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爾的「正反合」辯證法

2020-12-13 獨視角

黑格爾的哲學常被人簡化為「正反合」的「辯證法」,但是黑格爾其實從來沒有以這種方式描述他哲學的任何部分。「正反合」的通俗解釋是說,有某個正題A,又有某個反題非A,A和非A是矛盾的,但又自圓其說的兩者都為真。最後就會出現B,它把A和非A的片面真理結合起來,成為一個具體的真理。

例如,有人說「這是圓形」,另一個人反對說「不,這是正方形」,圓和方是「矛盾」,但最後來了個人說「你們都是對的,因為這是圓柱體,從一方面看就是正方形,從上面看就是圓形」,因此大家都滿意了。這個例子看起來好像不錯,但這其實只是老生常談,對黑格爾哲學並無任何把握。要真正理解所謂的黑格爾「正反合」,我們最好還是從康德的思想開始。

與黑格爾同時期的另一位哲學家康德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哲學貢獻,就是提出「二律背反」,即如果概念思維嘗試超出感性的界限,去思考超感性對象(例如世界是否有限,時間是否有開端,是否有第一因等等問題),則必然會產生出一對有同等真確性但互不兼容的結論,因此產生矛盾。康德把這個現象視為對「物自身(物自體)不可知」的決定性證據。因為矛盾不可能存在,而如果人在思考超感官對象時必然會陷入矛盾,則這必然是因為人類認知機能有其主觀限制,而不是代表矛盾的真實存在。

黑格爾認同有「二律背反」此現象,指康德正確地指出概念運用到超感官對象上會產生矛盾與荒謬的問題,例如追問靈魂是簡單還是複合、上帝是否存在、針頭上能有多少個天使跳舞等等形上學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都不可能有答案)。但黑格爾認為這並非是因為概念或人認知能力的限制,而是因為人沒有對這些概念的本性作出反思,就魯莽地把這些概念運用到對象上,假定了這些概念(例如「簡單」、「複合」、「存在」等等)能絕對和無條件地有效套用到任何對象之上。這種運用概念的方式,黑格爾稱之為知性(understanding)或有限的觀點。

知性把特定的概念(例如十二範疇)和對象關係視為給予的、固定不變和無條件的。但從理性(reason)的角度看,即從絕對概念論的角度看,這些固定的概念—對象、主體—客體的對應關係都不能被視為無條件的絕對,而必需在概念的層面上找出其根據,這個根據不可能來自物自身,而只能來自於概念本身。

通過絕對觀念論的思考方法,亦即從概念的無限性層面看,由於沒有物自身(物自體),概念—對象對立所產生的二律背反和矛盾,都是來自於概念自身。即是說,它們都是概念運作的真實環節,解決方案也會是來自概念,而且因為概念的無限性,此方案必然會出現,因為對概念本身而言,並沒有「外物」、「物自身(物自體)」等界限阻止它找出自己所產生的矛盾。

這才是黑格爾「正反合」的真正意義,作為一種分析各種對立和矛盾(例如最傳統的「主體—客體」對立)的方法的概念性根據。因此,黑格爾的方法是,找出這些「對立和矛盾」之所以可能的條件,再在這個基礎之上發現解決的方案。

相關文章:

康德的二律背反和黑格爾的邏輯學的建立之間的關係

中國人的這句口頭禪,源自黑格爾的名言,至今卻被濫用

黑格爾的哲學為什麼陷入了唯心主義泥潭?

