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牽手國博,要把博物館「搬」到教室裡

2020-12-24 北晚新視覺網

到博物館上堂課,在北京算不上新鮮事兒。但在校園裡建一間博物館教室,算得上新創意了。最近,北京四中正在與國家博物館合作,計劃打造一座「國博教室」,通過科技手段和巧妙的設計將千年歷史濃縮,讓「文物」可碰可用。未來,這裡還可以將學生的文創落地。

國家博物館 新華社資料圖 圖文無關

今天上午,北京四中舉辦了以《構建中學博物館課程 踐行中學育人方式改革》為主題的科研月專場論壇活動,邀請專家老師為博物館課程、博物館教室出謀劃策。

從2016年9月,國博就與北京四中攜手共建中學博物館課程,至今已走過4年多的歷程。目前,該校國博課題研究小組共有20位市區級骨幹教師,來自9個學科組。「主要是利用國博文物資源,科學設計學校課程內容和文物學習課堂,面向初高中學生開設選修課。」研究小組老師於鴻雁說,課程內容也在不斷調整,最初我們選擇了近兩百件文物,但現在這個數量縮小到了64件。每一件文物都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重要節點上的見證者。

為何涉及的文物越來越少?於鴻雁解釋,博物館課程不是讓學生只了解文物的一些皮毛,聽一聽歷史故事。這是一門綜合實踐課,文物是載體,更強調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比如講到賈湖骨笛,老師會引入化學知識、音樂常識還有生物知識。「這還是一堂勞動課,學生們要動手製作骨笛、穿孔、測試聲音等。」

學校還專門編制了文物閱讀學習讀本等。目前,文物學習學生手冊已經完成初稿。上個月,於鴻雁和同事們參加了由國博主辦的第4次項目專家論證會,共同開拓了中學階段的館校合作博物館綜合實踐課程,深入探索如何通過館校合作,把優秀傳統文化當中所具有的當代價值、世界意義和文化精髓提煉出來,構建可以面向全國推廣的館校合作模式以及博物館實踐課程體系。

首都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專家張漢林說,在博物館課程中,學生的興趣得到了發展,其情感得以豐富,思維得以訓練,人格得以健全,培養了具有濃厚興趣、積極情感、獨立思考、健全人格的人。

「希望通過類似的研討,探索更多館校合作的可能。」於鴻雁說,學校要打開圍牆辦學,而博物館體量大,內容豐富,如何利用好這些社會資源,是未來需要研究的方向。不僅是學生,老師也要有更廣闊通識的素養。未來,學校計劃建設一間國博教室,增加一些互動設備,學生的文創作品將在這裡生產展示。

