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為人子女,做到這五件事,才可稱為孝順!

2020-12-18 蓮荷居士

孝敬雙親,尊重師長,歷來就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佛教傳入漢地之後,以父母為世間福田,與傳統文化的「報恩」思想不謀而合。譬如,《佛說父母恩難報經》列舉出包括懷胎守護恩、臨產受苦恩、生子忘憂恩等十恩。

佛陀住世時,更是告誡世人,應努力盡孝。「有人以父著左肩上,以母著右肩上,至千萬歲,……,猶不能得報恩。」佛說孝養父母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有同等功德。但是,究竟怎樣做才算孝順呢?《長阿含經》中開示,為人子女者,只有做到了這五件事,才可稱為孝順。

一者,供奉能使無乏。

佛門中所說對於父母的供養,主要包括飲食、衣物、臥具、湯藥,這些都是日常生活基本的物質條件。飲食、衣物、起居用品,不在於名貴,飯菜鹹淡合適,生熟中節;衣物冷暖事宜,遮風擋寒;臥具常常翻曬,安住無憂。總之,能使得父母安心,就是盡心孝敬。

當然,倘若老人身體不適,躺臥在病榻,也不應懈怠、厭惡。想想自己初生,屎尿糞溺何曾遭父母嫌棄。越是父母生病的用人之際,越能體現出兒女的孝心。

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

父母恩情難報,包括「遠行憶念恩」。想起念書時,每次離家母親總要送我出門,即使自己走出很遠,母親仍然不舍離開。曾聽母親說,子女思念父母,手指頭那麼長;父母思念子女,路那麼長。所以,有要緊的事,都要讓父母知道,不要讓父母擔心。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的意見,有時還能幫助自己規避事業的風險。

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

很多人對父母物質供養方面,做得很好,但是順從父母的意思,不忤逆父母,卻難以做到。父母雙親想要做好事,仍想發揮餘熱,在社會上有所作為,做兒女的就不好違背。也就是說,不但要在物質上孝敬,還要在精神上順遂。

譬如小編鄰居家老人,每天在外面撿礦泉水瓶,子女嫌丟人,上班就把老人反鎖在家中。人的一生受之於父母,正是因為有他們的辛勞,子女才能長大成人。孝順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老人想做些好事,怎忍心違逆他們呢?

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

父母年事已高,有些善事、好事,不能親力親為,父母讓我們去做,不要違背父母正當的命令。天下父母,沒有誰會讓子女為非作歹,他們都期望子女成為人中龍鳳。老話說「父形子肖」,人終歸有年老的時候,此時對待父母的態度,就是未來子女對自己的態度。

五者,不斷父母所為正業。

所謂正業,是指父母建立起來的利益眾生的事業,譬如學校、敬老院等等。作為子女,不但要繼承老人的遺產,更應該繼承老人的事業,這就是在廣結善緣,也是在積累陰德。

古德言,「百善孝為先,舍此別無功德」,捫心自問,平日自己也有地方沒盡孝道。佛教化世人「以戒為師」,而戒名為孝,也稱解脫。希望諸同參師兄一起,孝養父母,乃至以慈悲心對待一切眾生。學佛,孝順是基礎中的基礎。

