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過大會影響大腦,給你的「心累」找一個科學依據

2020-12-17 騰訊網

你是不是有過這樣的感受:

每天一下班,就覺得疲憊不堪,什麼都不想做,就想癱著不動

明明坐在辦公室裡,但就是覺得身心俱疲

經常覺得腦子像生鏽了一樣,轉不動,遇到很多問題都不願意去思考

終於捱到周末,常常睡一覺、看會劇,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說到這,也許很多人都會把上述表現,歸咎為生活、工作壓力大。

但是,「壓力大」只是一個現象,並不是根本原因。

我們要思考的是:這種「疲憊感」是如何造成的?以及,如果沒辦法徹底改變生活方式,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改善這種情況?

如果你也正在面臨這樣的困擾,那麼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給你一些啟發和思考。

01.

「心累」的原因,和大腦有關

為什麼我們每天只是坐在辦公桌前,卻依然會感到疲憊不堪呢?大腦究竟經歷了什麼?

首先,讓我們思考一下:當你感到「心累」的時候,最常見的表現是什麼?

通常就是以下這幾點:

覺得毫無動力。

明明知道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就是一點動力都沒有,只想癱在沙發上

心情非常差。

一丁點小事,都會感覺十分煩躁、壓抑、鬱悶,總是沒來由地容易發脾氣

實際上,這兩種情況,都與大腦中的神經遞質有密切關聯:多巴胺和血清素。

簡單來說,有了多巴胺,你才會「願意」去做一件事情。

而如果這件事情能刺激你分泌大量的多巴胺,你就會非常渴望去做它,不做就會非常難受,這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上癮」。

但反過來呢?缺乏多巴胺會怎麼樣?最典型的症狀,就是缺乏動力。

明明知道有很多事情很重要、必須做,但就是提不起動力,一點都不想動 —— 這就是缺乏多巴胺的典型表現。

那麼,如果我們時常心情不好呢?這就跟血清素有關了。

血清素,又名 5-羥色胺,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神經遞質。

它最核心的作用是什麼呢?是保持情緒和心情的穩定性。

如果缺乏血清素,就容易導致我們難以控制自己的憤怒情緒。

同樣,對抑鬱症患者的研究表明:抑鬱症患者大腦中血清素的含量很低,

因此,他們也會更容易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同時也更容易沉溺在負面情緒裡,難以走出來。

也就是說,當我們感到「心累」的時候,大多都是因為缺乏了這兩種神經遞質。

02.

該如何自我調節?

那麼,具體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擺脫疲憊呢?

01

簡化決策

每一天,我們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決策,小到穿什麼衣服出門,吃什麼早餐,大到報告怎麼寫,完成什麼目標……

實際上,無論決策大小,它都是一種權衡的過程。

這就導致了:在一天裡面,你做的決策越多,就越容易讓大腦後臺超負荷,從而陷入疲勞和煩躁之中。

那麼,該如何應對決策疲勞呢?一個思維方式是:簡化自己需要做出的決策。

我會儘可能保護自己寶貴的腦力,對於一些不重要的、細微的決策,儘量讓它們「不過腦子」。

要麼隨便選一個,要麼讓別人決定即可,不要浪費一分一毫的腦力。

你的精力,應該留給那些真正重要的、需要審慎思考和權衡的問題上。

02

化零為整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碰到一個情況:

一整天下來,都在忙著處理各種各樣的瑣碎事務,寫郵件、調數據、改文檔,反反覆覆來回確認需求……

要說什麼都沒做吧,也算不上;但要說做了什麼吧,也實在說不上來。

要牢記一點:我們的產出和成果,很大程度上是由「整塊」的事情所決定的。

很多瑣碎的事情,不是說不重要,但一方面,它們的價值的確不高;

另一方面,它們會造成大量的思維碎片,堆積在大腦裡,加重負擔。

很多時候,這正是使得我們感到精疲力盡的最大因素。

所以,一個管理時間和精力最基本的技巧,就是——

把碎片化的事情,儘可能集中到一個時間段一起做,來騰出整塊的時間,去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

比如說:

每天專門騰出幾個時間段,用來處理溝通上的事務。

每次溝通前都可以想一想:怎樣才能把信息一次性講清楚,減少確認的次數?

如果一件事情需要5-15分鐘去做,不妨思考一下:它一定要現在做嗎?能不能放到其他時間段,跟別的事情一起做?

