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納成敗歸因理論

2020-12-13 吉林中公教師

一、知識解析

歸因是人們對自己或他人活動及其結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釋和評價。心理學家韋納對行為結果的歸因進行了系統探討,並把歸因分為三個維度:內部歸因與外部歸因;穩定性歸因和非穩定性歸因;可控制歸因於不可控制性歸因。他又把人們活動成敗的原因即行為責任主要歸結為六個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務難易、運氣好壞、身心狀態和外界環境。

以上六項因素作為一般人對成敗歸因的解釋或類別,韋納按各因素的性質,分別納入以下三個維度之內:

1、因素來源:指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因素的來源,能力、努力及身心狀況三項屬於內控,其他各項則屬於外控。

2、穩定性:指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的因素,在性質上是否穩定,能力高低、難度屬於比較穩定的。其他各項則均為不穩定。

3、能控制性:指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的因素,在性質上是否能否由個人意願所決定。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項是可以憑個人意願控制的,其他各項均不可控制。

在考試的過程中,特別喜歡考察六個因素的維度,這就需要大家對上述內容能夠理解性的記憶。我們可以這樣記憶:只有努力是可控的;只有能力和難度是穩定的。

二、基本理論

韋納通過一系列的研究,得出一些歸因的基本理論:①個人將成功歸因於能力和努力等內部穩定因素時,他會感到驕傲、滿意、信心十足,而將成功歸因於任務難度和運氣好壞等外部原因時,產生的滿意感則較少。②在付出同樣努力時,能力低的應得到更多的獎勵。③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最高的評價,而能力高卻不努力的人則受到最低評價。因此,韋納總是強調內部的、穩定的和可控的維度。

