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周率(Pi)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一般用希臘字母π表示,是一個在數學及物理學中普遍存在的數學常數。π也等於圓形之面積與半徑平方之比。圓周率用希臘字母π(讀作pài)表示,是一個常數(約等於3.141592654),是代表圓周長和直徑的比值。它是一個無理數,即無限不循環小數。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都用3.14代表圓周率去進行近似計算。2019年3月14日,谷歌宣布圓周率現已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有關有關圓周率的故事有很多,你知道哪些?
祖衝之與圓周率的故事
祖衝之自幼喜歡數學,在父親和祖父的指導下學習了很多數學方面的知識。一次,父親從書架上給他拿了一本《周髀算經》,這是一本西漢或更早的著名的數學書。書中講到圓的周長為直徑的3倍。於是,他就用繩子量車輪,進行驗證,結果卻發現車輪的周長比車輪直徑的3倍還多一點。他又去量盆子,結果還是一樣。他想圓周並不完全是直徑的3倍,那麼圓周究竟比3個直徑長多少呢?在漢以前,中國一般用三作為圓周率數值,即「周三徑一」。這在計算圓的周長和面積時,誤差很大。
祖衝之在劉徽創造的用「割圓術」求圓周率的科學方法基礎上,運用開密法,經過反覆演算,求出圓周率為:3.1415927>π>3.1415926。這是當時世界上最精確的數值,他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準確數值計算到小數點以後第7位數字的人。直到1000多年後,這個紀錄才被歐洲人打破。圓周率的計算,是祖衝之在數學上的一項傑出貢獻,有外國數學史家把π叫做「祖率」。
私塾先生與圓周率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特別喜愛喝酒的私塾先生。他為了有空溜出去喝酒,就常常留一些刁難人的題目讓學生們做。有一回,他酒癮又犯了,但是還不到放學時間,他便只好故伎重演,叫學生背誦圓周率,放學之前得背出30位小數,否則不許回家。
「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學生們硬著頭皮死背。偏偏有幾個調皮鬼滿不在乎,一溜煙奔後山玩兒去了。忽然,他們看見了先生——他正在山裡的涼亭裡喝酒呢!幾個調皮鬼好不氣憤,於是琢磨開了………等到夕陽西下,先生酒醉飯飽,想起了這幫學生,便回來考查他們。那些聽話的學生偏偏背不下來。倒是那些調皮鬼張口就來:「山巔一寺一壺酒(3.14159),爾樂苦煞吾(26535),把酒吃(897),酒殺爾(932),殺不死(384),遛爾遛死(6264),扇扇刮(338),扇耳吃酒(3279)。」調皮鬼們邊念邊手舞足蹈地表演。先生氣得目瞪口呆,卻也無可奈何。
茅以升與圓周率的故事
提起錢塘江大橋,人們都會想到茅以升。錢塘江大橋建成於抗日烽火之中,它不僅在中華族抗擊外來侵略者的鬥爭中書寫了可歌可泣的一頁,也是我國橋梁建築史上的一座裡程碑,同時它也是我國橋梁工程師的搖籃。
茅以升從小酷愛讀書並善於讀書。許多人驚羨他神奇的記憶力,殊不知這是靠他勤奮地背誦鍛鍊出來的。茅以升不僅背誦古詩、古文,而且還不畏枯燥,背誦那些抽象的數字。
一次,他看到有篇文章把圓周率的近似值寫到小數點後面100位,就決定背誦這些枯燥的數字來鍛鍊記憶力。於是,他一節一節地來記這一長串數: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儘管很難記,但從小數點後十幾位,到幾十位,直到100位,他硬是熟練地背了下來。在他八十高壽時,他還能奇蹟般地背誦少年時代記下的這100位數字。
數字記憶中,各種各樣的數字(電話號碼、車牌號等)都可作為數字記憶練習的對象,其中以圓周率最好,因為它是一個無理數,小數點後面無限不循環的。因而,把它作為檢驗和訓練記憶力的教材,具有極大的挑戰性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