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律師告訴你,民事二審判決後不服該怎麼辦

2020-08-27 北京訴訟律師團

兩審終審制

兩審終審制,是指一個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審理即告終結的法律制度。其內容是:如果當事人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審理的第一審案件所作出的判決和裁定不服,可以依法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要求上一級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第二次審判;經第二審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審理,所作出的判決和裁定是終審判決和裁定,當事人不服不得再提起上訴,人民法院也不得按照上訴審程序審理。我國民事訴訟實行兩審終身制,例外包括:特別程序(選民資格案件、宣告失蹤、宣告死亡案件、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認定財產無主案件、確認調解協議案件、實現擔保物權案件)、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審理的案件實行一審終審制,不準當事人上訴;除不予受理、駁回起訴、管轄權異議裁定可以上訴外,其他裁定也不得上訴。民事訴訟中,對二審判決不服的當事人還可以採取哪些救濟方式維護自己的權益呢?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姚志鬥律師分析

當一個民事案件經過二審終審、判決生效後,當事人的救濟途徑主要分成兩類一類是法律救濟,一類是司法救濟。當然,當事人在所有救濟途徑用盡而無法獲得公正結果時,也可以尋求輿論監督,但是,一方面為維護法律尊嚴和公信力,另一方面考慮到輿論監督需要達到影響力很大時才會發生作用,本文不建議讀者未經所有救濟努力就採取輿論監督。

法律監督是指審判監督程序也就是再審,本文根據啟動人的不同,將再審程序分為當事人申請再審、法院引起的再審和檢察院引起的再審三種。第一種,當時人申請的再審。《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對於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情形,《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也作出了規定,包括:(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十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汙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此外,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需要重點提示的是,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關係的判決、調解書,不得申請再審。最後,關於提出再審的期限問題,法律規定除上文提到的《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規定情形的是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其他需要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

為了維護既判效力和社會的穩定性,法律對當事人提出再審提出了時間的限制,但是對於法院引起的審判監督程序和檢察院引起的再審程序法律並沒有作出時間的限制,下面我們將分別介紹。對於法院引起的審判監督程序是指「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也就是說作出生效判決的法院自身可以經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而啟動再審程序。此外,由於上下級法院具有監督與被監督的關係,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關於檢察院引起的審判監督程序,新《民事訴訟法》為了給予當事人以充分救濟,規定當事人在法定情形(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下,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為了使該項權利充分結合檢察院的監督權力,發掘案件事實、實現公平正義,法律對當事人提出的檢查建議的時間沒有作出具體規定和限制。但是法律規定,在檢察院作出決定後,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此外,檢察院也可主動依法提起審判監督程序: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上述十三種情形之一的,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提出抗訴。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審判監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審判程序中審判人員的違法行為,有權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

一般的錯案經過上述的救濟措施應該得到了救濟,但是不排除有一些重大錯案經過了上述救濟仍然得不到公正的結果,此時就可以考慮藉助人大的司法監督,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上訪。人大司法監督指的是人大及其常委會對司法機關和司法行為所進行的監督活動。其主體是人大及其常委會,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和常委會工作機構可以作為司法監督工作的具體執行者和實施者其對象為司法機關和司法行為,其中,司法機關就包括法院、檢察院等,司法行為則如公安機關所為之刑事偵查行為等。人大信訪工作是人大及其常委會機關的一項日常性工作,是依法監督的重要信息來源渠道。最後,本文需要提示的是,如果不是有充分證據證明法院的裁判存在重大錯誤而引發不公正或者其他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現象存在,不建議走信訪之路。

