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芳拜師記

2022-01-07 梨園雜志

今日推送之《陳麗芳拜師記》錄自《劇學月刊》第三卷第十期,作者張體道,為程硯秋好友,中華戲曲學校教員。文章詳述了民國二十三年陳麗芳拜師程硯秋的盛會實況。

 程玉霜先生第一次收荀令香為弟子,予既為文紀其事,登諸本刊創刊號;今玉霜第二次收陳麗芳為門徒,予又躬逢其盛,名流雅集,為劇藝界放一異彩,爰再記之。

 

 拜師盛會,亦戲劇也,此出戲膽為陳麗芳,故將麗芳小史先為說明:麗芳字子章,年二十三歲,安徽省籍。自其祖始來北平,為梨園世家。父福勝,工鬚生,名伶如王又宸、孟小茹均出其門。兄鴻喜習花旦,亦有聲於時,生子盛蓀,即富連成社之高材生。

 麗芳幼入朱幼芬主辦之福清社,習青衣,九歲喪母,十歲喪父,零丁孤苦。藝成後,搭梅畹華程玉霜馬連良各班,歷在故都、天津、上海、濟南、廣州、香港等處露演,年來則與雷喜福合演於故都,兼搭楊小樓班,聲譽日隆。其觀摩玉霜演劇,已歷數年之久,人亦以程派青衣目之。其人翩翩玉立,天賦歌喉,聰穎過人,而沉穩不外露,品端志潔,絕無惡習,力戰環境,艱難奮鬬之精神,尤為青年中之不易得者。久思捧手玉霜門下,顧未得其介。今以孔綴葊、金仲蓀兩先生之玉成,用是錄為弟子。

陳麗芳便裝照片

 

 中華民國二十三年十月二十六日正午,麗芳恭詣西觀音寺三十四號程宅行謁師禮,玉霜諄諄誨以敦品勵學,麗芳受如儀。午後六時,玉霜率麗芳在新豐樓大宴嘉賓,皆文藝家戲劇家及各界名流,如:江叔海、周大文、盧毅安、周支山、管翼賢、林仲易、徐慕雲、徐筱汀、杜頴陶、馬肇延、佟賦敏、陳墨香、賈佛生、鄭瑞生、徐凌霄、李永福、焦菊隱、戴蘭生、孔綴葊、邵茗生、劉顯庭、徐承燠、王陋隱、汪俠公、徐鴻友、袁振生、金仲蓀、王泊生、光梅生、陸秋巖、師子敬、羅保吾、俞振飛、曹心泉、高慶奎、尚小雲、程玉菁、貫大元、譚小培、譚富英、郝壽臣、侯喜瑞、劉硯芳、姚玉芙、於連泉、吳富琴、雷喜福、孫盛芳、粱華亭、李多奎等,約百餘人,濟濟一堂,極文藝界之大觀。

程硯秋收徒陳麗芳之合影

 

 客廳懸有各界聯軸,琳琅滿目,茲摘錄如左:

 

 金仲蓀先生聯曰:「老眼江湖誇得士,新聲衣缽有傳人。」跋云:「麗芳小友新受業於玉霜簃主,予與綴葊、道兄為之介也,今日行謁師禮,喜而致賀。」

 

 孔綴葊先生聯曰:「冬雪來時,定見高門人獨立;春風坐處,更教滿座客皆驚。」跋云:「程君玉霜,藝名播中外,而門牆極峻,今獨許陳生麗芳執弟子禮,甚盛事也。仲蓀先生謂不可無以志之,率成此聯,用博兩君一粲。」

 

 除凌霄先生聯曰:「好學尊師,向程門而立雪;因材設教,如長庚於德霖。」

 

 江叔海先生聯曰:「好把管弦奏凝碧,會看技藝盡秦青。」

 

 佟賦敏、邵茗生二先生聯曰:「並肩荀子稱雙美,具足程門有二難。」

 

 陳墨香、杜穎陶、馬肇延三先生集詞聯曰:「好伴雲來,晉風流,宋人物;新翻曲妙,羌管脆,蜀弦高。」跋云:「麗芳先生執贄請業於玉霜簃主,集東山、天香、西樵水調歌頭,小山六么令,珠玉更漏子,宋四家詞句以贈,即希粲正。」

陳麗芳之《長坂坡》

 

 許鴻友先生聯曰:「雅韻宜人,早有聲華冠京洛;虛懷若谷,不辭風雪立程門。」

 

 予初學作聯,其文曰:「鞠苑傳燈,殷勤好麗。程門立雪,孟晉流芳。」

 

 俞振飛先生堂幅,大書「立雪程門」四字。跋云:「甲戍秋日,麗芳同志執贄於玉霜我兄之門,振飛參與盛典,書此誌慶。」

 