當養成了這個習慣後,你會發現:每天的事情還是那麼多,但似乎並沒有那麼令人厭煩了。

03

適度放鬆

最後,我想再簡單聊一聊,如何通過適當的放鬆,提升大腦中的多巴胺和血清素水平,讓自己保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

多曬太陽。日光可以有效地促進血清素分泌,讓自己的情緒變得舒緩、柔和。

尤其是在這個「季節性情緒失調」的高發期,多到戶外的陽光下散步,是一個非常有效的療愈方式。

多運動。研究發現,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可以有效提高血清素水平,從而有效地緩解焦慮、壓力,提高幸福感。

飲食規律、健康。少攝入碳水,多攝入一些胺基酸均衡的高蛋白質食物,比如肉蛋奶,可以為身體製造血清素提供原料。

生活確實不容易,也正是因為不容易,我們才更要好好享受它。

相關焦點

  • 一孕傻三年有科學依據嗎?懷孕真的影響了媽媽的大腦?實際是這樣
    閨蜜勸她別傷心,生完孩子都這樣,可能是因為又要工作又要照顧孩子,太累了所致,等過段時間就好了。田琪心想:難道自己也跳不開「孕傻」的坑?一孕傻三年有科學依據嗎?懷孕真的影響了媽媽的大腦?實際是這樣對於「孕傻」的問題,科學家也做過一定的研究:他們通過核磁共振的成像來比較25位孕媽孕前孕後的大腦比較,並且還與一些未孕女孩以及男性的大腦做出了比較 ,結果顯示,懷孕確實引起了媽媽大腦的部分變化,而且這一變化有持續性,大約兩年以上。
  • 腦科學日報:造成壓力的大腦網絡!家庭環境影響青少年大腦發育
    耶魯大學科學家的最新研究為人們的大腦如何產生強烈的壓力感提供了新的見解,準確地說明了哪個神經網絡可以激活壓力的感覺。這一成果可以幫助人們應對壓力可能引起的令人沮喪的恐懼感和焦慮感。上周,該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研究發現,一個人感受到的主觀壓力越大,海馬體和下丘腦之間的神經連接就越活躍。
  • 大腦:我快扛不住了!8個症狀預示你大腦壓力過大,要引起注意!
    就相關數據統計可以看到近年來大腦類疾病的發病率大幅上漲,且越來越年輕化,而從根本處了解與生活工作學習壓力過大有關。那麼你的大腦壓力是否過大呢,擁有以下8個症狀,就說明你的大腦壓力超標了。一、記憶力大幅下降:記憶力的下降與很多因素有關,尤其隨著年齡的增加就會減弱人體的記憶能力,而長期壓力大也可以通過改變大腦神經細胞結構,損害記憶。所以很多年紀輕輕的人群,若是出現短期的記憶力大幅下降,很有可能是大腦壓力過大導致的,要注意給大腦減壓了。
  • 表達心累壓力大發愁的句子
    也許,那樣我就不會感覺到心累了,也就沒有了生活的壓力了。2.永遠不好埋怨你已經發生的事情,要麼就改變它,要麼就安靜地理解它。3、以前工作壓力大的時候,每天起床都不想活了,現在工作壓力不大了,每天起床還是生無可戀,我算懂了,我這就是起床氣。
  • 鬼壓床到底是封建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正確答案告訴你
    有些人覺得鬼壓床對身體健康很不好,也有些人覺得是自己沾上了什麼髒東西導致的,就會使得人的心理壓力變大,尤其是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的人們,更是會感到很害怕。那麼鬼壓床的現象到底是封建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正確答案告訴你。
  • 慢性壓力會刺激大腦產生壓力皮質醇,影響孩子綜合能力提升
    「每次」「又」「總是」「老是」,這些字眼真的很扎心。如果有一個人總是在你耳邊嘮叨這些,你是不是會崩潰呢?仔細想一想,我們是不是經常這樣批評孩子呢?這句話是真的有科學依據的。冷泉港實驗室(CSHL)教授傑裡米·博爾尼格(Jeremy Borniger)及其團隊發現發現即使是一個最簡單的英文單詞「NO」,也會在被試者的頭腦裡面刺激產生壓力
  • 生活壓力大,心累怎麼辦?
    知足者長樂目標太高、想要的東西太多、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太大,所以,得不著,就會心累。知足者常樂,是一種心態。有一顆開放的心和追求的心,就不會定睛在自己身上看自己有多苦多累了。累是上帝的考驗心累是社會壓力太大,周圍環境因素導致自身壓抑的,這時候會感到心累。要想做到心不累的話也並不難,給自己一點減減壓,自己一個人安靜下,看書、寫字、運動、聽音樂、旅遊等。
  • 壓力大會給身體帶來什麼傷害
    飯後喝洋甘菊茶可以幫助調節消化問題,如胃痙攣、便秘等這些與壓力相關的應激性結腸症候群。2.黑巧克力黑巧克力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一種食物,壓力過大的時候更加會增添我們對於甜品的渴望,當它來臨時,吃點黑巧克力吧!已有研究發現,每天40g的黑巧克力可以幫助我們應對壓力。這是因為黑巧克力可以在大腦中釋放β-內啡肽。
  • 工作壓力大、心累?快樂工作並不難!
