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級營銷實戰大師米爾頓·科特勒的「中國經」——— 為中國經濟...

2021-01-08 和訊網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還在增長的經濟體,美國的中產階級大大萎縮了,很多被打回原形,日本的中產階級幾乎被消滅了,但是中國、印度不斷增長的中產階級正在成為全球中產階級的主流。」一位美國企業戰略大師眼中的中國經濟,東方與西方的彼此解讀,經典理論與莫測形勢之間的相互碰撞、借鑑與創新———這一切因素,使得5月8日在深圳舉行的「2009中國媒企合作高峰論壇」上,米爾頓·科特勒的演講尤為引人入勝。

  「增加消費者信貸讓他們多花錢、企業由生產低價產品轉向價值品牌和標準品牌生產、改變出口模式」———這三點可以說是米爾頓·科特勒給中國經濟提出的三大建議。但他同時也承認,很多國內的中小OEM企業,將在這場經濟危機中消失。

  不過,論壇現場「以增加消費者信貸拉動內需」的觀點一經拋出,也有在場觀眾表示質疑,認為中國美國國情不同,所處的階段也不同,增加消費者信貸未必就能重演當年美國的情形。

  很多OEM中小企業會死掉

  很多此前以外貿為主的企業在目前向內銷轉型的過程中應當如何應對挑戰?

  「中國與歐美不同。歐美有細分市場,在那裡基於這些細分市場的中小企業可以生存得很好,但是中國目前是大眾化的快速成長的市場,消費品領域存在產能過於集中的問題,所以我認為在整合的過程中,會有很多O EM的中小企業死掉。」

  科特勒同時表示,這些企業生存下來的直接方式,是O EM廠商儘快為自己找到分銷渠道,並對這些渠道進行充分激勵,進場銷貨。「而且必須有規模,才能令這些中小企業更好地獲得渠道。」與此同時,科特勒還強調,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中國企業應該更大地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

  「在中國經常會面臨的情況是,一旦有企業成功後,就會有跨國公司來收購,所以這些中小O EM企業還有一條自救途徑,把企業賣掉,以尋找經濟上的支持。」

  「政府應增大消費者信用度」是科特勒此次演講的首要主題,而在科特勒看來,要救活那些中小企業與此息息相關,因為「消費信用少、貸款少,就會需求不足」。

  全球消費結構正發生變化

  4月30日,美國政府宣布汽車企業克萊斯勒公司破產,而通用公司也處於破產的邊緣,曾為多家跨國企業擔任諮詢顧問的米爾頓·科特勒就表示,在目前,美國企業一些主要營銷措施,是通過一些打折、促銷來帶動銷售額增長。「這次經濟危機對美國中產階級影響非常大,很多中產階級打回原形,所以美國的中產階級可以說嚴重萎縮了,他們是美國消費的主體,核心是戰後嬰兒潮的一代。」

  科特勒告訴本報記者,從美國目前來看,「跨國公司的奢侈品、高端品牌已經停止增長,預計銷售會向中國、亞洲傾斜,美國唯一增長的是低價產品,比如沃爾瑪的銷售額就在增長之中。」

  「另一個趨勢是高端產品推出精簡版、或低價版,比如奔馳推出C級車、B級車,對企業現金流有促進作用,但我認為對品牌是一種傷害,對美譽度、品牌形象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今年3月珠寶廠商蒂芙尼Tiffany宣布關閉珍珠產品的連鎖店Iridize,就是因為這種低端品牌線既沒有讓公司從中獲得足夠的錢,又有損於公司的整體形象。」

  但與此同時,科特勒卻認為,儘管美國中產階級嚴重萎縮,日本中產階級基本被消滅,但中國、印度中產階級正快速成長,他們甚至會成為未來全球中產階級的主流。這種力量不容忽視,「中國是全球唯一在增長的經濟體。」針對這種趨勢,科特勒認為在中國的跨國公司產品,應該從高端向下做性能服務延展,「不過向下延展的時候,這些跨國公司很容易碰到的問題,就是和這個領域中國公司生產的『價值品牌』與『標準化品牌』展開正面競爭。」

  科特勒所說的價值品牌,就是超越了簡單的低價產品範疇、有一定設計感與功能附加值的產品,而比「價值品牌」更高一級的,就是涉及到社會心理學等更深層面的,消費者有品牌認同的產品。科特勒認為中國企業要想突圍,要素之一就是,必須從低價產品向價值品牌和標準化品牌轉變。

