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月9日,我問兩個孩子是什麼節日,兒子說不知道,只知道明天是教師節。女兒答今天是毛主席逝世紀念日。我問女兒誰說的?你怎麼知道?結果女兒以為說錯了,差點兒哭了。我表揚了女兒,說要勇於肯定自己的回答,要自信,不要怕人質疑,怎麼想就怎麼答!
言歸正傳。明天是教師節,第36個教師節!感謝師恩!教師節來臨了,祝福是真心意,不用千言,不用萬語,默默唱著心曲,祝教師節日歡樂!祝所有教師們身體康健!萬事如意!
早幾天就有人在群裡討論教師節給老師送什麼禮物了?還有老師利用學生班費強烈要求過節買禮物的、也有老師明確要禮物的新聞,這就不好了,強制與自願還是要區別對待的。
其實,送禮這個東西,人之常情,古已有之,中國本就是個禮儀之邦,禮尚往來沒有收就沒有送。關鍵看我們是送什麼禮,送什麼人。我覺得,人情往來必須有節有度,對於那種借人情之名肆意而為的&34;是不可取的。老師用心教,學生認真學,學生送禮表尊敬,老師不昧良心傾全身,真心實意!
比如,孔子收弟子要收10條肉乾。這對於當時來說,並不算是什麼厚禮,否則孔門就不會有那麼多出身寒門家道貧微的學生了。而且在當時來看,孔子是辦的私學,總要有學費來維持,簡單說就是酬勞。再者,孔子說:&34;孔子這句話的意思說:事君及有事求人的人,都應該送禮來盡禮儀,但是人們卻往往以為是在獻媚巴結。
可見,收禮送禮不過只是等閒之事罷了,只要以平常心來對待即可。送禮多少不重要,主要是為表現學生對老師的尊重,重點不是禮物本身而是敬師、尊師的這個心。
教師,是值得尊敬的,尊師重教是傳統美德。所以可以送禮,但是這個禮不是脈脈含情的&34;,不是商家從中尋找商機大肆宣傳兜售的&34;,而是禮輕意重的情義:尊重與感恩!是敬意!
唐朝某地方官為表達對皇帝的敬意,派緬伯高給皇上進貢一隻天鵝。緬伯高爬山涉水,經過沔陽湖(今湖北仙桃排湖)時給天鵝洗澡,天鵝逃跑,只剩下一根鵝毛,只好寫詩&34;然而皇帝沒有怪罪反而獎賞了他。
所以說,對於聖賢者,對於君王者,乃至對於今日之教師,都是可以送禮的。對於今之教師,如果實在想送,一定是發自內心的,重在真誠。這個禮可以是學生自己動手做的卡片、折的千紙鶴、畫的畫、寫的字、書信、想說的感謝的話等,當然了如果自己不會做,一束兩三元的康乃馨也未嘗不可,我相信老師絕對不會嫌棄。如果是金錢等就變味了,也會讓孩子另眼看家長、看老師,這就是真的在敗壞社會風氣了。
有人說,社會在進步,可古時的風氣為什麼就一定要迎上。這其實是一直存在的問題,一個潛規則,實是社會功利與諂媚之術在作怪,因為凡事都有兩面性,有人唱興就有人唱衰,我們必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家長給老師送禮目的是啥?希望老師格外關照自己孩子、怕老師沒收到孩子禮物對孩子另眼相看,對家長不理不睬、怕孩子吃虧老師給穿小鞋……
有這種心思的家長,就算送了禮,恐怕也不是出於真心感謝老師、尊重老師,說不定心裡還在罵老師不該收禮呢,這完全是在玷汙老師的人格。我相信大部分老師都有師德,只有好少的老師作風有點兒問題。所以反而送了禮的才會讓老師尷尬。
我的兩個娃,每年教師節也都送,送什麼?很簡單,我跟他們說,這個要送,而且每個老師都要送到,無非就是孩子自己製作的賀卡、紙折的玩具裡面寫上的話、明信片、一幅畫、自己和老師的照片等,有時甚至叫孩子當面跟老師說句辛苦的話,估計最貴的也就幾塊子錢。孩子也跟我說班上誰誰誰送了巧克力、一大束鮮花、保溫杯、鋼筆,還有的是紅包等,說我們的太簡單,我就告訴他們不要跟他們攀比,我們聊表寸心重要的是真正尊敬老師,不是爸媽摳門,而是不能助長攀比送禮之不良風氣。
既如此,為什麼大家又一棍子打死所有人呢?為什麼一定要抵制老師不收禮呢?再說句難聽點的,就是因為某些家長私心作怪,某些老師師德有問題,才導致了現在的局面。有送就有收,有收就有送。老師和家長沒有引導孩子正確尊師重道,家長自己送錢送禮&34;換一時的&34;幻想&34;,又助力了老師的&34;,導致不良之風盛行,社會公平才被破壞。
要我說,這樣的家長這樣的老師,得批、得鬥。下次這樣的事別總拿教師說話,也要說一下這樣的家長,這是助紂為虐!因為這樣的負面影響也無形中助推了一些好家長好老師被逼&34;,久而久之,不良之風越吹越狂!
教師節本身的目的是提醒家長、提醒學生要尊師重教,要知道自己今天的成功有老師的一份功勞。這個禮可以送也可以不送,全在有心,全在自願。不送老師也不會怪,送即由學生來送,由他自己來表達,由家長來引導,老師來選擇收,什麼樣的該收什麼樣不該收,不要變了味道讓教師節變得世故庸俗。
完全杜絕不收不送其實也沒必要,重要的還是要提倡尊師重教的風氣,主要靠引導,發自內心的發揚優良的傳統。
我是兩個娃兒的父親,喜歡在頭條裡看一些教育相關的文章,學習一些家長的教育之法、教育之道,向老師們學習教育孩子知識的技巧及方法、教育之道等。
我也有自己的見解,有時也會寫寫東西發發牢騷,文章或評論中若有不當或言語偏激,還請各位多多包涵,歡迎各位家長朋友們加我關注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