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梁春曉:新基建務必關注老齡化,避免新數字鴻溝和新貧困

2020-12-11 新浪財經

來源:盤古智庫

本文大約2500字,讀完約6分鐘

新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是新基建的一次有力的嘗試與展現。推進數位化或者是數位化的基礎設施或者新基建時,需要特別警惕」新數字鴻溝」。在考慮新基建,即資訊時代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時,在系統、終端、人機界面的設計上,務必要切實關注和滿足老齡需求,滿足老年人的需求,滿足老年人由於生理條件衰退所面臨的一種特殊的需求,這樣我們才能提防可能出現的新的數字鴻溝與新貧困,實現全齡包容和老齡友好。

本文系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主任、老齡社會30人論壇成員、信息社會50人論壇成員梁春曉在以「信息社會下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主題的線上沙龍活動的發言內容整理。文章來源於「賽博五十人論壇 」微信公眾號。

第一,新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是新基建的一次有力的嘗試與展現。

我們可以看到最近這幾個月以網際網路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為疫情的阻擊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如果說這次跟2003年非典有什麼不同,我認為有非常大的不同。

因為有技術支撐,我們加強了信息的流轉、傳播、警示和共享,也提高了社會資源的投入與協同水平。總而言之,這次我們是在以一種」強制體驗」的方式,大跨度推進了各種在線化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教育方式和商業方式。如果要說新基建有什麼優勢的話,一定程度上在這次新冠疫情的抗擊上,有了相當充分的展現。因為這樣的技術進步與技術創新,所以在相當程度上降低了疫情可能帶來的更大的風險、傷害和損失。

第二,如果說非典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網絡零售的發展,這次疫情也表明整個信息化已經進入了第三個階段,已經從20多年前開始的技術信息化、經濟信息化,進入到社會信息化的階段。

所以這次我們看到整個網際網路對整個社會的影響是全方位、多層次的,影響是非常非常之大。整個社會領域內的數位化應用,可以說是無處不在。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當前的技術創新或者說技術推動的各種各樣的商業創新與社會創新在往前走的時候,社會領域當中的制度、機制、流程存在著很大的與技術進步的矛盾與不適。這種矛盾與不適,已經上升為信息化進程當中主要的矛盾。

以前談的比較多的是經濟領域當中的制度創新與經濟領域中的數位化應用存在著巨大的矛盾,這一次看到比較多的是社會領域,特別是社會治理領域中各種各樣的制度、機制、流程方面的一些矛盾。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內,與數位化相關的社會創新的作用,會一直凸顯。

第三,新冠疫情提供了一次非常時期的數位化」強制體驗」。

回顧歷史,創新往往都是在一種非常的狀態下發生,它不是在平常狀態下發生,可能是泡沫,可能是危機,可能是某種顛覆等等,它都是在泡沫、危機、顛覆等等這樣非常的狀態下演進和湧現。與非典類似,這次疫情也是一次在線生活、學習、工作的強制體驗。這非常重要。

當新的基礎設施開始湧現的時候,人們從舊基礎設施向新基礎設施切換當中面臨最大的障礙就是體驗障礙,不願意改變自己原有的習慣,不願意體驗新的東西,因為體驗新的東西是有風險的。當我們放棄原有體驗,接受新體驗的時候,這也是有機會成本的。但是現在這種非常狀態下,我們原有的整個機會成本沒有了,我們又不得不體驗新的東西。

所以最近這兩三個月強制體驗,可能走過了過去好幾年才能完成的一次對新基建、對新基礎設施的體驗,極大地推動了信息經濟與社會創新的跨越式發展。

第四,推進數位化或者是數位化的基礎設施或者新基建時,需要特別警惕」新數字鴻溝」。

我們以前比較關注「數字鴻溝」。數字鴻溝是由於貧富差距所導致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的差距,進而導致更大的貧富差距。隨著整個信息技術不斷的發展,應用水平不斷提高,應用面越來越寬,特別是老齡化與老齡社會的程度越來越高,那麼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可以看到出現了與原來的數字鴻溝相比的」新數字鴻溝」現象。

新數字鴻溝是什麼?主要是指由於代際差距所導致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的差距,進而導致更大的代際差距。我們已經看得很清楚了,比如,在網上購物,在醫院裡面要預約門診,或者說在外邊打車,很多計程車被年輕人用滴滴打走。這就使得很多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比較差的老年人,在面臨這樣的信息技術或者數位化水平高的社會的時候,面臨障礙,這就是新的數字鴻溝。

這種新的數字鴻溝,正如以前老數字鴻溝一樣,有可能會帶來新的貧困。因為在這樣的數位化水平越來越高的世界裡面,如果不能進入數位化生活工作和學習場景,就會與整個社會關係進一步脫離,就可能會導致「新貧困」,即數字貧困+生活貧困。

