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時代"日本女作家憂慮:不久後日語將滅亡?
2008年11月26日 11:28 來源:東方早報
發表評論
核心提示:在最近日本亞馬孫網絡書店的暢銷書排行榜上,一本名為《日語滅亡之時》的書格外引人關注。如今的網絡世界是用英語架構起來的,日本女作家水村美苗在書中對「英語的時代」日語會否滅亡產生了深深的憂慮。
在最近日本亞馬孫網絡書店的暢銷書排行榜上,一本名為《日語滅亡之時》的書格外引人關注。如今的網絡世界是用英語架構起來的,日本女作家水村美苗在書中對「英語的時代」日語會否滅亡產生了深深的憂慮。
《讀賣新聞》日前發表述評,稱水村美苗作為一名雙語作家,非但無意推進英語的通用化,反而在當下網絡無孔不入、英語霸權日益強盛之際,通過自己的新作叩問「如何保衛日語」,洋溢著一片憂國之情。
水村美苗在書中開宗明義地指出,21世紀的亞洲,類似印度與新加坡那樣本國母語與英語並行的國家在不斷增多。通過網際網路連結到英語圖書館後,信息便會立即蜂擁而入。那麼,在這種英語越發一手遮天的情況下,日語得以倖存的道路究竟在何方?
水村說:「日語以具有無限造詞能力的漢字,通過音讀和訓讀自由地進行組合,再加上平假名和表示外來語的片假名、羅馬字,這些多樣化的文字既可縱向又可橫向書寫,歷史與感情統統都包含其中。作為書寫語言的日語不僅是稀有的,而且有著為世界所稱許的功能和豐富的內涵。」
水村感嘆道,那些對全球化不加批判、只讀消遣類圖書的人們,既然已經對自己國家的文學不屑一顧,那他們的日語墮落也就是既成事實了。
在日本文學史上,從明治時代後半葉到昭和時代初期,以著名小說家二葉亭四迷發表於1887年的《浮雲》為代表,夏目漱石、森鷗外、谷崎潤一郎等一代文豪擺脫了殖民地化,又因有著深厚的漢學修養,推動日語到達了登峰造極的頂點。而且,他們在與西歐列強抗衡的「國語」建設中,使本國文學成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日本當代作家中,無人能像水村美苗那樣,既對英語極為熟知,又切身感受到那堵語言之牆的厚度。1960年代,12歲的水村就因父親調動工作從東京到了美國,此後她在耶魯大學研讀法國文學,直至修完博士課程。1990年歸國後,她「出於對日語的眷戀之情」,用帶有復古意味的歷史假名書寫法續寫了夏目漱石未完成的遺作《明暗》,發表其處女作《續明暗》。
寫完《日語滅亡之時》這本書,水村確信:如果帶著用英語來翻譯日本文化的意識來寫小說,那麼日語深奧的妙趣就會蕩然無存。「與其半途而廢地要求國民全都雙語化,不如只培養少數精通某種外語的精英,從而維持翻譯出版的傳統;與其讓學生寫作文,不如實行讓他們飽讀古典文學的教育方式。這就是保持日語生命力的現實可行的對策。小說家無疑應該竭盡全力去構建一種高密度的文體,否則日語不久就會走向滅亡。而我們,正站在十字路口。」
戴錚 編譯
【編輯:張中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