更多佛經解讀、佛門典故,請關注蓮荷居士。

相關焦點

  • 佛說父母對子女要做到這5件事
    光會生兒女,不會教兒女的人,實在慚愧為人父母,對不起祖先,亦對不起國家。「養不教,父之過」這話一點不錯。俗諺道:『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養了兒女不管教,長大了為害社會人群,這豈不是父之過嗎?古時候,有一個殺人放火無惡不作的罪犯,判處斬首示眾。
  • 佛說:做這件事最損福報,切記!
    布施是善因,必可得善果。佛教倡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讓我們懂得積累福報、改善命運。然而,有一件事最損福報,你知道是什麼?不孝順父母!佛說:孝順父母乃世間第一大福田。一個不孝父母的人,他的心是壞的,佛門裡講,「一切唯心造」,心若不正,則諸事不順,坎坷叢生。這不是迷信,而是實實在在的因果。
  • 佛說:人道之興必由夫婦,謹記這兩件事,父母才是家庭最好的風水
    01開篇序佛家常說:父母便是再世佛,拜佛無須去靈山。我們這一生只欠兩個人,那便是父親和母親,畢竟養育之恩大過天,懂得孝順父母的人,一生的福氣必不會太差,所以生而為人,我們應以「孝」為先。與此同時,隨著時間的增長,我們也有為人父或為人母的一天,到那時千萬不要忘記「人道之興,必由夫婦」。老話常說家和日子旺,家和方能事業興。
  • 佛說:孝順 ,孝了你就順了!
    或許你曾經年少,不解父母辛勞。一路成長,一路依靠。所謂養兒方知父母恩,也許為人父母后,自己如何操勞,如何不易。唯有經歷過後,才知其中艱辛吧。這世上,從來就沒有什麼感同身受,只有親身經歷,才能深解其味。【微信公號:國學生活】很多事情,都是擁有的時候,不痛不癢,毫不在乎。失去了以後才知道珍惜,追悔莫及。
  • 能對你做到這五件事的女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但男人要明白,能對你做到這五件事的女人,可遇而不可求。一,在你們吵架的時候總願意低頭很多女人仗著自己是女人,覺得需要被男人寵,就開始無限作。吃東西時說隨便,點來了卻又挑三揀四,嫌這嫌那。一吵架了,如果沒做到讓她滿意,卻又絕不原諒。這樣的女人很令男人頭疼。
  • 子女做到這五件事,家庭更和諧
    也有一部分老人表示不願意幫忙帶孩子,不想付出了不落好,通常這部分老人會多少被說老人「自私」。無論老人願意還是不願意幫忙帶孩子,你要明白老人帶孩子不是他的「義務」,也沒有哪條法律規定必須幫子女帶娃,誰都不能「道德綁架」。
  • 佛教:這5件事最損陰德,切記萬萬不能做!
    所以耗損陰德福報之事,切記不能去做,這五件事最損陰德,你做過嗎?一、不孝父母。經雲「善之極莫大於孝,惡之極不孝也。」孝養父母,乃是為人子女本具的技能,因此行持孝道,乃是天經地義之事。作為一名佛弟子,行善之事也是培福之事的道理大家都懂,但行善的極極致亦需懂得「孝順父母」。在佛教《四十二章經》中雲「凡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親,二親最上之神也 。」或是《大集經》中雲「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當下末法時期,佛法本就難聞,如有機緣聞其佛法,我們亦需懂得去珍惜去學修。
  • 從《佛說善生經》看父母與子女的責任
    《一》前言 家庭是由父母與子女組合而成的。一個家庭是否充滿溫情與祥和的氣氛,在很大的程度上維繫於父母與子女能否積極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儘自己的責任。 中華民族一向來都以父慈、母悲、子孝為一切善之根本。正所謂:「孝者、天性也。」孝順是人類崇高至善的美德。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說:「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於一劫中說不能盡。」
  • 孔子智慧|行孝要趁早,做到孔子說的8句話,你就是孝順好兒女
    中國有句古話說「百善孝為先」,父母把子女撫養成人,作子女的孝敬老人,這是人之常情,什麼時候都不會過時。當父母進入老年最需要子女照顧的時候,子女往往是人到中年,事業處於高峰期,家庭的負擔很重,總覺得先把眼前的事做了,來日方長,等有了精力再去行孝。
  • 孝順:真正的含義,這才是家庭的支柱
    導語:孝順:真正的含義,這才是家庭的支柱孝順:出自《國語·楚語上》,原指愛敬天下之人﹑順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後多指盡心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通俗易懂就是(孝順,就是順著老人長輩的意思,有順才孝,贍養父母盡心盡力,遵從父母意志)自古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都是這樣說大,最大的孝順就是把家族發揚光大,子嗣延綿旺盛,久經不衰的意思。孝順是一種愛什麼可以稱之為愛,當然愛分很多種,父母對子女的愛,兄弟之間的愛,戀人之間的愛,夫妻之間的愛都是一種偉大的愛。