相關焦點

  • 民事案件一審不服上訴,二審維持原判,是否還有其它救濟途徑
    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民事案件實行二審終審制,也就是說打官司的時候由一審法院進行審理,一審判決作出後,如果雙方都對判決書無異議,那麼該一審判決書就不生效。如果原被告任何一方對一審判決書不服,就可以提起上訴,該一審判決書不生效,二審法院會繼續對案件進行審理。
  • 打官司輸了,對判決不服,該如何上訴?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出現民事糾紛,或者認為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侵害方停職侵害,賠償損失。一般民事案件應該向基層人民法院起訴,法院經通知雙方開庭審理,依法判決,判決後給雙方當事人送達判決書。雙方當事人在收到民事判決書後不服,十五日可以提出上訴。
  • 二審離婚糾紛判決後被告上訴的,中院會缺席審判嗎?
    民事訴訟中,對席審判是法院在雙方當事人均到庭並辯論的基礎上做出裁判結果,為審判中的常態。網友諮詢:二審離婚糾紛判決後,被告不服上訴中院,原告變被告!並且添加有其他婚內經濟糾紛內容,中院開庭時被告未能到廳,這樣的話,中院會按照新的上訴內容進行缺席審判嗎?中院判決後,被告還能申請再審嗎?被告不到庭終審判決內容是按照原告起訴內容判決嗎?
  • 打官司時不服一審判決該如何上訴
    上訴也是在打官司時候經常要用到的程序,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上訴程序該怎麼走及上訴需要提供哪些材料和注意事項。首先要明確的是,上訴是不需要理由和審查的,這是雙方當事人的權利,想上訴的話都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上訴,沒有限制,而且上訴時候法院是不能不立案的,這裡的規定期限大家要注意了,對於民事案件,一般是當事人收到判決書或者調解書後十五日內,可以提起上訴,裁定書是收到之日起十日內可以上訴,這裡注意,是你收到之日起開始算。
  • 返還86萬「彩禮」案件二審宣判,南昌資深律師以案說法
    近日該案件二審宣判:維持原判。讓我們一起看下事件原委。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戀愛期間,杭州的俞先生陸陸續續通過微信給煙臺籍女友徐女士發紅包40多個,加上購買寶馬車等花費,共計86萬多元。分手後,俞先生要求女方返還紅包和車輛未果,一紙訴狀將徐女士告上了法庭。招遠市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徐女士返還84萬多元,徐女士不服,上訴至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
  • 不服一審判決書該怎麼辦?附民事上訴狀範本
    民事上訴狀是指民事上訴當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案件的判決,在法定的上訴期限內按照法定的程序,請求上一級人民法院撤銷、變更原審判決或重新審理而提起上訴時所使用的文書。上訴人因離婚一案,不服x×市xx區人民法院×x年x月×日作出的(x文×)x民初字第26號民事判決書,現提出上訴。上訴請求請求銷原判,判決不準離婚。
  • 吉林原法官王成忠民事枉法裁判案二審開庭,律師做無罪辯護
    東遼縣法院一審認定,雙方買賣關係成立,判決被告郭長興給付原告郭永貴林權林地轉讓款542萬元。因不服一審判決,郭長興上訴至遼源中院,案子被分配給該院民三庭原庭長王成忠。2017年6月26日,遼源中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判決認為,在林業局備案的60萬轉讓協議價款,與實際價值明顯不符,系雙方為規避法律而虛擬出具的,屬無效協議。
  • 對檢察院不抗訴決定不服怎麼辦
    能夠達到檢察院不予抗訴這個環節,顯然要經過一審、二審、再審被駁回、不予抗訴的四個環節。雖然不能保證四個環節全部都是正確的,但是如果是對檢察院不抗訴決定不服的那要怎麼辦呢?下面由李勝勇律師進行詳細解答:一、對檢察院不抗訴決定不服怎麼辦對檢察院不抗訴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覆核。
  • 民事訴訟一審到二審需要多長時間?
    你好,民事訴訟一審到二審要多長時間是沒有規定的,要依據具體案件才能確定,一審普通程序審理的期限為6個月,二審審理期限為三個月,中期還有上訴期。如果對一審判決、裁定不服,上訴和抗訴的期限分別為十日和十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 民事裁定書(二審駁回起訴用)
    ××××人民法院應訴通知書 (××××)……民終……號×××(寫明一審其他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寫明上訴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因與×××(寫明被上訴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以及你(你單位)……(寫明案由)一案,不服××××人民法院於××××年××月××日作出的(××××) ……
