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創公司如何利用同理心取得商業成功?

2020-12-23 騰訊網

有人認為同理心所代表的感情會使領導者顯得心慈手軟,不夠嚴厲,但戰略與設計工作室Sub Rosa的創始人兼執行長Michael Ventura否定了這種觀念,他認為,偏見才拖累領導者的領導力,DNA中沒有同理心的企業將會被困在象牙塔裡。

在他的新書《應用同理心:領導者的新語言》(Applied Empathy: The New Language of Leadership)中,Ventura分享了與許多大品牌企業或初創公司一起合作時的收穫,並闡述了同理心在商業中的運用能夠幫助企業戰勝競爭對手,贏得忠誠的客戶,留住有創新精神的員工,實現由優秀到卓越的跨越。本文是對Ventura的採訪重點摘要。

Applied Empathy

The New Language of Leadership

Michael Ventura/ 著

Touchstone 2018.5.22

您什麼時候開始認為同理心是領導能力的一個重要元素?

Ventura:對我們來說,這種想法的出現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非靈光乍現。我們回顧過去五年自己所創造的工作價值,然後自問:工作取得成效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我們的工作可以以這種方式贏得顧客。深入研究這些問題時,我們開始發現,這些不是說坐在一個房間裡,關上門,自娛自樂就可以做到。我們需要走出辦公樓,了解目標客戶的思想,真正從他們的角度看問題,真正做到換位思考,站在他們的立場來看待這個世界。我們這樣做了並且找到了那個點,這時,我們的工作效果就會得到迅速改善。我們每次專注一個點,然後圍繞它進行實踐,找到對應的方法。

同理心在當今企業文化中的普遍程度有多高?

Ventura:我認為同理心正變得越來越重要,但問題在於,人們對它的本質有諸多誤解。許多人聽到同理心就會把它等同於體貼、友好或者富有同情心。那些經常都是同理心的「負面效果」,但本質上來講,這些並不是同理心。

同理心是一個客觀的逐步了解他人看法的過程,你會意識到自己的偏見,再盡力摒棄它們,並試圖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問題。如果企業領導者(不僅僅是指C級別的高管)能夠做到這些,那麼他們就能與團隊或客戶建立起更為緊密的關係,最終得到的解決方案也就會更加全面。

您在書中稱同理心是一個「無力的詞語」,為什麼?

Ventura:我認為,由於剛剛我們談到的那些誤解,許多人對同理心的理解都自成一派,各不相同。我們先前一起合作過的一個客戶是一家龐大的跨國製造企業,我們和他們C級別的高管一起坐下來,說:「我們從心底覺得,要想合作取得成功,同理心至關重要。」對方幾乎要笑出聲。我們不得不做進一步解釋:「在諸位做出判斷前,我們先談一談同理心的真正含義。」十五分鐘後,一位高管說:「我們一直在尋求這種東西,只是我先前並不知道它就是同理心。」

您的公司曾與西點軍校(美國軍事學院)進行過合作。您從中學到了什麼?

Ventura:我們曾與普林斯頓大學進行過合作,我們應邀設計了一個課程框架,並在普林斯頓大學進行了三個學期的授課,其中一部分就是關於同理心。一天,我們接到了西點軍校的電話,對方說:「我們聽了你的課,對你的工作也有所了解,我們希望能邀請你與我們談一談。」

在與他們交談之前,我想自己可能要面臨工作生涯中最艱難的時刻了,他們一定特別喜歡懷疑。開始介紹我們的工作時,我發現他們會點頭認可,身體前傾,記筆記,問的問題也很聰明。最後,我走到其中一位將軍旁邊,說:「你們讓我改變了固有觀念,我原本覺得這次交談會非常困難。」他說:「人們會誤以為我們思想閉塞,但我們是一個培養領導能力的學院,我們的目標是在這裡培養出終身學習者。現在,我們也在大量地學習消化有關同理心的內容,所以你來對地方了。」

如果一個企業的DNA裡沒有同理心,那麼它最大的缺陷就是目光短淺,不切實際,就像被困在了象牙塔中一樣。

——Michael Ventura

戰略與設計工作室Sub Rosa的

創始人兼執行長

您還談到同理心是發展和創新的動力,這應該怎麼看?