 李永福先生堂幅,書清平樂詞云:「芬芳傾慕,終得來相聚,試把金樽下偷覷,雙影迷離成趣。幽聲難盡擬真,傳心異處無痕,盛舉一篇佳話,美饌與君同欣。」

 

 龍眠梅瘦光梅生先生詩云:「綺貌清歌邁等倫,男兒慣現女郎身,玉霜衣缽憑君受,立雪程門第一人。競傳紫韻與紅腔,更有何人未肯降,暇日風光成勝會,歌壇佳話總無雙。」跋云:「麗芳藝員擢秀弱年,知名盛齒,衍劇哀婉悱惻,私淑玉霜簃者有年,比求親炙,爰附門牆,值秋日之風光,舉謁師之盛典,名流駢集,尊殂雍容,率賦小詩,藉留故實云爾。」

陳麗芳之《探母》

 

 群賢畢至,嘉宴遂開,諸賓入席後,實報社社長管翼賢先生要求玉霜講述收徒經過,玉霜乃於大眾鼓掌聲中致詞曰:

 

 諸位來賓先生,今天是硯秋第二次收徒的一天,蒙諸位先生光臨指導,實在榮幸得很。硯秋承本界諸位先生的教導,和各界諸位先生的獎勵,在文藝界稍能自立。但是學識不夠,很想在研究戲劇的時間以內,抽出一點工夫來研究普通學問,所以南方和北方有些人要從硯秋學戲,都是婉詞謝絕,古人尚且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何況硯秋既沒有做老師的本領,又沒有做老師的工夫,所以更不敢隨便做老師了。

 但是話又說回來,既是不敢做老師,何以又要兩次收徒呢?這個緣故,讓硯秋簡單的報告一下:硯秋第一次收的是荀令香,因為荀慧生先生同我是好朋友,他要我幫忙教他的大公子,這是義不容辭的。但是令香拜師以後,我在國外國內瞎忙,見面的機會很少,這是我很抱歉的事。這次收的是陳麗芳,簡單的說,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硯秋自進劇界以來,將近二十年近幾年來,追隨各界諸先進之後,努力於國劇之振刷,覺得近來劇界在社會上之地位,與從前大不相同,京劇既在學術上取得一種地位,我們今後更應努力,並希望後起的人才繼續努力,所以我們遇見有點戲劇天才的後進,必須設法培養他,成為一個有功藝術的演員,使京劇更見光明偉大,這是我為京劇前途設想的一點意思。第二個原因是聽說麗芳專心致志的摹仿我在臺上的玩意,已然有好幾年了,他想從我學戲,也不止一年半載,他既有這嗜痂之癖,也是我的知己,當然不好辜負他,而且他的人品很好,由困苦中奮鬥出來,所以我願意收他做學生,一來是安慰他的已往,二來是鼓勵他的將來,希望他將來能夠負起振興劇藝的使命來,不要僅僅在這腔調上注意,這也是我培養人才保存國劇的一點意見。因為這兩個原因,所以又大膽的收一個學生,但是我的本領有限,工夫有限,對於麗芳,恐怕沒有多大的益處,還要請諸位先生多多的指教才好。

陳麗芳之《南天門》

 

 眾大鼓掌,翼賢又聲言:「先生講了,還要學生講一段。」於是麗芳於歡迎聲中致詞云:

 

 諸位來賓先生,程先生,今日蒙諸位先生光臨,程先生已然謝過,麗芳崇拜程先生多年,這回得列門牆,實在欣幸之至。麗芳以為程先生的高藝,於社會文化很有價值,如果學得幾分,在麗芳個人,也算對社會有點貢獻,但是資質魯鈍,不知能否成就,以後只有勤奮用功,力求對得超程先生的教誨苦心,和諸位先生的期望盛意,還要請諸位先生時常指導,麗芳感之不盡了。

 

 眾又大鼓掌,於時觥籌交錯,廣座騰歡,迄九時許,始各退席,集合一隅,攝影而散,予歸而記之,以備纂修劇史者之採摭焉。

(《劇學月刊》第三卷第十期)