  • 債務糾紛,二審判決生效後還能調解嗎?
    二審判決後的債務糾紛能否再協商處理只要雙方協商一致,總是有解決的辦法。但是,在不同的階段,協商的內容和方式途徑並不完全一致。以下分開講解。告上法庭第一、調解和判決的關係。一般來說,民事訴訟立案後,開庭前法官會問雙方,是否同意調解。
  • 民事判決書(二審改判用)
    ……  (以上寫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加人的姓名或者名稱等基本信息)  上訴人×××因與被上訴人×××/上訴人×××及原審原告/被告/第三人×××……(寫明案由)一案,不服××××人民法院(××××)……民初……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於××××年××月××日立案後,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因涉及……(寫明不開庭的理由)不開庭進行了審理。
  • 律師也可以做「斜槓青年」嗎?看一下這份高院判決吧
    何以琛是深圳某律師事務所的在職律師,擔任專職律師期間加入深圳奧特曼公司,從事法律相關事務。後公司解除合同,雙方發生爭議。何以琛申請仲裁要求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合同賠償金47500元及2016年8月1日至8月18日期間的工資6114.94元、加班工資28500元等費用。仲裁委認為雙方不屬勞動關係,駁回了何以琛的全部請求。
  • 民事上訴狀撰寫指引
    十年前,我的指導老師黃偉冒著中雨,我倆坐在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的臺階上,對著我的上訴狀,一字一句地糾正和指導我,「上訴狀不是起訴狀,你不能事無巨細,一股腦兒地全寫……你得對著一審判決書,從『本院查明』部分,再到『本院認為』部分,一句話、一個字地找問題、找毛病,然後把這些點針對性地埋進你的上訴狀……」十年後,輪到我來指導我的「徒弟」,對於律師這一幾千年都遵循著「師徒制」的傳統行業,師父傳承著知識和經驗
  • 高級法院判決:專職律師與其他單位籤訂《勞動合同》合法有效
    何以琛不服,向法院提起訴訟。一審法院認為,何以琛是律師事務所的在職律師,雙方是提供及接受法律服務的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法律關係,並非勞動關係。對於何以琛基於勞動關係提出的全部訴訟請求,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法院不予支持。何以琛不服,向深圳中院提起上訴。
  • 行政訴訟:對終審判決仍不服的,當事人可怎麼辦?
    如今,兩審終審制的觀念深入人心,老百姓心裡很清楚,如果想要推翻已生效的二審判決,可謂是不太可能實現的事情。如果當事人就是對終審判決不服呢?就沒有什麼救濟的途徑了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九十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
  • 最高法判例:一審判決後未上訴事後又申請再審的,法院可不予審查
    如當事人對一審判決不服,應當在法定期限內提起上訴,通過二審程序尋求權利救濟。由此,法律已對當事人的權利賦予充分的程序保障,二審程序亦應成為當事人尋求權利救濟的常規途徑。再審審查程序是民事訴訟法在特定情形下賦予當事人的特殊救濟措施,是當事人在窮盡常規救濟途徑後的特殊救濟程序。
  • 為什麼一審判決要在十五天後才生效,而二審判決則立即生效?
    在我國民事案件的一審判決書中,大家往往能在結尾看到這樣一句話:「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各地不同法院的用語可能會有些許的差別,但表達出的意思是一樣的,那就是一審判決書要在送達後十五天才會發生法律效力。
  • 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駁回起訴裁定用)
    你公司/單位)因與×××(寫明對方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寫明一審其他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寫明案由)一案,不服××××人民法院作出的(××××) ……民初……號民事判決/裁定,向本院提起上訴。
  • 這五大民事訴訟抗訴程序的要點,經常被律師誤讀
    律師提交抗訴申請書後常常是「一入侯門深似海」,只能被動等待審查結果,難以主動推進程序,律師價值體現不明顯,委託人往往只注重結果,對律師專業性的認同度比較低。《民事訴訟法》將檢察監督程序置於法院再審程序的規定之後,對再審後的救濟途徑作出了明確指引,如向法院申請再審沒有得到支持,檢察監督就成為唯一也是最後的救濟途徑。但通常律師並不傾向於將案件指引至檢察監督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