三、考題在線

根據維納的歸因理論,將學習的失敗歸因於( ),對學生的激勵作用最積極。

個人能力不夠 B.個人努力不夠 C.任務太難 D.運氣不好

【答案】B。解析:將學習的成敗歸因於個人努力程度會促進學生去努力學習,激發學習動機,屬於積極作用。

相關焦點

  • 韋納:成敗歸因理論丨教育心理學
    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假定,尋求理解是行為的基本動因韋納(Weiner)以此為基礎對學生的學業成敗歸因進行了系統的探討。歸因理論提出,人們對成就情境中成功的失敗的解釋主要有四種:能力、努力、任務難度和運氣,並從控制點、穩定性和可控性三個維度分析了原因的結構特徵:1.
  • 學習動機理論——成敗歸因理論
    教師招聘考試當中,教育心理學部分是必不可少的模塊,而其中的學習動機理論更是各年份、各省份的常考考點。今天帶大家一起來破解學習動機理論——成敗歸因理論。一、理論內容:歸因是人們對自己或他人活動及其結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釋和評價。
  • 教育理論重點知識解讀——韋納的歸因理論
    韋納的歸因理論在學習動機中,是一個很重要的知識點,在以往的考試中曾以大題的形式考查過,比如給一段材料,讓考生用歸因理論去分析材料中各個學生的歸因特點,然後引導學生去進行積極歸因。考生在學習這一知識點時,通常是大略地記住歸因理論的三維度、六因素,並未深層次去思考各維度與六因素間的內在關係,以及每種歸因會對學生之後的學習行為產生怎樣的影響。
  • 2019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學習動機理論——成敗歸因理論
    教師招聘學科專業知識:本文整理2019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學習動機理論——成敗歸因理論。 一、理論內容:歸因是人們對自己或他人活動及其結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釋和評價。心理學家韋納對行為結果的歸因進行了系統探討,並把歸因分為三個維度:內部歸因與外部歸因;穩定性歸因和非穩定性歸因;可控制歸因與不可控制性歸因。他又把人們活動成敗的原因即行為責任主要歸結為六個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務難易、運氣好壞、身心狀態和外界環境。歸因理論的指導原則的基本假設是:尋求理解是行為的基本動因。
  • 維納的成敗歸因理論備考指導
    維納的成敗歸因理論備考指導一、考情介紹維納的成敗歸因在學習動機的理論中比較重要,所以需要全題型備考。如人物和理論的對應,歸因六因素與三維度的對應關係,材料分析題通常需要判斷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歸因角度,然後給出教師本人的指導方法。
  • 教師招聘考試之韋納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伯納德·韋納(B.Weiner,1974)提出韋納理論,他認為人們對行為成敗原因的分析可歸為以下六個原因:能力,根據自己評估個人對該項工作是否勝任;努力,個人反省檢討在工作過程中曾否盡力而為;任務難度,憑個人經驗判定該項任務的困難程度;運氣,個人自認為此次各種成敗是否與運氣有關;身心狀態,工作過程中個人當時身體及心情狀況是否影響工作成效
  • 【教育理論】重點名詞解釋集錦DAY3《成就動機理論、成敗歸因理論》
    中師教育助你穩穩上岸DAY3微博@中師教育教育理論基礎知識重點名詞解釋集錦每日一練系列!加油跟我練!中師教育助你穩穩上岸DAY3關鍵詞【長時記憶、創造想像、抽象邏輯思維、常規思維、創造性思維、常模、成就動機理論、成敗歸因理論】長時記憶是學習材料經過多次複習後保持在頭腦中的記憶
  • 試述歸因理論及其對教學實踐的意義
    文·艾特27試述歸因理論及其對教學實踐的意義答:(1)歸因是人們對自己或他人活動及其結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釋和評價。在學習和工作中人人都會體驗到成功與失敗,同時人們還會去尋求成功與失敗的原因,這就是對成就行為的歸因。人們會把成敗歸結為不同的原因,並產生相應的心理變化,從而影響今後的行為。美國心理學家韋納對行為結果的歸因進行了系統探討,發現人們傾向於將活動成敗的原因及行為責任,歸結為以下六個因素及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務難易、運氣(機遇)好壞、身心狀態、外界環境等。
  • 歸因理論在體驗設計中的應用
    除此之外,美國心理學家韋納從個體的歸因過程出發,探求個體對成敗結果的歸因與成就行為的關係,對影響行為結果的原因特性、原因結構、原因歸因和情感的關係,以及情感反應的激勵作用等都提出了創造性的見解。韋納歸因理論的主要論點是:1、人的個性差異和成敗經驗等影響著他的歸因;2、人對前次成就的歸因將會影響到他對下一次成就行為的期望、情緒和努力程度等;3、個人的期望、情緒和努力程度對成就行為有很大的影響。同時,他將人們對行為成敗的歸因分為以下六個方面:(參照下圖)
  • 歸因理論的常見現象和應用
    歸因理論是在美國心理學家海德的社會認知理論和人際關係理論的基礎上,經過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羅斯和澳大利亞心理學家安德魯斯等人的推動而發展壯大起來的。根據心理學家弗裡茨·海德的歸因理論,人通過兩種主要的歸因方式去解釋自己或其他人的行為。把事情的起因歸因在行動者的性格,態度,或人格而導致的。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歸因理論
    二、歸因理論(一)海德的歸因理論歸因理論是由海德最早提出的。他認為,人們具有理解世界與控制環境兩種需要,使這兩種需要得到滿足的最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們行動的原因,並預言人們將如何行動。歸因如何影響人的學習動機?海德認為,行為的原因或者在於環境,或者在於個人。
  • 維納的成敗歸因理論
    維納的成敗歸因理論,在歷年的廣東教師招聘中大致會出現1至2道題,題型主要以單選、多選、案例分析為主,一般以例子反選進行考察。雖然題量佔比並不大,但也是必考的知識點,多數考生表示,對於該理論的理解有些困難,下面將通過另一種模式給介紹成敗歸因理論,希望對各位考生們有幫助。導入情境:考試過後,同學們聚在一起開始議論各自的成績。
  • 成敗歸因理論
    維納的成敗歸因在教招考試當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點,經常會將理論當中的六因素(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難度、運氣、身心狀況、外界環境)和三維度(因素來源、穩定性、可控制性)結合起來進行考查,因此在對這部分知識進行學習時,著重對這方面的知識點進行學習。一、六因素最早提出歸因理論的是海德。
  • 教師如何正確幫助學生進行成敗歸因
    今天小編老師就幫助各位同學一起來分析一下,如何利用成敗歸因理論幫助學生更好的增強學習動機。1.什麼是成敗歸因理論成敗歸因理論是韋納及其同事在20世紀70年代時進行的大量關於歸因與學習動機的研究之後,發現個體對成功和失敗原因的解釋影響著與成就有關的行為,因而形成了包含三維度和六因素的成敗歸因理論。歸因是人們對自己或他人活動及其結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釋和評價。
  • 教育心理學重點-成敗歸因理論
    成敗歸因理論作為教師招聘考試的常考考點,也是考生的易錯點和易混淆點。在考試中經常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考查三維度六因素,那麼如何把它們搞清楚呢?今天跟著中公講師來幫助大家理解區分這幾個知識點。1.代表人物:海德、維納最早提出歸因理論的是海德,維納在海德研究的基礎上,對行為結果的歸因進行了系統探討,發現人們傾向於將活動成敗的原因即行為責任歸結為以下六個因素。同時,維納認為這六個因素可歸為三個維度。2.觀點歸因是人們對自己或他人活動及其結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釋和評價。歸因理論的指導原則和基本假設是:尋求理解是行為的基本動因。
  • 從韋納歸因理論角度剖析影響孩子成績的因素
    美國心理學家韋納認為,對人們行為成敗原因的分析可分為「三維度六因素」。六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務難易、身心狀態、外界環境及運氣好壞。因此孩子的成績差可不一定是智商不高。智力確實是影響孩子學業成績的因素之一,但對於沒有智力缺陷的學生來說,智力並不是影響成績的最主要因素。
  • 成敗歸因理論教育啟示總結
    一、成敗歸因理論理論維納對行為結果的歸因進行了系統探討,發現人們傾向於將活動成敗的原因即行為責任歸結為以下六個因素(見下表)。同時,維納認為這六個因素可歸為三個維度。三維度六因素他們歸納出個體對成功和失敗的原因推斷(歸因),主要包括三個維度——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穩定性歸因和非穩定性歸因、可控制歸因和不可控制歸因。
  • 2021教師備考——教育學:成敗歸因理論-六因素·三維度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1教師備考——教育學:成敗歸因理論-六因素·三維度,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今天小編和大家來一起看看教師招聘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教育學:成敗歸因理論-六因素·三維度
  • 2019教師招聘教育學:成敗歸因理論-六因素·三維度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教師網發布:2019教師招聘教育學:成敗歸因理論-六因素·三維度,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成敗歸因理論在教育理論考試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在題型做主客觀題型備考。
  • 工作總是出錯,我開始懷疑自己|學會合理歸因,是職場人的必修課
    那麼,怎樣才算是正確的歸因呢?這裡介紹一個著名的歸因理論——「韋納歸因理論」,這是美國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韋納的研究成果。利用韋納的歸因理論,我們能夠更好地將失敗進行歸因,從而振作起來。03、可控性:指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的因素,在性質上是否能否由個人意願所決定。在此維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項是可以憑個人意願控制的,其他各項均非個人所能為力。那麼,我們可以從韋納歸因理論中得到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