第五,在考慮新基建,即資訊時代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時,在系統、終端、人機界面的設計上,務必要切實關注和滿足老齡需求,滿足老年人的需求,滿足老年人由於生理條件衰退所面臨的一種特殊的需求,這樣我們才能提防可能出現的新的數字鴻溝與新貧困,實現全齡包容和老齡友好。

我們在過去10年、20年關注的重點主要是信息化,現在隨著整個社會往前發展,老齡化程度越來越高,老齡社會的跡象越來越顯示出來。所以,這也存在著整個基礎設施既有從工業時代的基礎設施向資訊時代基礎設施轉型問題,也有從年輕社會的基礎設施向老齡社會基礎設施轉型的問題。

因此,我們下一步在基礎設施的建設過程當中,可能要同時考慮推進基於新基建的適老化的基礎設施、老齡服務體系與老齡產業。這個非常重要,因為這既是從年輕社會向老齡社會轉型所必須的,也是以萬億級投資拉動經濟、創造與擴展新的就業機會,也是新的經濟增長點。■

文章來源於「 賽博五十人論壇 」 微信公眾號

圖文編輯:呂丹琳

相關焦點

  • 「睿見」梁春曉:老齡化、數位化同步加劇「代際數字鴻溝」
    盤古智庫 梁春曉本文大約2000字,讀完約5分鐘近幾年,「代際數字鴻溝」現象逐步加劇,日益嚴重,在新冠疫情以來的加速數位化應用中尤其突出,我國老齡化的另一個特點是與信息化、城市化同步共振。許多西方國家是在城市化基本完成而信息化尚未到來之時走過了老齡化,而中國是「三化」同步,尤其是老齡化與信息化的同步共振造成了與其他國家的老齡化很不相同的一些特徵。老齡化與信息化在相互促進、相互支撐的同時(如養老信息化和智慧養老),也引發了日益嚴重的「代際數字鴻溝」,這是未來20年值得所有人特別關注的嚴重問題。
  • 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曉:疫情引發代際數字鴻溝
    梁春曉說:「我做了20年的網際網路,有一個看法,我們之所以能在巨大的疫情面前,工作、學習、業務能很快恢復,相當程度上和數位化水平有關,我們不下樓,也能完成學習工作,今年以來,開會變得越來越方便。以前約會,大家都要湊時間,現在只要有網際網路,利用登機前10分鐘也能發個言。
  • 新基建要解決普惠、數字鴻溝問題
    「十四五」規劃開啟,下一個五年,新基建作為新的增長動能,作為穩增長的重要力量將向何處去?對此,知名網際網路技術專家、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在接受人民政協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我國政府進一步明確新基建的覆蓋面和規模,中國的新基建進程將繼續加快。而要在下一個五年實現穩步發展,還要踏準節奏。
  • 「解讀」梁春曉:老齡社會意義重大 轉型共識開始啟動
    此次活動還發布了《「適老化:後疫情時代『新基建』『舊改造』的方向與機遇——老齡社會研究報告」》(2020)。本文系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主任、老齡社會30人論壇成員、信息社會50人論壇成員梁春曉在專題研討會上對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老齡社會30人論壇成立兩周年的歷程總結。他表示,老齡化是影響人類社會中長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 梁春曉:「灰犀牛」已在路上,中國社會顯然還沒做好準備
    「很長一段時間內,絕大多數研究者把老齡化局部化為僅涉及民生保障的養老問題,(但其實)老齡化和老齡社會所帶來的是關乎經濟、社會、政治和文化等的全局性挑戰。」梁春曉說。梁春曉希望面向未來,行動起來,推動老齡社會研究、交流和影響力。
  • 2020年「新基建·新機遇·新活力」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數字經濟...
    國家發改委、廣州市信息化相關部門、灣區部分地市相關部門領導、廣州市協作辦公室主要領導、全國駐穗機構及各地商協會代表、新基建領域專家、信息技術行業龍頭企業負責人和各大媒體代表等400餘人出席了此次盛會,共話新基建與數字經濟的新起點、新機遇、新局面,探討產業、行業和企業數位化轉型升級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向。
  • 科銳才到雲榮獲「2020最佳AI新基建年度榜」「最佳智能一體化人事...
    近日,科銳才到雲憑藉在人力資源科技領域的持續創新榮獲雷鋒網「2020最佳AI新基建年度榜」「最佳一體化人事管理雲平臺」獎項。今年是「新基建」國策的元年,在此加持下,中國人工智慧的產業落地,更是具備了絕佳的資本環境和數位化土壤及智能化向心力,加速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不僅能夠推動數字經濟發展,也將為傳統產業加速數位化轉型提供新動能。「2020最佳AI新基建項目榜」是全國首個人工智慧商業案例榜單評選活動,深受政、產、學、研、投五界人士高度認可與深度關注。
  • 文印安全:企業內部的"新基建"
    事後,一名黑客承認,他已經成功入侵並控制了16萬臺印表機,而列印出這些圖像,只是為了提醒大家對列印安全的關注。更讓人驚訝的是,其實黑客並沒有採用什麼高端的技術手段,只是使用簡單的埠掃描和控制,就攻陷了這麼多網絡印表機。想像一下,如果黑客採用惡意的盜取列印數據上傳方式的話,那將是多麼嚴重的洩密事件。
  • 企業如何搭乘「新基建」號航母_焦英博博士深度解讀新基建
