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九閩南習俗拜天公 漳州有哪些考究習俗?

2020-12-17 閩南網

  正月初九,在閩南地區是一個極重要的祭祀活動,即拜天公(閩南地區將神話中的玉皇大帝稱為「天公」)。傳說每年農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為此,當地人們會製作龜粿、發粿等作為供品,供奉「天公」,進行祭祀活動,紅龜粿呈龜紅色,打龜甲印,象徵長壽。

  

  

紅龜粿

  初九拜天公程序

  依照古禮的正式程序:

  1.神前擺供牲饌祭品。

  2.點燃神案蠟燭。

  3.神前獻茶三杯。

  4.焚香迎神。

  5.敬酌一杯酒。

  6.擲杯筊請問神明(天兵天將)之降臨。(三聖杯表示神明降臨),因為天公不會降臨人間,所以是天兵天將降臨。

  7.神明既降,敬第二杯酒。

  8.對神明有所祈禱者,擲杯筊請問神明允諾否。

  9.敬第三次酒。(敬完約等五分鐘至十分鐘)

  10.擲杯筊問神明餐畢已否。(一聖杯即可)

  11.雙手捧持金紙與爆竹,拜供神明察納。

  12.焚燒金銀紙並燃放爆竹。

  13.持酒潑灑金銀紙,稱曰「奠酒」,然後撤收祭品。

  拜天公建議使用:

  鮮花:鮮花、花束、盆花、盤花等等。

  敬茶:熱茶、飲料、汽水、素酒、黑麥汁、等等。

  水果:拜天公必須使用五色水果 (當下時節的新鮮水果,一般是鳳梨、蘋果、柑橘、甘蔗、梨子等)。

  素食五牲 (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殺生):有麵粉,糖果,冰糖,冬瓜糖等糕點製品。

  五式或六式菜碗(素食菜)。

網絡圖片

  宮廟使用的有以下:

  山珍海味:塩巴、米、糖、姜、綠豆或紅豆

  五齋六菜和菜碗(數量有分6碗、12碗、24碗、36碗、72碗、108碗)。

  五齋:香菇、冬粉、木耳、金針、土豆。

  六菜:六種素料的菜碗。

  而菜碗就是看個人要用素料還是青菜,用紅碗裝成一碗一碗的,上面的數量就是。

  一般家中的神明有備這些東西的話,大部份就是山珍海味、五齋六菜較多。

  宮壇使用,祝壽時,是用以上項目,但是有祭天台的話,就分第幾層要放多少的菜碗。

  一般家庭祭祀就是將五齋六菜合而為一!

  方便一般民眾在家中準備來使用!

  五個紅碗放五樣素食菜式加一份湯 剛好符合 五齋六菜!

  紅龜粿 發粿。

  壽麵 或 面線。

  紅圓 或 湯圓。

  甜點:糕餅、糖果、餅乾、點心等等。

  金紙:五色金(大百天金、大百壽金、壽金、刈金、福金)或 四色金(大百壽金、壽金、刈金、福金),最好選用正錫箔的製品。環保金紙也不錯,最高級的是正手工正錫箔的。如果依照民俗可以使用天金+尺金 的組合 外加一些高錢(篙錢),如果燒金紙的空間時間都允許,可以加燒神馬,雲馬,甲馬,金錢給天兵天將。

  植物油酥油燈 或 大型鬥燭 一對,十斤的很夠份量。

  爆竹。(拜圓滿之後要放爆竹)

  閩南民間有些食品在拜天公時是不可上供桌當供品的,在此舉出:

  水果有「楊桃」、「李子」、「西紅柿」、「番石榴」、「榴槤」等不可拜,因西紅柿、番石榴(原名番石榴多子,且冠有番字不雅;釋迦像釋枷牟尼的頭,榴槤氣味怪異,所以都不可拜。

  1.「番石榴」、「蕃茄」:因為這二種水果多子且不易消化,在人或鳥、狗等動物食用之後,經由胃腸隨排洩物流出而遍地繁衍,(俗稱狗屎 )恐有不潔,用以祭神,似嫌誠心不足,故一般民眾多不採用,但,燕巢鄉農會大力推廣番石榴上供桌的活動,希望能打破此一禁忌,至於成效如何就有待觀察了。

  2. 另外也有人不採用「楊桃」和「李子」祭祀。原因是因楊桃是外來水果(洋桃)不宜用來祭祀;而道教不以李子當祭品,是因太上老君,姓李名耳,為避其名諱而不採用。有無道理,端看祭祀者了,一般而言,圓形的水果較受歡迎,取其圓滿之意。

