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盤古智庫
本文大約2500字,讀完約6分鐘
「
新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是新基建的一次有力的嘗試與展現。推進數位化或者是數位化的基礎設施或者新基建時,需要特別警惕」新數字鴻溝」。在考慮新基建,即資訊時代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時,在系統、終端、人機界面的設計上,務必要切實關注和滿足老齡需求,滿足老年人的需求,滿足老年人由於生理條件衰退所面臨的一種特殊的需求,這樣我們才能提防可能出現的新的數字鴻溝與新貧困,實現全齡包容和老齡友好。
本文系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主任、老齡社會30人論壇成員、信息社會50人論壇成員梁春曉在以「信息社會下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主題的線上沙龍活動的發言內容整理。文章來源於「賽博五十人論壇 」微信公眾號。
」
第一,新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是新基建的一次有力的嘗試與展現。
我們可以看到最近這幾個月以網際網路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為疫情的阻擊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如果說這次跟2003年非典有什麼不同,我認為有非常大的不同。
因為有技術支撐,我們加強了信息的流轉、傳播、警示和共享,也提高了社會資源的投入與協同水平。總而言之,這次我們是在以一種」強制體驗」的方式,大跨度推進了各種在線化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教育方式和商業方式。如果要說新基建有什麼優勢的話,一定程度上在這次新冠疫情的抗擊上,有了相當充分的展現。因為這樣的技術進步與技術創新,所以在相當程度上降低了疫情可能帶來的更大的風險、傷害和損失。
第二,如果說非典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網絡零售的發展,這次疫情也表明整個信息化已經進入了第三個階段,已經從20多年前開始的技術信息化、經濟信息化,進入到社會信息化的階段。
所以這次我們看到整個網際網路對整個社會的影響是全方位、多層次的,影響是非常非常之大。整個社會領域內的數位化應用,可以說是無處不在。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當前的技術創新或者說技術推動的各種各樣的商業創新與社會創新在往前走的時候,社會領域當中的制度、機制、流程存在著很大的與技術進步的矛盾與不適。這種矛盾與不適,已經上升為信息化進程當中主要的矛盾。
以前談的比較多的是經濟領域當中的制度創新與經濟領域中的數位化應用存在著巨大的矛盾,這一次看到比較多的是社會領域,特別是社會治理領域中各種各樣的制度、機制、流程方面的一些矛盾。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內,與數位化相關的社會創新的作用,會一直凸顯。
第三,新冠疫情提供了一次非常時期的數位化」強制體驗」。
回顧歷史,創新往往都是在一種非常的狀態下發生,它不是在平常狀態下發生,可能是泡沫,可能是危機,可能是某種顛覆等等,它都是在泡沫、危機、顛覆等等這樣非常的狀態下演進和湧現。與非典類似,這次疫情也是一次在線生活、學習、工作的強制體驗。這非常重要。
當新的基礎設施開始湧現的時候,人們從舊基礎設施向新基礎設施切換當中面臨最大的障礙就是體驗障礙,不願意改變自己原有的習慣,不願意體驗新的東西,因為體驗新的東西是有風險的。當我們放棄原有體驗,接受新體驗的時候,這也是有機會成本的。但是現在這種非常狀態下,我們原有的整個機會成本沒有了,我們又不得不體驗新的東西。
所以最近這兩三個月強制體驗,可能走過了過去好幾年才能完成的一次對新基建、對新基礎設施的體驗,極大地推動了信息經濟與社會創新的跨越式發展。
第四,推進數位化或者是數位化的基礎設施或者新基建時,需要特別警惕」新數字鴻溝」。
我們以前比較關注「數字鴻溝」。數字鴻溝是由於貧富差距所導致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的差距,進而導致更大的貧富差距。隨著整個信息技術不斷的發展,應用水平不斷提高,應用面越來越寬,特別是老齡化與老齡社會的程度越來越高,那麼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可以看到出現了與原來的數字鴻溝相比的」新數字鴻溝」現象。
新數字鴻溝是什麼?主要是指由於代際差距所導致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的差距,進而導致更大的代際差距。我們已經看得很清楚了,比如,在網上購物,在醫院裡面要預約門診,或者說在外邊打車,很多計程車被年輕人用滴滴打走。這就使得很多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比較差的老年人,在面臨這樣的信息技術或者數位化水平高的社會的時候,面臨障礙,這就是新的數字鴻溝。
這種新的數字鴻溝,正如以前老數字鴻溝一樣,有可能會帶來新的貧困。因為在這樣的數位化水平越來越高的世界裡面,如果不能進入數位化生活工作和學習場景,就會與整個社會關係進一步脫離,就可能會導致「新貧困」,即數字貧困+生活貧困。
第五,在考慮新基建,即資訊時代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時,在系統、終端、人機界面的設計上,務必要切實關注和滿足老齡需求,滿足老年人的需求,滿足老年人由於生理條件衰退所面臨的一種特殊的需求,這樣我們才能提防可能出現的新的數字鴻溝與新貧困,實現全齡包容和老齡友好。
我們在過去10年、20年關注的重點主要是信息化,現在隨著整個社會往前發展,老齡化程度越來越高,老齡社會的跡象越來越顯示出來。所以,這也存在著整個基礎設施既有從工業時代的基礎設施向資訊時代基礎設施轉型問題,也有從年輕社會的基礎設施向老齡社會基礎設施轉型的問題。
因此,我們下一步在基礎設施的建設過程當中,可能要同時考慮推進基於新基建的適老化的基礎設施、老齡服務體系與老齡產業。這個非常重要,因為這既是從年輕社會向老齡社會轉型所必須的,也是以萬億級投資拉動經濟、創造與擴展新的就業機會,也是新的經濟增長點。■
文章來源於「 賽博五十人論壇 」 微信公眾號
圖文編輯:呂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