(原標題:四中牽手國博,要把博物館「搬」到教室裡)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流程編輯:U016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北京四中「牽手」國博 共建博物館實踐課程
    12月4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北京市第四中學舉辦了以《構建中學博物館課程 踐行中學育人方式改革》為主題的科研月專場論壇活動。在北京四中歷史教師徐雁的主持下,此次分論壇正式開始。之後播放了關於國博課程課堂原生態及師生訪談視頻,通用技術組黃振老師分享了課堂教學案例《賈湖骨笛》,語文組王允老師分享了《多學科聯動,國寶為教師、學生成長賦能》,這些內容交相呼應,全方位深度詮釋了四中在構建中學博物館課程中做了哪些實踐和研究,如何踐行了育人方式改革。
  • 北京地鐵1號線新增「國博專列」 乘客近距離了解國寶
    2019年11月11日,北京,「遇見國博——5000多年中華文明在你眼前」中國國家博物館專列正式亮相北京地鐵一號線,讓豐富的館藏文物以生動的形式陪伴乘客出行。中國搜索宋家儒攝國博表示,展覽是國博最核心的業務,「國博專列」集中展現了國博基本陳列、專題展覽、臨時展覽三大展覽體系。其中,三大基本陳列包括「古代中國」、「復興之路」以及「復興之路·新時代部分」,專題展覽包括「中國古代瓷器藝術」、「中國古代玉器藝術」「宋代石刻藝術」、「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等。
  • 昌平四中改名昌平實驗永安路校區 四中校歌·四中記憶還記得不
    就讓我們以昌平四中某段時期的一首校歌作為開篇還記得這熟悉的旋律嗎背依燕山,面向北京我們四中在昌平風光秀麗校園美校園美人更美你是否還記得在秋冬季節,課間操會調整為課間跑全校師生在學校裡繞圈跑步在緊張學習之餘,調整一下心情與節奏偷過懶兒,不想跑步的同學有沒有
  • 金沙的月餅、國博的雪糕……一口千年,舌尖上的博物館有點甜
    中秋節快到了,雖然琳琅滿目的品牌月餅早已上市,但最近記者的朋友圈卻被幾款博物館的文創月餅刷了屏——日前,故宮博物院、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等紛紛推出了全新的月餅禮盒,華麗宮廷範兒、精緻小清新,各有各的韻味,再次刷新了月餅的顏值。
  • 國博歷史百科繪本開啟「博物館」奇妙之旅
    「博物館」奇妙之旅。  活動預熱,小朋友們還看起了國博兒童歷史百科繪本的動畫電子書,在動畫裡徜徉於中華歷史。看罷,主持人姐姐來開啟活動。  活動正式開始,穿越回唐朝的時光之旅也慢慢拉開帷幕。  唐樂情景劇之我要學唐樂  小朋友們坐罷,觀看起了唐樂情景劇的視頻。
  • 國博歷史百科繪本開啟「博物館」奇妙之旅
    「博物館」奇妙之旅。活動預熱,小朋友們還看起了國博兒童歷史百科繪本的動畫電子書,在動畫裡徜徉於中華歷史。看罷,主持人姐姐來開啟活動。因為小朋友們知道,終於要出發去當地的歷史博物館,開啟博物館奇妙之旅了。博物館奇妙之旅走進博物館,濃濃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像是一腳踏進了幾千年前。小朋友們不僅在聆聽古人的生活,也是在了解自己的過去,展望著未來。今天,特別邀請來的朱澤昀老師要帶小朋友們了解青銅。最初的青銅可不是青色,而是金色!
  • 北京地鐵國博專列帶乘客探秘「五千年」
    本報訊(記者劉冕)新年第一天,國家博物館帶觀眾登上地鐵國博專列,通過「四羊青銅方尊」「彩繪陶兵馬俑」「青銅虎鎣」等與中華五千年文明「對話」。「新的一年,我們的小目標是儘量多地走進博物館,也希望博物館推出小觀眾導覽。」   國博專列上,沒有真文物,但是一張張文物的圖片會說話。列車座椅上,C形玉龍「傲嬌」地宣告:「坐在這兒,你就是C位。」回歸文物虎鎣暖心地說:「這一次,我陪你回家。」鸛魚石斧彩繪陶缸為乘客送上鼓勵:「生活對你來說,應該遊刃有『魚』。」一位從河北趕來參加活動的國博觀眾說,新年第一天來參觀國博專列,形式很特別。
  • 從順天中學堂到北京四中 曾經的四中有多牛?
    北京四中的名聲,更在於它非凡的經歷和那一長串名字如雷貫耳的校友。在中國,北京四中獨一無二。當時,北京的中、小學分為京師、保定(北大保定派)兩派,京派尊重林琴南,力主保存國粹;保派則尊崇北大校長蔡元培,提出要發展科學。四中屬後者的領頭學校,開北京中學尊重科學之先河。
  • 北京汽車博物館榮獲「牽手歷史—中國博物館十佳志願者之星」評選...
    近日,由中國博物館協會主辦,中國博物館協會志願者工作委員會承辦的第十一屆「牽手歷史——中國博物館十佳志願者之星」推介頒獎儀式在安徽博物院隆重舉辦。來自全國超過100個博物館單位、近200位博物館專家學者、從業人員、志願者等參加了本次推介活動。
  • 北島:北京四中
