嗎?
    他這一送禮不當緊,別的孩子的家長心理就不平衡了,別的孩子的家長都給老師送禮了,咱們要是不送,老師會不會對咱們孩子有看法呀,孩子在學校會不會吃虧呀?於是權衡再三還是也給老師送禮,於是給老師送禮也就成了一種風氣。
  • 今天教師節你給老師送禮了嗎?送了什麼禮物啊?老師收禮了嗎?
    今天在網上看到一家長是要孩子的每位老師送一張600元的購物卡,還說因為自己的孩子學習不好,淘氣,想以送禮來換取老師對她孩子的特別關照,然後她老公不同意,說她助漲歪風邪氣,她覺得委屈。 上面的貼子有很多評論,大概分倆類:大部分人是持反對態度,理由是第一老師不可能因為你送禮對你小孩特別關照,老師喜歡學習好的,事少的,你送再多禮學習不好的老師也不喜歡,你還不如把這送禮的精力拿去好好想想怎麼提高孩子的成績;第二助漲歪風邪氣;第三陷害老師…… 我個人是比較贊同第一種評論的,一個班有幾十個學生, 如果個個都想以送禮來換取老師的特別照顧,那就得一個比一個送的多送的好
  • 教師節,要給老師送「豪禮」嗎?
    然而多數家長送禮不是想老師對自家孩子特別好點,也不是因為要佔優勢,而是受現在教師節風氣的影響,隨波逐流。更多的家長是怕人家送了,自己沒送,怕老師不公平對待或是差別對待自己的孩子!教師節該不該送老師貴重禮物?
  • 送禮送什麼?沒有達到效果?這些細節你得提前做好功課
    送禮送什麼?沒有達到效果?這些細節你得提前做好送禮這事啊一定要講究,送好了禮皆大歡喜,所辦的事情就會很順暢;送得不對就會適得其反,達不到目的不說,還會讓人猜忌。原來,每年春節期間有一個供應商一連幾年都給他送了一些魚,而這些魚外形細細的長長的,關鍵是魚肉不多而魚刺特別細特別多,吃起來很是費勁。這老兄一直很是苦悶,但礙於面子又不好明說,只好借著這酒勁向我「訴苦」。他說,這家供應商剛好和你是一個地方的,你幫我分析分析,是不是這種魚你們那個地方太多了吃不完?
  • 職場送禮,這3點要牢記,否則禮送不出去,還會得罪人!
    現代社會,在職場和社會混跡的都免不了要送禮的時候,雖然很多人不願意這樣做。但該送的時候還是要送的,加深關係、收禮辦事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送禮不是盲目的,還要看時機和分寸,有時候禮送出去了,不僅花了自己的錢,還引來別人的不快,落的外人口舌,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 近六成受訪家長教師節慾送禮 怕老師記住沒送禮
    「到底送不送」,不少家長在這個問題上犯難。  日前,新京報對97位北京家長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今年教師節期間,近6成家長和學生仍準備送禮,送禮者大部分是幼兒園孩子和小學生的家長。禮品既有自製賀卡和畫作,也有價值數千元的購物卡、加油卡。受訪家長中,準備的禮品價值最高的達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