  不拜是不會怎樣,不過民俗流傳是」有拜有保佑",真的忙就到附近的大廟有設凌霄寶殿的,去禮敬祭祀一下玉皇上帝也是好的。(搜狗百科 圖片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正月初九閩南人習俗拜天公,隆重熱鬧又講究
    拜天公其實就是敬拜老天爺,每年正月初九,敬拜天公是閩南地區最盛行的南民俗之一,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會殺豬、殺鴨、殺羊、殺雞來敬拜天公,祈福保佑家人平安、福星高照、事業有成和風調雨順。拜天公從大年初八晚上12點開始。
  • 正月初九閩南習俗敬天公 泉州人拜天公來歷有什麼講究
    敬天公是閩南地區最盛行的閩南民俗之一,再窮的人家每年正月也要祭祀一次,除了正月初九天公生日外,每逢喜慶節日就會殺豬倒羊來敬天公。  敬天公的民俗除了閩南地區,在臺灣和東南亞一帶的閩南華僑也廣為盛行,祭祀的風俗和規矩與閩南地區大致一樣。除了祈福保佑的含義外,「敬天公」更是華僑們思鄉的一種表達方式。
  • 正月初九閩南習俗敬天公 泉州人拜天公來歷 有什麼講究
    敬天公是閩南地區最盛行的閩南民俗之一,再窮的人家每年正月也要祭祀一次,除了正月初九天公生日外,每逢喜慶節日就會殺豬倒羊來敬天公。  敬天公的民俗除了閩南地區,在臺灣和東南亞一帶的閩南華僑也廣為盛行,祭祀的風俗和規矩與閩南地區大致一樣。除了祈福保佑的含義外,「敬天公」更是華僑們思鄉的一種表達方式。
  • 正月初九「拜天公」!咱泉州人的大日子,這些習俗一定要懂!
    來源綜合廈門廣電泉州人都知道昨天深夜至初九凌晨許多人都拜「天公」熱鬧、隆重程度堪比除夕夜和元宵夜噢~拜天公「拜天公」活動是閩南地區盛行的傳統民俗,每逢農曆正月初九,家家戶戶都會供奉祭品祭拜天公這兩天,已經有不少閩南人開始著手準備拜天公的食材了
  • 你了解「拜天公」嗎?哪些地方正月初九舉辦「拜天公」?
    昨日,閩南地區又展開了一場文化活動「拜天公」,展現了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嚮往。「正月初九五更天,三牲五穀放桌邊。一家老少站相依,一拜豐收財運添。二拜健康笑眯眯,三拜團圓不分開。真心許願嘴要甜,響炮共慶天公生。」
  • 正月初九「拜天公」
    拜天公 圖林加傑  昨天夜裡,恐怕很多人都沒能睡個安穩覺,從凌晨開始的鞭炮聲此起彼伏、聲聲入耳,你方作罷我登場,真是吵的翻天覆地、不亦樂乎。  至於原因,因為正月初九是海島人民拜天公,祈求平安、健康的日子,其聲勢絕對不比除夕夜弱,甚至陣勢還要超過除夕。關於洞頭「拜天公」的由來,其實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欲知詳情,且聽小編細細道來。天公  農曆正月初九「拜天公」在洞頭百島漁村最為流行,歷史悠久,距今已流傳了400多年。
  • 閩南正月初九熱鬧又講究的「天公生」民俗
    福建簡稱為閩,閩南即指福建的南部。閩南地區有許多閩南民俗,其中正月初九又稱為天公生,在這一天,人們會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又俗稱"敬天公"。敬天公是閩南地區最盛行的閩南民俗之一。"天公",所以才有初九拜天公的說法。
  • 閩南民俗:正月初九「敬天公」——閩南「天公生」
    農曆正月初九,閩南傳統節日「天公生」。很多老閩南人對這一天的重視,可能更甚於春節,主婦們從初八這一天早晨就要開始準備了。不論是三牲五牲還是五果六齋,圓圓滿滿的一桌都是希望隆重為天公祖「慶生」,好為新的一年祈求平安幸福。
  • 大年初九習俗你知道哪些?
    大年初二的那些事與習俗大年初三,你知道有哪些習俗嗎?大年初四,你知道有哪些習俗嗎?大年初五,你知道有哪些習俗嗎?大年初六,你知道有哪些習俗嗎?大年初七,      你知道有哪些習俗嗎?大年初八,你知道有哪些習俗嗎?
  • 初九拜天公原來這麼拜,絕對震撼你!作為閩南人,這些習俗一定要懂!
    正月初九,乃「天公生」,也叫做玉皇大帝誕辰,在這天,閩南各地的道觀、信徒和百姓都會使用俗世儀式來慶祝玉皇的誕辰,在宗教信仰上(道教),是屬於比較重大的一個宗教節日,熱鬧程度不亞於除夕。閩南人拜天公,除了感恩外,也祈求天公在新的一年賜福給全家人。讓我們先來看看閩南及各地都是怎麼拜天公的吧!絕對震撼你眼球!
  • 漳州天寶玉尊宮千人拜「天公」 近600桌供品 場面壯觀
