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歌曲》評論:八首親民歌 附送八首獨立創作

2020-12-20 搜狐網

  搜狐娛樂特約樂評 (愛地人/文)

  本周第五期的「中國好歌曲」,也是第二季進行到目前為止,作品最為豐盛的一期。除了完整的八首作品之外,在這之前更有另外八首以蒙太奇形式出現的作品。以不嚴謹的方式區分,如果把這周「中國好歌曲」當成一套雙張的原創大碟,那麼完整部分的作品則偏重主流,蒙太奇部分的作品則更接近獨立音樂的範疇。

  蒙太奇部分裡最大牌的歌手,即演唱《時光謠》的王梵瑞。十年前,他曾經以王凡瑞這個名字,被當時的「太合麥田」籤下,並和莫豔琳、鍾立風一起,以「新白藍」的概念發行過一張專輯《青春》。口語化的吟唱,鄉土氣息的旋律,配上民謠的表現方式,《時光謠》因此也給人一種特別純樸、接地氣的感覺。而這個部分的另一首民謠作品《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同樣叫人感動,雖然這首海子的詩因為被引用太多,已經讓許多人覺得沒有新意,但蔣山還是以最簡潔的旋律,那種九十年代校園民謠般的旋律,將這首歌曲從房產廣告和電影臺詞中拯救出來,重新還給了理想主義。

  除此之外,程亞甲的《大俠路人甲》和高澤深的《二叔》,則延續了上一季「中國好歌曲」張嶺那首《喝酒Blues》的布魯斯曲風,再加上布魯斯搖滾曲風的黃洋的《冒牌專家》,如此多此類曲風扎堆出現在「中國好歌曲」,也說明「中國好歌曲」這個品牌,已經在國內獨立音樂領域,有了一個很有信譽度的口碑。因為,要知道布魯斯這種曲風,即使在國內的獨立音樂圈,也算不上受眾很多的類型音樂。

  正賽部分,最大牌的學員當屬臺灣的王宏恩和香港的林二汶。曾經拿到過臺灣「金曲獎」的王宏恩,對於資深歌迷來講,早已經是一個非常熟悉的名字,來自布農族的他,就像所有的臺灣原住民歌手一樣,天生是個唱歌的好材料。當然,在事業發展過程中,王宏恩也確實遇到了一些阻礙,就像他在節目中說的,每一張專輯發行的日子,就是他新一輪負債的開始。真正想做自己的音樂,在這個時代確實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何況是王宏恩這樣,從一開始就演唱方言歌曲的歌手,受眾面的極其狹小,也使得他的音樂很難有大的市場。這也是他在2010年,籤約「福茂唱片」並發行國語專輯的原因。而此次出現在「中國好歌曲」舞臺的他,也帶來了一首國語歌曲《不用擔心我》。從音樂的角度來講,王宏恩也有他的尷尬,唱單純的原住民民歌,肯定不會流行,而如果唱一般的流行歌曲,又不能突出他原住民歌手在聲線上與眾不同的特色。當然,城市化的痕跡,還是體現在他的創作上,《不用擔心我》無疑也是一首混雜著民歌和流行歌曲雙重元素的作品。副歌部分除了引用「娜魯灣」這樣的原住民民歌元素之外,也很能夠體現出王宏恩聲線清亮、清澈和嘹亮的那一面。

  另一位大牌歌手林二汶,她此前更為人所知的身份,就是at17組合的成員,這也是香港獨立音樂圈近十年最為知名的一個組合。而這個組合的兩位成員在單飛後,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她們一個是林二汶,另一個就是被稱為香港第一女吉他手的盧凱彤。林二汶這次登上「中國好歌曲」舞臺所唱的,是一首更為中規中矩、有著傳統華語情歌氣質的作品《至死不渝》,其實從她的特質來講,這首歌曲並沒有呈現出林二汶最大限度的潛能。

  科班出身的學員戴荃,則很有意思的將京劇和流行音樂的創作結合到一起。他的作品《悟空》,其實劉歡早在二十年前,就通過電視劇《胡雪巖》的片頭曲《去者》和片尾曲《情怨》,進行了這樣的實驗。只能說不管年齡大小、時代不同,作曲人對於中西合壁的野心,都是一樣的。值得一提的是,戴荃這首作品在斷句式的吟唱效果上,很明顯還受到了李宗盛作曲風格的影響,考慮到李宗盛曾經為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寫過電影音樂,真覺得這首《悟空》下次可以給新版的電影或電視劇《西遊記》做配樂。

