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時代"日本女作家憂慮:不久後日語將滅亡?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英語時代"日本女作家憂慮:不久後日語將滅亡?


2008年11月26日 11:28 來源:東方早報

發表評論

  核心提示:在最近日本亞馬孫網絡書店的暢銷書排行榜上,一本名為《日語滅亡之時》的書格外引人關注。如今的網絡世界是用英語架構起來的,日本女作家水村美苗在書中對「英語的時代」日語會否滅亡產生了深深的憂慮。

  在最近日本亞馬孫網絡書店的暢銷書排行榜上,一本名為《日語滅亡之時》的書格外引人關注。如今的網絡世界是用英語架構起來的,日本女作家水村美苗在書中對「英語的時代」日語會否滅亡產生了深深的憂慮。

  《讀賣新聞》日前發表述評,稱水村美苗作為一名雙語作家,非但無意推進英語的通用化,反而在當下網絡無孔不入、英語霸權日益強盛之際,通過自己的新作叩問「如何保衛日語」,洋溢著一片憂國之情。

  水村美苗在書中開宗明義地指出,21世紀的亞洲,類似印度與新加坡那樣本國母語與英語並行的國家在不斷增多。通過網際網路連結到英語圖書館後,信息便會立即蜂擁而入。那麼,在這種英語越發一手遮天的情況下,日語得以倖存的道路究竟在何方?

  水村說:「日語以具有無限造詞能力的漢字,通過音讀和訓讀自由地進行組合,再加上平假名和表示外來語的片假名、羅馬字,這些多樣化的文字既可縱向又可橫向書寫,歷史與感情統統都包含其中。作為書寫語言的日語不僅是稀有的,而且有著為世界所稱許的功能和豐富的內涵。」

  水村感嘆道,那些對全球化不加批判、只讀消遣類圖書的人們,既然已經對自己國家的文學不屑一顧,那他們的日語墮落也就是既成事實了。

  在日本文學史上,從明治時代後半葉到昭和時代初期,以著名小說家二葉亭四迷發表於1887年的《浮雲》為代表,夏目漱石、森鷗外、谷崎潤一郎等一代文豪擺脫了殖民地化,又因有著深厚的漢學修養,推動日語到達了登峰造極的頂點。而且,他們在與西歐列強抗衡的「國語」建設中,使本國文學成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日本當代作家中,無人能像水村美苗那樣,既對英語極為熟知,又切身感受到那堵語言之牆的厚度。1960年代,12歲的水村就因父親調動工作從東京到了美國,此後她在耶魯大學研讀法國文學,直至修完博士課程。1990年歸國後,她「出於對日語的眷戀之情」,用帶有復古意味的歷史假名書寫法續寫了夏目漱石未完成的遺作《明暗》,發表其處女作《續明暗》。

  寫完《日語滅亡之時》這本書,水村確信:如果帶著用英語來翻譯日本文化的意識來寫小說,那麼日語深奧的妙趣就會蕩然無存。「與其半途而廢地要求國民全都雙語化,不如只培養少數精通某種外語的精英,從而維持翻譯出版的傳統;與其讓學生寫作文,不如實行讓他們飽讀古典文學的教育方式。這就是保持日語生命力的現實可行的對策。小說家無疑應該竭盡全力去構建一種高密度的文體,否則日語不久就會走向滅亡。而我們,正站在十字路口。」