    玉尊宮祭拜「天公」的傳統,從2003年開始,當時只有60多桌。這幾年,玉尊宮也吸引了不少臺灣信眾。信眾們從傍晚開始接踵而至,一直到晚上11點左右,開始祭拜,數千名信眾向「天公」行祭拜禮、上香膜拜、奠燭、敬供品、獻鮮花等9個禮俗,共同祈盼國家安泰、人民康寧。
  • 福建數千人集體拜「天公」 祭祀豬等供品擺滿廣場秀出整齊方陣
    2018年2月23日,農曆正月初九,福建漳州天寶鎮珠裡村玉尊宮舉行盛大的拜天公傳統習俗,廣場上整整齊齊擺滿了幾百多張桌子,桌子上擺滿各色供品,拜祭的信眾們以此祭拜天公,場面蔚為壯觀。  相傳正月初九這一天是閩南地區「天公生」,也就是玉帝誕辰日,每到這一天的前夜,珠裡村玉尊宮的家家戶戶都會在宮前的廣場上擺上供品,燃放煙花爆竹祭拜。
  • 福建漳州:正月初九「拜天公」 閩南民俗鬧新春
    2019年2月13日,福建漳州,正月初九天寶玉尊宮拜天公現場。閩南地區的正月初九是「天公生」,也就是玉帝的誕辰日,這一天,天寶鎮附近的鄉親們都要在玉尊宮前的供桌上擺上豬羊、水果各色貢品,燃放煙花、爆竹祭拜天公。2019年2月13日,福建漳州,正月初九天寶玉尊宮拜天公現場。
  • 正月初九敬天公 泉州人「拜天公」有什麼講究
    敬天公是閩南地區最盛行的閩南民俗之一,再窮的人家每年正月也要祭祀一次,除了正月初九天公生日外,每逢喜慶節日就會殺豬倒羊來敬天公。  敬天公的民俗除了閩南地區,在臺灣和東南亞一帶的閩南華僑也廣為盛行,祭祀的風俗和規矩與閩南地區大致一樣。除了祈福保佑的含義外,「敬天公」更是華僑們思鄉的一種表達方式。
  • 正月初九閩南人用年糕拜天公 看地道年糕怎麼蒸
    蒸年糕拜天公,為來年祈福。    今天是正月初九,也是大多數閩南人拜天公的日子,蒸年糕(俗稱「炊甜粿」)拜天公是閩南習俗。「正宗的年糕上哪買」?在同安,不少市民首推葉國強家的年糕。昨日,記者來到他的小店,記錄了原汁原味的年糕的製作過程,帶您一起品味「年味兒」。  蒸年糕也有著「年年發」的寓意。62歲的葉國強被稱為「饅頭強」,是地道的同安人。
  • 閩南民俗:正月初九「敬天公」
    農曆正月初九,閩南傳統節日「天公生」。很多老閩南人對這一天的重視,可能更甚於春節,主婦們從初八這一天早晨要開始準備了。不論是三牲五牲還是五果六齋,圓圓滿滿的一桌都是希望隆重為天公祖「慶生」,好為新的一年祈求平安幸福。  紅紅的龜粿和大大的發糕,在拜天公中必不可少。冰糖、春糖、寸棗、冬瓜條等也是祭拜天公的吉祥之物。
  • 廈泉初九「拜天公」習俗略有不同 傳統供品紅龜粿受熱捧
    供品常有的小紅圓、發糕。在一家賣紅龜粿的攤位前,不斷有市民前來購買。攤主陳先生在攤位上忙著做紅龜粿,他把搓好的紅色糯米圓團壓扁,包上花生芝麻和成的餡,抹上油,再放入模具按壓。做好的紅龜粿放入蒸鍋中,十多分鐘後,熱騰騰的紅龜粿出爐了,一下就被市民搶購光了。  店主陳先生說,從前天開始,紅龜粿、紅圓就特別好賣,一度賣斷貨了。「一天下來要用掉三四百斤糯米粉,小紅圓一天能賣一萬多個,紅龜粿賣的數量更多。」
  • 正月初九俗稱天公生,都有哪些習俗呢?
    正月初九俗稱天公生,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在中國民俗信俗中,在古代人們將正月初九視為玉皇聖誕,民間俗稱「玉皇會」,傳說這天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都集中在一起慶賀。「玉皇大帝」在臘月廿五會會親自降臨下界,巡視察看各方情況,百姓是否安居樂業。
  • 正月初九拜天公歷史由來 漳州今晚比春節還熱鬧
    漳州人都知道,從初八晚上到初九凌晨,全民出動,秒殺除夕夜和元宵節的,就是」拜天公」。  傳說這一天是「天公」玉皇大帝的生日,漳州人祈求風調雨順,平安吉祥。老一輩人還常說,天公最大,一年才拜一次!  坊間拜天公舉家沐浴更衣以表虔誠  為了拜「天公」,家裡的子孫都會到齊,舉家沐浴更衣,為表虔誠。「拜天公」求好運的同時,還能享得合家團圓。
  • 閩南人正月初九拜天公
    ③甜粿在閩南城鄉,農曆正月初九絕大多數家庭都有拜天公年俗。今年2月5日是農曆正月初九,剛交子時,拜天公的鞭炮聲交織,通宵達旦,持續不斷,比起除夕之夜的「開新正」還熱鬧幾分。閩南民間天公信仰與彼岸臺灣如出一轍,十分普遍,正月初九「天公生」是閩南地區最隆重的歲時祭祀之一。天公者,即道教所稱的玉皇大帝,後逐漸演化為民間神祇,俗稱天公、天公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