微信號:liyuanzazhi

新浪微博:@梨園雜志

相關焦點

  • 【學院藝術家】陳麗芳女士
    陳麗芳女士簡介 陳麗芳 1956年出生於長沙,擅長中國畫。
  • 陳麗芳:人在旅途丨平和述
    灕江最著名的遊船,船票大幾十,作為九十年代的大學生,陳麗芳完全沒可能有錢買船票,就只能在灕江邊上走走。這一走,就看到人群中有個姑娘,掛著一張證件,舉著旗子招呼遊客們上船。旁邊的同學指著姑娘對陳麗芳說:「他們是導遊,他們有導遊證,進景點都不用買票。」如果有一些時刻,會對人生產生靈光一現至關重要的影響,那這句話,就是陳麗芳的「高光時刻」。
  • 致敬 | 陳麗芳:臨危受命,不放棄一位危重患者
    「回來後,我有時候會恍惚:半夜醒來,會重溫離開荊州的時候,二十多年未見過面的同學送我返程的情形;在科室查房,會想起在荊州重症病房的患者,腦海裡浮現出他聽我用武漢話問
  • 考研專訪 | 陳麗芳:考研600分是怎樣煉成的?
    陳麗芳文學院14級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她以初試397分、複試204.4分的成績被湖南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錄取曾獲「國家勵志獎學金」、「南勳感恩獎學金」、專業一等獎學金、「挑戰杯」競賽省級二等獎、省級「優秀畢業生」稱號、校級「優秀共產黨員」、「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稱號……三年豐富的實踐經歷過去,最後的目標似乎只差考研了
  • 易旅隨記24:高雄風水拜師記
    易旅隨記24:高雄風水拜師記學易之人很苦,你可知道他們的苦在哪裡嗎? 我去臺灣拜師,是從讀師父的書開始的。 2015年夏天,去臺灣旅遊時,順帶買了一大摞與易經術數有關的書。回來之後讀了一本玄空飛星的書,沒有什麼亮點,感覺一般。於是,和這本書一道來到家中的那些書就一起原封不動的留在了書架上。
  • 江西南豐:開學第一課 行拜師禮點硃砂
    一年級新生與家長手牽手進入校園典禮儀式第二環節——聆聽《墨池記》。師生共同誦讀《墨池記》典禮儀式第三環節——正衣冠後行拜師禮。一拜日月北鬥,天長地久;二拜師生攜手,明月九州;三拜永記師恩,功德千秋。拜師禮,留下的是短暫的一瞬畫面,烙下的是美德的傳承與心靈的感恩。隨後,老師們為一年級新生點上硃砂,開啟智慧。這寓意著孩子們從此眼明心明,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
  • 淺談拜師的重要性及兩儀拳拜師儀式
    將師禮列入「三本」之一,可見拜師禮之重要性。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師道尊嚴,尊師重道。拜師是學習傳統技藝的頭等大事,以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都要舉行拜師儀式。「入泮宮,出府學,上青雲路」,古之求學者,只有舉行拜師儀式,入了泮,才能夠算正式進入了孔學的大門。武術也不例外,兩儀門更是如此。兵者,國之器也,武者,止戈也。
  • 傳統的拜師學藝
    「武術界向以拜師儀式繁瑣、師徒師承關係名份極嚴,著稱於世。要想成為師門正式弟子,須經過師父長期的反覆考驗,符合條件得到認可後,經人介紹,本人寫拜師申請,師父和師兄弟們認可後舉行隆重的拜師儀式,拜師儀式上徒弟向師父行過三拜大禮,呈上拜師貼,內有壓貼禮,師父及兩名以上見證人在拜師帖上簽字等一系列手續後,方能進入師門,成為師父的入門弟子。
  • 傳統文化進課堂|行拜師禮 點硃砂痣
    《禮記•內則》就規定,兒童十歲時出門拜師求學,不論是進私塾,還是入學府,都要行拜師禮。古代的拜師禮,過程比較繁複,由此也可見古人對拜師的重視和尊重。為了幫助小學生們了解中華悠久歷史,複製再現中華傳統禮儀,弘揚尊師重教的美德,冬日裡的一天,我們來到西安南郊一所小學,給三年級小學生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傳統文化課——行拜師禮!
  • 浦江某小學復原」古代拜師禮校「,美女老師身著飄逸漢服甚是搶眼
    身著大袖漢服 浦江一學校古代拜師禮校復原金華城事金華新聞網[微博]許乾虎2016-09-17 08:059月14日下午,金華浦江縣黃宅鎮中心小學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師徒結對儀式。新教師們身著飄逸的傳統漢服,復原古代拜師禮,為師傅們奉上「束脩六禮」。
  • 正衣冠、拜師禮,穿漢服開學有哪些講究?