Ventura:比如創新,同理心首先會製造困難,然後才會使事情變得得心應手,因為它需要人們的巨大耐心和加倍付出。我們經常會在企業中看到這種現象:如果實現創新所需要的時間比較短,他們就努力創新。一旦創新的獲利周期超過兩個季度,他們就會重新評估。

為了創新,我們必須要不斷投錢嗎?我們必須要加大籌碼,雙倍下注嗎?就像同理心一樣,創新確實需要我們做好「雙倍下注」的心理準備,不斷地為之努力,因為創新會給我們帶來回報。在創新朝著正確方向發展之前,我們可能需要時間將自己的思維模式轉換為這種狀態。

您在書中寫道,同理心有七個不同的層面:聖人、問詢者、召集者、鍊金術士、知己、尋求者、修煉者。您能向我們介紹幾個嗎?

Ventura:我們創造的這些原型是為了幫助人們藉助不同的方式調動同理心,並收集信息。每個人可以尋找到各自對應的原型,比如我天生就偏向於召集者這個原型。召集者對應的行為和主持人類似。他們知道如何營造氛圍,讓每個人都能夠舒舒服服地進行分享,這樣,他們就能在這些人身上獲得許多信息,並加深對他們的了解。

鍊金術士對應的行為是實驗創造和迅速失敗。我的DNA就不是這種類型。谷歌創新實驗室是我們多年的合作夥伴,它把自己設計成一個鍊金術士的集合地。第一天他們就會告訴你:「我們不需要演示文稿或者PPT,不需要做講演。我們希望你走進來,向我們展示你創造了哪些原型,它是如何失敗的,你從中學到了什麼,我們的下一步目標是什麼。」

在與他們合作的過程中,我必須要調整心態,讓自己體內鍊金術士的角色重一些,召集者的角色輕一些。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有七個角色,只是各個角色的份量輕重不同而已。設計這些原型的目的在於幫助我們嘗試不同的角度,找到自己的優缺點,並做出相應的調整。

初創企業是不是通常被劃為鍊金術士?

Ventura:是的,我認為確實如此。他們通常要確保自己正在某一領域進行創新。他們常常試圖改變遊戲規則或者顛覆人們的認知。但是有趣的是,早期的初創公司通常會有一種「委員會主導」的文化,因為它們有三四個聯合創始人。這些人坐在一起,看法也一致,所以在公司早期,他們會真正地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

但隨著公司規模的壯大,公司人數激增,可能12個月內就會由5人增長到50人,再到500人,這時仍然想要做到和三四個人時一樣大家都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就非常困難。

對於初創企業來說,自下而上的反饋過多會拖慢企業的腳步,自上而下的獨裁行為泛濫或會磨掉原有的企業文化。所以,為了獲得最佳的商業表現,企業需要認真考慮把這種換位思考的同理心控制在何種範圍之內。

如果一個企業短時間內缺乏同理心,問題可能沒那麼大。但如果企業的DNA裡就沒有同理心,那麼它最大的缺陷就是目光短淺,不切實際,就像被困在了象牙塔中一樣。

書中的一個案例是關於寶麗來,在它的發展與全盛時期,膠片似乎會一直火爆下去。但創新在其他領域不斷湧現,有人說:「我們應該關注一個叫『數字』的東西。」但當時,膠片業務正勢如破竹的寶麗來並沒有動力去關注『數字』。就這樣,寶麗來走向了衰敗。

柯達也是如此吧?

Ventura:確實。柯達發明了第一臺個人電腦,但後來卻忙於複印機租賃的事宜,無暇關注個人電腦。

您曾與Warby Parker(美國眼鏡電商)進行過合作。您認為同理心在他們的運營中發揮了什麼作用?