  • 從《佛說善生經》看父母與子女的責任——顏尊嚴
    一、前言家庭是由父母與子女組合而成的。一個家庭是否充滿溫情與祥和的氣氛,在很大的程度上維繫於父母與子女能否積極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儘自己的責任。中華民族向來都以父慈、母悲、子孝為一切善之根本,正所謂「孝者、天性也」。孝順是人類崇高至善的美德。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說:「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於一劫中說不能盡。」
  • 佛說,這四件事最損福報,別再做了!
    但不管怎樣,這就是現實的生活,縱然有風雨,但也能收穫內心的幸福。福從哪裡來?自己修行而來。佛說,常做這四件事最損福報,別再做了!一、不孝順父母佛說,世間最大的善為孝順,世間最大的惡為不孝。這個世界上若沒有佛,去孝順父母,父母就是佛。這充分說明了孝順父母的重要性。孝順父母乃世間第一大福田。
  • 佛說:有福之人,皆懂得孝順供養父母,難怪倍受福運眷顧
    今天便為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懂得孝順父母的人,皆都供養在世佛,難怪「天神」都會垂愛。他有個大臣非常孝順,偷偷作了一個地室,把母親藏在裡面,盡心供養。有一天,這個國家來了一個天神,手裡拿著兩條蛇,問國王說:「能夠分出這兩條蛇哪是雌哪是雄,就保護你的國家平安,否則就要消滅你的國家。國王非常憂慮,匆忙訪遍了朝廷所有的人,沒有人能夠識別。
  • 佛說:「命苦福薄」之人,做好這3件事,增福無量!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命苦福薄」之人,做好這3件事,增福無量!一、布施佛門裡有六種修行的大智慧,即六度波羅蜜,其中首要的就是「布施」。很多人會誤解,片面地將布施理解為捐錢捐物,其實真正的布施,更注重給人精神上的力量,予人方便、給人歡喜,使人遠離煩惱恐懼。
  • 晚年不被子女孝順的老人,多數做過這3件事,沒人養老怨不得人!
    隨著時間不斷流逝,當年為人父母的人也逐漸走到了中老年的階段,然而在這個人生的暮年階段,卻有些老人不被子女孝順,過著非常悽苦的晚年,比方說劉老太太,就是這麼一個"尷尬"的情況。劉老太太其實給周圍鄰居的印象特別好,即使是一大把年紀仍舊非常熱心,對人也都非常好,可以說是一個助人為樂的"三好"老人,然而讓鄰居非常感到不平的是,這名老人的兒女非常不孝順,很少來看望她。
  • 學長:除非你能做到這五件事
    近日,有新生在網上提問:我馬上要上大學了,二線城市爸媽說只給1000,夠不夠用?關於答案,網友的爭論也是比較的激烈,那麼到底在當今物價飛漲的年代,1000元的生活費夠不夠用呢?我們可以先來算一筆帳,大學生一般吃飯都在食堂,所以早餐按6元算,中飯和午飯則分別按8元算,一個月下來700元左右。
  • 母親節:佛說這是報母恩最好的方式!願佛陀慈光普照,願天下母親吉祥...
    綿綿不斷,情誼深長,這就是母愛。《佛說父母恩難報經》中,世尊諄諄教導:母胎懷子,凡經十月,甚為辛苦。《大集經》中說: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依佛教說法,為人子女孝順父母是必須的,不孝父母則無資格學佛。一切善法中最大的善,就是孝親。母親節,對佛弟子而言,是帶著感恩之心行孝道的一個節日提示。
  • 這五件事,才是打開冬天的正確方式~
    這五件事,才是打開冬天的正確方式~ 有人說:長白山是世界上不可複製的奇蹟 這裡的冬天聖潔,冰瀑剔透 潺潺流水
  • 別不在意,父母這幾點做得不到位,孩子將來可能會不孝順
    為人父母后才發現,教育孩子可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若是沒有在孩子小時候教育好,可能導致孩子成長得很失敗;若是教育方法出現問題,孩子將來也許會很不孝。近幾年來,新聞中頻頻播報子女不孝順父母的事件,對此,網友紛紛對事件中的子女進行口誅筆伐,但人們忘了,不孝順的孩子,又是誰教導出來的呢?
  • 佛說:這4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不是你!
    所以佛門說: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佛菩薩有心渡你,但你非不聽佛的話,那就沒辦法了。你不回頭,誰為你救苦救難;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你若固執執拗,造業起禍,不知回頭,那誰也拯救不了你。佛菩薩只是大眾心靈的寄託,生命的指引,但是修行是自己的事,誰也頂替不了你。俗語說得好: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