    解讀新基建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全球經濟陷入困局,中國一季度GDP多年來首次負增長。隨著中國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歐洲國家疫情開始緩解。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七大領域,涉及諸多產業鏈 ,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
  • 新基建沙場點兵,BATH向智能進化
    新基建的使命:從數位化轉型到智能化升級;來源:鈦禾智庫《2020中國數位化轉型系列報告》「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十二個字,點出了新基建的精要。而在當下的中國,這個過程正在不可逆轉地發生。一方面是需求驅動。
  • 新基建,是什麼?
    2020年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強調:「要抓住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抓緊布局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著力壯大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  黨中央密集部署之下,市場開始熱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下簡稱新基建)迎來風口。
  • 馬化騰:以新基建為契機,加快共建產業網際網路
    這些成果得益於中國政府多年來大力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下簡稱新基建),積極引導數字經濟發展與數字中國建設,有效推進了中國經濟社會的數位化轉型升級。  中央近期多次提出加快新基建,既是應急之需,更是長遠大計。加速新基建,有利於全國基礎設施的整體優化與協同融合。
  • 被看作是「新基建中的基建」,數字孿生到底是什麼?
    ,為5G新基建的共建共享構建領先的數位化運營系統。隨著「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被寫入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新基建」也被不斷提及,但是在有關專家看來,數字孿生城市的構建將成為新基建的基建。當前,數字孿生已經成為全球信息技術發展的新焦點,Gartner認為2019年數字孿生處於期望膨脹期頂峰,將在未來5年將產生破壞性創新。
  • 「視頻」陳虎:財務數字新基建——財務的算力、算法和數據
    本次活動匯聚了200餘位來自各大企事業單位、高校、會計師事務所、管理諮詢公司和國際會計師組織等的管理者和行業專家,圍繞「財務數字新基建」主題分享專業洞察與實踐經驗。中興新雲總裁陳虎先生致歡迎辭並分享了主題演講。應眾多讀者要求,我們將內容整理成文字稿,以饗讀者。
  • 數字新基建背後的變革力量|WISE2020 新經濟之王峰會
    12月8-10日,36氪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了「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崛起與回歸」。本次大會是WISE大會的第八屆,2020年也是36氪成立的第十年。在新經濟之王主會場,我們邀請十年裡乘風破浪的創變者們,連接初創公司、網際網路巨頭、投資機構、地方政府、傳統企業等市場參與主體,一起回望中國新經濟快速崛起的十年,共同展望新經濟下一個十年的無限可能。
  • 新基建:「新」在哪,何「基」礎,怎麼「建」
    由此看來,此次明確的「新基建」三大方向,不僅較以往普遍意義上的傳統基建在定義範圍、業界視野、設計藍圖、環境概念、落地效應和實施願景上有所創「新」;同時,也較之前媒體和業界根據中央經濟會議工作指示精神所作出的種種推斷與解讀有所更「新」,即總體設定的大範圍、大環境有所「延寬」,而在如之前盛傳的特高壓
  • 天眼查聯合網易科技發布新基建報告:「新基建」激活新經濟市場主體
    大會上,商業查詢領軍品牌天眼查聯合網易科技發布了主題為《天眼查大數據:新基建激活經濟市場主體》的報告,並特邀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做了解讀。盤和林表示,新基建是經濟數位化的一個必然趨勢,國家早在2018年就開始布局。他認為,因為5G的低時延、增強帶寬,直播帶貨在未來會越來越強。
  • 中臺是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技術底座,是企業數字商業的新基建
    近日,在雲徙數字創新年會上,雲徙科技重磅發布《中臺實踐:數位化轉型方法論與解決方案》,這是國內首部中臺案例合集,書中梳理了新地產、新汽車、新直銷、新零售、新渠道領域的成功案例,不僅有行業龍頭企業CIO現身說法,還闡述了業務中臺、數據中臺、技術平臺的建設方法論及解決方案。「數據中臺如何助推企業業務發展?」 ,「如何構建適合自身的中臺?」
  • 梁春曉:人口老齡化下的社會轉型、第三人生和生命關懷
    今天,在制度創新、技術創新之外,要特別關注作為創新主體的人的變化,或者說「人的突變」。 01 從年輕社會到老齡社會
  • 新基建 新引擎│網龍網絡:推進數字教育「新基建」激發未來教育潛能
    作為「新基建」重要應用場景,教育領域展現出巨大潛力。網龍網絡公司是中國數字教育的領軍企業,公司抓住5G發展機遇,融合AI、VR、AR、大數據等技術,不斷加碼數字教育「新基建」,打造更有體驗性、更有效率、更有效果的未來教育新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