  戴錚 編譯

編輯:張中江】

相關焦點

  • 《日語滅亡之時》登上亞馬遜日本暢銷榜
    如今的網絡世界是用英語架構起來的,日本女作家水村美苗在書中對「英語的時代」日語會否滅亡產生了深深的憂慮。在最近日本亞馬孫網絡書店的暢銷書排行榜上,一本名為《日語滅亡之時》的書格外引人關注。如今的網絡世界是用英語架構起來的,日本女作家水村美苗在書中對「英語的時代」日語會否滅亡產生了深深的憂慮。
  • 後30萬人時代,日本留學成為疫情後「新風口」?
    為了實現這一宏大的30萬人留學生計劃,日本將留學生們的各種入學手續以及學校管理方面的流程都化繁為簡,並重點培養30家國際化大學,擴大英語授課教程,G30(現擴展為SGU)項目應運而生。隨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等「詩詞大會」火爆微博,拉進了我們與一衣帶水的日本人的距離。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順利進入「後30萬人留學時代」。
  • 日本先鋒女作家小說《雪的練習生》在中國推出
    吉林文史出版社編輯室主任、《雪的練習生》責任編輯袁一鳴(左一),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王中忱(左二)、東北亞出版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胡維革(左三)、日本作家多和田葉子(左四)和吉林文史出版社主編�   中新網北京8月31日電 (記者 李妮)由吉林文史出版社翻譯出版的日本女作家多和田葉子的作品
  • 日本「90後」將活在一個痛苦的時代
    當年,日本還沒有遭遇退休金問題、非正式員工擴大化問題、窮忙族(working poor)問題等事件的困擾。所有這些問題都是近12年來觸發的。所以,從我這個過來人的角度來看,今天的成年人將步入一個痛苦的時代。    (1)現在的企業要求員工不僅具備作為一個社會人的自覺,還必須具備國際化人才的能力。  比如說英語能力。
  • 日本推出首臺翻譯機器人 能將日語對話譯成英語
    新華網東京12月29日電(記者何德功)日本電氣公司28日推出世界首臺翻譯機器人,這種機器人能迅速將日語對話翻譯成英語。     這臺機器人名叫「papero」。翻譯過程中,人們對著附帶話筒的小型無線終端說日語,小型無線終端把聲音數據傳給機器人,機器人會自動分析主語、謂語等語法結構,用其存儲的兩萬多個英語單詞遣詞造句,迅速將翻譯好的英文說出。例如,如果人們用日語說「早上好」,它會馬上說「good  morning」。此外,這種機器人還存儲有5萬多個日語單詞,同時能將英語翻譯成日語。
  • 日本曾申請將日語納入通用語言:卻被直接拒絕,原因很簡單
    日本曾申請將日語納入通用語言:卻被直接拒絕,原因很簡單我們每個人都知道,這個世界大體系,有著多個國家組合而成,而且每個國家都有著自己的本國語言。比如說美國的語言是英語、法國的語言是法語、西班牙的語言是西班牙語等等,而我們國家也不例外,普遍使用的都是漢語。
  • 聯合國通用英語和漢語,日本人:日語為何不行
    日本雖然作為二戰的發起國,但是現在也已經成為了其中之一,但是這個國家卻總是不夠安定,經常會提出一些問題,讓聯合國非常頭疼。聯合國的目的是維護世界和平,調停各國之間的爭端,所以在發生重大的國際事件的時候就要將事件提交到聯合國商定,這也已經成為了世界的共識。
  • 日語中有很多英語?NO,NO,NO,英語中有很多日語
    日語在這一點上表現得尤為突出,日本最初借用漢字,後來吸收葡萄牙語和英語。自1868 年明治維新之後,日本舉國上下開始向西方國家進行學習,從科技到思想、從藝術到語言,因此英語在這個時期被廣泛傳播到日語之中,也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 這個國家將日語定為法定語言,但不是日本,就連國旗都盜用日本的
    大眾普遍認為日本的官方語言應該是日語,就跟韓國的官方語言是韓語、英國的官方語言是英語一樣理所當然,但其實不然,日本並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日本的官方語言是什麼語,只是絕大多數公民都使用日語進行交流,因此我們可以說日語是日本的公共語
  • 日語vs英語,如何同時提高日語和英語?
    開始是關於日語和英語的宏觀分析,最後是教材的推薦和學習方法。言歸正傳,當年學生時代我最喜歡的就是學語言,英語也是用心學過並且高考成績不俗,咳咳,低調,文章篇幅有限,而且不少學習方法也被反覆強調,因為方法論就這麼幾條,萬變不離其宗,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恆。