  在科特勒看來,另一要素,就是隨著經濟危機的延伸,各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加強,中國的出口模式必須發生改變,必須將更多的生產製造向海外轉移,實現產能的出口,比如天津泰達就已在埃及等地設立自己的工業園,還有中東非洲等,都是未來有潛力的市場。

  「還可以考慮建立海外『經濟特區』,比如中美成立合資公司,生產出來的品牌產品有可能實現比深圳的購買價還要低。」

  米爾頓·科特勒

  米爾頓·科特勒走訪各地的身份是全球頂尖營銷顧問公司———科特勒營銷集團(K M G )總裁。作為「現代營銷學之父」菲利浦·科特勒的弟弟,他將菲利浦·科特勒的理論成果運用到實踐中,加以驗證,然後再把實踐的結果反饋給菲利浦作為進一步發展理論的基礎,因此被稱為「營銷實戰大師」。而這兄弟倆正是目前是國內營銷界炙手可熱的話題。

  米爾頓1998年第一次來到中國,其麾下的科特勒營銷集團在2000年左右才入駐中國,但短短幾年過去後,國人驚奇地發現,科特勒兄弟把「科氏」營銷理念在中國成功營銷開來的同時,也將「科特勒」這塊招牌一併營銷,並讓「科特勒」成了營銷的代名詞,足見這哥倆兒的深厚功力和嫻熟技巧。

  米爾頓·科特勒的名片上赫然印著一個琅琅上口的中國名字———諸葛慕中。姓「諸葛」是因為米爾頓對中國的謀略文化和蜀國丞相諸葛亮極為尊崇,「慕中」為「仰慕中國」之意。不過,從米爾頓不顧旅途勞頓一年跑十二次中國的忙碌現象來看,他的中國名字叫做「謀中」似乎更為貼切。

  最後,不得不提的米爾頓·科特勒還是一位著名的小提琴家,且擔任著華盛頓交響樂團的主席職位。

  「增加消費者信貸」

  重演美國故事?

  米爾頓·科特勒的國際藥方:應改變中國的省錢文化,信用卡滲透率應釋放到25%

  而三大因素中最重要的一點,是科特勒認為政府應該增加消費者信貸,他認為這是幫助製造業渡過難關、拉動消費內需的關鍵一步。「在50年代之前,美國也是省錢文化,但是在美國政府加大對消費者信貸之後,百貨公司、製造業都從中受益。」

  在科特勒看來,中國儲蓄率達40%,G D P的30%來自零售,———說明只有三分之一轉移到零售領域,而美國G D P的70%來自零售,所以中國的消費者需求應該得到更大的釋放。「相比於德國有25%的人有信用卡,墨西哥信用卡滲透率是34%,中國目前流動的只有1億張信用卡。應該改變中國的省錢文化,就像當年鄧小平提倡『先富起來光榮』一樣,現在提倡消費光榮。」

  在科特勒看來,中國信用卡滲透率應該在25%左右。

  PK

  農民工吉峰的本土回應:儲蓄率和群體消費能力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

  科特勒對於中國解決金融危機的「信用消費」的意願可能是好的,但大師對「信用消費」建議的數據認識和判斷是錯誤的。大師所言「中國製造業工人的工資40%用於存款」,而實際情況是,製造業工人只不過因為住在宿舍裡、為保證錢的安全沒地方放而不得不存在銀行裡的形式表象而已,製造業農民工的工資即使不都是每個月花光,但一年春節回家往返一次的費用支出就都花光了,這些存錢是每月的生存費用而不是存款。中國40%的儲蓄率數字即使是絕對正確的,也只能證明我們社會貧富不公的兩極分化,而不是大多數人的生存都有保障之後的閒錢存款。儲蓄率和群體消費能力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中國不存在西方發達國家的主流中產階級消費群體。增加消費領域的前提,首先個人要有足夠的社會保障,其次要有保障性的工資收入為基本條件,尤其是在中國11億農民和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尚未建立起來的情況下,以增量3.5張信用卡的信用消費方式應對金融危機似乎有些「空中樓閣」———沒有社會和工資收入保障,誰會給沒有能力還貸的窮人無條件貸款呢?