Ventura:在Warby Parker出現以前,選擇眼鏡可能和清理牙齒差不多,並非每個人都能得到很好的體驗。Warby Parker的聯合創始人尼爾·布盧門撒爾(Neil Blumenthal)給我們打電話說:「我們想要在眼鏡行業做一件顛覆性的大事,我們想和你們坐下談談。」

合作早期,我們談的是品牌在網絡零售中的出場方式,因為他們當時的想法是永遠不做實體。但最開始他們就說:「雖然我們認為這是前進的正確方向,但時機成熟時,我們也不能對實體店毫無準備。」

我們的早期工作是思考如何實現一種真正高效、無間隙的在線體驗,並在不損失魅力的前提下,把它轉化到實體環境中。做到這些需要同理心。我們需要了解消費者的心理,他們在實體店購物時,會缺乏詢問的勇氣。那麼怎樣才能使實體體驗與在線體驗獲得同樣的效果呢?去掉等待環節:不用等別人把眼鏡從陳列箱中拿出來就可以試戴。顧客可以自己走進店裡,拿出眼鏡,戴上,照鏡子,然後決定是否要購買。把實體店真正交給消費者。

為了留住客戶,企業需要為消費者提供最佳體驗,現在,這一點至關重要。其實這些都可以歸結到與消費者的關係上,對嗎?

Ventura:沒錯。但許多企業傾向於把這些東西分割開來單獨考慮,因為他們的企業構建方式常常也是如此。一個數字團隊專攻數字體驗,一個零售團隊專攻零售體驗。但消費者不會說:「我現在是一個數字消費者,下午離開大樓時是一個實體店消費者。」消費者就只是消費者,他們不會考慮這些。

我們錯誤地在自己的企業內立了一道牆,因為這樣才有了等級劃分、匯報結構、發展規劃等等。但這並不能使整個企業同為一體,無法實現思想的碰撞,無法幫助達成那些最終能在成功中發揮關鍵作用的合作。

利用同理心,企業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待自我嗎?

Ventura:當然。我們一次又一次地見證同理心發揮作用,我們自己的團隊受益良多。當你開始了解如何換位思考,如何增強同理心時,你就會開始發現,偏見可能會拖累自己的領導能力。如果你是因為不願與他人進行深入談話而常常不願提出一些深刻的問題,如果你只想做決策,引導他人採取行動,那麼你與同事之間的了解深度將會因此而受到限制。當我們以不同方式與那些存在問題的領導者進行合作時,他們會發現,學習如何與他人一同增強同理心也能幫助他們更了解自己。

我希望,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以人為本的設計能夠朝著同理心發展。利用同理心,一些世界一流的公司將消費者放到首位。如果一個企業真正聚焦於對消費者的了解和理解,那麼它的股價會上漲、員工留存率等備受關注的關鍵指標都會上升。