  • 日語學習難不難? 學了日語後才發現原來日語比英語簡單很多!
    在彌生日語,有很多小夥伴在諮詢日語學習的時候,常常會問到老師們一個問題:「老師,日語學起來難嗎?和英語比起來哪一個更好學?」,相信很多想要學習日語的同學也會有這樣的疑問,那麼日語學起來是否難?與英語比較哪一個更容易掌握。我們就一起來梳理一下。
  • 看過中國的日語教材後,日本人表示很無語
    於是乎,中國市面上出現了五花八門的日語教材,很多教材,日本人看後紛紛扶額、吐槽……●臺灣地區的教材臺灣同胞學習日語的熱情十分高漲,日本網友到了臺灣後驚奇地發現,日本書店裡日語教材居然比英語教材還多●鼎鼎有名的「小黃書」不要覺得只有那些看起來五花八門的日語教材才會被日本人吐槽,那些被奉為經典的教材也難逃敵手。
  • 滅亡清朝的臨門一腳,居然跟一句日語翻譯失誤有關?
    大學時,昱弟的日語課老師曾經說過,中國人學日語,看似全是漢字、很容易學,但稍有不注意就容易誤翻,弄成大型事故現場——這方面最著名的事件,大約莫過於引發連鎖反應導致清朝滅亡的《清國留學生取締規則》事件。
  • 菅義偉英語能力被質疑後,網友又質疑他的日語了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記者 程凱 李楊】在英語能力被質疑後,日本首相的日語能力也引發質疑。據日本共同社19日報導,日本首相菅義偉當天在河內與越南總理阮春福舉行首腦會談,並在越日大學發表演講。他先用越南語向大家問候並說「我很喜歡ASEAN(東協)」,隨後用日語開始正式的演講,不料卻接連出錯。報導稱,菅義偉在演講中把「取得了卓越發展的東協」說成了「取得了卓越發展的阿根廷」。菅義偉意識到了這個錯誤,又重新說了一遍。此外,菅義偉在闡述人人都能享受充分醫療服務的「全民健康覆蓋」這一概念時,誤將「覆蓋」說成了「大學」,說完後也沒有進行糾正。
  • 日媒:日本華文女作家協會舉辦「日本漢詩在中國」講座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日前,由日本華文女作家協會主辦的「日本漢詩在中國」講座以網絡在線方式舉行。中日兩地學者和詩詞愛好者參會,南山大學蔡毅教授主講後,中日兩地學者紛紛發言,一致認為中日兩國在詩詞文化上有著源遠流長交流史,並將持續發展下去。主講人日本南山大學蔡毅教授在講座中表示,漢詩一道,能面向海外,博採眾長,正說明了中國文學與生俱來的包容性、開放性,顯示了中華文化不僅源遠流長,而且匯納百川的強大生命力。
  • 【日本】赴日留學,不會日語英語卻很優秀?怎麼辦?
    添加微信小助手,即刻為你打造最優留學方案 無需日語的日本留學? 想提升日語能力,我們會選擇日本語學校,學習日語課程。 但如果我們日語水平較低而英語能力更為優秀,那該怎麼辦呢?
  • 日本教授:說日語比英語慢 可能抑制了病毒傳播
    日本教授:說日語比英語慢 可能抑制了病毒傳播2020-05-28 10:49出處/作者:快科技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longxiaojun2   據國內媒體報導,近日,日本TBS電視臺的節目中,主持人介紹了大妻女子大學名譽教授井上榮的一項新研究—— 說日語比說英語不容易噴唾沫,可能會降低新冠病毒傳播風險。
  • 中國最後的「狀元」,及第不久清朝滅亡,他的結局如何?
    中國最後的「狀元」,及第不久清朝滅亡,他的結局如何?現在正值高考出分的日子,幾家歡喜幾家愁。說起高考很容易就讓我們想起古代的科舉制度,雖然古代的科舉沒有像現在高考這般先進,但是在古代也是很好的選拔人才的手段了。那麼,你知道中國科舉考試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是誰嗎?
  • 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孀居後寫出文學瑰寶《源氏物語》
    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孀居後寫出文學瑰寶《源氏物語》紫式部本姓藤原。因她父親和長兄的官作式部丞,時人便稱她為藤式部;後來,她寫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傳誦一時,書中的女主角若紫更為人們所喜愛,所以她又得名紫式部。
  • 紫式部:日本女作家,被譽為「大和民族之魂」
    紫式部是日本女作家,被譽為「大和民族之魂」。她的長篇巨著(源氏物語》是傑出的佔典名著。紫式部生卒年不詳。一般認為她生於公元978年,死於1016年。她出生於「歌人」世家。父親藤原為時,是當時著名學者、詩人。她的曾祖父、祖父、叔父、兄長等也都長於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