相關焦點

  • 黑格爾哲學的「絕對精神」和辯證法
    正是通過黑格爾的「正反合」的辯證法,是在矛盾的對立統一中,不斷演化的。黑格爾說,我們通常習慣把真理和錯誤,看成兩種相互對立,非此即彼的東西,但是這兩者其實都是抵達絕對真理不可或缺的過程。黑格爾說,整部《精神現象學》都是懷疑之路,就它本身來說,都是錯誤的。
  • 正反合
    有些人對我上篇文章的正反合題不太理解,這篇文章專門來說說這個問題。在講正題、反題、合題之前,我先問問大家在你的認知中,辯證法是什麼?
  • 世界哲學史丨施杜裡希 :黑格爾哲學的一般特徵——辯證法
    自我與非我並不能作為相互排斥的對立物永遠存在下去,還需要第三個命題,在其中正反兩題的作用將受到一定的限制,它們將不再相互排斥(合題)。黑格爾在充分肯定費希特和謝林的歷史功績的前提下又超越了兩者,黑格爾與費希特的辯證法的不同之處主要在於,黑格爾特別強調了合題這一概念。在費希特那裡,合題的作用在於使正題與反題在相互限制的作用下達到相互抵消。
  • 黑格爾與辯證法
    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核心。從歷史聯繫上說,它當然來之於黑格爾的辯證法。所以,實事求是地來考察一下黑格爾是如何提出了系統的辯證法理論的,他又是如何去認定辯證法的基本規定性的,所有這些工作,對我國的哲學界來說,決不是可有可無的工作。一現在我們先來談談黑格爾是如何提出了系統的辯證法理論的。
  • 周易之於黑格爾的辯證法
    樊炳劭/文        一位曾對周易較感興趣,後來又研讀了黑格爾的辯證法的朋友對我說:周易的哲學思想有很多地方和黑格爾的辯證法是一樣的,但黑格爾的更加精細,周易太顯粗糙。我笑了笑對他說,那你還是不了解周易,周易認識事物更加精細,遠比黑格爾的精細的多。他說,不可能。我說:周易把世界萬物歸結為五大物質存在形態,又細分其陰陽種類,再將事物之間相互作用生化出的新的事物,又作細分辨證。就拿易學分支命理學而言,大略來說看一個人的命運,一般來說是看八字,再看八步大運。
  • 辯證法的本體論基礎:黑格爾與馬克思
    擺脫這種境況,需要從根本上對黑格爾和馬克思的辯證法開展出本體論基礎的研討。本文試圖就此闡明以下要點:(1)辯證法不是任何一種形式方法;形式方法只能滯留於「外部反思」的運用及其主觀主義的實質之中,從而表明其自身乃是形式主義的和反辯證法的。(2)黑格爾哲學立足於絕對者主體的自我活動,這一本體論立場在復活希臘辯證法的同時,決定性地重構了方法概念,並使方法成為實體性內容的自我展開過程。
  • 馬克思誤解了黑格爾的辯證法嗎?——對弗雷澤命題的批判與「黑格爾-馬克思」思想關係難題的求解
    「黑格爾的範疇充斥著實在性」;Ⅱ.「範疇通過意志的活動成為現實」;Ⅲ.「在辯證法問題上,馬克思誤解了黑格爾」。  關鍵詞:弗雷澤命題;馬克思;黑格爾;辯證法;顛倒   隨著國際學界對黑格爾思想研究由觀念論研究向實在論研究的轉型,西方學界興起了一股抹殺馬克思哲學變革的思潮,他們剝離黑格爾的客觀觀念論色彩,強調黑格爾哲學的實在性,進而使黑格爾的辯證法和馬克思的辯證法等同,並認為馬克思誤解了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
  • 羅素說:黑格爾的哲學幾乎都是錯的?
    英國這麼的哲學家羅素,毫不隱晦地直接說:黑格爾的哲學幾乎都是錯的。為什麼羅素可以這麼全面地否定黑格爾的思想呢,而其實羅素早年還是黑格爾思想的崇拜者和追隨者,為什麼後來發生了180度的大轉彎呢。我們從黑格爾的辯證法說起。
  • 黑格爾的絕對精神必然陷入唯心論
    18歲時,黑格爾進入蒂賓根大學(符騰堡州的一所新教神學院)學習,在那裡,他與荷爾德林、弗裡德裡希·謝林成為朋友,同時,被斯賓諾莎、康德、盧梭等人的著作和法國大革命深深吸引。許多人認為,黑格爾的思想,象徵著了19世紀德國唯心主義哲學運動的頂峰,對後世哲學流派,如存在主義和後來的歷史唯物主義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對黑格爾的辯證法和整個哲學的批判