近10年,我們生活的世界越來越突顯它的生態系統特徵,所有的事物都以一種更為動態和複雜的方式交錯糾纏,相互依賴。我們認為,利用同理心這種思維方式,企業不僅可以考慮終端的消費者,還可以解決企業內部和外部很多迫在眉睫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同理心到底是什麼?這個「最無力的名詞」用來管公司最有力
    所以,為了獲得最佳的商業表現,企業需要認真考慮把這種換位思考的同理心控制在何種範圍之內。如果一個企業短時間內缺乏同理心,問題可能沒那麼大。但如果企業的DNA裡就沒有同理心,那麼它最大的缺陷就是目光短淺,不切實際,就像被困在了象牙塔中一樣。書中的一個案例是關於寶麗來,在它的發展與全盛時期,膠片似乎會一直火爆下去。
  • 同理心如何助力品牌成長?
    在此次峰會中,不少品牌和代理公司都帶來了他們對未來營銷趨勢的看法。作為金投賞的受邀嘉賓,來自OMD的Chrissie Hanson在論壇中以演講的方式向我們分享了「同理心」對於解鎖創造力,提升品牌效益的關鍵作用。在這裡,同理心強調的是品牌所具有的理解消費者的能力。這要求品牌不僅要解決消費者面臨的實際問題,更要挖掘消費者的潛在需求。
  • LinkedIn CEO:如何用同理心管理並幫助你規模化公司?(上)
    富有同理心的反應是你應該設身處地著想,這個人一定經歷可怕的痛苦,你在你的力量下做一起能做的,搬走石頭並減輕他們的痛苦。如何用同理心管理並幫助你去規模化公司?這又回到了教練的價值, 它成功地擴展了組織——幫助領導訓練他們的團隊,即使他們沒有在房間裡也能夠帶領他們。
  • 產品設計,從同理心開始
    在這裡,我們不僅將會了解同理心(移情)的含義,還將探討它如何幫助設計思考者創建可行的解決方案,以及缺乏同理心是如何導致產品失敗。同時我們也會了解到授權的概念,即每個人都可以掌握同理心並設計真正以人為本的解決方案。01 同理心(移情)究竟是什麼?
  • 同理心和成長性思維 重構微軟
    納德拉帶領微軟公司擁抱同理心、培養無所不學的求知慾和建立成長型思維,不斷試錯迭代、尋求成功轉型方略,實現微軟自我轉型與文化重塑,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個組織。不斷變革戰略和核心產品,由一家傳統軟體公司進化成平臺型企業,以雲+AI搭建生態實現轉型重生,成為全球商業史上經典戰例。微軟公布2020財年第三財季財報顯示,微軟第三財季營收350億美元,同比增長15%;淨利潤107億美元,同比增長22%。
  • 同理心和成長性思維重構微軟
    納德拉帶領微軟公司擁抱同理心、培養無所不學的求知慾和建立成長型思維,不斷試錯迭代、尋求成功轉型方略,實現微軟自我轉型與文化重塑,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個組織。不斷變革戰略和核心產品,由一家傳統軟體公司進化成平臺型企業,以雲+AI搭建生態實現轉型重生,成為全球商業史上經典戰例。微軟公布2020財年第三財季財報顯示,微軟第三財季營收350億美元,同比增長15%;淨利潤107億美元,同比增長22%。
  • 「譯文」從移情(同理心)開始
    同理心是商業成功的關鍵在設計思維盛行的創新、學習和創業空間中,許多領導者反覆指出定義成功產品或服務的三個關鍵參數:可取性、可行性和商業可行性。從純業務利潤驅動的角度來看,同理心是任何合理的業務解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我們孤立地開發解決方案,對我們的用戶缺乏基本的了解,我們可能會創建完全偏離目標的解決方案,從而被市場忽視。例如,許多MP3播放器來來去去並沒有產生多大的影響,而iPod不僅在提供技術解決方案方面非常成功,還提供了完全令人滿意且有利可圖的體驗,這使得蘋果公司在市場上處於領先地位。
  • 初創公司如何用故事打動投資人?
    初創公司如何打動投資人?一個生動的故事必不可少。就像小說有不同的風格一樣,不同類型的投資人容易被不同類型的故事打動。以下一張圖將告訴你,你屬於哪種類型的初創企業,並該用哪個類型的創業故事去俘獲投資者的芳心。
  • 有同理心的孩子更容易成功,家長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要做到這幾點
    享譽世界的兒童發展心理學家斯坦利·格林斯潘發現,一個孩子的共情能力越強就越善於社交,也越有能力感知幸福,更容易獲得成功。相反,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缺少同理心,不善於共情,也不懂為他人著想,那麼這個孩子也會在與人相處時遇到困難,更容易被同齡人排斥。
  • 同理心—在招聘中的作用
    就以上面提到的那個服務公司來說。多個面試官輪番考核,目的或許是好的,做服務嗎?當然要眾口皆碑才算合格,而分成幾天進行考核,可同時考核對方的耐心,這都是服務行業的從業者必不可少的成功要素。可他們忽略的一點是,沒有考慮到應聘者付出的經濟成本。應聘的人幾次三番來公司,他的付出難道就是應該的麼?如果說,一個公司的管理層都是這樣模糊不清的意識,缺少同理心,很難相信這個公司會長遠的良性運作下去。
  • 同理心:成功婚姻的基本要素