  蘇晴的《不客氣》則讓人想到了歌如其人這個形容詞。的確,也只有燦爛、童真如蘇晴這樣的創作人,能夠寫出《不客氣》這樣自由、輕鬆又有著豐富想像力和表情語言的作品。各種技巧的融合,甚至還有口技的融入,不僅不生硬,還添上了許多生趣,這也是本周「中國好歌曲」最大的一個亮點。陳雲的《你做媽媽,我做爸爸》,則就像劉歡導師說的那樣,立意非常新穎,但實際上這首歌曲的主題創作,與其說是陳雲的立意新穎,不如說他是繼承了民歌創作的光榮傳統。要知道民歌裡的情歌,其實就是這麼簡單、質樸,這種直抒胸臆的情懷,在如今小文藝、小清新一統江湖的現在,聽來反倒有一種最樸素的浪漫。畢竟,陳雲是一位來自彝族的歌者。而除了文字的立意之外,旋律上獨特的西南韻腔,更讓這首歌曲充滿了與眾不同的味道。反正臺下四組導師,沒辦法寫出這樣的旋律,就算仿造的出來,也不是這樣的味道。

yule.sohu.com true 搜狐音樂 http://yule.sohu.com/20150130/n408253380.shtml report 3843  《好歌曲》導師羽泉為選手驚嘆(點擊查看更多現場圖)搜狐娛樂特約樂評(愛地人/文)本周第五期的「中國好歌曲」,也是第二季進行到目前為止,作品最為豐盛的