  我認為,30%消費需求不足和過低,恰是證明人們沒有收入能力消費,而不是存錢不進行消費,哪個人有500元錢會消費一桌酒席,而不是吃一個月大米飯呢?我的觀點是,提高農民的收入,平等建立社會保障體系,提高工資標準,只有這樣,內需市場才能建立,消費市場才能刺激發展,良性的內需經濟循環才能成為可能。

  相關報導

  媒體應尋求利潤多元化

  「從美國的情況看,很多報業集團生存下來不是單純依靠報紙的利潤」

  在此次「2009中國媒企合作高峰論壇」上,米爾頓·科特勒被聘為南方都市報戰略發展顧問。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科特勒表示,傳統印刷媒體正面臨激烈的競爭與挑戰,這是全球各國面臨的普遍趨勢。所以媒體的定位應該向綜合性服務提供商轉變,如提供體育、娛樂、教育服務、有線電視服務運營等業務。

  「從美國的情況看,很多報業集團生存下來不是單純依靠報紙的利潤,而是依靠其他服務,比如教育服務、比如擁有一支橄欖球隊、進軍體育娛樂行業、還有有線電視收益;比如華盛頓郵報,旗下有卡普蘭教育機構,提供SA T、G M A T的教育服務———所以,我們也可以說,卡普蘭教育機構擁有華盛頓郵報。」

  「新的商業模式正在形成,媒體應該面對這種全球化的趨勢,所以我認為媒體可以考慮利潤多元化的問題,在教育培訓、體育娛樂商業運作、現場演出、收購併購方面尋找自己的機會。」

  在今年4月初美國報業協會(N A A )2009年年度大會上,以美聯社為代表的一些新聞機構炮轟G oogle是對其內容「強取豪奪」,這引發了人們思考:經濟寒流中媒體關係未來走向到底應該如何?對此,科特勒表示,在目前情況下這種對抗關係並不會有所改善,但他認為未來G oogle應該是內容的分銷渠道,並對包括報紙在內的一些有專業的和深度的內容進行付費。

  本版撰文(除署名外):

  本報記者 李寬寬

  攝影:

  本報記者 陳以懷

【作者:陳以懷 來源:

南方都市報

】 (責任編輯:謝炎陽)