    同理心的概念可以用幾種方式解釋。我們有能力接受另一種體驗並在我們自己的大腦和身體中感受到它。這是從他們的角度理解另一個人的狀況的做法。你基本上把自己放在他們的位置,感受他們的感受。同理心是任何積極關係的必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婚姻關係。
  • 「有同理心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差」了解發展機制,培養娃的同理心
    善行雖小,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能夠體察到別人的處境並及時送上關心,說明這個孩子有較好的同理心。有同理心的孩子一般心中都懷有大愛、溫暖善良,這樣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太差,甚至更容易取得成功。相反,缺乏同理心的孩子往往會出現問題,比如不會關心他人、性格自私冷漠等等……因此,家長應該嘗試去了解同理心背後的發展機制,科學培養孩子的同理心。什麼是「同理心」?
  • 如何運用同理心促進溝通?
    先上一個案例;小李和小張同為一家諮詢公司的諮詢師,且共同管理一個初級分析師的團隊,平時除了和客戶打交道,還需要給所負責的初級員工分派各種研究項目。他們倆在協同工作時,小李重視團隊合作,小張則很少與小李交換意見,經常是不商量就自行給下邊分派了任務。
  • VH留學|劍橋大學導師科研——如何把握商業機會建立初創企業
    2020 Fall 劍橋大學導師-遠程從 0 到 1:如何把握商業機會建立初創企業一個初創公司之所以可以取得成功,一方面需要抓住商機,另一方面需要制定合理的發展戰略。本課題的重點在於如何將一個新的產品或服務想法和理念發展為可投資的新型初創企業。本課題將向學生傳授評估初創企業潛力的分析工具,包括識別、評估、和判定某個領域是否值得創業,以及某個初創企業是否值得投資。
  •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學會善解人意、換位思考?
    而高情商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擁有良好的同理心。同理心是一種令人感到溫暖的情感。1、高情商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擁有良好的同理心 同理心,是指人們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能夠主動地體會到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站在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上看待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
  • 為什麼戲劇教育可以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同理心對於個人的發展極為重要。它體現在一個人一旦具備了同理心,就容易獲得他人的信任,而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同理心就沒有彼此之間的信任,沒有信任也就沒有順利的人際交往,也就不可能在分工協作的現代化社會中取得成功。
  • 寶馬初創車庫——做初創公司的「風險客戶」
    面對汽車行業面臨的變革和挑戰,兩位來自德國寶馬總部的經理在思考:「如何吸引優秀的科技企業與寶馬進行合作?那些炙手可熱的初創企業已經吸引了許多的投資。如何才能使寶馬接觸到他們的創新技術?」
  • 《同理心的力量》:發光發亮的人生,從擁有同理心開始
    很快,這件事被很多人知道了,很多人準備效仿,可這個表弟卻說,這個方法100個人使用,最多只有10個人成功。讀完這本書,我深覺發光發亮的人生,從擁有同理心開始,而置頂你的同理心,是最穩賺的投資。 01 同理心,就是站在他人角度上思考問題的非暴力溝通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人。無論,你發生了什麼不開心的事情,他都會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說:「你這個人真不樂觀。」
  • 用戶體驗中的同情心與同理心
    在體驗設計中,我們常常提到要利用同情心創造打動人心的產品。但在實際工作中,很多人誤以為同情心就是同理心。你在工作中用到的是同情心還是同理心呢?這篇譯文的作者,Nielsen Norman Group的首席設計師Sarah Gibbons解釋了同情心和同理心的區別,並且分享了建立同理心的方法,希望能幫助你運用同理心進行設計。
  • 父母要學會利用同理心的力量,和孩子產生連結
    這個人就是董國臣,他寫了《同理心的力量 : 非暴力溝通的奧秘》這本書,教大家如何進行非暴力溝通,在人際關係中恰如。讀完這本書,發現「管教」孩子,不該用我們固有的思維,而是要利用同理心的力量,和孩子產生連結,用非暴力溝通會有不一樣的收穫。非暴力溝通的實踐路徑是三個同心圓,要從這個出發。