    通常包括正衣冠、行拜師禮、淨手淨心、開筆禮。 行拜師禮 國人講究尊師重教 步入學堂後,先要舉行拜師禮。 學生先要叩拜至聖先師孔子神位,雙膝跪地,九叩首;然後是拜先生,三叩首。 據《學記》記載:「大學始教,皮弁祭菜」。 拜完先生,學生向先生贈送六禮束脩。
  • 拜師禮 獻給最美的你——淅川縣九重二小舉行拜師禮活動
    南陽網訊(通訊員王 曉)2020年9月1日上午,晴空萬裡,淅川縣九重二小全體師生在校園裡舉行了拜師禮活動。在新學期到來之際淅川縣九重二小的全體學生用飽含濃濃感恩之情的拜師禮,表達對恩師的敬意。拜師禮三尺講臺酬壯志,一顆丹心照九天,一代師表千秋業,巍巍師魂萬世傳。拜師禮共分三個議程:第一、德育主任講解拜師禮的由來。
  • 神聖而莊嚴的「拜師禮儀」!
    拜師是學習傳統技藝的源頭,以前華夏傳統文化的傳承都要舉行拜師儀式。「入泮宮,出府學,上青雲路」!古之求學者,只有舉行拜師儀式,入了泮,才能夠算正式進入了孔學的大門,任何文化都不例外。俗話說得好「樹有根,水有源」。傳統文化講究師承,沒有拜師學習,就沒有師承、「不正規」。
  • 圖:義大利小夥濟南拜師學形意拳 向師傅磕頭敬茶
    義大利洋徒弟向楊遵利行拜師禮。 (王倩 攝)  當天,一同拜師學藝的還有其他18位弟子。  武林界的拜師儀式在外人眼裡看起來很神秘,8日上午濟南形意拳就舉行了一場傳統的拜師儀式,掌門人楊遵利再次收下19名弟子,這其中還有一個義大利小夥。
  • 拜師禮謝師恩
    9月7日上午,一場別開生面的拜師禮在自流井區東方小學舉行。千餘名學子畢恭畢敬、身體力行,一拜師道尊嚴據校長許靜紅介紹,此舉旨在弘揚崇智尚學優良傳統,通過再現中國古代學堂拜師禮儀,讓孩子們了解歷史的厚度、感受文化的力度,把尊師重道理念付諸實踐。編輯:張馳
  • 不一樣的拜師禮!親歷泰國拜師節,尊師重教「泰」難忘
    2020年8月27日,泰國格樂大學舉行拜師典禮活動,全體師生身穿統一校服在大禮堂舉行隆重又莊嚴的拜師禮。,通過拜師活動,皆在向老師們表達敬意和感恩。泰國有兩個教師節,準確地說是一個教師節和一個拜師節。教師節在1月16日,這一天是全國學休日,目的是讓學生和公眾記住教師在人們生命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是他們傳授知識,令人們感到生命的光明。拜師節在8月,泰國政府規定具體時間可由各個學校自己選擇,一般會選在星期四,因為在當地傳統文化中,這一天的主神作為人類的導師而受到膜拜。
  • 秦腔名家李小鋒今日正式拜師「西部歌王」王向榮
    由陝西省音樂家協會指導,陝北民歌大舞臺主辦、陝西大長安藝術中心協辦、中央電視臺、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日報、中國秦腔網等多家媒體支持的守望經典 薪火相傳——秦腔藝術家李小鋒拜"西部歌王"王向榮拜師儀式在西安隆重舉行。
  • 拜師續傳承 貴州百名中醫繼承人再現傳統「拜師禮」
    「拜師大會」現場。劉鵬 攝  中新網貴陽1月18日電(記者劉鵬)「鞠躬行禮,獻花奉茶,贈大醫精誠捲軸……」18日,在貴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舉行的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暨第二批貴州省名中醫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拜師大會」上,99名中醫繼承人分批依次向身著唐裝的指導老師們行拜師禮,以傳統拜師方式傳承國粹中醫。  中醫藥學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國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
  • 朱慶育:笑傲江湖田伯光拜師
    田伯光畢竟在不戒和尚的逼迫之下拜過師,因此,尚需追問的是:設立拜師義務之契約無效,作為契約履行行為的拜師行為是否隨之無效?此取決於拜師行為與其原因行為——確立拜師義務之契約——之間是奉行要因原則抑或抽象原則。武學界就此問題尚未形成定論,為周全計,有必要分別觀察兩種立場下的格局,再做比較。
  • 星太奇:星太奇拜師學藝終成大俠,奮豆拜師學藝卻「大相逕庭」!
    今天繼續給大家帶來《星太奇》的漫畫,本期講述的是關於星太奇拜師學藝的那些事,奮豆非常羨慕,也想當大俠,可是結果卻讓他後悔了!星太奇:星太奇拜師學藝終成大俠,奮豆拜師學藝卻「大相逕庭」!當他看到一個高人的時候,以為撿到寶了,正要過去拜師學藝,卻沒想到對方是一個猴子,從此奮豆就成為了猴子的義子!喜歡《星太奇》漫畫的朋友們記得點個讚,如果還能點一下推薦,是對小編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