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網絡上,韓國總是被網民戲稱為「宇宙中心大韓國」,這是因為韓國總是會將起源於我國的文化當做是他們的,比如2005年的時候,韓國的「江陵端午祭」就申遺成功,一下子在我國引起了輿論的軒然大波。
此後,中韓文化之間在網絡上就常常發生衝突,又是把漢服當自己的,又是把明朝官服當自己的,讓無數中國網民十分憤慨。而對於韓國的傲慢,究其根本,其實無外乎兩個原因:
1.中窮韓富
我們都知道,從1840年開始,我們就受盡了侵略,中華大地成為各國戰場,無數同胞身死敵軍刀下,直到1949年,我們才終於脫離了苦難重重的近代史,實現了國家的獨立。
但此時國內已經是一片狼藉,百廢待興。我們是在一片空白之中努力建設,靠著無數先輩的血汗鋪就,才慢慢得以發展成為現在的中國。而韓國在1948年建立之前,就已經開始得到了美國的扶持,因此發展速度比我們快上不少,還是當年的「亞洲四小龍」之一。
韓國比我們先邁入工業化,而後又進軍信息產業,比如三星企業的龐大就已經不用過多贅述了。因此當年富庶的韓國人自然是看不起還在不斷奮鬥的中國人,總是把中國人與低素質聯繫在一起,以凸顯出自己的高貴。
2.文化沙漠
事實上,朝鮮半島的歷史也算是比較悠久了,畢竟地緣位置就在東亞這片得天獨厚的地方。但很可惜的是,他們遇到了可以稱之為「逆天」級別的華夏文化。人們都稱俄羅斯人是「戰鬥民族」,但實際上中國人才是真正的戰鬥民族。
據統計,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裡,一半的時間都在打仗,而在這種「絞肉機」式的戰場裡,能夠一統中原的人自然是極其「變態」的。比如當年被蒙古大敗的契丹人耶律大石,因為下不去中原,又打不過蒙古人,乾脆一路向西。
結果耶律大石這個在華夏大地上的敗將,卻在中亞叱吒風雲,打遍天下無敵手,在中亞搞了個「西遼帝國」,十萬中亞聯軍也敗於他手。後來還是成吉思汗一路西徵,這才把西遼剿滅,而且成吉思汗更可怕,一路打到了歐洲的面門。
正因為中國自古以來中國就十分強大,而且還是一個可以以唐朝為代表的文化帝國,自然朝鮮半島從進入文明史以來就歸附於我國,他們的文化也大多源出於中原文化,直到現在,韓國人的語言還是「拼音」,真正記錄歷史依然得使用漢字呢。
所以,韓國缺少屬於自己的文化根基,沒有文化底蘊使得他們變得自卑。幾十年前還可以靠著經濟上的優勢佔個便宜,到現在無論是經濟、文化還是社會,韓國都已經落後或者即將落後於我國了,所以他們才會通過各種方式來保持自己的尊嚴,不這樣自己騙自己他們是活不下去的。
三明治論
因此,時至今日,韓國人對中國的貶低就越發激烈了,盜取中國文化的行徑也越發囂張了,根本原因還是來源於他們的不自信,因此只能自我欺騙,以為中國還是70年代的中國。
但也並非所有韓國人都是這樣,也有一些「睜眼看世界」的韓國人,而金蘭都教授就是其一。金蘭都教授出生於1963年,現在是首爾大學教授,他親眼見證了這幾十年來中國的崛起,對中國的態度也比較客觀。
而金蘭都教授對現在韓國的很多人貶低中國、自欺欺人的行為感到十分的悲哀,他認為只有承認自己的不足看到他人的長處,才能取長補短實現國家的發展,而這才是真正的愛國方式。
為了讓韓國年輕人看到真實的中國,他親自來到中國進行走訪,在輾轉了北京、上海等等城市之後,再將首爾等地與之比較,他深深驚嘆了——原來中國的發展已經超過韓國了!
尤其在年輕人的思想上,大多數中國年輕人都是十分積極的,也都認為自己能有相對美好的未來,而且很多人都有著創業的打算。但韓國年輕人則完全不同,他們大多都很消極,而之前上映的電影《寄生蟲》更是十分深刻地反映了韓國的現狀。
因此,金蘭都就在一場演講中發表了「三明治論」,他說,在亞洲,韓國就像是三明治中間的料,被中國和日本這兩塊大起司狠狠擠壓在中間,中國已經今非昔比,韓國人應該放下傲慢,努力進取,才能在夾縫中求得生存,實現國家的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