    一1965年暑假收到錄取通知,我終於考上北京四中。四中是北京乃至全國最好的中學之一,對我來說就像天堂那麼遙遠。小學考初中先填志願:第一四中,第二13中,第三40中,這基本是我們那一帶成績中上的男生的共同模式。通考時,我因未識破語文考卷中「極積」這一詞序顛倒的陷阱,在去天堂的半路拐了個彎,進了13中。記得那天是董老師監考。她在我書桌前駐足長嘆,提醒大家交卷前一定要細心檢查。我掃了一遍考卷,沒錯呀,於是信心十足提前交了考卷。結果名落孫山,被父親臭罵一頓,那年暑假我灰頭土臉,抬不起頭來。
  • 走進北京校園 尋訪大學裡的博物館
    三月開始,北京開始迎來屬於自己最美麗的季節。二環路邊、各個公園裡花開似錦。每到這個時候,貓了一冬天的我們需要尋找有意思的去處,呼吸大自然春的氣息。博物館,算是北京重要的遊覽項目。先不說故宮、國博、首博這些大型的博物館,單單就各個高校裡的博物館,也是重要的旅遊目的,今天先羅列了一些神處高校內的博物館,等開學了讓我們一起相約去看看。
  • 博物館裡歡樂多:古錢幣像鏟子 「關老爺」扭腰賣萌
    上官雲 攝  中新網北京5月18日電(上官雲)說起博物館以及博物館裡的展覽,尤其涉及古代珍品時,可能大多數人腦海裡會蹦出這樣的情景:雕像們目視前方,人們瞪大眼睛觀摩藝術品,配上略微昏暗的燈光,展廳內一派幽深氣息……實則不然。
  • 北島:文革中的北京四中
    四中是北京乃至全國最好的中學之一,對我來說就像天堂那麼遙遠。小學考初中先填志願:第一四中,第二13中,第三40中,這基本是我們那一帶成績中上的男生的共同模式。通考時,我因未識破語文考卷中「極積」這一詞序顛倒的陷阱,在去天堂的半路拐了個彎,進了13中。  記得那天是董老師監考。她在我書桌前駐足長嘆,提醒大家交卷前一定要細心檢查。
  • 上海博物館的寶藏
    cctv國家寶藏,上海博物館的寶貝很多,其他博物館的鎮館是十來件,它有一百多件,而且上博的青銅器要麼是私人收藏捐贈要麼是自己花錢從海外購入,和本土的博物館也沒啥瓜葛。大克鼎和大盂鼎是在戰亂時期,由收藏家潘祖蔭和後人潘達於歷經艱險保存的,解放後潘達於女士捐獻兩鼎,指名捐獻給上海博物館。1952年,大盂鼎、大克鼎被上海博物館收藏並展出,2001年上博還舉行了捐鼎5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了潘家人來參加。說到大克鼎和大盂鼎,上博和國博又展開了一段孽緣。
  • 北京四中的學生,為什麼如此優秀?
    李賽是北京四中一個學生,2008年四川地震的時候,他從美國直接飛到災區,加入一支救援隊,先後救出7名倖存者,後又在什邡辦起「帳篷學校」。採訪時,他對記者說,先生改變了他的一生,教會他怎麼做人。他說的先生是他當年的語文老師——李家聲先生。
  • 《空中英語教室》牽手《今日消費》
    將聯合推出多種英語學習產品  本報訊 很多學英語的人都知道臺灣的《空中英語教室》,其標準的語音和豐富的節目常常為人們津津樂道。2月20日,「空中英語」與河南日報報業集團《今日消費》周刊在鄭州舉行合作籤約儀式。今後,河南人在身邊就可以跟著「空中英語」學習了。  《空中英語教室》(Studio Classroom)於1962年在臺灣開始發展。
  • 北島 l 北京四中 (上)
    當年全北京的中學只有四位特級教師,四中就佔了兩位,化學老師劉景昆和物理老師張子諤,那都是國寶級人物。有一年,張子諤老師輔導高三物理,據說高考六道題押中四道,學生提前交卷,高呼「張老萬歲」。教三角函數的老師李蔚天三角眼,下巴颳得鐵青。每次上課,他提前幾分鐘到教室,在黑板上畫一道題。那對我來說如同鬼畫符—眼暈,而同學們幾乎個個胸有成竹,舉手搶答。
  • 國家博物館:中國歷史文化的坐標
    國博的前身是1912年7月蔡元培先生倡導成立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館址為原清朝國子監,中國的國立博物館事業由此開始起步。1918年7月,籌備處遷址到故宮的端門與午門,1926年10月定名為「國立歷史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新中國成立後,國立歷史博物館改名為國立北京歷史博物館。1950年3月,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央革命博物館籌備處。
  • 北京這些博物館圖書館五一開放,有的門票已經搶光了
    昨晚,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先後發布公告,將從5月1日起有序開放,每日分別限流5000、3000和1000人。其後,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北京文博交流館等博物館也宣布五一開放。首都圖書館五一開始開放部分區域。
  • 北京四中網校盟員校長黃向偉:讓首都教育資源惠及遠方
    北京四中網校盟員校長黃向偉:讓首都教育資源惠及遠方黃向偉是民盟北京市委委員、民盟北京市委基礎教育委員會副主任,自2001年北京四中網校成立伊始即擔任該校校長,自此開啟全國第一代名師遠程教育業務。,協調北京四中名師到黔西南州,為興義中學、興義五中、興義六中、興義三中、貞豐中學、興仁一中、黔西南州同源中學、思源學校開展教師培訓和學法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