    本文為卡爾·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對黑格爾的辯證法和整個哲學的批判
  • 馬克思 | 對黑格爾的辯證法和整個哲學的批判
    正象抽象的意識本身(對象就被看成這樣的意識)僅僅是設定差別的自我意識的一個環節一樣,這一運動的結果表現為自我意識和意識的同一,絕對知識,那種已經不是向外部而是僅僅在自身內部進行的抽象思維運動,也就是說,其結果是純思想的辯證法。[註:在手稿中作者指出:下接第ⅩⅩⅡ頁,但是手稿中沒有這一頁。
  • 薩拜因:對辯證法的批判
    對辯證法的批判在對黑格爾的辯證法做批判性判斷的時候,我們有必要記住,辯證法並不是僅僅作為對社會歷史中實際上已得到調整和協調的各種矛盾傾向的一種描述
  • 漫談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
    隨後精神又揚棄自身的異化,返回自身,這就是絕對精神,即藝術、宗教、哲學。在哲學階段,精神認識到了世界就是精神的表現,也就是它自身的表現,這樣主體與客體,思維與存在就達到了同一。黑格爾是個唯心主義哲學家,因此這個同一是客體向主體同一,存在向思維同一。
  • 《資本論》與辯證法的高階問題
    馬克思試圖通過確立「合理形態」的辯證法,達到真正改變世界的目的,而這一理論架構是在《資本論》中最終實現的。因此,馬克思最為真實的辯證法思想必然蘊含在其成熟時期的著作《資本論》中。第二個是理論前提,即對馬克思辯證法的研究必須超越黑格爾的辯證法理論。只有以黑格爾辯證法所達到的理論高度為基礎,去詮釋黑格爾與馬克思錯綜複雜的理論傳承關係,去理解馬克思對黑格爾辯證法的超越,才能捕捉到馬克思辯證法的真實意蘊。
  • 哲學的歷史 | 黑格爾對歷史概念的闡釋
    ——黑格爾黑格爾在他的《歷史哲學》中企圖運用辯證思想凝聚世界萬象,據以揭示出現實世界的本源,黑格爾稱之為對於歷史的哲學或思想的考察。黑格爾將理性超脫於康德知性思維能力範疇,使理性成為一種實體(the substance),一種實現宇宙目的的無限力量。換言之,理性用於掌握概念的無限性,並成為一切合理性事物存在的基礎。
  • 「辯證法」一詞考
    然而,辯證法的這一含義畢竟是黑格爾等人以來所逐步形成的。在黑格爾以前,人們是怎樣使用「辯證法」這一概念的呢?本文試圖全面地考察在黑格爾以前,「辯證法」一詞是怎樣被創立的;古代人,特別是希臘的哲學家們是在怎樣的意義上使用「辯證法」這個詞的。文章包括如下四個方面:「辯證法」概念的形成;古代辯證法的集大成者柏拉圖;如何理解「辯證法」;對「辯證法」的誤解。
  • 試試你學過的辯證法吧-虎嗅網
    「辯證法」的過程又被稱為「正——反——合」:你分析一件事,首先要找這件事的「正題」,再找到它的「反題」,接著去分析「正題」與「反題」的對立統一關係,最後得到一個比「正題」和「反題」都更有高度的「合題」。
  • 黑格爾哲學思想體系 | 西方哲學史筆記
    黑格爾提出「具體的同一」、本身包含差別的同一代替謝林的「無差別的同一」。(2)黑格爾肯定謝林把費希特的「正題、反題、合題」的辯證法形式用於自然和精神是一個功績,但是,他尖銳地批判謝林把辯證法的形式當作「無生命的圖式」外加於事物的形式主義傾向。
  • 矛盾論與辯證法
    當然,否定性辯證法即否定的辯證環節,只是黑格爾的其中一個環節。黑格爾是在抽象思維的形式邏輯基礎上建構了辯證環節和思辨環節,並且以第三環節來命名他整個哲學方法————思辨哲學(雖然最後被他的學生馬克思砸得稀巴爛)。於是乎,「三位一體」的黑格爾辯證玄學誕生。常人誤以為黑格爾創造辯證邏輯是為了取代形式邏輯,此乃誤解。
  • 黑格爾的自由主義批判
    在黑格爾看來,整個近代自由主義權利觀念以社會契約論為前提,並試圖從抽象的基本原則推衍出現實的法政體制,而這顯然低估了權利問題的複雜性。但就整體而言,黑格爾卻並非反自由主義者,正如史密斯所言,其保留了古典自由主義中最為核心的部分,並在相互承認的法權理論中加以重新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