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0 17:05: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廣州1月20日消息(記者何偉奇)由廣東省非開挖技術協會、北京市非開挖技術協會和中國地質協會非開挖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首屆粵港澳大灣區非開挖發展交流會論壇暨廣東省非開挖技術協會年會近日在廣州科學城會議中心舉行。
近400多位來自國內的業界大咖參加了本次活動,並有專家代表就行業發展問題進行了探討。廣東省非開挖技術協會吳起星秘書長在會上作了2019年協會工作報告,吳起星表示,去年協會完成了《廣東省排水管道非開挖修復更新預算定額2019》的修訂並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會員單位數量年度增加了51家,增長68%,反映了廣東非開挖行業蓬勃發展的勢頭。
中山大學王復明院士作了「地下基礎設施水災害防治技術的發展與工程醫院平臺建設進展」的報告,報告從水引發的基礎工程設施災害及病害、水災害防治材料的發展、滲漏防治技術、裝配式可回收防水支護結構、防水隔震韌性隧道結構、工程醫院共享平臺建設進展這六個方面進行講述。報告指出我國基礎工程設施建設發展迅速,水引發的工程病害及災害問題突出,王復明院士團隊針對現實環境水災害的複雜性,組建基礎工程設施病害防治技術平臺,為國家和人民的生活安全保障作出巨大貢獻。
中國地質學會非開挖技術專業委員會顏純文副主任作的主題報告為「CSTT國際交流與技術發展動態」,報告主要從CSTT國際交流與技術發展動態兩方面講述,國際交流主要為首屆阿拉伯非開挖展、日本下水道展、德國9家公司走訪以及第37屆國際非開挖技術年會,並在此基礎上制定了2020年交流合作計劃,技術發展主要從水平定向鑽機,孔底鑽具,探地雷達,無線導向儀,異形頂管機,曲線頂管,直接鋪管,光固化原位固化法、無纜式管道電視、側漏儀等10個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展示了非開挖的新技術及新設備。
香港國際管線專業學會黃敬博士作的主題報告為「從無到有、從有到好、從好到專,管線專業在大灣區發展的機遇」,報告指出地下管線存在不安全性及複雜性,需要專業化的管線管理,提出了智慧管線目標、主要從監控、支出、監測、預算、成本回收、策略計劃這六方面管控,並且詳細介紹了公司專業的資歷優勢以及國際化的戰略布局,呈現了香港非開挖的發展情況。
澳門巖土協會吳志雄主任作的主題報告為「地下管線探測在發展澳門智能型城市上的應用」 ,主要從地下公用設施調查的背景、澳門地下公用設施調查、澳門智慧城市實施、結論這四部分進行講述,指出準確的公用事業信息是成功進行地下項目規劃,設計和施工,提高施工安全性,減少環境影響,保護管道以及最重要的是人民生命的基礎,展現了NDT技術,其提供了替代性創新解決方案,可以快速,準確和廉價地在水平和垂直位置定位公用設施。
會上,業界大咖圍繞著如何更好地運用新科技、新工藝和新材料,加快提高城市地下管道的建設管理和維護水平,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本次論壇也為非開挖行業人員全面了解城市地下管道建設、治理的創新技術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學習平臺,拓寬了城市地下管道建設和修復的新觀念和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