");}

相關焦點

  • 盤點樸樹演唱的八首經典歌曲,你聽過幾首?
    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樸樹演過的八首經典歌曲,你聽過幾首呢?你最喜歡哪首?1、《那些花兒》許多網友應該都有聽過《那些花兒》這首歌曲吧?有網友評論說這首歌曲有點溫暖,也有點哀傷。聽這首歌會忍不住想起逝去的青春。
  • 盤點八首冷門但好聽的歌曲,冷門不代表差!你錯過了幾首?
    大家好,我是小編李青愛吃糖,感謝各位小夥伴們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閱讀小編的文章,今天來跟大家說說盤點八首冷門但好聽的歌曲,冷門不代表差!你錯過了幾首?喜歡的小夥伴們,麻煩各位動動小手給小編點個讚。謝謝!
  • 中國鋼琴音樂中民歌類作品是基於傳統民歌創作的器樂曲
    民歌是專業作曲家創作的源泉。民歌是民族的、民間的、民眾的歌曲。以種族視域來看,漢族民歌是中國海內外華人之間佔絕大比重的、約13億人口民族的歌曲。以適用人群來看,自有歷史記載以來,口頭為主要媒介,民間廣為流傳下來,反映生活習俗的、人民情感情緒的、貼近生活的歌曲。
  • 74歲老人抗癌14年創作近300首民歌
    30年前,彭澤民患上癌症,從那開始他就通過創作民歌來激勵自己抗癌,如今他創作了300多首歌曲,抗癌成功同時還成為了音樂界的名人。 直到高中時一場合唱比賽,才真正拉開了他音樂創作的序幕。 彭澤民說:「我就想不要唱現成的,由我作詞作曲,創作了首歌,在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就決定在全校每周一歌中教唱,從此我就不斷地開始寫歌曲。」 自那以後,歌曲創作成了彭澤民生活的一部分。但命運卻跟他開起了「玩笑」。30多年前,彭澤民在棲霞區蔬菜局任職時,查出患有惡性淋巴腫瘤。
  • 解讀經典民歌《洪湖水浪打浪》歌曲創作背後的故事
    相信《洪湖水浪打浪》這首經典歌曲,對出生於上世紀50年代、60年代、甚至70年代初的人來說太熟悉了。如果說上個世紀50年代出生的人多數是伴隨著歌劇《洪湖赤衛隊》中的主題曲:《洪湖水浪打浪》長大的話,那麼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人主要是伴隨著電影《洪湖赤衛隊》中的主題曲:《洪湖水浪打浪》而長大的。一首歌深深地影響了幾代人,這在中國音樂史上是少有的。
  • 合肥一七旬老人二十年搜集225首大別山民歌
    2013年11月27日 16:52  稿源:中安在線     合肥沈大爺,今年已經71歲,老人家有獨特的愛好,那就是搜集大別山民歌。昨日上午,記者在沈大爺家中,看著沈大爺搜集了近二十年民歌的本子上,記有225首。說到高興處,沈大爺還現場哼起了這些民歌小調。
  • 盤點八首A妹好聽的歌曲,每一首都很好聽,你都聽過幾首!
    第一首歌曲是A妹的最為經典的歌曲的,這首歌曲就是《Just A Little Bit Of Your Heart》,這首歌曲真的是超級好聽的歌曲的,而且,小編覺得這首歌曲也是十分的悲傷的!大家可以去聽聽的!
  • 20首經典俄羅斯民歌,值得您收藏起來慢慢品!
    俄羅斯音樂以其鮮明的民族風格,悠揚而富有感染力的曲調,對世界民間音樂創作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民歌是一個民族的精神體現,而俄羅斯民歌表現的民歌不論是題材、形式、風格都非常廣泛多樣,而且表現力極為豐富。悠揚的而帶點憂鬱的小調加上渾厚的男高音往往具有很強的空間感,仿佛讓人置身於廣闊的大地上,十分富有張力。
  • 百年中國藝術歌曲創作述論
    從1920年青主創作了我國第一首藝術歌曲《大江東去》至今,中國藝術歌曲創作已走過一百年的歷程。該曲也是我國第一首古詩詞藝術歌曲,在中國藝術歌曲發展史上具有雙重學術價值。  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前夕,藝術歌曲創作以改編民歌為主,伴奏和聲則以西方傳統和聲為主。如黎英海根據王洛賓採風搜集到的旋律創作了《在那銀色的月光下》,根據云南民歌改編創作了《小河淌水》;丁善德根據哈薩克民歌改編創作了《瑪依拉》,根據四川民歌改編創作了《槐花幾時開》等。
  • 雷佳歌曲蘆花細膩動聽 其獻唱《難忘茉莉花》引發創作熱
    雷佳的歌曲《蘆花》細膩動聽,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聽一聽。精彩絕倫的殿堂級表演,犀利新銳的觀點交鋒……北京衛視《傳承者之中國意象》自開播以來,憑藉著獨具一格的節目風格成為不少網友熱議的話題。在上周日播出的節目裡,這種「熱潮」還在繼續:歌唱家雷佳再現了《難忘茉莉花》這首經典歌曲,並帶來了各種版本的《茉莉花》,用「最中國」的樂曲引發了全場的共鳴,也引發了網上關於「方言版茉莉花」的創作狂潮;而來自天津雜技團的「蹬人」絕技,不僅使得節目現場展開了關於雜技傳承的討論,更是在本期節目播出後成為了熱門話題,網友紛紛留言點讚:「不僅要點評還得『診脈開方』,觀察員和青年團真是太拼了!」
