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全職媽媽,大寶6歲半,現在上一年級,小寶4歲半,上幼兒園中班。
最近一個月,我遇到了一個很棘手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
大寶總擔心他放學我找不到他,甚至擔心我不會去接他。
具體情況是這樣的:
晴天的時候,老師會把學生帶到學校門口,家長們站在班級指定區域等待。這個時候,大寶不會焦慮,白天能專心上課。
可是一到雨天,甚至看到天空開始陰沉下來,大寶就開始焦慮,擔心媽媽找不到他,然後就開始哭泣,根本沒辦法上課。
因為雨天的時候,學校允許家長到教室去接孩子,我去過他教室,也接過他,可還是無法消除他的擔憂。
每周二,是最熬人的時間,不僅是對大寶,更是對我。
周二下午他有一門興趣課,到另一個教室去上。大寶又擔心他換了教室,我找不到他。
如果周二遇到下雨天,他就哭得更傷心了,一整天都在擔憂之中。
我告訴他,天氣晴朗的時候,興趣課老師會把你們都帶到學校門口,我還是在固定地方等你;雨天的時候,我會去班級找你,我知道你的興趣課教室在哪兒。
不管怎麼樣,媽媽一定能找到你的。
儘管如此,每到周二他的興趣課時間,大寶從頭天晚上就開始問我,周二是什麼天氣,不停地囑咐我,要早點去學校接他等等。
因為這個事情,班主任及各科老師給我打過好多電話,說上著上著課,孩子哭起來了,一問總說「擔心媽媽找不到他」,嚴重的時候,他可以哭一天。
每次我在電話裡,安慰過他後,他總說「媽媽,我知道了。我不會哭了。」「媽媽,我去上興趣課了。」可,過不了多久,他又開始哭了。
現在老師對他的評價就是「你家孩子太脆弱了。」
大寶跟我說,晴天的時候他不擔心,但是一到雨天,他就情不自禁地擔心。再深入地探討下去,我發現他甚至擔心我不會去接他。
除了學校問題以外,大寶最近上輔導班也強烈要求我一定要陪在外面,不準走。
前天,第一次去上寫字課,上著上著,就開始哭了,說怕媽媽沒在外面。
事後,大寶說因為他第一次去上寫字課,對環境不熟悉,再加上擔心媽媽沒在外面,才開始哭的。
可是,即使送他去已經學了一年的畫畫課,他如果一轉身沒看到我,以為我沒在等他,也開始哭!畫畫老師被嚇壞了,以前從沒有見他這樣過。
我問他,為什麼以前很小的時候我不在外面你都不在乎,現在大了反而更依賴媽媽了呢?
大寶回答:「因為我以前不懂這些,現在大了,我懂了。」
孩子有問題,大人先自省。
我和老公最近一直在反省,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這個問題?為什麼大寶越大反而越依賴媽媽了?為什麼他那麼缺少安全感?
我想起8月底,有一次我帶著小寶去給電瓶車上牌照,就把大寶送到了託管中心。我跟大寶約定好最晚不超過6點來接他,那時我預估上完牌照趕回來最晚不超過這個時間。
大寶在託管中心玩得很開心,因為有玩伴,也有老師陪著。
只是沒想到,那天車管所人太多了,排隊辦完回到家都已經到晚上7點半了。
孩子爸爸下班比我早,所以他去接了。結果見到大寶時,他大哭了起來,說「怎麼不是媽媽來接?」
回到家後,我跟他解釋,道歉,過了很久他才理我。
我知道父母說話算話,信守諾言對孩子來說有多麼的重要。那一次,不受控的「爽約」傷害了大寶,讓他對媽媽的信任打了折扣。
大寶自己也坦言,以後他再也不去託管中心了,心裡有陰影。
只是,我不能確定,僅僅因為那次「失約」就讓大寶對我如此沒有信任感?如此缺少安全感?
那我以前所做的「為了能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的所有努力,都抵不過這次「違約」嗎?或者是,這只是導火索,還有別的原因?
相比大寶,小寶就從不擔心我晚點去接他,有時先接大寶,晚到30分鐘,小寶也沒有任何負面情緒,因為他心裡堅定:不管有多晚,媽媽一定會來接我的。
但大寶卻擔心,我晚了,有可能不會去接他。
三年前我開始全職帶倆孩子,雖說育兒路上我也踩過一些坑,但好在我喜歡看一些育兒書,給自己充電,遇到問題時也經常反思。
我知道安全感的建立對一個孩子來說有多麼重要,所以從小在這方面也比較注意。
我從沒有跟孩子說過「媽媽不要你了」「我不去接你放學」之類的話,我儘量給倆孩子營造一個充滿「愛與自由」的家庭環境,儘管這不是很容易,但我願意去學習。
只是沒有想到,大寶剛進入小學就出現這樣的問題,讓我一度覺得自己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有一種作為全職媽媽的受挫感和失敗感。
我知道,孩子在成長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父母靜下心來,耐心地去解決。
孩子爸爸建議說,要不帶孩子去看看心理醫生?
我回了一句:「孩子沒有病,有病的肯定是我們。」
我一直在努力反思自己的教育問題,期待早日能幫助大寶度過這個階段。
不知道你們在育兒路上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問題,最後又是怎麼幫助孩子的?真誠期待你們的建議。謝謝!
——一個還在反思中的全職媽媽
我是大崽子小崽子,兩個男娃的80後全職媽媽。一手抱娃,一手碼字,愛讀書,愛思考,喜歡分享育兒路上的一地雞毛。喜歡就請留言點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