    我們工作累與不累,10%來自於工作,90%源自你怎樣看待工作。你的思維決定了你的行為,而行為決定了你得到的結果。所謂境由心生,如果在領導先鋪墊了一番,說你的工作做得很好,他準備委以重任,給了一個比較重要而繁瑣的工作,你會欣然接受吧?
  • 工作壓力大,你「心累」嗎?試試這份中醫解乏「藥方」吧
    工作壓力大、各種煩心事兒堆積,你有沒有覺得工作效率明顯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考困難,並伴隨選擇性的記憶減退?比如,提筆忘字,剛看完的書報似乎一點也記不住,但不愉快的經歷連細節都記得很清楚,甚至念念不忘。
  • 洪蘭:大腦用進廢退,「輸在起跑線上」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
    事後,警察發現兇手書包上貼著一張字條,上面寫著「請務必解剖我的大腦」。 解剖出來一看,他的前腦上長了拳頭大的腫瘤,這個瘤使他有了暴力傾向,使他殺人無數。現在的神經犯罪學,便是從大腦結構來研究犯罪動機的科學。 有時我們發現一個孩子突然間成績一落千丈。
  • 面對緊急情況,壓力是如何影響你大腦的
    人這一生有時候會面臨很多重要的選擇,而在一些關鍵的決定面前,人們就會感到壓力和焦慮。在這種壓力下,我們處理事情的能力往往會變得難以抉擇,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當意外發生時失去冷靜會導致可怕的結果。但你可以訓練你的頭腦來處理混亂。研究表明,壓力就是罪魁禍首。
  • 腦科學揭秘:過量作業、競爭壓力正在毀掉中國孩子的大腦
    導讀:腦科學揭秘:過量作業、競爭壓力正在毀掉中國孩子的大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腦科學揭秘:過量作業、競爭壓力正在毀掉中國孩子的大腦!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不同人群休息方式不同,總覺得累?是您休息方式沒找對!
    如果不是很累,也可以在床上先躺一躺,閉目靜息,讓全身肌肉和神經完全放鬆後,再起來活動活動。2、腦力勞動者這類人大腦皮層極度興奮,而身體卻處於低興奮狀態,對待這類人的疲勞,睡一覺起到的作用不大,因為你需要的不是通過靜止恢復體能,而是要找個事把神經放鬆下來。
  • 如果你生存壓力很大,每天活得很累,建議看看這篇文章,醍醐灌頂
    如果你生存壓力很大,每天活得很累,建議你看看這篇文章,醍醐灌頂對一個人來說,生存壓力有正面激勵作用,但不可忽略地會有負面的消極作用,一旦承受不住,每天就會活得很累。長期的精神和身體壓力,可能使你感到煩躁,難以處理好與家人、與同事、與老闆的關係,而導致人際關係的惡劣甚至行為的偏差。不僅在職場,生存壓力是無處不在的,關鍵在於你能否將壓力變為動力,而不是屈服於壓力,消沉、頹廢乃至毀滅自己。你如果不想辦法尋找解決的辦法,日積月累下來的生存壓力,必然對你產生不良的影響。那麼,如何克服生存壓力呢?下面六個方法建議你試一試。
  • 孩子大腦可塑性強不強,睡眠反應能看出一二,別不信,有科學依據
    這時,細心的父母就會觀察到,孩子睡覺時總會有一些小動作,其實這些行為除了能夠將父母的心萌化了,還能透露出一些信息,一些是否天生聰慧長大後能否有所作為的信息。李玫瑾教授長期進行兒童心理以及行為的研究,在這些方面,有著獨到的見解與權威。
  • 心累吃梨,腿累吃柿子,眼睛累了吃什麼?你絕對想不到~
    想到這裡,我心一橫,閉著眼睛點下了投稿並保存這幾個字……到了晚上,我習慣性的打開了,雖然以往別的網站的經驗告送我肯定不會這麼快審核的,可是我仍然想看一眼,結果一打開,居然有一封站內信,哎,這麼快就退稿了,我沮喪的點了下信件,我的手開始顫動,心也迅速的跳了起來,我怕是夢,我使勁打了自己一下,疼,我睜大了眼睛,不相信的又看了一次,居然是作文發表的恭賀信,我的眼淚,不爭氣的掉了下來……
  • 腦子累了,怎樣休息?看看你的大腦喜歡什麼!
    3.大腦需要休息,才能學得快,記得牢。如果你感到很累,先拿出20分鐘小睡一會兒再繼續學習。4.大腦像發動機,它需要燃料。大腦是一臺珍貴而複雜的機器,所以你必須給它補充「優質燃料」。垃圾食品、劣質食品、所有化學製品和防腐劑,不僅損害身體,還削弱智力。英國一項新研究顯示,飲食結構影響你的智商。
  • 為什麼養男孩這麼累?大腦發育告訴你,男孩女孩的9個先天差異
    很多有兒子的媽媽非常苦惱,養兒子簡直太累了,兩歲了還不會好好說話,天天精力十足,要是有個女兒該多好啊?等到兒子長大點,可能更苦惱的事還在後面,兒子上課不專心,成績上不去,老師還天天告狀,媽媽簡直操碎了心,為什麼養男孩這麼累?
  • 算命,真的有科學依據!
    這中間是不是真的有科學的依據?先來說一個真實的案例。長春的老陳素日裡喜歡研究個周易八卦什麼的,退休之後,索性自己開了個卦館。始初,時常有那麼幾個失意之人前來問問前程命運。久而久之,老陳的卦館在當地小有點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