  • 李子恆|不僅是小虎隊的恩師,創作上百首經典歌曲,影響一個時代
    這首《秋蟬》歌詞意境優美,歌曲悠揚婉轉,原唱為南方二重唱,後來被很多臺灣知名歌手翻唱,像劉文正、費玉清、小虎隊、江蕙、楊鈺瑩、張清芳等,成為紅極一時的臺灣民歌。,在公司前期,他主要是給姜育恆、王傑創作專輯,由於姜育恆本身也是創作型歌手,所以此時的李子恆並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他倆大概相互合作了50首歌左右,但只有一首歌在日後成為姜育恆的經典歌曲,就是完全由李子恆作詞作曲的《情難枕》,而且這首歌的原唱還不是姜育恆,最早這首歌是交給了臺灣女歌手林慧萍,後來經過姜育恆姜式情歌的翻唱,終於好馬配上好鞍,才讓這首歌翻身爆紅。
  • 我是唱作人:嶽雲鵬大讚梁博歌曲好聽,網友建議他倆與李健合作
    《我是唱作人》第二期落幕,八位唱作人再次帶來了八首原創歌曲。其中梁博演唱的《出現又離開》給小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第一期一樣,這還是一首時間很長的歌曲。歌詞雖然簡單但是能唱進人的心裡。編曲方面更是驚喜不斷,不但科普了樂器愛爾蘭肘笛還再次用樂器語言表達歌曲意境。
  • 感動世界的10首經典歌曲,首首好聽,收藏好慢慢聽!
    它直接宣洩人的情緒和感情,今天推薦大家10首感動世界的經典歌曲,雖然語言不同,但是音樂無國界,你一定會陶醉在動人的旋律和歌聲中。《Auld Lang Syne》是一首廣為人知的民歌,在全球多個國家都有當地語言的版本。國人普遍把這首歌稱為「友誼地久天長」。在很多西方國家,這首歌通常會在除夕夜演唱,有除舊迎新之意,也象徵告別或結束的情感。
  • 侃侃首張西域民歌專輯《睡吧 寶貝》 全新出發
    專輯包含了哈薩克、維吾爾、俄羅斯、塔吉克及圖瓦等多個民族的經典民歌。採用了極其簡約的編曲方式。運用了馬頭琴、冬不拉、曼陀鈴、託布秀及沁克裡克等多樣民族樂器。經過二度創作後,歌曲在保留了原有西域風情的基礎上,盡顯侃侃清新脫俗的個人音樂風格。侃式吟唱和弦樂打擊的音律交錯,縹緲搖曳和清新灑脫的情感交融,讓一首首民族歌曲一改往日豪邁奔放的固有印象,突然變得溫婉深遠,從而展現出了一幅幅親切而美好的故事畫面。
  •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交織民歌 丁善德創作長徵題材交響樂
    丁善德的筆端透露出他激動的心情,「我們訪問了好幾位同志,聽他們講怎樣飛奪瀘定橋,怎樣艱難地爬雪山、過草地,怎樣指揮戰鬥,怎樣進行偵察。」 「除了聽故事,父親還找到當年做司號員的老紅軍,給他唱衝鋒號的音調。
  • 一生創作兩千首歌曲捧紅歌手容中爾甲,事實證明他的歌曲堪稱經典
    一生創作兩千首歌曲,捧紅歌手甘萍,容中爾甲,陳明李進,火風,陳少華等歌手,他的眾多歌曲成為經典名曲,至今依然傳唱不衰。由他填詞的第一首歌曲《我的吉他》收錄在《濤聲依舊 陳小奇十年經典金曲選》專輯當中,最初是一部紀錄片的插曲,也是這首歌使陳小奇進入流行音樂領域成為知名音樂人。從1983年開始陳小奇開始了音樂創作,1993年紅遍大江南北的一首歌曲《濤聲依舊》則是陳小奇奠定樂壇金牌音樂人的成名之作。
  • 富陽搶救性挖掘40餘首本土民歌,精選出11首加以改編並演出
    幸運的是,她打聽到上世紀70年代末,富陽老一輩群文工作者曾收集過民間歌曲,還找到了當時留下來的一本油印的譜例,上面有30首左右的民歌,有些還有演唱者和記錄者的名字。  本子上還註明了演唱者當時的年齡和所在公社,根據這些信息,李麗找到了李華山、毛煥祥、陳玲花等幾位當年的收集人,也尋訪到了幾位民歌原唱人:章金嶽、蔣章英、章寶祥、章榮校……他們年紀輕的70多歲,年長的已近90歲。
  • 你知道華語歌曲評論最多的是哪5首歌嗎?他竟然獨佔兩首!
    整首歌在原曲基礎上加上了女聲,空靈的女聲配上電音,使這首歌更加完美。評論數為62萬!4、《Look What You Made Me Do》評論數68萬《Look What You Made Me Do》是美國創作型女歌手泰勒·斯威夫特錄唱的一首流行舞曲,該歌曲作為推廣專輯的首支單曲,於2017年8月25日通過大機器唱片公司發行。
  • 名曲賞析:新疆民歌《青春舞曲》,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
    二十年前的我也是正直青春,也喜歡這首《青春舞曲》,我拉著手風琴一群孩子圍在身邊,邊歌邊舞,好像就在昨天,幾乎每天都哼著這首歌曲的旋律工作生活,對歌曲太熟悉了,印象也是很深很深。不禁感嘆人生苦短,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
  • 不僅創作民歌,還將參與教育和醫療
    在全球抗疫的當下,兩首由AI創作的抗疫歌曲《春回江城》和《家鄉》問世,讓AI作曲再度成為話題。這兩首作品背後,是中國平安人工智慧研究院的AI音樂創作團隊。AI通過近一個月的深度強化學習與模型訓練,將武漢和疫情的相關詞彙融入,最終精確表達出特殊歷史事件下,人類面臨的困境與共克時艱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