相關焦點

  • 營銷「聖經」——科特勒《營銷管理》,到底經典在哪裡?
    2019年10月12日,《營銷管理》作者、「現代營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和實戰派企業戰略大師米爾頓·科特勒將來到中國,在由科特勒諮詢集團與新營銷聯合舉辦的「科特勒未來營銷峰會」上發表重磅演講,為中國企業家帶來「營銷的下一個重磅炸彈」。《營銷管理》在過去的半個世紀售出了將近1000萬冊,培育了幾代世界級企業家和職業經理人,也是華為公司走向世界的營銷指南!
  • 世界僅存的管理大師,他被譽為「現代營銷學之父」
    (後期改名為凱洛格商學院)「你將為市場營銷帶來一個全新的視角!」唐納德說。事實證明,確實如此。1996年12月9日,英國《金融時報》第14頁報導稱:菲利普·科特勒編寫的《營銷管理》是史上最偉大的50本商業圖書之一,與之並肩的包括亞當·斯密的《國富論》。?Part 2?
  • 菲利普·科特勒不從石頭裡擠牛奶
    自從1967年《營銷管理》初次出版後,科特勒隨著經濟形勢變化迅速做出調整修訂,甚至在經歷「9·11」事件之後,他認為世界經濟進入不可避免的衰退,營銷方式將面臨重大調整的時候,又修訂了《營銷管理》第11版。菲利普·科特勒將自己形容為「換檔最嫻熟的駕車手」。  現在的MBA畢業生幾乎沒有一個人沒有研究過菲利普·科特勒的百科全書,也沒有人不從中大受裨益。
  • 市場營銷在中國怎麼就變味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鄭光濤Grant如果回到2000年,面對落後的經濟狀態,中國企業需要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有市場營銷和技術研發兩條路線,你認為哪個路線更容易趕超歐美國家?你很可能等不到技術轉化為市場成果的那天,就因為資金不足而失敗了。但是回到今天,這種預期和事實截然相反的。中國的高科技行業蒸蒸日上,飛機、衛星、火箭、航空母艦、半導體、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領先全球,但是在以市場營銷為導向消費品行業卻沒有誕生出全球領先的品牌,中國食品、飲料、服裝、美妝等市場長期被歐美品牌領導著。
  • 日本指揮家小澤徵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日本一位偉大的指揮家小澤徵爾便是指揮界的佼佼者,作為一個世界級的大師,他卻將自己母親的骨灰撒在了中國,這是為何? 童年的中國歲月 小澤徵爾出生於1935年9月1日,他雖然是日本人,卻出生在中國的瀋陽。因當時國內處於戰亂之中,日本軍的侵略野心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小澤徵爾便是在這片動亂的情況下誕生的。
  • 日本指揮家小澤徵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日本一位偉大的指揮家小澤徵爾便是指揮界的佼佼者,作為一個世界級的大師,他卻將自己母親的骨灰撒在了中國,這是為何?童年的中國歲月小澤徵爾出生於1935年9月1日,他雖然是日本人,卻出生在中國的瀋陽。他咬牙為小澤徵爾購買了一臺鋼琴,並且費心將小澤徵爾拜入一知名鋼琴家門下,一切只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學有所成。索性,小澤徵爾並未辜負其父的期望,他被評價為:一個十分具有音樂天賦的孩子,並且刻苦努力。最終,他憑藉著自己的天賦和努力,從為了一名優秀的指揮家,最終獲得格萊美大獎,成為世界級的大師。
  • 騰訊營銷學院發布會:在這裡讀懂營銷ME時代
    營銷是在不斷摸索中進化的,從以"產品"為營銷核心到以"消費者群體"為營銷核心,再到以消費者個體為原點,營銷多以訴求為標籤歸類。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等數字營銷技術的發展,營銷早已悄然進入了全新的ME時代。  以"營銷進化·由我而起"為主題的騰訊營銷學院發布會由騰訊廣點通發起,聯合科特勒諮詢集團、北京大學、騰訊大學等單位共同主辦,各路營銷大咖將於5月27日在北京大學齊聚,共同探討營銷ME時代,在這裡讀懂營銷的未來。  營銷進化ME成主角--湯道生
  • 「現代營銷學之父」科特勒與營銷
    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是現代營銷集大成者,被譽為「現代營銷學之父」。科特勒的主要成就可以概括為:一件事,一本書,一個字母。一、一件事——讓營銷成為一門系統的學科。在很大程度上,西北大學之所以成為市場營銷與傳播類高校的翹首,與科特勒密切相關。科特勒擁有驚人的學術背景,他擁有麻省理工大學博士、哈佛大學博士後等8所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同時又擔任美國管理科學聯合市場營銷學會主席等職務,被多個國際著名品牌聘請為顧問。科特勒一生發表了100多篇論文,寫出了近20本著作。
  • 科特勒《市場營銷原理》《營銷管理》英文版中文版
    #運營# 剛才準備查閱科特勒的書中內容,偶然看到挺多人求科特勒的書,於是上傳了科特勒《市場營銷原理》英文14歐洲版和中文16版,科特勒《營銷管理》英文14版和中文14版。這兩本是科特勒的經典教材,區別是,《市場營銷原理》偏理論,注重的是打下理論基礎;《營銷管理》關注實踐,注重的是介紹該如何操作。兩本書我都買了紙質版,不過收藏電子版方便隨時查閱,營銷人和運營人的必備資料。在我的公眾號(江流)回復關鍵詞:科特勒,即可收到這四本書的下載連結。
  • 第5屆中國實戰營銷高峰論壇
    但是又有多少營銷經理人,多少公司真的做到這一點呢?歲末年初拉開帷幕的「中國實戰營銷高峰論壇」,旨在總結本年度市場一線的實踐經驗,表彰營銷領域傑出貢獻者;展望來年營銷走勢,演示最前沿的營銷理論和實踐,為廣大營銷人提供一個年度交流、分享經驗的盛大平臺。「中國實戰營銷高峰論壇」與5000萬中國營銷精英共同成長,已成功舉辦四屆。
  • 方塘大講堂丨於一洋:解碼英國新城建設典範米爾頓·凱恩斯
    霍華德田園城市理論孕育出了反磁力吸引體系理論,而反磁力吸引體系理論是英國新城建設的指導性思想之一,可以說,這兩大影響深遠的思想都在米爾頓·凱恩斯新城身上得以體現。也是在這一年,米爾頓·凱恩斯開發公司(MKDC)解散,公司持有資產陸續出售給其餘企業和個人,並將城市的規劃權和經營權交還給米爾頓·凱恩斯地方政府,將開發和控制權利上交給當時的新城委員會。這一時期政府機構成為米爾頓·凱恩斯城市發展的主導者,城市進入穩定成長期。
  • 一個世界級的指揮大師,只來過中國7次,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一個好的指揮家不僅僅要了解音樂創作者,還要引領者演奏者,小澤徵爾就是一位世界級指揮家,他獲得了美國音樂屆最高榮譽格萊美大獎,跟印度指揮家祖賓·梅塔和新加坡指揮家朱暉一起被譽為世界三大東方指揮家,擁有極高榮譽的小澤徵爾,為什麼會將母親的骨灰撒在中國?
  • 2006中國十大營銷專家評選結果公布
    活動組成:1、商戰名家排行榜之2006中國十大營銷專家評選2、2006中國十大營銷專家頒獎盛典3、第5屆中國實戰營銷高峰論壇(主題:2007營銷新趨勢發布為擴大該活動評選的影響力和參與度,「2006年度中國十大營銷專家評選」設立海選、侯選、決選三個評選流程,以擴大營銷界及培訓業界參與力度,以形成一股學習和討論的風氣。該次評選結果將根據這三方參與投票的結果來決定——培訓公司投票、企業網上投票、評委投票的評選結果將分別佔40%、30%、30%。
  • 諾貝爾獎得主米爾頓·弗裡德曼辭世
    Milton Friedman (July 31, 1912 – November 16, 2006)  開放市場以及企業私營化的先驅之一、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弗裡德曼(Milton Friedman)16日在美國舊金山去世,享年九十四歲。
  • 營銷、廣告、品牌和戰略發展簡史
    1991年世界級品牌戰略和管理大師,被《品牌周刊》譽為「品牌資產鼻祖」的戴維阿克先後出版《管理品牌資產》、《創建強勢品牌》和《品牌領導》被喻為「品牌三部曲」並暢銷全球,被聘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學院營銷學名譽教授,因對市場營銷學作出了諸多貢獻而獲得了多項專業獎項,奠定了自己在品牌營銷領域的教父地位。
  • 世紀之交 ▏當菲利普·科特勒遇到彼得·德魯克 ……
    我們眼中的兩位大師,也是彼此人生中非常尊敬的好友,他們曾有過一次會面,被科特勒形容為「來自彼得·德魯克的電話,對我來說,比來自美國總統的電話還重要。」科特勒在首部自傳《我的營銷人生》中記錄了這次世紀會面,我們從中得以窺見大師的私人生活,以及他們思想的碰撞。 電話的另一頭,一個男人正操著帶有德國口音的英語跟我說話。
  • 日本世界級音樂大師小澤徵爾,功成名就後,把母親的骨灰埋在北京
    因此,他連兒子的名字都用策劃「九一八事變」的兩個關東軍的名字各取一字命名為小澤徵爾。然而這位好戰的日本醫生根本想不到,這個兒子日後不僅成為日本世界級的音樂大師,還把他母親也就是自己妻子的骨灰撒在了中國。1936年,他們全家搬到北京居住,一直到1942年才返回日本,可以說小澤徵爾的童年時期是在中國度過的。
  • 您身邊的教育專家—英國·小米爾頓國際幼稚園
    英國·小米爾頓國際幼教機構總部在英國倫敦,是中國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引入並全面執行英國早期
  • 以色列馬伽術大師的中國緣
    2020年,《伊米大師以色列格鬥術》一書的中文版在中國上市,也引發中國民眾對這一格鬥術的興趣。近日,這本書的作者之一、世界馬伽術聯合組織首席教官伊亞·雅尼洛夫在接受總臺記者採訪時,談到他學習馬伽術與中國武術有著深厚的聯繫。以色列馬伽術大師伊亞的家位於以色列中部城市內塔亞附近,在一個很大的院子裡,伊亞的辦公室、健身房和住宅距離不遠。
  • 營銷是不是老闆的必修課?
    在學習克亞營銷體系的過程中,我發現劉克亞有兩個老師,一個是菲利普·科特勒,一代營銷學的大師,現代營銷學之父。另一個叫蓋瑞·亥爾波特,也是一位營銷學大師,他曾經用357個字,創造了1.78億美元的收入。357個字啊,就賺到了1.78億美金啊,這真是世界頂尖的營銷高手。怎麼賺到的?那後面有機會會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